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09967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凉州词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 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

2、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憧憬和追求美妙的志向。”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敬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王之涣凉州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两首诗一样?(师刚好激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旁边,今甘肃武威。地处西北,非常荒芜。 2词呢?唱词。 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

3、精确的说,不是诗题。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很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很多首凉州词了。 4作者简介: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 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 (2)假如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日要学的凉州词,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作者简介)。 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么? (二)初读古诗:出示幻灯片,提出读的详细要求: 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老师或学生评) 过渡:假如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

4、(三)感悟诗句前两句 1轻声读前两句诗,找出自己读的感觉,并且或写或勾做上自己习惯的学习标记。 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自己感觉到的。 3指名读。(要求说感受,读出感受。) 4师或生听后评议。 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其次句谈起。课堂师要随机引导。 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 (1)解决“远上”的意思。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自下而上) (2)听音乐,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磅礴、气概宏大) (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 (4)听后评读。 (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宽阔感) (6)

5、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 若先体会其次句,则重点点拨: (1)谈自读后的感觉。(孤)“孤”什么意思?师刚好激励孩子的感受。 (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 (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 预设:a学生自己争取解决。 b师引导。进情境诗人由高远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其次句。 c假如读不出“片”(单薄,小,)的感受,师随机指导这个学生:再远些,再远些看,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此时,再说你(你们)的理解。指名说或自由说。(师留意捕获学生的零散感受。(“座”呢,城比较高

6、大,厚实的感觉。写“片”更突出了城的孤,单薄,小。如同一片小小的树叶。更加有种悲凉,危急的感觉) 4师:想看看这“片”城么?(课件) 5配乐凉州曲创设情境:(师语速缓慢地)茫茫戈壁,假如你是戍边战士,盛夏骄阳似火,大漠之上(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秋风飒飒,中秋月挂梢头,(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冬夜北风寒,雪花漫天飘(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此情此景,身处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说说。(指名说,生:凄凉,苍凉,孤独,孤独) 6小结:前两句诗,假如说首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黄河的气概磅礴和天空的高远,用一个字“壮”(板书“壮”),那么其次句则更侧重的守城战士环境和内

7、心的描写,我们也用一个字概括:“悲”,(板书“悲”)。这真是壮中有悲,悲中有壮呀! 7自己再读读,体会体会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8个人展示读。(ppt)(师再评:我听出你在突出“一”和“万”,对比读中,反衬了城的“孤”“单薄”和战士内心的凄凉感。真是专心在读啊! 过渡:假如说前两句是“画意”,那么后面的“诗情”又是什么呢? (四)学习三、四句。 1轻声读三、四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么?(预设:谁怨谁?“何须怨”又是什么意思?) 2解疑。出示ppt (1)“何须”什么意思? (2)“何须怨”呢?(不必怨。)谁不必怨谁?(羌笛不必怨杨柳)。 (3)看着大屏幕诗句,学生试着说诗句大意。追问:为什么“不

8、必怨”呢?(怨也没用,无可奈何的感受。) (4)试着读出这种感受。 (5)指名读。 (6)师生评读。(师随机评:“我还听出了你的怨愤之情”。)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怨愤朝廷的冷眼旁观;所以突出“春风”一词的朗诵。) 3师:然而,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心声保家为国,(板书:保家为国),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怎么读出这情怀?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学生自评。 4回读全诗:同桌互读,读后评议他哪读的好?展示个人读大家评议。 5学唱古诗。播放视频凉州词。 古诗是可以唱的,想唱么?让我们唱中表达心中的感受。1遍:轻声学唱。2遍:自由大声唱。3遍:起立,加动作,眼神,有味道的吟唱。(自然课堂呈现熟能成诵

9、的感受。) (五)课外拓展:师过渡:同学们,还有一首与此题目相同,内容相同,感情相近的诗,但表达将士的情怀干脆,更豁达。出示ppt王翰凉州词,信任你们用刚才的方法,肯定能很快进入角色的。 1自由读,找感受。 2小组沟通感受或读出感受。 3小组赛读。形式自己设计。读后学生互评,或者老师评议。 4试着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可以从题目,作者,诗表达的情怀,内容都是边塞诗.)这些都要因学生学情而定。也可以提问质疑,师随机解疑。 (六)作业:把两首凉州词朗诵(也可以唱)给家长听。 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300字) 一、敬重学生个体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批,让学生用几个词来表达读

10、完前两句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静心轻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心情,学生会在古诗词句中捕获“感受”的来源。 二、紧扣诗眼,从带给学生感受最深的“孤”字入手,以质疑“片”,加深对意境的感受,再配乐朗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次接读,让学生在哀怨悲壮的音乐感染下,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三、朗读指导有目标,分层次,讲实效:定了“三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读出感觉读出意境。采纳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 四、大量课外拓展,如课前题目的理解等,直至课后的拓展阅读王翰的凉州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 教学设

