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摘要:介绍了沈阳工程学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办学理念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路和特点,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交叉、融合的教学特点,采取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训练,重视课外培养环节。阐述了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的几点做法,也介绍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许晓峰(1960-),男,辽宁康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王喜魁(1953-),男,辽宁新宾人,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教
2、授。(辽宁沈阳xxxx)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XX)09-0169-02 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被认为是强电专业,但目前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掌握强电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电子信息和控制科学的知识,形成软硬件结合、强弱电并举的知识结构。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几年来在专业建设中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特别是在营造全方位工程环境,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
3、系列成果。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我院的办学理念是“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运行与检修、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实验分析、技术开发与改造、计算机应用等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即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方向、供用电技术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方向和电机及其控制方向。现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方向
4、为例说明制订培养方案的思路以及培养方案的特点。 1.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制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首先对该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是研究本专业(学科)的科学方法,可以说,理论分析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诸多的工科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数学工具较多,理论分析在其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验研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学生就难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也是本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使用上述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中,等效与类比都是本专业重要的科学方法。 (1)课程设置: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
5、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基本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科基础课程注重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课程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形成了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为了加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设置了多门突出岗位特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如开设了“大电机运行”、“高压直流输电”、“配电自动化”、“电气设备绝缘在线检测”、“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电力法基础”、“电力安全生产基础”等多门选修课。 (2)教学模式: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基本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6、。教学模式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交叉、融合的教学特点,采取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训练。单独设置的、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达40周,占总学分的20%。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安排了课程设计环节,如在“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气设备和继电保护”等课程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重视课外培养部分,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应获得不少于10学分的课外培养学分。课外培养部分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研素质培养,包括参加教师科研、发表学术论文、科研专题调查和参加科技
7、讲座等。二是专项能力培养,包括参加英语竞赛、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电子设计和数学建模竞赛。三是专业技能培养,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获取技能证书。四是文化素质培养,包括公开发表稿件和参加书画等文化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院系社团和文体活动、院系及以上的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文体竞赛获奖等给予适当的学分。五是参加学业指导系列讲座等也给予相应的学分。 2.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近十年来对培养方案的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括。(1)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明确目标、激发动力、工程意识、内在驱动。(2)教学条件环境营造:工程导向、系统配套、氛围熏陶、能力培养。(3
8、)教学方案科学优化:主线清晰、特色鲜明、方便灵活、科学有效。(4)教学能力水平配套:驾驭理论、熟练工程、因材施教、启发指导。(5)教学组织管理配合:科学组织、教学互动、全面配合、突出效果。 二、全方位工程环境的营造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而在工程环境的营造方面,不是简单的加强实践教学或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调整。大学的作用不仅是教师教书,校园环境的氛围会给学生以内涵的深层的人生影响和精神陶冶。工程人才培养也是一样,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实践环节的简单履行,只有创造一个包括硬、软件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全方位的工程环境与氛围,才有可能根本改变学
9、生,以至于培养出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1.解决学生的工程意识问题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帮助学生及时消除迷茫状态,及早了解就业岗位目标和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力,并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新生到校的第一堂课就是对培养方案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并进行工程意识的熏陶。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经常请老校友回校为学生作报告或者安排教师为学生随时解读专业培养计划。 2.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实验实训硬件设施赋予培训功能 大力推进中央与地方共建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院的骨干专业,近几年来,
10、学院投入一千多万元资金用于该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原有的电工、电机、电子、高压、电能计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发电厂仿真、电工实训和电气运行实习等实验、实训场所的基础上,建成了电网仿真实验室、变电站仿真实验室、电力系统与自动装置实验室、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电气运行微机防务实验室等五大实训场所。截止到20XX年5月,五大实训场所全部竣工并先后投入使用,在课程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为创新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20XX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低压电器及其控制回路实验室”竣工并投入使用,提升了电工实习场的实验条件。20XX年成功申报“电力系统全数字实
11、时仿真系统”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高电压直流输电仿真实验室”、“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电网节能与控制科技创新平台”成功申报为20XX年中央支持高校发展资金项目。 建成了沈阳市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文化建设及梯队建设,于20XX年11月顺利通过沈阳市科技局组织的项目验收,在东北地区建成了支撑电网节能与控制技术研究的平台。 此外,将校内实验、实训硬件设施赋予培训功能并配有科学的组织实施方案,为五大发电公司等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仅20XX年全年就为电力企业培训300多名员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产学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
12、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多家发电企业、多家供电公司和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学生学习期间有两次机会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或参观实习。学生在现场得到“真刀真枪”式的训练。 另外,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沈阳工程学院与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双方于20XX年12月成立校企联合体“智能电气设备技术中心”,以沈阳市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合作双赢。该校企联合体的成立,使得学生在校内就能得到创新和实践锻炼,使得产学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
13、路。 4.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新实验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实习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其中,20XX年有两个项目组获得学院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和教师一起发表科研论文,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5.对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方面的培训,从企业引进高水平的实践教师 不但重视教师的学历进修,而且更重视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执行新教师上岗前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培训,组织教师到辽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培训中心、鞍山供电公司、鞍山超高压局、东北电网公司大连培训中心等单位进行培训和考察学习。二是实施理论教师到实验室、实习场参加工程实践锻炼,
14、把理论教师的实践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三是从发电公司引进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根据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发展态势,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基础,课程建设是核心。为此,我们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重点,建立了国家、省、学院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特别是学院一级,要求所有课程都要进行合格课建设,在合格课基础上,建设学院优秀课,在学院优秀课基础上才允许申报院级精品课,获得学院精品课的课程才允许申报省级精品课。目前,我院已建成省级精品课1门(电机与拖动),院级精品课
15、2门(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在课程建设中注重教学内容改革,在充分掌握本领域发展水平和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对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全盘考虑,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必要时增加新课,如在20XX年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了“智能电网技术”等选修课程。 教材选用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学院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也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教材建设,本专业团队教师编写的电机与拖动教材入选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系列教材,本专业团队教师编写的电能计量技术教材获得辽宁省精品教材。 四、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专业于20XX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辽宁省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本专业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荣获辽宁省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先进单位。近几年来,虽然本校是一所二批本科学校,但本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一直在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上下,该专业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深受广大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为培养创新性和应用性人才而不懈努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