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集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集合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集合5篇有关初中地理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2、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
3、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
4、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
5、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
6、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
7、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 2、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 学
8、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 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列表总结: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学生活动: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
9、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 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
10、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
11、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
12、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
13、向 风级的表示方法: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初中地理教案篇3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
14、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
15、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1课时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16、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
17、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
18、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
19、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
20、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6.32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 总结:看来
21、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关系如下所示: 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 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完成学习探究P9091 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
2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 初中地理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 二、教学时间 约10分钟。 三、教具 地球仪,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一条注出经度的宽3cm的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师:指地球仪上经线我们已经讲过了经线,它是连接两极的半圆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
23、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别每条经线,给经线标出度数,这叫经度。它是怎样划分的?出示一张直径约30cm的圆纸片我们来看,这圆纸的两边是两个半圆线,代表两条经线,它们现在是相对的,组成了一个指圆纸周边 生:经线圈。 师:对,现在把圆从中间折起,这折出的直线相当于地轴,它和经线之间形成两个半圆的面。请看现在这两条经线之间折成直角所夹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师:又缩小一半这样呢? 生:45 师:对,展示圆面现在这两条线中间多少度? 生:180 师:很好,指圆纸背面如果再看这面呢? 生:也是180 师:对,所以经度一共有360,为了区别清楚,要找一个0作起点,经过各国共同商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24、尼治天文台原址板书的经线作为0经线指地球仪,叫作本初子午线板书,现在大家都从图上找一找。 生:看图 师:0经线确定后在地球仪上指出并演示向东10、20、30越向东度数越增加,到180;从0经线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数越增加,也到180。板书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0和180是东、西经共有的。画板图请看这两幅图(图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画。 生:0经线向东是东经度,数字递增;0经线向西为西经度,数字也是递增的。 180经线向东为西经度,数字递减;180向西为东经度,数字也是递减的。 师:对,我们注经度时一定要注明东经度或西经度。地球仪的经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图多注在图下。
25、 出示注好经度的纸条,并围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张纸条(2cm3cm宽,40cm长)从0开始,注上经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成一纸圈,帮助你加深对经度划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
26、“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图322,
27、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
28、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地形图 教学提纲(板书)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 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
29、二、平原广大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 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部分、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究竟有多大? 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
30、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线,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征 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 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 二、平原广大 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 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
31、地势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思考: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4、引导学生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 (过渡)俄罗斯是
32、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 四、丰富的资源 1、学生看书思考: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呢?教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最后出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中的经济 工业方面 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该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 2、
33、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部分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源条件分析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农业方面 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并对照图例
34、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城市与港口方面 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而面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 西伯利亚的开发 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知识,填表对比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地区差异。对此表格知识加以对比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具体
35、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部分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部分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
36、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或者由学生依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察、分析其“东高西低、平原广大”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图326:先指导学生找图例,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根据教材讲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铁路线、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行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 “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地区差异”表: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根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行评价。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亚洲部分欧洲部分 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气候特征寒冷干燥温凉湿润,降水略多 主要工业基地乌拉尔、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海参崴圣彼德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