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制定好活动方案,有利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欢迎阅读!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处在于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民族性,即使受到国外文化因素的入侵,其影响也不可磨灭,它己渗入到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春节,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
2、户为迎接春节忙碌起来了,王安石元日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歌咏春节的诗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放爆竹、喝屠苏酒、贴门联,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节日氛围的民间风俗画卷。春节的习俗有: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迎接一个充满希望、丰收的新年;写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
3、才改称“春联”。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故苏轼守岁中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开门放爆竹,如范成大爆竹行中形象地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拜年,文征明拜年对相互之间拜年习俗的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还
4、有接神、拜财神、十五元宵节灯会活动等等沿袭至今,现在甚至出现了大年三十必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传统,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显现出浓烈的节日氛围和家人团聚的温馨。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尚圆,即重视团圆。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相对固定,总是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合家团圆”。团圆意识已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标识,由传统节日团圆主题所形成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独特民族心理,它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着一道坚不可摧的心理屏障。渴望团圆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中极富民族特色和魅力之所在。春节之前最重要的日子
5、要数除夕了,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不管身处何方,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一家人总要团聚,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吃团圆饭。它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共吃团圆饭,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春节本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却有很多因漂泊在外而无法与家人相聚的情况时有发生。唐代诗人崔涂终生飘泊,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所以除夜有感一诗也是充满了异乡的悲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
6、泊,来日岁华新。” 诗人客居在万里之外,在佳节到来之际由于无法团聚感到更加孤独,满怀乡愁,内心的失落尤其强烈,思乡之心更切。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佳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无法相聚的孤独之感。因此,当传统佳节来临之时,对于那些外出未归的游子,人们在团圆时或空出一位,另置碗筷,表示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二、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朝形容宋代首都东京过节时:“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这里“片子飞”说的就是达官贵人
7、们一到春节,就四处发“片子”,相互拜年送祝福,体现了和和气气的节日气氛。一般来说,在节日期间,很多的矛盾和争执都被搁置下来,就算是宿敌,在此时此刻都会道一声节日快乐的祝福,都不想破坏节日气氛,这便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三、礼尚往来。在传统节日里,人们比平常更讲究礼仪,这些礼仪又可分为神灵界和人间两类,如春节的贴门神、送财神等,非常讲究。仅以春节“拜年”为例,初一要先拜父系,即儿子拜父亲;初二再拜母系,即女婿拜岳丈。在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来往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带有集会性的活动,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相互赠送礼
8、品,可能是和节日有关的,比如端午节送粽子、中秋送月饼之类的,也可能是节日通用的礼品等等。通过这种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问寒知暖,密切关系,加强交流。四、重血缘。中国是一个重血缘、亲缘关系的、以宗姓家族为基本社会结构的国家。在封建的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 以及以儒家仁义道德为信念,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5宗族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重视家族之间的情谊和血亲联系。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此在重大节日和活动事,家庭成员都要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春节,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都要团聚在一起,加深情谊。中国传统节日和
9、节日文化,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产物和象征。一个民族的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而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价值,无论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在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等方面,仍然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内容的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我们应该将其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活动综合实践方案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魅力一、主题背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我们对
10、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
11、,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要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二、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三、活动内容:(1)阅读有关中国节日的文学作品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的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中国传统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
12、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2)了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屈原之于端午节等,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3)了解民俗风情。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调查了解一些重大的节日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到各地民族的习俗中去,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活动内容:确立主题,设计方案1、传统节日有哪些。2、传统节日的来历和形象标识。3、传统节日的生活习俗有哪些。4、活动方式:讨论、谈话、小组
13、合作调查活动步骤:1、谈谈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2、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什么?为什么?确立出研究主题3、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组4、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5、交流,全班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第二阶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习俗及文化等。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活动步骤: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4、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分类装订,一方面为全班交流做准备,同时又是归
14、纳学习的过程。第三阶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进行表达能力。活动内容: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个人最感兴趣的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活动方式:1、对学交流 2、展示汇报 3、小组讨论活动步骤:1、把自己的调查、观察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汇报2、展示、自己最关心的传统节日的知识。3、合作总结本组的收获,并选择本组的汇报方式。第四阶段: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节日及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内容:“走近中国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活动方式 :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汇报收获,全班交流共享。活动步骤:展示学生们在活动中调查和发现的有价值的资料
15、。五、活动评价:评价资料、学生表现、合作精神等。六、活动注意:1、科学、有礼貌的进行调查访问2、准确、及时的汇总、分析资料3、有问题与困惑时学会寻求帮助与合作。4、活动中注意安全。传统文化活动方案根据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构建和谐校园的文件精神,为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制定我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
16、求;“孝”: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雅”: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小青年的道德规范意
17、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二是继承创新原则。三是实践体验原则。三、工作要求1、抓好队伍建设。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践者和示范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取信于学生,让全体师生成为“忠、孝、雅、诚”的行动者。2、营造学校新文化。理念表现出一种精神,精神体现出一种文化。各班要通过这次主题教学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校园文化的积淀和创新,为学生在学校生活营造学校的新文化,使其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3、创新活动方式。各班在活动的组织中,要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做驱动,克服空洞的说教,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看了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活动还看:1.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3篇2.学校端午节活动总结3.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3篇4.文化活动方案5.传统文化实践心得6.感受传统文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