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02314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 第1卷 下列哪味药为治黄疸之要药A、金钱草B、萆薢C、海金沙D、蒲公英E、土茯苓参考答案:A 左金丸的功用是A.清肝泻火B.清泻肝胆实火C.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D.清泻肝火,降逆止呕E.清肝宁肺,凉血止血参考答案:D 一胃病患者,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溃苔薄,脉象细缓无力。治疗的主方为A、理中汤B、大半夏汤C、小半夏汤D、苓桂术甘汤E、丁香透膈散参考答案:E 针灸临床选择体位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体位除外:A、侧卧位B、仰卧位C、伏卧位D、有倚、靠的坐位E、

2、立位选择适当体位的意义除外以下的:A、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B、有利于针刺操作C、有利于较长时间地留针而不致疲劳D、有利于病室优化空间E、有利于防止医疗事故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的腧穴,宜采用的体位是:A、仰靠坐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俯伏坐位E、侧伏坐位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问题 2 答案:D问题 3 答案:C 既用于疝气疼痛,又可用于寒性痛经的药物有A、乌药B、香附C、小茴香D、荔枝核E、川楝子参考答案:ABCD 具有发散、行气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大多是A.甘温B.酸温C.咸温D.苦温E.辛温正确答案:E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背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

3、“剑脊”的药材()A.蕲蛇B.乌稍蛇C.金钱白花蛇D.大白花蛇E.水蛇参考答案:B 女性,65岁,因突然恶心、呕吐、头痛及不能行走来急诊。患者神志清醒,血压244/150mmHg,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有向上及向左外侧凝视麻痹。瞳孔3mm,等大,有对光反应。左侧周围性面瘫与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四肢肌力正常,两侧足跖反射阳性,感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侧椎动脉闭塞B、左侧颈内动脉闭塞C、脑桥出血D、丘脑出血E、小脑出血参考答案:E下列不属于滑石粉炒的目的的是A、降低毒性B、矫正不良气味C、引药归经D、使药物质地酥脆E、便于粉碎和煎煮参考答案:C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 第2卷 壮水之

4、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属于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实则泻之参考答案:A可用治肺损虚劳,久咳多痰的方剂是A.麦门冬汤B.生脉散C.百合固金汤D.参苓白术散E.养阴清肺汤参考答案:C 属于二蒽酮的是A.大黄素B.大黄酸C.茜草素D.大黄素葡萄糖苷E.番泻苷A正确答案:E 若将中药中所含的生物碱盐及游离生物碱都提取出来,应选用的溶剂是A、水B、乙醇C、乙醚D、氯仿E、苯参考答案:B 枳壳麸炒的炮制作用有:A、缓和峻烈之性B、降低毒性C、长于行气宽中D、长于理气止痛E、长于健胃消食参考答案:AE 医师为患者防治疾病需要用药而开具的书面文件是A.医院药事管理B.处方C.调剂D.

5、协定处方E.临床药学参考答案:B 肘关节脱位时患者常见形态为A.用手支撑腰部B.用健手扶持患侧前臂C.用手扶持患侧上臂D.用手托住下颌E.下肢短缩畸形参考答案:B 关于中药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味药应用,其剂量应大B、汤剂每日服用饮片量大于丸、散剂C、主药用量应大于辅药D、先煎饮片比后下饮片用量要大E、后下饮片比先煎饮片用量要大参考答案:E 人参具有的功效是A.安神益智B.补脾化湿C.补肾涩精D.缓急止痛E.清热解毒参考答案:A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 第3卷 属于精和血关系失常的是A.精气亏损B.气随津脱C.气滞血瘀D.津亏血瘀E.精血两虚参考答案:E “补中益气汤”中的黄

6、芪应首选( )A.生黄芪B.蜜炙黄芪C.米炒黄芪D.炒黄芪E.酒炒黄芪正确答案:B 冰片的适应证是A、目赤肿痛,喉痹口疮B、冠心病、心绞痛C、闭证神昏D、胸腹冷痛、满闷E、疮疡肿痛,溃后不敛参考答案:ABCE 活血调经止痛作用较强的是A.土炒当归B.酒当归C.当归D.当归炭E.当归尾参考答案:B 五倍子的功效是( )A、敛肺降火B、涩肠止泻C、固精止遗D、敛汗止血E、敛肺止咳参考答案:ABCD “将军之官”指( )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B 既属于仙方活命饮又属于普济消毒饮的饮片是A、黄芩B、陈皮C、川贝母D、金银花E、没药参考答案:B 治疗胃热呕吐,宜选用A.石膏B.知母C.

