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束河导游词_1.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5116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束河导游词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束河导游词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束河导游词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束河导游词_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束河导游词束河导游词1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六公里处,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海拔2440米,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近千户人家,约3000人。地理坐标:北纬26度55分,东经100度12分。年平均气温12.6度,最高气温(极端)32.3度,最低气温(极端)零下7.5度。7-9月为雨季,其

2、余为旱季。气候特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季节分明。丹凤含书之地束河坐西朝东,背风向阳,村后山麓为玉龙雪山余脉,山奇水秀,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与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盛发达。清泉之乡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澄澈、波光闪耀,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皮革之乡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闻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马鞍、皮衣、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踪迹走遍滇藏

3、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茶马遗迹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商品,抚今追昔,让你浮想了翩。农耕图腾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业林般的粮架屹立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记。束河八景烟柳平桥夜市萤火龙门望月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鱼水亲人西山红叶石莲夜话青龙桥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记性建筑。长25米、宽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丽江历史上的经济文

4、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概和庄重厚重感,站在这里,你或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藏传佛教大师葛玛马追逐一个魔鬼,从这里一步跨到了玉龙雪山上,在桥上留下了一个仙人脚印。开春季节,桥畔的杨柳长出了新芽,如烟似纱,仿佛绿色的波浪要涌到桥面上来,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烟柳平桥”。四方街长宽不过30几米,有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环绕、日中为市,为丽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时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设有夜市,人们象今日的都市人一样闲逛在四方街上,为所欲为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点儿自己想吃的东西参加一下喜爱的嬉戏,

5、逛夜市的人手里举着手氢,穿行在青龙河畔,如夏夜流萤,成了一道风景,叫做“夜市萤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龙潭龙泉山下古树参天,一道好水积成九鼎龙潭,潭水澄澈晶莹,水草曼舞,游鱼逍遥,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无穷,成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潭边有一截断碑,年头已不行考,用石头敲击,会发出嘹亮的声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断碑敲音”。不过,为了爱护这一景观,大家还是不敲的好。潭中的鱼儿是游人最喜爱的景致。它们不怕人,每当喂食的时候,纷纷争指令性安排令物,溅起的水花泼到喂食者脸上,人与鱼如此亲昵相处并不多见,这番情景被列入了束河八景,叫做“鱼水亲人”。龙潭上端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西殿

6、供奉观音,北楼供奉龙王,南楼供奉皮匠祖师孙膑。东楼楼基干脆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在这里,远近风光尽收眼底,田畴润绿,炊烟袅袅,鸡犬争鸣,生气勃勃,一派田园牧歌,无限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楼赏月最有风味,文人墨客每每对月吟诗作画,传为佳话。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龙门望月”。束河西山上有许多漆树。每到秋天,树叶鲜红,秋光绚丽,令人赏心悦目。在束河八景中,这叫“西山红叶”,最为动人。束河西山的最南边就是松云村,后边有石莲山,山上有个山洞,象老虎张开的大嘴,为了震住老虎的威严,当地人在洞口建筑了一个寺庙,叫石莲寺,其中有一棵柱子是用铁链拴着的。民国时期曾经办过夜校,读书

7、人围火夜读,成了一道风景,叫做“石莲夜读”,列入束河八景。束河导游词2云南束河古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巍巍巴山南麓、滔滔渠江之滨的大竹县清河镇,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两条清波粼粼的河流穿境而过,故得“清河”美谓。这是一块奇妙、富有和充溢无限朝气与希望的土地。束河的闲适生活无处不在,这里无疑是狗狗猫猫的乐园,他们总是或欢快或慵懒,或闲散或发呆,树荫下,屋檐边,巷子角,拱桥上,到处都是他们生活的乐园,简简洁单的生活。束河这座小小而静静的城任我很自由的游走其中,看沿着巷子曲曲折折延长的风雅,看玉龙雪水哗啦啦的穿堂入室,看暖暖阳光下人们自由鲜活的市井画面。一只小狗懒懒的躺在自家的门口,脑袋很舒适的斜靠在

8、门槛上,很怀疑的望着我,说:让开,别挡着我的阳光。我在束河悠长的古街上不经意地闲逛着,当转过几个弯来弯去的小巷时,发觉绿树掩映下的一方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门牌,推门而入,主子不在,只有一男一女悠然的晒着太阳,空气静谧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登高望远,这家客栈更靠近束河的山腰,半山坡上一丛丛开着刺眼的紫色花朵,山腰上的大树有很浓郁的绿色,穿过青灰色的屋脊,是一副宁静的画面。在客栈的屋顶天台上坐了很久,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时时常的来晾晒自己,目光及处,是此起彼伏的青瓦白墙,群巷千回百转,不知道那些深幽的门楼下消逝过多少岁月的故事,鸽子在天空时高时低的飘舞,就如我此刻的心情,欢快却又安静。丽江客栈,想来是能

9、让我们安宁静静停下来整理自己心绪的,却不知道墙之外,我们依旧遗失了一路的心事,在阳光下,二月的束河。束河导游词3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须要,刺激“茶马互市的旺盛”;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间经济文化沟通的纽带。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特别引人关注。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特地探讨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探讨、宣扬、推广的专业机构。茶马古道博物

10、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务,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闻名画家马萧仙作品,始终保存,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爱护单位。农耕图腾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丛林般的粮架耸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记。代表节日达瓦纳西努汉译为腊月,纳西人疯了,春节将临,纳西人忙于置办年货,打算过年,忙劳碌碌,近乎疯狂。除

