《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验自主探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推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育学生的视察、猜想、分析、归纳的实力。情愿与同学沟通自己发觉的结果,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探究、发觉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打算: 计算器、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嬉戏,好吗?你们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
2、的推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出现出惊异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立刻推断出来吗?老师告知你们,学了今日的学问,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奇妙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探究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 (4)视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觉?把你的发觉说给同桌听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
3、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探讨?下面我们一起探讨2的特征。 2、 探究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依据探讨5的倍数特征的阅历,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全部2的倍数)。 (3)汇报后,视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揣测是不是正确? (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
4、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6)填一填:(课件出示)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汇报。 3、 奇数、偶数的再相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比较: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 (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5、试一试:一本30页的画册,随意翻开后看到的页码数,有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翻开的可能是哪两页? 三、巩固深化 (出示课
5、件) 四、学问拓展 思索:一个三位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2,若这个偶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偶数可能是多少? 五、总结 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奇妙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推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87页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经验视察、探究、发觉、验证的过程,发觉并驾驭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2. 能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 3. 在探究发觉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乐趣,增加
6、学好数学的信念。 学习重点: 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打算: 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 2 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并出示习题。 二、新知探究 1引导视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 3 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2)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 3 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学生探讨发觉: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 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 3 的倍数,其次组的数都不是 3 的倍数,因此, 无法从个位
7、或十位找出是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视察发觉是不是 3 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必需探究新的解决方法。 2.组织活动,探究规律。 (1)请你从 1、2、3、4、5、6 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 (2)探讨: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觉 3 的倍数的特征吗? (3)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选三张卡片组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除选(1,2,3)外,还可选(1,3,5),(2,3,4),(2,4,6),(3,4,5),(4,5,6)。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
8、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3揭示特征,加深理解。 (1)利用这一题还可进一步让学生思索:假如用这六张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肯定是 3 的倍数吗? (2)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推断?(把每一个数位上是 3 的倍数的数划去,全部划完,说明这个数是 3 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相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相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相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究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相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究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
9、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留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算式 2.进行沟通: 学生沟通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沟通屏幕上一一演示。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日我们
10、探讨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43=12, 所以: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接着出示:因为:62=12 ,所以 因为:121=12 ,所以 谁也来出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略) 三、探究探讨: 1.师:我们刚才初步相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探讨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4、5、18、20、36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觉4、1
1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觉了吗? 师:4、18、都是36的因数。 师:36的因数只有这2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全部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爱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全部因数。假如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察搜集作业。 2.沟通作业。(略)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沟通,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方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15的因数有 再试一个: 16的因数有 视察36、15、16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觉吗? 边沟通边板
12、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1 它本身 倍数 3.师:找一个数的因数驾驭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找不完怎么办?) 有小巧门吗? (略) 板书:3的倍数:3、6、9、12、15 找出7的倍数:7、14、21、28、35 沟通方法。在找一个数倍数时发觉: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有限的 1 它本身 倍数 无限的 它本身 (没有的) 30以内5的倍数:(留意反馈)5、10、15、20、25、30 4.推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1没有因数。 5是倍数。 小结: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
13、独说 我们在探讨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板书完整: 不是0的自然数 四、实践应用 师:因数和倍数的学问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运用。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乘坐人数12345应付元数 2.做操。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状况填写完整。 排数1234681224每排人数 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 排数是24的因数。每排的人数呢?(也都是24的因数。为什么?)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
