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赏析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网友来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地坛》赏析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网友来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与地坛赏析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网友来稿)徐昌才 吴主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读史铁生,我有一种背脊发冷,心头发热的感觉,我敬重身残志坚、发奋有为的史铁生,更敬佩朴实沉勇、聪慧、坚忍的宏大母亲。我与地坛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母爱的光辉,如同冬天的太阳,穿透阴霾破空而来,照亮你人生的希望;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思想的力气,如同黎明的颂歌,扫荡黑暗,欢呼光明,激活你沉睡的幻想。母亲,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以她的苦难和才智,以她的刚毅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悲壮而辉煌的生命之歌!(一)、缄默而坚实的人生大爱。我信任这种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于无声处有大爱。读我与地坛
2、,对母亲的感知和理解又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史铁生以凝练、沉重的笔触冷峻而平缓地向我们描述了艰难苦患中的母子深情,平实朴实的文字,司空见惯的素材,渗透了作家的心血,凝聚着母亲的深情,读着读着,我分明感受到了有一颗心在跳动,有一股热血在沸腾,有一份激情在燃烧。那些送往迎来的深情凝视,那些将心比心的深切理解,那些焦灼担心的徘徊顾虑,一个姿态,一副表情,一份感受,我都不能遗忘。“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望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态,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不会修饰,也无须修饰,他望见什么就写什么,他感受到了什么就表达什么,他被什么
3、情境感动了就照实地抒写这份感动。我情愿把这些文字看成是一尊母亲的雕像,简洁而缄默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灼而炙热的心。母亲站在小院里,却沉醉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她想送我却又不能送我,她只能用这种方式,用站立不动的姿态,用一如既往的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送我,送我到我想去也只能去的地坛,可我,纵然想走,又哪能走得出母亲的目光呢?纵然想飞,又哪能飞得出母亲的心空?史铁生告知我们,母亲的目光是一双长长的手,牵扯着我走向将来。“我也望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找寻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望见我时我已经望见她了,待我望见她她也望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
4、看她就又望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些文句像绕口令,又像是捉迷藏,可是叫人兴奋不得,激烈不起,我体验到了一种酸心的悲凉和焦灼的炽爱。人生或许就是冥冥之中两个有缘的人相互对视的一个过程吧。我想起了一首诗,写男女相恋的,也挺适合母子相依这份血肉真情。“你找我时我在找自己/你没有望见我时我已望见了你/你望见我时我不敢看你/你不看我时我想看你/你望见我时我也望见了你/背影是离别的悲伤/地坛也为我缄默”除去心有灵犀,两情相悦的怦然心跳,我更读到了一份悲凉,一份无奈,一份尴尬,做儿子的“我”既自伤自悼、困惑茫然又自责自省,愧对母亲,做母亲的“你”(她)既着急忧虑、心神不宁又强作镇静、克制自己。爱儿子是天经地
5、义的事,表达对儿子的爱也是自自然然的,可是,母亲却以一种艰难窘迫的形式来表达这份满怀忧虑的爱。一个找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躲一个,多么沉重而痛楚的牵挂啊!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苦难时期的母亲,情有多深,心有多苦!一个“望见”写尽了患难时刻的人生苦况。“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突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这些文字的,我丝毫也不怀疑史铁生的真诚、直率,有这样一位
6、能够舍生忘死、殚精竭虑呵护儿子的母亲,史铁生为什么还要掩饰呢?这些大白话、醇厚话太难过,太动情了,它直逼我们的心灵,触动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知道:有一种爱超越生死,刻骨铭心;有一种爱血浓于水,动人肺腑。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苦痛分给两个人来担当,那么,这种苦痛会削减一半。我要说,对于母子二人来说,儿子的苦痛分担给母亲,母亲就会加倍的苦痛,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她情愿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去死也行,儿子是她的唯一,儿子是她的至爱,儿子的重要已远远超过了她的生命。这样的母亲,忧心忡忡,心力交瘁,注定是活得最苦最累的,也正是这种艰辛苦累铸就了母亲的宏大和崇高,闪耀出动人的光辉。类似上述分析的有关人物描写
