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621234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心得体会作文 一面面迎风招展的艳丽党旗,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辆辆千里驰援的大卡车,以及宅在家里的一般民众,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这,就是中国样子。2022疫情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仅供大家参阅。 【一线抗疫群英谱】看,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阔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其中,有不少“夫妻档”奋战在救治一线。记者走近5对医护夫妻,听他们叙述战“疫”的故事。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涂盛锦、曹珊夫妇 有信念战胜这场疫情 春节前,轮休在家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涂盛锦接到医院电话,二话不说就马上返岗

2、。涂盛锦的妻子曹珊是一名护士,同在一个医院,一起抗击疫情。不过,夫妻俩一个在5楼,一个在6楼。 疫情发生以来,涂盛锦所在科室接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工作量和压力很大。但是涂盛锦说:“在隔离病房,护士不但要负责患者的医疗问题,还要护理患者的生活。一些老年患者进食、上厕所的工作也由护士来担当,她们不简单。”曹珊却更关怀涂盛锦的安危,由于她觉得丈夫的工作风险性更高。 疫情刚发生时,涂盛锦下了班就在值班室里和衣而卧。现在,全国各地来支援的同行多了,涂盛锦和同事们可以进行科学轮休,他们都说:“有信念战胜这场疫情!”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王新、仲月霞夫妇 夫妻首次一起上“战场” 1月22日,参与过抗击非典、埃

3、博拉等十几次重大任务的空军军医高校唐都医院门诊部主任仲月霞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1月24日凌晨,仲月霞接到紧急出征命令。“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你急匆忙地动身了。”仲月霞的丈夫王新一边往仲月霞的行囊里放防护用品,一边嘱咐:“家里有我,你放心,肯定照看好自己!” 突然微信群里一则消息跳出:“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唯一首发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症状。”身为唐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的王新马上拨通电话,也向组织申请加入医疗队。 于是,除夕夜,王新和仲月霞同时出征。仲月霞笑着说:“工作30多年,这是第一次和爱人一起上战场,今年我们也算过了个团聚年。” 作为医疗队管理团队的主力,仲月霞负责护理质量管理、人

4、员培训、感染掌握等工作。王新是带组的教授,负责全组患者的详细诊断治疗和管理。虽然同在一支医疗队、一家医院,但夫妻俩却忙得很少碰面。“抽空打个电话,也就是互道一声保重身体,我们知道,大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仲月霞说。 武汉市中心医院汪毓君、吕晓玉夫妇 想让患者早点康复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重症医学科医生汪毓君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20多天。 “现在状况好了许多,我们的工作压力大幅缓解,大多数病人的状况也在逐步好转。”2月18日上午,汪毓君迎来一次轮休,接下来他可以在家休息。 “现在白班分上午班、下午班,分别是上午8点到下午1点、下午1点到下午6点;夜班从下午6点到次日8点。”汪毓君说,印象最

5、深的一次班,他在ICU待了将近8个小时。“有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危急,我们必需时刻盯紧。” 汪毓君的妻子吕晓玉是他的高校同学,毕业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工作。1月22日,吕晓玉主动申请到后湖院区支援一线救治工作。“我所在的一般隔离病房的患者病情相对平稳一些,但是有些年纪大的患者对病毒不太了解,存在焦虑心情。”吕晓玉说。为打消病人顾虑,她和同事们反复进行科普,有时候还在手机上播放疫情防控的新闻,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 虽然在同一地点上班,但两人排班不同,很少见面。“刚开头来支援的时候,我其实也有点担忧。但是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就不怕了。”吕晓玉说,她现在就一个念头让患者早点康复回家

6、。 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郝旭东、米莹夫妇 走廊擦肩而过互报安全 “你们那边防护服还够吗?”“还够。” “你要留意休息。”“你也一样!” 2月18日,在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急诊科走廊,主管护师米莹和外二科主治医师郝旭东趁着擦肩而过的片刻,相互提示。 米莹与郝旭东是两口子,结婚8年多。自1月22日参加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以来,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虽是见面,可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根本看不清对方的脸。 其实,两人科室相距不过百米。米莹在门诊,郝旭东在住院部。为确保安全,医护人员都是吃住在本科室,工作期间也是相互隔离。急诊科还是24小时轮班,米莹下班后也只能在隔离值班室休息,不能回家。 近距离接触患者,米莹开头时

7、也会紧急,郝旭东总会在电话那头给她鼓劲儿。“我想他了,就打电话或者发微信。”米莹笑着说,现在她和郝旭东就像在“网恋”。 武汉市肺科医院陈国玺、陈欣夫妇 救治必需争分夺秒 曾经援藏的陈国玺,又一次站在了前线。不过这一次,他是和爱人并肩作战。 陈国玺是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从1月份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开头,他就始终奋战在一线。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他的爱人陈欣也主动申请到发热病区支援。 肺科医院是武汉最早收治确诊病人的3家医院之一,为防止家庭感染,全部上一线的医护人员都集中在宾馆住宿,临时不回家。一个多月来,陈国玺在医院13楼的重症监护室抢救病人,而陈欣则在8楼的病房护理患者。两人都是24