14、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30的因数:1、2、3、5、6、10、15、30) 师:看来因数倍数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探讨、相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相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相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究求公
15、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索,发展分析、推理等实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索和探究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打算: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打算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视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依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假如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相识,学习与因数有亲
16、密联系的新内容,相识新学问,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相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视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探讨,说说你的理由。 沟通: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沟通进行演示,引导视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索,
17、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沟通: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觉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符合什么条件,就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3)引导:现在你发觉,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指出:大家发觉,1、2、3、6这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1 2和18的公因数。(板书) 追问:4是1 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因数。 (1)出示问题。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那假如已知两个数,你能不能找出它们全部的公因数呢?接着看一个问题。 出示例10,让学生明确要找
18、出8和1 2的全部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2)探究方法。 引导:先想想怎样的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再想怎样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数。和同桌商议商议,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学生思索、尝试,老师巡察、指导。 沟通:你是怎样找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的? 结合沟通,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思索方法:(在沟通中板书过程) 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1 2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提问:为什么可以这样找8和12的公因数? 先找1 2的因数,再从1 2的因数里找8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追问: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19、小结 3用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出示两个圈:8的因数 12的因数(图略) 让学生分别说出8和12的因数,老师板书。 引导:假如要在图里既看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又能把公有的因数写在共同的部分,这两个圈怎样合并到一起比较合适?小组里探讨探讨。 4回顾内容。 提问:回顾今日的学习,我们相识了哪些内容?(板书课题)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1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检查板演过程,说明最大公因数;有错订正。 4做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干脆写出得数。 提问:能依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吗? 四、小结收获 提问:今
20、日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体会? 倍数和因数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12个零乱的小正方形 师:用这些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怎样拼?你能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出示:( )( )=12。 依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师:这个乘法算式表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看看另一种同样一个算式的摆法)(一个算式对应一种摆法)板书:34=12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学生可能会出现:26=12、112=12) 相识倍数 师:依据不同的拼法,我们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在34=12这个乘法算式中,我们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板书这两句话。 师:依据26=
21、12这个算式,你也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试着说一说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指名一人说)(对学生的回答确定并赐予表扬) 师:依据112=12呢?(指名两人说说) 师:数学上为了便利,规定在探讨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媒体显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学问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来支配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亲身经验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阅历的自主建构,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假如能借助学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倍数意识,自主建构起倍数的意义,那么学生获得的概念必定是生动的、有意义的,同时也回避了倍与倍数的概念纠缠。 2.找一个数的倍数
22、师:12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还有哪些?你来说一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找到谁是3的倍数?(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15是3的倍数) (指名找几个)(板书) 师:这位同学也是想3乘一个自然数,得到一个自然数的。板书:3( )=( ) 师:这些都是3的倍数,有的大有的小,你能不能想个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找出3的倍数,谁能用算式表示吗?(写在纸上) 师:从小到大,你依次找到了哪些3的倍数?你是怎么找到这些3的倍数的?(方法一:加3加3;方法二:13=3、23=6) 师:从乘几起先?找到谁是3的倍数?接下去呢?(课件依次出示乘法算式) 师小结:我们刚才从3乘1起先,依次乘一个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3的倍数
23、。假如我们接着找下去,可以找到多少个3的倍数?(多数个)我们可以用省略号表示。一般我们只需写5-6个,加省略号就可以了。 师: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这样特别有序。我们在找的时候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了。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是建立在一个乘法算式基础之上的,脱离算式,只看到一个数,要找出它的倍数,在学生初相识倍数后是有肯定难度的,学生在找的时候缺乏方向性,可能找得比较凌乱。因此,在以一个算式模型来帮助学生驾驭找的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出要从小到大依次找3的倍数的要求,使学生产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意识。 3.完成试一试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找找2和5的倍数吗?试一试。 师:这些2的倍数你是
24、怎么找到的?(引:2你是怎么找的?接下来你是怎么想的?)(从2乘1起先,从小大到依次乘一个自然数) 师:为什么加省略号? 师:5的倍数有哪些?他把5的倍数找完了吗? 相识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最终都用省略号?(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板书:个数:无限) 师:既然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大的?那一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最小的呢?我们看3的倍数最小是?2呢?5呢?所以说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谁?(板书:本身) 师:这就是倍数的特点。 4.巩固练习 推断:出示3个数:11,84,1,是不是7的倍数? 师:11为什么不是7的倍数?(引导想除法,看有没有余数) 师:
25、84呢?(除出来的数是个自然数,84是7的倍数) 师:1呢?(7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1比7小,所以不是) 设计意图:在教学倍数后设计这样一个练习,既巩固了对倍数概念特点的理解,同时又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作好方向、方法上的打算。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沟通:应付元数都是怎样算出来的?(出示:乘坐人数4=应付元数) 师:你能依据这张表格,用我们今日学习的倍数的学问来说一句话吗? 师:那4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呢? 二、相识因数 1.找因数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倍数,接下来我们再来相识一个新挚友-因数。 师:在刚才的乘法算式中,我们还可以说,3是12的因
