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刺伤整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锐器刺伤整改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锐器刺伤整改措施第1篇:锐器刺伤后处理规定 锐器刺伤后处理规定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局部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3)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2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将刺伤经过写成书面材料,护士长签字后,上报院感科备案。 3化验检查:24小时内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被刺伤者的表面抗原、抗体情况、病人的相应情况等)。 4预防用药:根据化验结果进行预防用药。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锐器刺伤后尽早开始,最好在24小
2、时之内实施: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如被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刺伤者,被刺伤者应酌情注射丙种球蛋白。 5按规定时间复查:如为乙肝、丙肝病人手术时被刺伤者十月后还应复查表面抗原、抗体情况。 第2篇:锐器刺伤应急预案 锐器刺伤应急预案 (1) 使伤口向下倾斜,轻轻挤压伤口旁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4) (5) 登记并上报感染管理办公室和职工保健科。 如伤势严重应及时用药治疗。 加强培
3、训,熟练操作技能,避免锐器伤。 第3篇:职工锐器刺伤报告制度 。 职工锐器刺伤报告制度 为了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对医院职工的感染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如一旦发生锐器刺伤情况,立即按下列规定进行: 1立即止血,清洗伤口,使用消毒药剂,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2尽可能了解锐器是否沾染了有传染性疾病的体液或血液。 3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同时填写职工锐器刺伤报告表。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月、1月、6月间隔)。 5预防保健科除对刺伤职工进行血样监测外,并追踪
4、随访三个月。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注意服装整洁,进行检查,治疗前应戴好口罩,洗手。每检查一位病人或治疗操作如不能洗手时,都应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以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的有关规定。 2病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以0.5%过氧乙酸擦拭病员床头柜。每位病人出院后均在0.5%过氧乙酸擦拭床头柜、凳、床。每周用思康消毒液拖地面一次。每月大搞卫生一次,彻底打扫门窗、墙边,楼道及厕所卫生,并保持干净、干燥、无污渍。 3无菌器械、敷料与污染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并固定位置。传染病患者用过的器械,先在病室做初步消毒处理后,方可交回供应室处理
5、。注射器,针头,及时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液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先毁形然后放入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后送至后勤部门指定地点放置处理。 4凡绿脓杆菌、破伤风菌、气性坏疸产气夹膜杆菌和肝炎病毒等污染的纱布、棉球均焚烧处理。治疗巾及布类可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后,再送洗衣房煮沸消毒备用。 5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转院或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对传染病患者,应根据其传染途径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进行消毒隔离处理,要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严禁穿隔离衣到清洁区和半污染区活动。 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肝炎、艾滋病患者之粪便及痰液倒入便池之前应先消毒处理,用500mg/
6、L有效氯浸泡1小时。 6对传染病患者之陪护人员应严加管理,训练其按消毒隔离常规执行,接触患者后应进行消毒处理。对传染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探视。凡传染病患者,床尾应有隔离标记。 7病室常用物品的消毒: (1)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脸盆、尿壶、药杯。 (2)体温表,使用后先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口腔分泌液后拭净再浸入0.25%过氧乙酸容液中浸泡30分钟后用干消毒纱布拭干备用。每日更换消毒液。患者用过的体温表每周用肥皂水、清水清洗一次。 (3)便盆,每次用毕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后取出冲洗备用。 (4)胃管,氧气导管,吸痰管、肛管应分别放置,浸泡,清洗,晒
7、干后放入熏箱内用甲醛熏蒸消毒。 (5)引流瓶、橡皮管,用后洗净,送高压蒸气灭菌。 8每周检查无菌包,调换器械每周消毒一次每周调换两次器械消毒液不得超过或低于2/3处(镊子),并要有防尘设置。 (1)晨间护理要求一床一巾,用毕浸泡于0.5%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9不得在病室内吸烟。定时通风换气。 10病房地面应湿式清扫,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感染性垃圾必须焚烧。 11对出院病人做好终未处理、床、桌、椅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必要时紫外线照射消毒。 12传染病病人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处理,病人排泄和使用过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能出病房,用过的被服应先消毒
8、处理后再交送洗衣房清洗。 病区卫生员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前必须穿好工作衣裤,戴好帽子,不得穿拖鞋上班,不得戴戒子。 2每日做好病区各病室的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三小扫、每周一大扫,按规定擦拭包干区的玻璃,门窗、保持病房清洁,整齐。每月大搞卫生一次并擦拭油墙和踢脚线。 3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做到无尘、无蝇,干澡、干净,定期清洗开水器。 4工作前后要勤洗手,清、污要分清。 5拖把按室使用,治疗室拖把要专用,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用后清洗晒干备用,不得在生活用水池或开水时间清洗拖把。 6做好便器的消毒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漂白粉沉清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洗净,晒干备用,便器做到随时洗刷,及时清
9、理垃圾和污物,厕所卫生做到清洁,无臭味。 7不随便进食病员给予的食物,以免交叉感染肠道传染病。 8在处理锐器时要注意防止刺伤,一旦发生刺伤按规定处置和报告。 9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者不能工作。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戒指、耳环,注意个人卫生,不着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及离院外出。 2做好病人的卫生宣教,利用黑板报、工休座谈会及结合病例积极宣传防和消毒隔离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客防止交叉感染。 3进行各种诊疗前后医护人员必须使用消毒液和流动水认真洗手。 4发饭时配餐员要戴帽子、口罩、围裙、袖套,病人用餐前洗手,不能起床的病人送水到床头洗手或用
10、消毒毛巾擦手。 二、环境清洁消毒 l病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保持整洁,每日二扫(地面湿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2重点科室部门如ICU病房、各科重病室、普通保护性隔离病房及儿科病房等处,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60分钟或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1次。 3治疗室,换药室环境应整洁无尘,每周大扫除1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1次。 三、治疗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化药、注射、换药及穿刺等各项无菌操作前要戴口罩及帽子,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 2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用一消毒,注射前后
11、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的毛巾擦手,注射、抽血使用一次性针筒,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再集中处理。 3一律使用一次性密闭式输液器、输血器,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处理。 4无菌持物钳(镊)、罐每周更换灭菌2次,消毒液的液面在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关节轴上2-3cm处或浸至持物钳的三分之一以上。 5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治疗时应带治疗盘,注射时要用无菌盘。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用小包装。 7溶解不同药物应使用不同注射器。 8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
12、)一经打开,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9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清洁专柜内,分类按日期顺序存放,标记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填写完整,有效期6天,霉季4天。有专人每天检查,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四、病室消毒隔离制度 1患者的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
13、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污衣物。 3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5对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6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天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处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处理措施。 8引流液、体液等标本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排入下水道。 9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拖把、抹布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0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分开装运。 政治敏锐整改措施 工伤整改措施 政治敏锐性不强整改措施 铁路客伤整改措施 工伤事故整改措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