7、芦根D.天花粉E.夏枯草参考答案:C 上述关于冰片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渗透B.抗心肌缺血C.抗炎D.抑制中枢E.诱导肝药酶参考答案:E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 第4卷 加入稀盐酸溶解,并伴有气泡的是A.草酸钙结晶B.硅质C.黏液细胞D.碳酸钙E.树脂正确答案:D 下列选项,不属椿皮功效的是A、清热燥湿B、收敛止带C、止血止泻D、固精缩尿E、杀虫参考答案:D 脾肾阳虚,运化失职的表现是A.腰膝酸冷,畏寒肢冷,身体浮肿B.腰酸耳鸣,夜尿频多,小便失禁C.疲乏嗜睡,脘痞纳呆,肢体浮肿D.久泄久痢,完谷不化,形寒舌淡E.腰膝酸冷,阳痿不举,性欲减退参考答案:D 以下哪一首方的配伍

8、体现“培土生金”之意A.泻白散B.四君子汤C.补中益气汤D.健脾丸E.归脾汤正确答案:A 患者,女,60岁。素有高血压病史,卒然昏厥,不省人事,两手握紧,牙关紧闭,右侧肢体偏瘫。首选药物是A、冰片B、麝香C、石菖蒲D、郁金E、苏合香参考答案:B 莨菪碱(A)、山茛菪碱(B)、东茛菪碱(C)的碱性顺序为A、ABCB、ACBC、BACD、CBAE、BCA参考答案:A可用治肺损虚劳,久咳多痰的方剂是A.麦门冬汤B.生脉散C.百合固金汤D.参苓白术散E.养阴清肺汤参考答案:C 带下过多外治法中的热熨法是指A、用电灼、激光等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修复、愈合B、用中药煎煮后的药渣外敷少腹C、使用频普

9、仪等理疗方法外烤小腹部D、用中药煎煮后的药汤趁热熏蒸外阴E、以上均错误参考答案:A 组方配伍体现少火生气之意的方剂是A、肾气丸B、理中丸C、阳和汤D、地黄饮子E、炙甘草汤参考答案:A21年中药学(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卷 第5卷 提取药材中的香豆素、内酯等成分,采用的乙醇浓度一般为A.90%B.70%90%C.50%70%D.40%50%E.20%30%正确答案:B 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既可以溶解某些水溶性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糖等;又能溶解一些极性小的成分,如树脂、挥发油、内酯、芳烃类化合物等,少量脂肪也可被乙醇溶解。浓度在90%以上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

10、、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某些苷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50%以下乙醇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等;乙醇浓度达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药物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20%以上乙醇具有防腐作用。 半夏一般炮制后内服,常用剂量是A、510gB、39gC、36gD、13gE、0.10.5g参考答案:B 下列哪项不是痔疮术后的常见反应A、疼痛B、小便困难C、出血D、发热(还有水肿)E、肛门狭窄参考答案:E 一般会列入处方药管理的药品是A、中成药B、西药C、中药材D、中药饮片E、新药参考答案:E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为A、

11、温度B、离子强度C、pHD、溶剂E、表面活性剂参考答案:A 朱砂的主成分是A.含水硫酸钙(C,A,S04?2H2O)B.硫化砷(A,s2S2)C.三氧化二砷(A,s2O3)D.二硫化铁(FE,S2)E.硫化汞(HgS)正确答案:E 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首选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B.健脾丸C.理中丸D.参苓白术散E.枳实消痞丸参考答案:D 鱼腥草善于治疗A.乳痈B.肠痈C.肺痈D.疔毒E.热毒血痢正确答案:C 以下哪项不是实证的特点A.病程长B.邪实而正气未虚C.正邪剧争D.起病急E.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正确答案:A 实证临床表现实证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的有:高热,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涩痛、色黄量少,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辨证要点邪实而正气未虚,正邪剧争,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因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