26、数, 生:4也是12的因数。 师:依据26=12算式,你也能说说吗?依据112=12呢? 师:为了便利,在探讨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也指不是0的自然数。(显示这句话) 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通过这3个乘法算式,我们找到了12的全部的因数,有哪些呢?(出示:1,2,3,4,6,12) 师:那16的因数,你也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吗?(学生独立找,指名板演) 沟通: 师:找对了吗? 师:1,2是16的因数,接下来应当是3(不是),那3为什么不是16的因数?(出示:163=51) 师:那1为什么是16的因数?(出示:161=16) 师:既然1是16的因数,哪个数也是16的因数? 师: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能找到两
27、个,也就是一对16的因数。(课件演示书写方法)我们只要一对一对找就可以了。 师:1试过了,接下去试几?(出示:162=8)这里又找到哪些16的因数? 师:164=4,找到谁是16的因数?因为两个因数4相同,所以只写一个。 依次出推断示:165,166,167,168=2, 师:要写吗?重复也就不要再写了,也不须要找下去了。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用16去除以一个自然数(从1起先试)等于一个自然数找到16的因数的,也特别有序。(板书:16( )=( ) 设计意图:36比较特别,1、2、3、4始终要试到5才发觉不是36的因数,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驾驭找因数的方法的形成。又因36这个数大,因
28、数也比较多,作为例题起点太高,简单遗漏,大多数学生有困难,失败了没有成就感。而试一试的反而简洁,不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而16这个数的因数比较少,只需试到3就可以发觉3不是16的因数,16的中也有两个相同的因数,只需些一个这样的状况。因此将试一试的16换作例题来教学,将36作为练习巩固。 换成16,既有例题的功能,如,试到3就知道不行,两个因数4只要写一个4,较好地解决36带来的麻烦。 2.完成试一试 (1)师:你能用找寻16的因数的方法来找找15和36的因数吗?再看看能不能像刚才找倍数一样找找因数的特点。 (2)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重点说说是怎样找的,36的因数为什么有9个,单数个) (
29、3)对比一个数倍数的特点,沟通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填表,校对。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沟通:每排人数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你也能用我们今日学习的因数的学问来说一句话吗? 四、课堂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相识了倍数和因数(完整课题)。能依据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用什么方法找?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什么方法找?找的时候肯定要有序,这样才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我们还相识了倍数和因数的特点。(指名说说) 综合练习 过渡:老师要考考大家今日学得怎样了,能接受考验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的观赏和设
30、计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的观赏和设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视察漂亮的图案,感受图形中的对称,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 激励学生富有特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平移、旋转的方法 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课本上的图案,剪纸,学生收集漂亮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案观赏 展示与课本上的漂亮图案相同的剪纸作品 提问: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形成的? 组织汇报沟通:最上面的图案是把单个图案(蝴蝶图案)连续平移得到的;左下方圆形图案可以看成是把单个图案(外面的两条小鱼及里面的一棵水草)旋转后得到的;右下方方形图案可
31、以看成把单个图案(整个图案的四分之一)旋转(或平移)后得到的。这里的每个单个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图案设计(书中的图案) 图案(一)的设计 提问:书中有什么操作要求? (照看到能独立完成的有限) 按要求示范完成一次平移 巡察 检查 展示部分操作美丽的图案 图案(二)的设计 明确要求 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完成 提问:你是怎样平移的?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图案 (三)的设计 (教学过程同图案(二)的设计) 三、图案设计(自己的图案) 提问:你准备选什么图形作为基本图形,要把基本图形进行怎样的变换? 巡察学生合作状况 展示各个小组设计的图案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是有哪个基本图
32、形,通过怎样的变换(对称、平移或旋转)而形成的吗? 集体沟通 设计者说明 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案既美观又有创意? 小结(对学生的作品赐予确定和表扬。)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综合实践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驾驭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娴熟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娴熟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
33、为2脳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留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34、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梅118,18梅29,18梅36,18梅4鈥挥贸朔欢砸欢哉遥?脳1818,2脳918鈥?/p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行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须要写两个6) 细致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肯定是( ),而
35、最大的肯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简单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始终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
36、?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当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4、6、8 3、6、9 5、10、15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
37、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相识梯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相识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相识梯形,发觉梯形的基本特征,相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相识图形的学习阅历,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推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经验梯形的相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打算:
38、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日我们接着探讨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探讨平行四边形的吗? 依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相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阅历,你想自己来进行探讨活动吗?在小组里探讨一下,你们打算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示:探讨梯形时留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分,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运用的
39、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相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探讨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 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其次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40、 1、经验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相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洁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经验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究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规律。 、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嬉戏。 老师板书 师:揣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揣测,答案不唯一。 师转身又写 部分学生有意识揣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接着写,黑板上出现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后面是 由学生说出规律。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