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视察,理解和语言表达实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初步相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视察,理解和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嬉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相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内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沟通,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驾驭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依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
3、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相互沟通。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老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确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青蛙图,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沟通。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慧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很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
4、: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日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解并描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打算礼物嘉奖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课堂总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接着视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2=5读作:3加2等于5 ? 加号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
5、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相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留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纳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育了学生的看法、情感和自信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
6、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3.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胜利体验,增加自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依次填数:?()3()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视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
7、,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沟通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3)老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老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老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老师范读,
8、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诞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老师启发学生说出:? 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有2个小挚友,又来了1个小挚友,合起来是3个小挚友,2+1=3。? 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老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
9、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老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操作。? 汇报沟通?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仔细视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数学教案
10、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数学教案 第四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7、8、10、11题 教学目标 1. 依据情境图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培育学生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2. 充分运用情境图中给出信息(条件)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3.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念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打算:课件、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 8+5 0+0 15+4 5-5 5+7 10+9 17-7 18-5 2+3 4+10 6+9 17-10 10-7 5-
11、4 6-2 7-3 8-0 18-10 (2)在括号中填数 ( )+6=11 17-( )=2(指名回答,怎么想的?) 8+( )=13 6+( )=15 12-( )=2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停车场有9辆车,一个学生说:“又开来了6辆。”另一个学生问:“现在有几辆车?”) 引导学生思索:依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算式吗?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的第7、8题。 (三)用数学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10、11题(引导学生仔细视察,理解图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数学教案 第六课时: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
12、法的意义,相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3、思想目标:培育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相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打算: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每个小挚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嬉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用算式表示。 (3)过渡: 逆向思维:老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
13、拿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学问表示?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4)新授: 1、老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来,并相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视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挚友任选自己喜爱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相互检查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状况:每组请一个小挚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
14、、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考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5)小结: 今日你学到了什么?相识了什么新挚友? 板书: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数学教案 第十一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驾驭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推断实力和迁移实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驾驭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打算:课
15、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 学具打算: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进行“画苹果竞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其次轮为三人赛。 每轮竞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推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竞赛,老师还留意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 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条鱼。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老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