11、计: 教学目标: 1、正确驾驭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日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闻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扰,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 生:李广 师:(板书:李广)据记载,在李广巡察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喜闻乐见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老师随机板书)今日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

12、习。 二、初步感知: 师:要想学好古诗,必需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生:了解诗人,知道古诗的含义 师:(随机课件出示)学古诗,知诗人; 解题意,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生: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诗的含义及作者。(课件出示) 生:读。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师:这次读的要求就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谁还来读? 生:3-4名读。 师:古诗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索:你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同桌之间沟通,也可以做出标记。 生:读并思索。 师:好,我们来集体沟通一下,谁来谈谈! 生:我知道了夜里树林里光线很暗 师:你是怎么

13、知道的? 生:是从“林暗”一词了解到的。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你抓住了“林暗”这个字眼来学习古诗的!谁能像他这样学习! 生:我知道了李广的箭射到了石头里 师:说说看,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没入石棱里”知道的。 师:“没”就是射入的含义,“石棱”就是石头的边角。你理解的很到位。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古诗的最终一句。(边读边想想画面) 师:在昏暗的光线下,发生了什么事?结合诗句来理解,谁来说说? 生:李广听到了风吹动草的声音,于是就拉弓射去。 师:说的多好呀!说说你是从哪里理解到的? 生:“草惊风”就是风把树林里的草吹动起来了,“将军夜引弓”就是李广将军在夜里拉弓射去。 师:把你理解

14、到的通过读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吧! 生:读诗的前2句。(多找学生读,体会诗所描写的意境) 师:接着说 生:我知道了“平明”就是其次天早上,“白羽”就是射出去的箭。 师:快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通过预习指导的,古代的箭柄上插着白色的羽毛,所以叫“白羽”,“平明”是依据古诗的叙述理解到的。 师:结合预习和联系上下句的理解了解到古诗的含义,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呀! 师:古诗的含义基本理解了,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写的古诗情景。 生:默读。 三、反复诵读,深化理解思想感情: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2-3名学生读。 师:谁能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生:讲故事。 师:请同学们

15、走进这首古诗,大声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大声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古诗。 师:诗中的李光将军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说明。 生:小组沟通。 师:谁来说说! 生:李光将军很英勇! 师:从哪句看出来的? 生:“将军夜引弓”,黑夜里将军还能不怕风吹草动,坚决果断的射箭,真是英勇。 师:(板书:英勇)还有别的见解吗? 生:李光将军力气很大。因为石头很硬,将军却能把箭射到了石头里,力气多大呀!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板书:力大无比)同学们理解的特别透彻,这次请把李光将军的高大形象通过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齐读。 四、拓展训练: 这个小故事取材于哪部著作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

16、师读出来。有爱好借助古诗的内容学习文言文所讲解并描述的故事。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凉州词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绽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斗争的情怀。 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1、释题,整体感知。 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打算布置学生预习,

17、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沟通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致的酒杯。 沙场:战场。 5.汇报沟通,小组指派代表沟通,疏通整首诗

18、的意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刚要开怀畅饮,突然,铮铮的琵琶声从立刻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2.小组内沟通,相互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 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详细、说生动。 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 5.互动沟通,老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斗争,却通过斗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哀思心情。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

19、,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请读给大家听听。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朗读诗歌并背诵; 2、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 3、能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古诗文三步教学法,即:读通-读懂-读透。 情感看法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并懂得当今华蜜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妙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

20、诗歌内容。 难点: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并感知当今华蜜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妙生活。 教具打算:小黑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班内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寄宿,让学生谈谈刚起先住校时惦念家人的感受导入)。 2、作者简介。 二、深化理解 (一)读通诗歌 【师生活动】 1、学生齐读课文 2、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形、组词并书写。 rnqing仞(万仞)羌(羌族) 3、出示多音字:间(jin中间jin挑拨离间) 度(d角度du猜度) (小组沟通注音并组词。) 4、老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 5、齐读课文,留意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并能通顺的按节奏朗读

21、课文。 (二)读懂诗歌 【师生活动】 1、指名读文,其他学生听,找出错误并订正。 2、说明重点字词,学生批注理解。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 教材解读: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许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打算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打算追敌的场面,气概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

22、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打算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干脆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特别丰富的。因此,我的教学思索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教学目标: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打算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教学过程:一、课前沟通:由题入手

23、,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今日,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须要留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须要提示同学们留意的地方。3、请个别同学朗读,订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这首诗原委写的是什么呢?请你依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洁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

24、率领轻骑追逐。(板书)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1、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原委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寒冷,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寒冷,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五、叙写古诗。1、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终原委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沟通。)六、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

