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教学设计怎么写第1篇:数学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科目:数学 姓名: 单位: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 学生情况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75人,这些学生大部分积极好学,求知欲强。由于学校教学设备有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足,数学应用意识较差。 教学内容分析 ? 本节分3课时完成,在前面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关键是化二元方程为一元方程,故在求解过程中始终应抓住消元的思想方法。讲解时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和铺设合适的台阶,尽可能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思考核归纳概括,发现和总结出消元化归的思想方法。 ? 本节课的
2、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以、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运用这项知识(这里也表现为一种方法),有时可以简捷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因此学生同样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会这种方法的积极性.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能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 (三)德育目标 体会解二
3、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消元”思想,即通过消元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由此感受化归思想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末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3、以挥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比较“的变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口答第(1)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一
4、个同学说出结果。 上面的方程组中,我们用代入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否存在其他方法,也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达到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法说明】由练习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对比,训练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法解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第(2)题中的第二个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 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互为相反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的左边与左边相加,右边与右边相加,就可以消掉 y,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进而
5、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由,得4x=20 解得x=5 把x=5代入,得10+3y=16 解得y=2 x= 5 方程组的解是 y=2 学生活动:比较用这种方法得到的x、y 值是否与用代入法得到的相同。(相同) 上面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因为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我们把两个方程相加,就消去了y 。察一下,x的系数有何特点?(相等)方程和方程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消去x ?(相减)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尝试用消元,解方程组,比较结果是否与用得到的结果相同。(相同) 归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6、。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提问:1、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用代入法简单,还是用加减法简单?(加减法) 2、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3、什么条件下用加法、什么条件下用减法?(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系数相等时用减法) 【教法说明】这几个问题,可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 4x+10y=3.6 3x+2y=17例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1)(2) 15x-10y=8 6x+2y=26两个方程组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 (1)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2)中y的系数相等)把这两个方程组怎
7、样变化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1)用相加,(2)用相减)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后,独立完成例1,两个学生板演。 解:略 ? 1、检验一下,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2、方程组(1)用+可以消掉y吗?(可以) 方程组(2)是用,还是用计算比较简单?(-简单) ? 方程组(3)把x=3代入,y的值是多少?(4),是代入计算简单还是代入计算简单?(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 练习:P103 3(l)(2)分组练习,学生板演。 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是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3x+4y=16 例2? 解方程组 5x-6y=33 (1)上面的方程组是否符合用加减法消元的条件?(不符合) (2)如何
8、转化可使某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3或2) 归纳:如果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可以在方程两边部乘以同一个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然后再加减消元。 学生活动:独立解题,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活动:总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加减消元。 解一元一次方程。 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三、课堂练习 练习:P102? 1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 四、总结?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消元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9、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 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 加减消元。 ? 解一元一次方程。 ? 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五、作业? P103 3(3)(4) 六、教学反思 第2篇: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法库县双台子学校 孙剑英 教学目标: 1、 在采松果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3、 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
10、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有算式的萝卜卡片若干个、小兔头饰若干。 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屏幕展示主题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为了教会自己的孩子生活,首先带领自己的孩子小松鼠去采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
11、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师:我们今天主要解决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这两个问题,你们自己想解决哪个就解决哪个? 2探索计算方法: 2 1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 师: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 生:我列的算式是25+4 3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这就是我们
12、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第二个问题“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25 4。 4怎样计算25+4和25 4,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提示:可以用自己的学具小棒)。 5 交流反馈: 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 生1:我用5+4=9 20+9=29 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 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 6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 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 1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52页第