8、小时“三班倒”,同处一栋楼却连碰面的机会都很少,只有有时取早餐时能匆忙一见。 目前,肺科医院特地收治重症和危险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多是中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而重症监护室又是医院里风险最高也最辛苦的战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需常常翻俯卧位,医护人员必需紧盯陪护。而且,常常在繁忙劳累的夜班后,还要连续上白班处理病例资料。“睡觉是很浪费的一件事,每天挨.的那一刻感觉很幸福。但疫情防控不等人,救治必需争分夺秒。”陈国玺说。 他们的女儿晨晨7岁、儿子1岁半,眼下都由老人帮着带。晨晨在家里为爸爸妈妈画了一幅画,并写道:“爸爸妈妈加油!武汉市肺科医院加油!”看到画后,陈欣泣不成声:“那一刻,我觉得更要努力抗击

9、疫情,这也是在爱护家人。” 【一线抗疫群英谱】“党晓曦,加油” 初到武汉,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隔离病房,35岁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党晓曦一度有些怀疑自己:怎么变“笨”了,这么简洁的基本功都完成不好? 在她就职的北京高校人民医院,党晓曦历来是有业务自信的。也正由于过硬的业务水平与心理素养,她才被选拔进入北大人民医院首批援鄂医疗国家队,成为光荣的“二非常之一”。此刻困扰她的,其实是厚重的防护服、紧箍的口罩、五层橡胶手套、水汽蒙蒙的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胸闷、气短,还可以咬牙克服,但“雾里看花”的视觉和几乎弯曲不了、失去触觉的双手,才最让她焦灼。 一切都是生疏的。没有了熟识的仪器、娴熟的流程、轻快的脚

10、步,有的只是不断入院的病人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而她连一些病人的方言都听不懂。这一切,让初来乍到的党晓曦有些懵。 “党晓曦,加油!你代表的是国家队,绝不能掉链子!”她不断地为自己鼓劲。 很快,党晓曦便适应了工作环境,找回了全身心投入的感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重症病人较多,她和队友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分留意力都集中在病人身上。由于重症病区没有家人陪伴,许多患者生活难以自理,照看病人日常生活的担子也落在了她和队友身上。端水喂饭、翻身擦洗、清理卫生,党晓曦总是拖着笨重的身躯忙来忙去。 她心疼病人。病中的他们患病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苦痛,变得特别脆弱,也对每一份关爱特殊敏感。 “有一位老奶

11、奶,病了很久,胃口不好,总是吃不下饭。我们就隔三岔五拿一些牛奶、糕点之类的放在她床头。结果老奶奶每次都感动得掉眼泪,还拉着我们的手要给饭钱。我们就劝慰她:奶奶,这是国家给您的,您放心吃!吃了东西才有反抗力,我们肯定让您健健康康出院回家!”党晓曦说。 不知不觉,劳碌的日子已将近一个月。回忆起大年初二从北京开拔的情景,党晓曦总想起父母欲言又止的表情和最终的支持。“初一晚上8点,我们一家五口还在一起热喧闹闹商议着,其次天支配些什么节目,医院的征召令就来了。我答应得很利落,父母知道后,缄默半天,最终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你就去!孩子我们会照看好。” 到现在,她也没跟家人通过视频电话,总是微信、电话联系

12、。由于,她怕自己看到父母会忍不住哭出来,也不忍心让他们观察自己疲乏黯淡、总是留着深深压痕的脸颊。“姥姥骗你,她才没有很放心,她总是偷偷哭呢。”6岁的孩子稚气地“告状”,她在电话这头笑着,泪水淌了一脸。 让她骄傲的是,她的爱人身为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筹备组兼新冠肺炎防疫应急小组组长,也日夜劳碌,统筹着辖区众多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时间总是对不上,他们很少通电话,但每次下夜班,他的信息早已发到了党晓曦的手机里。“虽然不在一起,但我们夫妻双双为抗击疫情出份力,这也是一种并肩战斗吧!我们总是相互打气,相互提示,悄悄支持。”党晓曦笑着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透过隔离门的夫妻相见 新冠肺炎疫

13、情发生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成为北京市定点收治医院。为了守护人民的健康,这里的白衣卫士毅然决然地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其中有吴丹、顾风军夫妻。 1月22日,护士长吴丹被分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病区,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忘我工作,她的鼻梁和脸颊被口罩压破了皮,脸憋得通红喘不上来气,胶皮手套中的双手被泡得起了褶皱,长时间不喝水,嗓音也变得嘶哑。这些天,吴丹忙得没时间和同在医院信息中心工作的丈夫联系,更别提见面了。 为便捷实时把握患者病情,吴丹所在病区要在清洁区安装电子病历查询系统。得知消息的工程师顾风军主动担当了安装任务。2月1日,顾风军来到确诊病房的清洁区,技术超群的他很快将系统安装好了,但