11、夕之夜,每家餐桌上都必需有腊猪头肉、相鸡、鱼等,表示吉庆有余。正月初一,劳碌一年的家庭主妇可以睡一次懒觉。早上吃素,白天祭祖坟。古时正月以祭天为主,元人李京有:“不事神佛,唯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数百,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的记载。徐霞客曰:“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棒棒会事实上是为春耕作打算的一次农具交易的盛会。邻近各县的农夫,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夫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沟通会上,不仅农具、果树苗木、花卉盆景种类齐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杂货无奇不有。三多节是纳西

12、族法定的民族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八,相传是纳西族战神三多的生日,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一位白盔甲骑白马的勇士,是民族的爱护神。火把节农历6月26日前后共三天,白天斗牛,晚上点火把,举火游行,群萤乱飞,是仲夏夜的狂欢节。骑马马是人类的挚友,忠实的伙伴,无论是征战迁徙,还是马帮驿运,纳西族人都离不开马,所以纳西人不吃马肉,不剥马皮,不喝马奶,如今马的作用大不如前,但你可以骑马进古镇,体会纳西绅士的往日风采。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旧货,抚今追昔,让你浮想联翩。束河导游词4从丽江喧嚣华丽的舞台中卸妆,

13、我最终来到了束河这座静静而小小的城。初见束河,阳光很热忱和暖和,进入束河这座小小而宁静的城,真的是有种静谧安详的气场可以让我沉迷其中。拱桥上的五花石阳光下斑驳的厉害,巷子里的石板路散发着清冷原始的光泽,路人很少,很悠然,路口的小摊上能望见才从菜地果园才摘下的蔬菜和瓜果,清风过处,远远的都能感觉到那淡淡的泥土的芳香。束河的闲适生活无处不在,这里无疑是狗狗猫猫的乐园,他们总是或欢快或慵懒,或闲散或发呆,树荫下,屋檐边,巷子角,拱桥上,到处都是他们生活的乐园,简简洁单的生活。束河这座小小而静静的城任我很自由的游走其中,看沿着巷子曲曲折折延长的风雅,看玉龙雪水哗啦啦的穿堂入室,看暖暖阳光下人们自由鲜活

14、的市井画面。一只小狗懒懒的躺在自家的门口,脑袋很舒适的斜靠在门槛上,很怀疑的望着我,说:让开,别挡着我的阳光。我在束河悠长的古街上不经意地闲逛着,当转过几个弯来弯去的小巷时,发觉绿树掩映下的一方角落一个不起眼的门牌,推门而入,主子不在,只有一男一女悠然的晒着太阳,空气静谧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登高望远,这家客栈更靠近束河的山腰,半山坡上一丛丛开着刺眼的紫色花朵,山腰上的大树有很浓郁的绿色,穿过青灰色的屋脊,是一副宁静的画面。在客栈的屋顶天台上坐了很久,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时时常的来晾晒自己,目光及处,是此起彼伏的青瓦白墙,群巷千回百转,不知道那些深幽的门楼下消逝过多少岁月的故事,鸽子在天空时高时

15、低的飘舞,就如我此刻的心情,欢快却又安静。丽江客栈,想来是能让我们安宁静静停下来整理自己心绪的,却不知道墙之外,我们依旧遗失了一路的心事,在阳光下,二月的束河。束河导游词5束河古镇处于丽江全部景区的核心部位,是巡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束河古镇看点:丹凤含书之地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

16、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盛发达。清泉之乡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澄澈、波光闪耀,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皮革之乡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闻名的“皮匠村”,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踪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茶马古道博物馆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丽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

17、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须要,刺激茶马互市的旺盛;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沟通的纽带。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丽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特别引人关注。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特地探讨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探讨、宣扬、推广的专业机构。茶马古道博物馆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务,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建筑

18、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壁画为江南闻名画家马萧仙作品,始终保存到现在,笔法洗练,技术精湛,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爱护单位。农耕图腾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内健步而行,丛林般的粮架耸在青龙河畔,构成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记。茶马遗迹古老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还有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各种旧货,抚今追昔,让你浮想联翩。束河八景夜市萤火 龙门望月 雪山倒映 断碑敲音鱼水亲人 西山红叶 石莲夜话 烟柳平桥束河景点青龙桥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龙桥的中

19、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记性建筑。长25 米、宽 4.5 米、高 4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丽江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概和庄重厚重感,站在这里,你或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藏传佛教大师葛玛马追逐一个魔鬼,从这里一步跨到了玉龙雪山上,在桥上留下了一个仙人脚印。开春季节,桥畔的杨柳长出了新芽,如烟似纱,仿佛绿色的波浪要涌到桥面上来,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烟柳平桥”。四方街长宽不过 30几米,有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环绕、

20、日中为市,为丽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时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设有夜市,人们像今日的都市人一样闲逛在四方街上,为所欲为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点儿自己想吃的东西参加一下喜爱的嬉戏,逛夜市的人手里举着手氢,穿行在青龙河畔,如夏夜流萤,成了一道风景,叫做“夜市萤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束河导游词6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 进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约2公里,你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村落,这就是束河,又名龙泉村。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样喧闹,曾是

21、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画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视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 ”,潭水透亮澄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分,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因为是束河人的傲慢,这里有许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束河导游词7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

22、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历史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沟通,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

23、异样喧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画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视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潭水透亮澄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龙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分,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因为是束河人的傲慢,这里有许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出束河古镇往北走,眼前是一

24、片绵延宽阔的原野,一丛丛树前,掩映着一个古老的村舍,纳西族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就是在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束河导游词8束河古镇处于丽江全部景区的核心部位,是巡游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盛发达。村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澄澈、波光闪耀,分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园田边穿流而过,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由于茶马古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该地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闻名的“皮匠村”,束河古镇出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踪迹走遍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