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必修 政治文明发展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目标大纲考点主干知识课程标准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复习提示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
2、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建设沿着专制集权和统一的方向渐次推进。基本线索: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的建立而出现,王位世袭制也相伴而生;商周时期“家国融于一体”,盛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朝的发展完善,到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
3、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分封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
4、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重点难点:重点主要是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措施及影响、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及影响。难点主
5、要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命题规律: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其主要命题方式是依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景,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及其它政治措施的演变、特点、作用和历史影响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功能。预计明年高考命题仍讲继续体现这一趋势和规律,在复习时应给于充分关注。备考建议: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
6、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影响;归纳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当时西方政治状况,分析不同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比较不同时期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的异同,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内容。本单元制度概念较多,复习时要注意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要特别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应从概念制度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历史特点等方面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复习时应重视将主干知识与现实社会热的联系起来综合理解。如选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7、监察制度与反腐倡廉、中央对地方管辖措施与国家统一等。知识链接:一定时期的政治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并对经济、文化思想等产生重要影响。复习本单元时可以适当链接必修2中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3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专题内容,还可适当联系对比必修1中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结构图示早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夏商西周形成发展顶峰中央地方中央地方互为表里分封制宗法制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西汉:汉承秦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加强皇权元:实行行省制明:废丞相,设三司;内阁制度清: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
8、顶峰第讲先秦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结构考点探究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位承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传承实行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2)行政制度:在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在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2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及目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2)主要内容: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9、同姓为多,且分布在要地)诸侯的义务与权利: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有相对独立性。(3)特点: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义务”为联系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分封的对象多元化,同姓为多而且都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4)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在
10、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5)分封制的演变: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分封制开始被废除;秦朝统一后即全面被郡县制所代替。从汉至清一直存在分封。在封建社会,分封是皇权的体现之一,但所封诸侯王在封地内大多没有政治、经济、军事统治权。(6)作用西周前期,分封制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不能以分封治国。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也不
11、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及政治统治的稳定。【特别提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3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以保证王权的稳定。(3)内容:嫡长子继承,是为大宗;其余子分封,是为小宗,但在自己领地内却是大宗。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12、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4)特点: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5)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提示】: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是大宗,即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13、,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合作探究】3:当今,清明节全球华人公祭黄帝陵,社会上仍然存在“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试分析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敬,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2)宗法思想仍对现代中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家庭中长子的地位和责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化等。(3)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族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14、,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合作探究】4: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两者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起到了有效维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作用。【合作探究】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延续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的结合,带有浓厚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的残余,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
15、管理制度; (3)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4)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典型题例】1:右图是一幅关于宗法制的漫画。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A宗法制下的等级森严 B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更没有反映出分封制走向崩溃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信息,故排除B、C、D,正确选项A。【典型题例】2: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程序,形
16、成一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关系。这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和“礼”,其中的“礼”就是力图恢复西周时期宗法制度下的尊卑等级关系。宗法制度下的尊卑等级关系是以家庭血缘关系为依据形成的政治隶属关系,儒家君子人格的修养程序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答案:B【典型题例】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
17、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立了以宫殿、庙宇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等级制度。题干中的时间范围是“西周时期”,其中“天子”、“侯伯”、“子男”都属于爵号,并且题干中说明了各种等级所具备的城市范围,这些都体现了等级变化。答案:C【典型题例】4:(2010全国新课标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答案为C。
18、【典型题例】5:(2009全国文综卷)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解析】“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官职,根据材料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官名。答案:A【典型题例】6:(2012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鲁晋两国不
19、可通婚,可知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正确。答案:C【典型题例】7:(2011全国新课标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此题学生版省略了)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虽然确立了诸侯国同周王的臣属关系,但中央对地方诸侯国控
20、制是有限的,也未做到君主大权独揽,故排除A、B两项。但是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的确立却为秦汉的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答案:C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形成前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合作探究】6:秦朝统一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上,结束诸侯割据,完成封建国家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与需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大多废分封、行县制,局部实行中央集权制,为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基础。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
21、了最终的全国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形成相当巩固的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2)从主观上,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法家思想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准备,秦国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使经济发展,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强大,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且不懈努力。2基本内容;(1)建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以“德高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裁。(2)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