16、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其次步再算什么?(指名说) 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老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加连加。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其次个数相加。 三、老师教做课中操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本,算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平常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说?(指名说
17、) 五、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依据摆小棒的状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沟通计算方法,个别汇报。 六、嬉戏:出手指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嬉戏:其中三名学生出手指,另外三名学生依据 对方所出手指数写连加算式,嬉戏轮换进行。 老师宣布嬉戏起先后,巡察并进行指导。 嬉戏结束,投影出学生写的算式,集体讲评。 七、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还记得连加算式怎么读吗?怎样计算连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依据图示列出
18、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验视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以及沟通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打算 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 学具:计数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视察。 学生作答后接着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通过导入
19、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索。设置小组探讨,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探讨如何计算3+2=?(探讨过程中,老师巡察视察探讨状况,适时引导。) 探讨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 1.掰手指数数,数到5; 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5; 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5。 全班共享后,对学生探讨状况刚好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5。 (三)深化新知 接着拿出打算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师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
20、,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5。 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5,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得出:变更两个数的依次,它们的和不变。 (四)应用新知 利用老师供应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嬉戏:依据本节课学习的十以内数的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3+2=5 4+1=51+4=5 变更两个数的依次,它们的和不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6、7的加
21、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得出和是6、7的加减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相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实力、视察实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初步感受简洁的函数思想。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培育初步的思维实力。 教学打算: 投影片、画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摘苹果: 1+2 2+3 2+
22、2 3-1 5-1 4-0 5-4 3+0 3-2 4-2 4+1 0+5 2 、复习6、7的合成 夺星大战: 5 1 4 3 1 6 4 2 2 5 3 、情境导入:创建“绿色校内”的活动正在我们学校主动开展。植物既能绿化我们的家园,又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们看,又有一群小挚友来植树了!(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思索探究: 1、教学例题: 1)视察情境图:谁来说说这副图的意思? 谁能依据图的意思提一个问题?指名答。 课件出示: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1=6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么算出来的? 还可以怎样列式呢?指名说。师板书: 1+5=6 这道
23、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小挚友真了不得,从不同的角度视察这一幅图列出了两道算式。 2)思索探究:看这两道算式,视察加号前面的数、加号后面的数和得数,你们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和想法告知你的小伙伴?(同桌沟通) 组织全班沟通。 3)老师小结: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4)齐读两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1)师:小挚友种完树,来到菜园,望见了,出示课件,你看明白了吗? 请小挚友同桌相互说一说。 谁情愿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回答。 2)谁能提出一个问
24、题考考大家?指名说。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怎样列式呢? 请小挚友打开书翻到52页的试一试,自己填一填。 3)指名学生汇报。 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呢?得数都是几?为什么得数都是7呢? 4)视察这两道算式,你又发觉了什么呢? 3、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一幅图,列了两道算式,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4、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出示课题,师板书) 三、组织练习。 1、师:小挚友真了不得,老师摆了两组圆片,下面请小挚友把书翻到48页,看“想想做做”第1题。看着书上的图填一填。 分组汇报。 (1)你发觉了什么?为什么两题都等于6。
25、 (2)你发觉了什么?为什么两题都等于7? 2、师:刚才小挚友看图列出了两道算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看着上一道算式,你能一眼看出下面的算式得数吗? 课件出示: 1+5=6 3+4=7 5+2=7 2+4=6 5+1=? 4+3=? 2+5=? 4+2=? 指名答。沟通: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说出得数? 四、检测完善: 1、师:小挚友们学得真不错,可是小青蛙们遇到问题。一群青蛙在练习跳伞,它们从很高的天空跳下来,假如跳到合适的池子里就平安无事,并能开心的在池子里玩。假如跳错了池或者落在地上,就会受伤,青蛙特别担忧,胆怯跳错,所以停在天空中不敢跳,它听说我们班的小挚友都很聪慧,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情愿帮
26、它们吗?你准备怎样帮他?( “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请你用线在书上连一连。 汇报沟通,检查状况。 2、师: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蜜蜂提着一罐罐香甜的蜂蜜嘉奖我们来了。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你能把小蜜蜂分成两部分,并且写出不同的算式吗?同桌可以探讨一下,怎样分,就能一个不落,而且写出来的算式最多? 指名沟通,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操作课件,让学生明白是怎样有序的分,然后说算式的。 师:刚才是6只小蜜蜂,现在来了7只小熊,你能用刚才我们分的方法,分一分、说一说把这7只小熊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怎样说算式? 同桌沟通,集体汇报。 3、师:小动物看我们班的小挚友真爱学习,有2只小客
27、人想留下来和我们交挚友,一起学学问呢! (课件出示:小狗和小松鼠,一只得数是6,一只得数是7) 老师手上有一些算式卡片,哪个小挚友爱动脑,守纪律,我就把卡片发给他上前面来找挚友。 算式是:1+6 6+1 1+5 5+1 2+4 4+2 3+3 2+5 5+2 3+4 4+3 0+6 6+0 7+0 0+7 4+1 3+2 2+3 沟通:看看这些小挚友找得对吗?请手上拿着得数分别是6、7的算式卡片的小挚友在相互找找哪个小挚友和你更密切? 师:还有哪些小挚友没有找到蜜蜂挚友,哈哈,老师也正在找呢,(出示数字卡片5)你们情愿和老师交挚友吗? 4、师:刚才小挚友很快的算出了得数是5、6、7的算式,老师
28、整理了一下,抽取了里面的部分算式把他们分成了三组,请你细致视察每组里加号前面的数、加号后面的数以及得数,看看你有什么发觉?(“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 组织汇报,你有什么发觉? 师:发觉了这样的规律,假如我记住了4+1=5,那么我能很快的算出4+2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隐去4+2的得数:那假如我知道了3+2=5 3+3=6那我能很快算出3+4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隐去3+4的得数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本事?你对哪些内容很感爱好?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 5+1=6 1+5=6 4+3=7 3+4=7 互换两个加数的
29、位置,和不变 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相识和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绽开的,是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其次阶段。教材把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分开设计,是考虑到两点:一是顺着图意思索的算式比较简洁;二是另一道算式只填其次个加数,已有的第一个加数降低了补充算式的难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经过反复练习,出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逐步熟识看图列出算式的过程。指导学生采纳“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减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减数学教案 第十二课时 连 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驾驭
