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目标:学习精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视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实力,要求学生驾驭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实力训练。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酷爱自然、酷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酷爱。感受旧式教化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得封闭性和落后性。 请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预习(自主学习)提示: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驾驭。确凿()菜畦()皂荚()()桑葚()长吟()油蛉()斑蝥()臃肿
2、()敛(脑髓()秕谷()匾()拗()蝉蜕()窦()厥()倜傥()()锡箔()蟋蟀()()叵()攒()书塾()2积累词语人迹罕至人声鼎沸高枕而卧鉴赏渊博方正宿儒3、收集资料,简介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_,浙江省绍兴市人,宏大的_家、_家、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_。 4、思:读了本文后你的疑问是: 教学(集体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并思索1、你能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 2.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始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二、阅读“百草园”部分,思索作者对百草园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围绕该词
3、,作者写了哪 些内容? 三、阅读“三味书屋”部分,思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三味书屋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一、研读百草园生活之写景部分(一)阅读其次段,驾驭本段写景的方法。1.这一段是根据怎样的依次来写景的? 2.从感觉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二)留意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理解作者强调的内容,并仿用这句式写一段话。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教学目标与重点】*1学习本文叙事写景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2品尝作者简练生动、精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加语感。*3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对儿时纯真生活的怀念。【学法指导】1写景
4、要擅长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关键词语体会蕴含的感情。2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要句子,小组探讨,大胆质疑。【学习支配】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学问。2、仔细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划诞生字词,并标上小节数。然后写出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确凿()菜畦()皂荚树()桑葚()油蛉()斑蝥()脊梁()缠络()攒()脑髓()3、读后感知:课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4课文其次段的景物描写和第七段捕鸟动作的描写很精彩,请你反复的读一读,把你认为好的地方及你的感受写下来。5自学产生的问题老师评价家长签字课堂助学(一)沟通预习收获。(二)学习研讨探究1快
5、速阅读全文,感知结构。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依次来写的,那么请你找出它们各自的起止段落,并说说哪一段又是过渡段?由此归纳出结构划分的方法。3齐读第1段到第8段。合作探究:分组探讨,要求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沟通,其余同学补充、评价。(1)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百草园中的景物许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并归纳写景的方法。(3)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课堂巩固(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
6、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四周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如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经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假如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菜畦()桑葚()斑蝥()攒成
7、()3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依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1)写视觉的:(2)写听觉的:(3)写味觉的:4这段景物描写,写了哪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5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的写景依次是()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C.从漂亮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6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详细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D.这里运用排比,
8、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7详写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特殊是详写何首乌,其作用是表现儿童的_心理和对_的酷爱。9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10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调斑斓,生气勃勃,你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12请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段话。老师评价家长签字其次课时课堂助学(一)复习回顾,图片导入(二)快速阅读,感知“三味”1、其次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活:教书先生: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看法?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索,探讨: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巩固:完成书后练习二和三(写在书上
9、)第三课时课堂助学一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反馈。二、互动释疑,拓展延长(以学生探讨沟通为主)互动释疑:1老师的疑问:“好像”和“确凿”冲突吗?为什么?2我补充的疑问:拓展延长:1、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否存在对比?理由是什么?课后作业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好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10、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四周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如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经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假如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
11、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须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适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8细致阅读选文,请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缘由。(3分)_9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否自相冲突?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其中好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_10文段写景很有特点,试结合详细内容选择一点作简要赏析。(3分)_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3分)小时候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一边上学一边还
12、要帮父亲抓药,以至上学迟到,受先生责怪。此后,鲁迅在桌上刻了个大大的“早”字,暗下决心,要时时早,事事早。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许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每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连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材料中的鲁迅和选段中的鲁迅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_老师评价家长签字教(学)后记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原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
13、的说是寄予和善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奇色调,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爱好?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终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辩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加了更多的神奇色调。肃穆(黑油竹门,匾,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
14、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亲善、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究学问,封建教化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写人:客观、带有感情。探讨明确: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学问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淘气,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衬托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作对比,表现了儿童酷爱大自然、喜爱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化表示不满。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