7、的细微环节、片断,我与地坛还有许多。母亲的一个姿式、一副表情、一份感受、一举首、一投足无一不折射出她的内心世界。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爱到心灵,爱到骨髓,爱到实处的人。她默默无语,坚实行动,不炫耀,不张扬;她隐忍坚韧,独担苦难,不埋怨,不悲叹。她以坚毅的意志来迎战苦难的命运,她以呕心沥血的爱来唤醒自伤自卑的儿子,她活着的时候让残疾的儿子从心灵的轮椅上站起来,她去世之后又在儿子心中站成了一座丰碑。她是我们英雄的母亲啊!(二)、才智而深刻的人生启迪。读我与地坛,我隐隐隐约地意识到史铁生事实上为我们示意了一种微妙隐形的三角关系,假如说地坛这个古老荒园是一所历经沧桑仍唤发朝气活力的高校的话,那么,“我”就是
8、其中的一个学生,而母亲则是我的人生启蒙老师。母亲赐予了我爱和志气,赐予了我坚毅和华蜜。我们也可以从散文中的一些片断和场景描写中体察到母亲思想的才智和深刻。“她知道我心理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挡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忧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成天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迟疑豫地想问而最终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俗话说,天上太阳大,地上母亲大。而作儿子的“我”事实上就是母亲心目中的太阳,现在这轮太阳愁云惨淡,黯然失色了,这对母亲该是何等剧烈的打击啊,挽救残疾的儿子和儿子伤残的心灵,就成了母亲重要的使命。她充分理解儿子的境况和心态,并懂得运用一种才智的
9、方式去呵护儿子。不做不该做的事,不问不该问的话,想儿子之所想,急儿子之所急,当心翼翼,静默无言地呵护儿子那颗敏感而破裂的心。“犹迟疑豫地想问而最终不敢问”写出了爱儿子的艰辛不易。“想问”表明母亲想知道儿子的状态如何,想些什么,她能不能分担儿子的苦痛(从肉体到精神)。“不敢问”表明母亲的担忧和顾虑,因为一问,刺伤了儿子的敏感而脆弱的自尊,从而增加了儿子的苦痛,那可是母亲千万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人总是这样,一旦自己身陷困厄,惨遭不幸,有人关切和照看自己,而且这种关切和照看愈是热忱、周到便愈让人感到自身的不是和担心,只有施爱者关照对方但又不让对方觉察,敬重对方又不让对方感到自卑时,这份关爱对于受难者来
10、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母亲洞察儿子的内心世界,到处关照儿子而又隐瞒、躲避不让儿子自伤命运、自悲身世,真可谓费尽心机,艰难不易啊。“她料想我不会情愿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个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要多久,和这过程的终点原委是什么。”“现在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终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让他出去,将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假如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担当。”既想让儿子出去又担忧会发生什么,既关切儿子的现在又忧虑儿子的将来,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昼夜交替,循环往复
11、,母亲在空落和不眠中熬过了一天又一天。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这种苦难并没有打垮她的意志,毁灭她的思想,相反却孕育了母亲更深刻的发觉,她懂得须要给儿子独处的时间,须要给儿子一个过程,须要给儿子一个独立的将来。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心去呵护另一颗心,给儿子一片思想的天空,生活的翅膀才坚硬;给儿子一座成长的荒园,生活的脚步才坚实;给儿子一条曲折的道路,生活的意志才坚毅。让思想超越伤残,让灵魂接近名贵,儿子才是一个真正欢乐、华蜜的人,相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只能是剥夺了儿子成长的权利和成熟的机会,那才是母亲可以预见的真正悲剧呢!母亲不是哲学家,但她通晓
12、朴实的人生哲理,并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哲理来影响儿子的人生道路,这正是母亲深刻过人,才智超群的地方。对于儿子的将来,母亲也有自己的设想:“她又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华蜜。”儿子不华蜜,母亲也不华蜜,两个不华蜜的人相依为命,惺惺相惜,专心用力地找寻华蜜,什么才是母亲心目中的华蜜之路呢?从文中描述不难看出,这条路不是激励儿子搏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是希望儿子荣华富贵,子贵母荣,母亲用自己战胜命运的坚实行动,关切儿子而毫不张扬的爱和对儿子出自内心的理解与敬重来示意儿子,人生一世,要经受得住命运的千锤百炼,要炼就一副钢铁意志,要战胜困厄苦痛,摆脱伤残的羁绊,走出心灵的阴影,这样才能过上华蜜、欢乐的生活,“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许多时候,我们都和作者一样用世俗的眼光来端详关切我们的人,而事实上我们错了,在母亲崇高而坚毅的人生之路面前,我们除了赞美,还有惭愧。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在苦难中思索,在敬重中行动的人,她理解我的苦痛,敬重我的内心世界,她关切我的现在,更忧虑我的将来,她和地坛一样赐予我无处不在的爱和无坚不摧的意志,有了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宝,我还忧虑什么呢?(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 作者邮箱: xccw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