30、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视察、分析和动手操作实力。 3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驾驭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打算:小黑板,口算卡片,10根小棒(或花片、狮子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减法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结果。 二、新课 小黑板出示图: 师:谁能依据这幅图说一说图的意思?(老师一共有8个篮球,分给男生2个。再分给女生2个,还剩下多少个篮球?) 学生依据图意列出算式:8-2-2=4 老师板书算式,学生跟读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第一个“2”表
31、示什么?其次个“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8-2-2=4时,第一步先算什么?其次步再算什么? 指名说,老师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是一道什么题? 学生回答:连减。老师板书课题:连减。 师:大家想一想,计算连减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连加和连减相比较,小组探讨,指名说) 老师小结:计算连减,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先算前两个数,再用他们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三、联系生活实际 师:平常你在哪里用过连减?(指名说) 四、动手摆学具 师:请拿出你喜爱的学具,我们一起来动手摆学具。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依据老师要求摆学具,并列出算式,4人小组沟通计算方法,派代表汇报
3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相识半时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相识半时数学教案 其次课时 相识半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觉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
33、的时刻吗? 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3、揭示课题 师:小蜜蜂8时半发觉蜜源,10时半到11时半和小伙伴一起采花蜜。今日,大家一起来相识半时。 二、相识半时: 出示3时半钟面,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间吗? 师: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同桌自主沟通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出示8时半、12时半,让各组合作,动手拨学具钟,并说一说。 师:你们发觉了什么? 学生汇报:3时半、8时半、12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的。 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引导学生视察归纳半时的写法:电子表的
34、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独立完成。分组探讨沟通,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相识。 2、嬉戏活动 嬉戏一:老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 嬉戏二: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一个拨钟。 嬉戏三:让学生随意拨自己喜爱的时间,并说一说自己那一时刻在干什么 3、完成课本第4题。 老师说明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4、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让学生先视察钟面上时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再确定最终一个钟表上的时刻,然后画出时针和分针。 四、本课小结: 请学生
35、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提出希望:我们学会看时间,知道时间是最珍贵的,希望你们都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老师资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相识物体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相识物体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相识图形(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4 p38相识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肯定的视察实力和操作实践实力。 3、使学生形成肯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
36、形有肯定的感性相识。 2、使学生顺当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打算: 1、每小组自备形态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挚友们看,这是谁?” “小挚友们喜爱小叮当吗?小叮当有很多小珍宝,你们都相识吗?” (老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分辨)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珍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挚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珍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小挚友探讨,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
37、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挚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探讨状况:“其它组小挚友要留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4、 再分一次:这组小挚友把小珍宝分得很清晰,他们把形态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挚友一样,按形态来分吗?现在请小挚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挚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 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 出示课题:小挚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一塌糊涂的物体都分好拉。今日我们就来相识物体。 老师板题:相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挚友们把形态相同的物体分
38、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出名字呢!小挚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珍宝也想有个名字。谁能依据他们的形态,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老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挚友们在小脑袋里登记这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爱的物体拿在手上,细致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挚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态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挚友们都相识了这些物体的形态,现在请小挚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觉了什么?和小组小挚友说一说 (指名汇报,假如
39、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挚友能干!有什么好方法能认出他们呀?”老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挚友说说你又发觉了什么?(指名汇报) 10、老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态。(好!现在请小挚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嬉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嬉戏好吗?嬉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老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挚友蒙上眼睛,老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态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嬉戏) “小挚友们太聪慧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态的名
40、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态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瞎子摸鱼”的嬉戏) 12、联系生活:嬉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挚友们再接着玩好吗? (老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 那有什么东西是今日我们学过的形态?(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态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挚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挚友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兴奋得唱起了小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老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挚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爱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索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