15、的酷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天真、无趣、快乐的心理。(这三种说法都有肯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赐予适当确定。第一种说法,依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化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其次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好像最为合理“教参”答案: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好像”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晰还不敢说。“好像”表示“从表面看是这样,而事实上不是”。这一句的意思是:从表面看的确只有一些野草,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但事实上有很多好玩的
16、事物,是“我的乐园”。所以不但不冲突,还表现了鲁迅的语言艺术。提起鲁迅,人们经常会想到他的肃穆、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觉,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绚丽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溢幻想,肃穆的学习中也不乏欢乐。(活泼、天真、新奇、求知欲强等)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亲善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那么可怕,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无意持批判看法,因此,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比的问题。A、可从六个细微环节看:1.据寿先生之子寿洙邻在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一文中写道
17、:“三味书屋坐东朝西,前临小河,架石桥以渡,后有竹园,修竹千竿,门前有小院,簇种花草,后有自怡亭一间,前后还有高大的古木,珍贵的花草。可见三味书屋的环境非常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所在。屋内正中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这说明陈设并不算古旧,气氛也谈不上沉闷。至于说学生要两次行礼,这也完全正常,如今学生上学不也要向国旗行礼,向老师行礼吗?何况“其次次行礼,先生便亲善地在一旁答礼”,这是必要的礼貌教化,谈不上礼仪陈腐。2.先生不回答“怪哉”是怎么回事也无可挑剔。3.关于戒尺和罚跪的问题,文中说得很清晰:“不常用”,“一般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周作人曾经指
18、出,寿先生“不打人,不骂人”,“罚跪我就没有见过”。很明确,先生虽然严厉,然而不失开明。4.至于鼎沸的读书声,读的尽是一些艰涩难懂的内容,鲁迅对此也只是一种绘声绘色的回忆,并无批判之意。当时没有白话文,只能读那些古书。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不能苛求于古人。5.关于寿先生读书的声调、姿态,那是进入了文章氛围、激起内心视象的特别投入的一种好的朗读,真可谓是声情并茂。6.最终谈谈学生在读书时的小动作问题,小动作过去的学生有,当今的学生也不少。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是特别用功的。寿洙邻说鲁迅“风度矜贵,从不违犯学规”,“虽不留意正课,但未尝欠课,一见了了,不劳记诵,间出余技,为同学捉刀”。鲁迅写这个
19、细微环节,并不是为了说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像“牢笼”,他只不过认为好玩,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罢了。B、还可以从“百草园”的描写不全是好的、乐的,也有阴暗的,可怕的一面看;“三味书屋”的描写不仅不坏,还有特殊值得津津乐道、特殊值得骄傲、得意的事情:如对百草园里的赤练蛇的描写,有恐怖色调,说明“乐园”也有“不乐”(只是好玩)。再如在三味书屋,“我”能够看到上学前请长妈妈都难得找到的各种小说,并描摹了成本成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还卖了钱,这对于少年鲁迅来说,不知道是如何得意,如何骄傲的美事,由此说来,三味书屋不但不行怕,而且是一个值得“我”回味一生的好地方。从这两个细微环节可以看
20、出,鲁迅原本就没有把前后两部分对比起来写的意思。8园内景物绘声绘色好玩;趣事较多: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可以尽情游玩;可以听到奇妙的传闻,能引发儿童的新奇心。(3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9“好像”和“确凿”表面上看是冲突的,事实上并不冲突。用“好像”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愿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写作此文时,作者是用成年人的眼光断定的,所以用确定的语气。(3分。推断1分,理由2分)10文段写景留意动静结合:“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与“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留意色调的调配:“碧绿的菜畦”与
21、“紫红的桑葚”;留意凹凸错落的掩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将漂亮的景色与儿时趣事相结合:选段前文是写景,后文是叙趣事。(3分。详细语句1分,评析言之有理得2分)11选文:天真活泼,充溢新奇心和探究欲,酷爱自然的少年儿童形象。材料:严以律己、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有坚决信念的好少年。(3分,意对即可)12同意甲乙同学的看法皆可,犹如意甲同学,可扣住“文章按春、夏、秋、冬四季的依次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条理更清楚。”犹如意乙同学,可抓住“在写完春夏秋之景后,宕开一笔,插入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色调,增加了百草园的神奇感,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更符合儿童心理。”(共
22、3分。有明确的看法,1分;围绕看法阐述,且言之有理,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是我国闻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诞生于一个渐渐没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变更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与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23、2.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3.三味书屋简介三味书屋原为三余书屋。此名取意于三国时董遇的话。据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引所载,董遇常劝学生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取名三余也许是希望学生疼惜时间,后来私塾主子兼塾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改名为“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闻名私塾。鲁迅12岁到十七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
24、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旁边,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hi,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闻名书法家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二、预习
25、自测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确凿()菜畦()桑葚()叵()拗()倜傥()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的变换为依次来记叙的,作者先写,再写,依次与变换依次是一样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支配了一个过渡段,即第自然段。 【探究案】一、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二、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有些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详写?三、“长的草里是不去的,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这两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仔细研读课文前八自然段,从“看”“听”“找”三个方面体会作者笔下百草园里有哪些乐趣。 五、童年鲁迅寿镜吾
26、先生是什么看法? 六、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你认可哪一种?请说明理由。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衬托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化。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味同嚼蜡作对比,表现了儿童酷爱大自然、喜爱自由欢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化表示不满。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酷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天真、无趣、快乐的心理。 【拓展案】拓展阅读: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期间的小故事其一: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闻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
27、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常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起先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静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其次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肯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
28、药店去买药,家里许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每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连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快乐,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肯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