14、他久久不愿离去,只想看一眼妻子。当时他和妻子身处同一楼层,但一道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的隔离门,拦住了夫妻俩的相见相聚。顾风军站在隔离门外,透过门上的玻璃向里面望去,盼望能观察妻子的身影。 这时,吴丹刚刚参加抢救完一名危重患者,脱掉隔离衣到护士站稍事休息,不经意间观察隔离门外丈夫的身影。只见顾风军一边竖着大拇指,一边微笑地看着她。此情此景,让已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工作22年的吴丹眼眶潮湿了,她缓缓地向隔离门走去。 就这样,一个在隔离门里,一个在隔离门外,夫妻俩相见了。这道厚厚的隔离门内外,说话是听不清声音的。顾风军赶忙拿出笔和纸。“还好吗?”吴丹点点头。“累吗?”吴丹摇摇头。“肯定留意安全,照看好自

15、己。”吴丹点点头。“家里有我,不用牵挂。”隔离门内,吴丹为丈夫竖起大拇指,并比了个心。 2022年,顾风军和吴丹正在谈恋爱,听说吴丹被选为首批进入“非典”患者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时,顾风军劝道:“别去了,太危急。”吴丹说:“我是传染科护士,更是军人,疫情来了,就得往前冲。我会照看好自己的。”也是在那一年,两人结了婚。 【一线抗疫群英谱】温馨家书一封 激励战斗一线 “肯定爱护好自己,安全回家”2月18日,一封写给抗疫一线妻子的信,送到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医生王维慈的手上,看到信的一刹那,她热泪盈眶。 这是王维慈奋战在一线的其次十五天,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天。“今日是孩子的生日,无法相聚,没有礼物,仅

16、以此信赠予抗击疫情前线的你。”丈夫的信字字恳切,牵动着王维慈心绪的同时,也给了她连续战斗的力气。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作为血管外科医生,王维慈从除夕夜便开头组织科室医生,投身于防护和治疗培训。 “大年初七,我们开头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随后便开头连轴转。我们是党员突击队,必需挺在最前线,大家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至今,王维慈已参加救治了近60名患者,治愈出院8人。 2月19日下午,协和医院西院区新一批31名重症患者病愈出院。“恭喜你们可以出院了,回家记得好好休息!”看着自己照料的病患顺当出院,王维慈.再“叮嘱”几句。“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确定,这一刻觉

17、得连日来的辛苦都值了。”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人疲乏,在信里,丈夫给王维慈鼓舞:“当你由于工作疲乏、委屈的时候,我心疼。但我会克制着自己的私心,告知你要坚持下去。” “丈夫给我发了许多消息和照片,我顾不上细看,但我知道他把孩子们照看得很好,我很放心。”记起今日是孩子的生日,王维慈下夜班后,特地朝窗外家的方向看了一眼。 在城市的那一头,儿子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上了对妈妈的思念。画里,有王维慈和丈夫,还有可爱的孩子们。女儿用稚嫩的字体写道:妈妈最棒,我们会乖乖地等你归来。 一线抗疫群英谱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和疫情防控的一线,白衣战士和社区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尽职担当,用爱心守护患者,以细心服务百姓

18、。 齐鲁医院医疗队:握住手感受爱 从2月9日开头,山东高校齐鲁医院接管了武汉高校人民医院东院区的两个重症病区,这里的患者六成都是老年人。对于他们而言,除了对症治疗,护理工作更是非常重要,而守护他们的正是一批80、90后的年轻人。 这位始终乐呵呵的男护士名叫宋飞,今年32岁。在前线工作常常需要发挥制造性化解难题,这位重症患者氧气管不够长,老先生感觉不舒适,宋飞立刻改造起了氧气管。 照看高龄危重患者,护士们非常当心,每隔20分钟就要挨个查看一番,准时了解老人们的状况和需求。 宋飞说,这些在隔离病房中的老人见不到家属,他们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陪伴和关爱。大家像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这些老人,对于生活

19、不能自理的老人,还会照看饮食起居,老人们的每一点好转都让大家特殊鼓舞。而今,已有8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社区联防联控: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疫情面前用爱和责任陪伴守护的还有拉起联防联控这张网的社区工。在基层一线,社区工、社区居民和下沉干部拧成一股绳,同舟共济保卫家园。 44岁的倪娟是武汉市江汉区民权街打铜社区的党委书记,在2月17日到19日为期3天的拉网式排查中,她带着社区网格员和下沉干部挨家挨户在门口监测体温。 打铜社区人口密度大,各类性质房屋有230栋,多数是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房。武汉市实行公共交通管制后,仍在社区内的居民有815户1900人,倪娟带领社区工挨家挨户敲门走访摸排。前一阵忙得顾不上喝水,倪娟的嗓子始终都是嘶哑的。早期转运疑似患者时由于缺少防护物资,家属都不敢上前的时候,是倪娟穿着雨衣陪送居民前往隔离点。 从今年1月23日起,倪娟已经将近1个月都没有回家了。打铜社区的工作人员只有26人,紧要关头社区的30多名居民党员主动站了出来,联防联控,送菜送药,一起守护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