22、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总的特点:中央机构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a)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机构各部门执政相互牵制。(b)军国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c)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作用:形成了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3)地方制度: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推行: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
23、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内容:a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b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c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合作探究】7:皇帝制度的本质与影响是什么?(1)本质: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影响: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
24、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探究】8: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1)共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2)不同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具体表现在: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
25、一。3历史影响(1)积极:对秦朝:疆域初步奠定;巩固统一,中华民族逐步形成。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消极:皇帝专制权威激化了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秦朝土崩瓦解;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合作探究】9: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含义: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它包含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
26、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形成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根源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和中央集权来维护其利益。(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4)地理因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5)历史背景周王室衰微导致春秋战国大混乱的教训。影响:(1)积极:a.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主权的完整。b.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
27、流。c.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消极:a.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激化阶级矛盾,是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因素。b.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c. 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合作探究】10:课本P11学习延伸材料。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1)原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有变化。(2)看法: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长城的修建对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经济济和文化,有积极作用。长
28、城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上的长河中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确实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难,这也是文明演进所付出的代价。【典型题例】1:(2012海南卷)3.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宜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C【典型题例】2:(2010安徽卷)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
29、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答案:C【典型题例】3:(2011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
30、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影响。解答时要运用两种制度的关系和影响来分析思考题干的情境的含义。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A项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答案:C【典型题例】4:汉书记载:“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这表明A秦仿中央官制,设立地方政体 B秦朝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治国理念C秦地方官制有分封制的遗风 D秦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解析】本题考查对秦朝地方郡县制及其特点的准确理
31、解。从材料看出,秦朝仿照中央官制,在地方设置了郡丞、尉、监三个机构和官职,三者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但这与西方近代“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而B、D两项与史实或题意不符。答案:A【典型题例】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井田制遭彻底破坏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宗法制被彻底破坏【解析】本阅读材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西周的井田制遭到破坏,在此
32、基础上的分封制无法继续维持,出现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C第2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知识结构考点探究考点一、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1两汉时期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1)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的藩镇割据唐朝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其长官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实权,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
33、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军、政、财三权收归中央(1)原因:唐后期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2)措施: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了“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的行省制度(1)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
34、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3)作用: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思维拓展】: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间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确立于元,推行至今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与中央任免。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
35、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合作探究】1:汉至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及特点。(1)措施: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
36、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2)特点: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明朝。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监察制度。如汉朝的刺史,北宋设通判,明朝提刑按察使司。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典型题例】1:(2012全国新课标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
37、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本题考点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两大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题干中提到的主要是刺史对豪强大族经济上的监督,以便中央加强对“田宅逾制”者进行集中控制,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A、B两项与题干反映的主题不符,容易排除,D项片面地理解了题干的内容,刺史监察地方属于政治手段。答案:C。【典型题例】2:(2007广东卷)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
38、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知识迁移、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出土秦朝文物,提炼信息:“秦代”,“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回忆课本相关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不难得出正确选项C。【典型题例】3:(2010江苏卷)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
39、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典型题例】4:(2009四川卷)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解析】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答案:B【典型题例】5:“(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
40、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解析】考查对元朝行省制度的理解。A项错在“唯一”,管辖边疆还有“宣慰司”,C、D和材料无关。答案:B【典型题例】6:(2009安徽卷)下列四图反应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立足安徽,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与区划的演变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提供了四幅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所属的行政区划图,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行省”、“道”、诸侯国(“鲁”“舒”)、“郡”等信息,判断出各图所属的朝代分别是元、唐、周和秦,然后按照朝代的先后排序。答案:A考点二、汉至元君主专
41、制的演进1汉武帝削弱相权中外朝制度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隋唐加强皇权的措施三省六部制(1)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职权: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作用: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
42、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提示】: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3宋代皇权加强的措施二府三司制(1)措施: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作用:这些官职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4元朝的中书省 一府两院制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后期宰相
43、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考点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2)过程: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2)过程: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明中后期,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但职能基本没变化。(3)特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4)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3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1)原因: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