25、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沟通沟通。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打算】 音乐和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老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气勃勃!今日,咱们将接着学习三首描写

26、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沟通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验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担心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颂,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日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读诗,留意订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三、再读知意沟通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视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回来文本

27、,自由仔细读诗,边读边思索: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探讨,再进行沟通。)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沟通。 (留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许多花,数不清。)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沟通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

28、是一个怎样的“自由”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竞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板书设计: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寒食。 一、读题,释题 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清明节的由来,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晋文公为怀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按当时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二、依提纲汇报沟通 1、诗人刚好代背景 2、指名读诗,留意订正

29、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等字。 3、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4、展示朗读状况。 三、再读知意汇报沟通 1.视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之景。 2.回来文本,仔细读诗,思索: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沟通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要重点引导理解“飞花”“御柳”“汉宫”“五侯”和“传蜡烛”等术语和风俗。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四、细读悟情展示沟通 1.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2.展示沟通,感受节奏美。 3.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4.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思索:哪些句子写春意? 5.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春景

30、?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重点引导理解“无处”。通过品读沟通,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春意浓浓,喧闹非凡。 6.感情朗读。 7.老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驾临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妙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索问题。 8.读诗。思索:从一个“传”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 9.沟通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视和不满。 10.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读,竞赛读,齐读。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3、默写古诗。 六、布置作业 接着搜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无处不飞花白昼 寒

31、食 汉宫传蜡烛夜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一、导入新课 讲解并描述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好。 二、依提纲沟通汇报 1、读课题,理解题目。留意理解“泊”的意思 2、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3指名读诗,留意订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 4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5展示朗读状况。 三、再读知意沟通汇报 1.视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2.回来文本,自由朗读,思索: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沟通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沟通,并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钟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家乡并不远。老师留意引导学生理解“间”“数”

32、“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四、细读悟情沟通汇报 (一)品读,体会情感。 1.男女学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 2.练习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老师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4.自由读诗,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抓住“又”“何时”两词体会。)老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 5.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 (二)赏析,体会妙处。 1.自由读诗,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精确、最精妙的一个字是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

33、”“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索: 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而最终选择了“绿”字?相比之下,“绿”字原委有什么妙处呢? (“绿”写出了春风吹拂下大地的巨大改变,万物复苏,生气勃勃,充溢了春的气息。) 4.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异,读出喜悦。 5.“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6.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状况。 六、小结三首古诗写作特色,指导习作 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特点的景物,动静结合,绘声绘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寒食先写白昼的“无处不飞花”,再写晚上的“汉宫传蜡烛”,写

34、出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耍弄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泊船瓜洲先写远眺京口,触景生情,用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七、布置作业 搜集王安石的资料,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靠家近很想还。 离家久何时还? 教学反思: 6、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漂亮的山水,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啊”的音变,读好比方句及排比句。 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详细。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起伏”、“汹涌澎湃”、“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35、。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详细的。依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驾驭“啊”的读音。(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朗读,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美。)(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详细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欣赏桂林的山水。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欣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同学们,你们到过那个风景区巡游过?你认为那里的景色美吗?今日

36、,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桂林游玩,去领会它独特的美。)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依据自学提纲汇报沟通(1、观赏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学生谈观后感。2、自由读课文。3、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4、小结,并引导出第一自然段。齐读,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出示表格:指名读 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 a、o、e、i、ya真绿啊、真奇啊 u、ao、ouwa真秀啊 nna真险啊 ngnga真静啊、真清啊 出示自学要求: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索怎样给课文分段; 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检查自学 指名四人朗读 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37、给文章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完成板书提纲: 总起:甲天下 静 水清 桂林山水分述:绿 奇 山秀 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其次节 分小组自学课文其次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二、精读其次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1、自由读课文;2、画出描写漓江水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看图画,体会李建谁“静”“清”“绿”的特点;3、漓江与大海相比,有什么不同?4、指导有感情朗读) 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

38、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沟通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详细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沟通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 汇报沟通学习状况: 词义:汹涌澎湃、无瑕等 分层:三层 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汹涌澎湃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其次句详细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

39、美之情。)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方来详细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美丽,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显明、深刻。 最终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从动态的角度写; “清得可以望见江底的沙石”从透亮度的角度写;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调的角度写。 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沟通并指导朗读。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动得感觉。 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爽的基调,其次要运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要平

40、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望见过”、“这样的”读重音。其次句要驾驭重音和停顿。最终一句是再次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读好排比句,留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挥而就。 个读,齐读。 质疑,解疑 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详细(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背诵其次节,依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 (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 检查背诵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抄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背诵并默写其次节。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二节(默写其次节) 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别出心裁之处。 二、依据自学提纲,学第三节(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2、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特点;3、说说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有什么不同;有感情的朗读。) 用学习其次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的特点写详细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沟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