13、1题和第2题。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2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 3 试一试:(课本52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4 游戏:小兔拔萝卜。 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戴上小兔头饰抢答,谁先答对卡片上的算式,请谁拔去一根萝卜,看谁拔得又快又多。 5 想一想,填一填。(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3 大屏幕展示: 24+5= 13+5= 7+40= 62+6= 5+24= 5+13= 40+7= 6+62= (1)先计算第1、2组题,找出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 (
14、2) 再计算后两组,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仿照自己想一组算式,并计算。 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 口算: 15+3= 27 4= 38 7= 22+6= 2 比大小: 28( )20+6 32+7( )7+32 46 4 ( )40+6 13+6 ( )20 19 ( )26 6 63 ( )68 - 3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1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位数先看作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计算。 板书设计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4 第3篇: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5、: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想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齐说)想。 师:“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生:企鹅。 师:你们喜欢企鹅吗? 生:喜欢。 师: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吗? 生:南极。 师:(出示挂图“美丽的南极”)今天,可爱的企鹅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想请你们去帮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谁愿意去呢? (评析 由谜语引入一开始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全身心地
16、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1师:比一比,看谁今天帮小企鹅解决的问题多。 (挂图上左边原来有6只企鹅,师在冰山上又贴了3只企鹅,演示是从冰山后面走来的。)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来有6只小企鹅在玩耍,后来又从冰山后面走来3只。 师:那么谁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请问冰山上现在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在图上怎样表示刚才提的问题呢?(师画大括号和问号。) 现在图上多了什么符号,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答出:大括号”的样子好像要把上面的这些企鹅怎么样?(合起来。)“问号”的作用是什么?(生:要求的问题。) 师:谁能用学过的数学
17、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桌两人讨论,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并汇报。 师:哪两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呢? 生:我和的算式是6+39(只),雪地上一共有9只企鹅。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么多同学都在帮企鹅解决问题,企鹅们可高兴了。 (评析 问题由学生提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 2出示第2幅图。 师:请看这一幅画面,仔细观察小“问号”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冰山上去了)。那么“大括号”和下面的9只表示什么意思?(生:雪地和冰山上合起来一共有9只。)谁能把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生:雪地上有9只企鹅,左边有6只,冰山上有几只呢?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9-
18、63(只)。 3出示第3幅图。 师:大家认真看一看小“问号”又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左边上去了。)这幅图表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怎样解答小“问号”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解答,教师板书:9-36(只)。 4观察3幅图,比一比,找规律。 师: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加法解决,有些问题需要用减法解决。那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请小组讨论一下,汇报。 (评析 利用3幅“美丽的南极”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通过这些画面,就可以发现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出了好办法解决,你们还愿意继续帮小企鹅解决
19、问题吗? 生:愿意。 师:9只小企鹅聚在一起,现在它们想分成两组活动,但不知道怎么分, 你有办法吗? 生:可以分成1只和8只,2只和7只 书面完成第36页“试一试”。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企鹅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它们非常满意,它们请老师转告大家,如果你们能在数学王国里连闯四关,它愿意留下来做我们的好朋,你们欢迎吗?大家努力吧! (三)应用拓展 师:首先进入第一关。 1看图列算式: 师:同学们,很高兴我们闯过第一关,请看第二关。 2企鹅过河。 师:小企鹅想过河,就必须扫清每一块石头上的障碍才能到达,大家一起口算吧!(做完后集体订正)第二关顺利通过,老师祝贺你们,我们再去闯第三关。 3师:森林里
20、有一些小猴子,在欢快地嬉戏,你能告诉我,它们玩的情况吗?(对教材第37页第2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写出算式,并集体订正。) 师:小企鹅看到我们非常顺利地连闯三关,就想用第四关考考我们,大家有信心闯过关吗?老师相信你们。友 4第37页小兔图。 让学生各抒己见口述图意,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只要合理,都可以认可。 师:闯关成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四)回顾小结,赞美激励 师:这节课很快地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呢?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小企鹅对你们的学习很满意,愿意留下来做大家的好朋友,和你们一起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你们高兴吗?(把企鹅图挂在黑板上。) (评析 练习由
21、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利用基本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利用开放性问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意见与建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以下几点。 1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本节课由谜语引入,一开始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并且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企鹅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并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整节课都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帮助“小企鹅” 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本节课比较重视关注学生
22、的发展。 本节课让学生观察图,根据所看到的两个信息进行提问,解决问题,交流想法,评价表现,这些都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3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的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开放练习两部分。基本练习是1,2两题,第2题实际是第37页第1题,我只不过改变形式,由小企鹅提问,进行练习9以内的加减法。这两题注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开放练习是3,4两题,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以及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4篇: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者:赵波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课题名称:1。8 完全平方公式(1) 一、内容简介 本
23、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类项的定义。 合并同类项法
24、则的正确应用。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特殊性的计算上升到一般性的规律,得出公式,并能正确的应用公式。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由一般的多项式乘法向乘法公式过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思考
25、: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或大胆的猜测;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
26、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准确应用。 五、教学难点;掌握公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
27、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28、)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媒体:投影仪 八、教学和活动过程: 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教材“完全平方公式”内容共含两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一课时,需40分钟完成。 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 (x+3)2=_,(x-3)2=_, 这些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规律?再做几个试一试: (2m+3n)2=_,(2m-3n)
29、2=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多项式的结构特点 (2m+3n)2= (2m)2+22m3n+(3n)2 =4m2+12mn+9n2, (2m-3n)2= (2m)2-22m3n+(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两数和的平方。 (2)结果的项数特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
30、式的数学表达式: (a+b)=a+2ab+b; 2 22(a-b)=a-2ab+b. 4、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形的总面积 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b)2=a2+2ab+b2 你能运用公式计算下列各式吗? 22 2b a a b (-x-3)2=_, (-x+3)2=_。 (-2m-3n)2=_,(-2m+3n)2=_。 上面各式的计算结果: (-x-3)2=(-x)2-2(-x)3+32 =x2+6xn+9_, (-x+3)2=(-x)2+2(-x)3+32 =x2-6x+9_。 (-2m-3n)2=(2m)2-2(-2m)3n+(3n)2 =4m2+12mn
31、+9n2, a (-2m+3n)2=(2m)2+2(-2m)3n+(3n)2 =4m2-12mn+9n2。 你从上面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完全平方公式又如何叙述?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 (m-n)2=_, (-m+n)2=_, (-m-n)2=_, (a+3)2=_, (-c+5)2=_, (-7-a)2=_, (0.5-a)2=_. 2、判断: ( ) (a-2b)2= a2-2ab+b2 ( ) (2m+n)2= 2m2+4mn+n2 ( ) (-n-3m)2= n2-6mn+9m2 (
32、) (5a+0.2b)2= 25a2+5ab+0.4b2 ( ) (5a-0.2b)2= 5a2-5ab+0.04b2 ( ) (-a-2b)2=(a+2b)2 ( ) (2a-4b)2=(4a-2b)2 ( ) (-5m+n)2=(-n+5m)2 3、小试牛刀 (x+y)2 =_; (-y-x)2 =_; (2x+3)2 =_; (3a-2)2 =_; (2x+3y)2 =_; (4x-5y)2 =_; (0.5m+n)2 =_; (a-0.6b)2 =_.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
33、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 (2)(-7-2m) 2 =_ (3)(-0.5m+2n) 2=_ (4)(3/5a-1/2b) 2=_ (5)(mn+3) 2=_ (6)(a2b-0.2) 2=_ (7)(2xy2-3x2y) 2=_ (8)(2n3-3m3) 2=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
34、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5篇: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完全平方公式() 教师:陈鹏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15.2.2完全平方公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完全平方
35、公式 22.教学思考:探索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引入完全平方公式(ab)=a22ab+b2让学生体会教学中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3.解决方法: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以及幂的意义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方法。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观察、类比、发现等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3.关键:从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入手,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几何模式和割补面积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四、教具准备 制作边行为a和b的正方形以及边长为(a+b)
36、的正方形和长为a,宽为b的纸板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出示边长为a、为b、为(a+b)的三个正方形,请问它们的面积各为多少 、生1:a 2、b 2、(a+b) 2 师:请问边长(a+b)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a,b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哪个大,大多少? 生2,边长为(a+b)的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3:(a+b)2-(a2+b2)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问题一起来学习15.2.2完全平方公式 (一) (二) 出示学习目标 师生一起齐读学习目标: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 2、会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三) 探究:完全平方公式 1:、计
37、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x-3) 2(x+y)2 (m+2n)2 (2x-y)2 师:好,咱们就6人一组(每组中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组长给组员分题,并检查组员,统一答案后,有各组代表板演到黑板上。 解:(2x-3)2=4x2-12x+9 (x+y)2=x2+2xy+y2 (m+2n)2=m2+4mn+4n2 (2x-y)2=4x2-4xy+y2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等式,并组内讨论,你有什么发现,组长将组员的发现进行归纳总结。 生:归纳如下: 组1: 等式左边是和的平方或差的平方,右边是三项,都是二次项。 组2 右边第一项是左边第一项的平方,右边最后一项是左边第二项的平方,中
38、间一项是它们两个乘积的2倍。 组3 左边如果为“+”号,右边全是“+”号。左边如果是“”号,它们两个乘积的2倍就为“一”号,其余都为“+”号 师:(微笑) 对学生进行表扬 请同学们利用多项式乘法以及幂的意义计算 (a+b)2与(a-b)2 生: (a+b)2=a2+2ab+b2 (a-b)2=a2-2ab+b2 师: 这就是完全平方公式,(a+b)2与a 2+b2哪个面积大? 生:(a+b)2的面积大 师:谁能用语言叙述,(有意识看着学困生) 生:(基础较差,不自信,声音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师:(激励的眼光)你总结的很好,你能在大声叙述一遍让大家
39、加深印象吗? 生:(胸有成竹,声音洪亮)叙述了一遍 。 师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班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 (微笑着)老师这里有一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 板演: (ab)2=a2 2ab +b2 (首末)2=首22首末+末2 首平方,末平方,首末2倍中间放 生: 兴趣很高 , 气氛很热闹 2、几何拼图验证 师:请同学们拿上你准备的三种规格的硬纸片,请你根据二次三项式a22ab+b2 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硬纸片拼出一个正方形,并研究所拼出的正方形的代数意义。小组合作在互动中完成拼图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快 生:小组内进行拼图:(学困生也在认真的拼图)很快完成了拼图。 师:对学困生进行表扬 3
40、、看例题: 师:2分钟时间看例题,看清楚看明白的举手。 生:2分钟内学生全都举起了手 师:很好,那能不能将p155的练习题第一题准确、快速的做起。看谁是第一名。 生:(齐声)能, 投入紧张的做题中 师:进行巡视并指导点拨学困生,并奖励做题又快又准的学生 等绝大部分学生做起后,小组之内互纠错,由组内学生汇总错误原因,组长辅导学困生 师:很好,总结的错误要记牢 4拓展训练 (-2x-3) 2 (2x+3)2 (2x-3)2 (3-2x)2 师: 先计算,在观察结果,有什么发现? 生:(-2x-3)2=(2x+3)2 (2x-3)2=(3-2x)2 4.学生做题学生改。 师:离下课有10分钟,做得最快又都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