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大全)选择判断大全(很多150多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大全)选择判断大全(很多150多页).doc(1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大全)-选择判断大全(很多150多页)第一部分 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B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C )A.生物界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 B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B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
2、会 8.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D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1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B )17.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B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18.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 A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1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B )A教育论 B教
3、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2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 C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2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B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C.语言的形成 D.学校的出现 3.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历来存在分歧,前苏联教育界一直坚持( D )5.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便出现了( A )7.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各种服务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4、 B )8.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这是一种( A )1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B )12.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占世界国家总数的近( C )113.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 D )A.就业为主 B.人的发展为主 C.技能训练为主 D.升学为主 14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是( A )17.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 C )20.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5、是由于隋唐以后盛行( B )24.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其中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的是( D )29.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出现于( D )3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C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34.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是( A )A学记 B中庸 C论语D尚书35.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B )3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 D )39.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
6、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D )41.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这就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著名的( B )43.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是夸美纽斯的( B )A教育漫画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学讲授纲要4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C )46.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 C )2A大教学论 B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47.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书等著作,表现出由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实际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于( C )48.苏联教育理论家凯
7、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 B )49.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 C )50.确立“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确定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其内容来源于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 B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 C
8、)3.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的载体是( D )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属于( C )的价值取向。6.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 A )7.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 A )8.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C )11.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的代表人物
9、是( C )14.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 )18.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C )19.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 )20.父母、教师培养孩子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C )22.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B )24.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B )3A.“生理断乳期” B.“帮助少年起飞” C.“帮助少年成熟” D.“心理断乳期”8.普及高等中
10、级教育的要求出现在( C )10.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 C )15.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 A )增长的贡献。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社会总产值 16.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 )A.33% B.25% C.66% D.70%18.科学能否对教育发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 C )19.据统计,美国大学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联邦德国的大学承担了全国基础研究的75%;在中国,全国共有800多所高校承担有科研任务。这说
11、明教育具有( B )20.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A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21.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培养目标( B )更加受到关注。23.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等的特征,更表现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特征。这些内容属于( C )25.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承传除了口耳相传外,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 A )26.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两种形式,即选择文化和( B )2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属于( C )的价值取向。29.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12、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 A )30.组织的层次和形态、规章制度以及角色规范等内容应该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B ) 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 A ) 42.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C )3.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5.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的代表人物是( C )8.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C
13、 )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9.身体或一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就是( D )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 )11.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规律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A )12.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些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13.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14.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C )15.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14、,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 )16.父母、教师培养孩子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C )18.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就是( A )19.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B )20.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等因素组成的环境可称之为( C )21.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 A )的特殊性。2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 C )24.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这就是
15、( D )26.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能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以发展和完善人自身。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 A )27.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就我国学校教育的多数情况来说,更加重视的是( A )29.儿童在少年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机期”或( D )A.“生理断乳期” B.青春期 C.起飞期 D.“心理断乳期”30.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B )A.“生理断乳期” B.
16、“帮助少年起飞” C.“帮助少年成熟” D.“心理断乳期”532.“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概念,存在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哪个时期( C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A.旧的社会分工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 2.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 )3.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B )A.机器大工业 B.社会主义制度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市场经济 4.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B )9.明确规定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目的的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
17、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0.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D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1.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 C )12.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C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14.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B )16.第一次明显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的现代学制是( C )17.以
18、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D )18.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C )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D )20.近代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 )21.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1905年颁布的(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B )2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C )24中国近代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的学制是( B ) 61.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
19、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 A )2.教育目的对( B )具有指导意义A.部分学校 B.所有学校 C.高等教育 D.基础教育 3.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C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4.教育活动的归宿是( C )A.教育理念的诞生 B.教育目标的产生 C.教育目的的实现 D.教学目标的实现 5.只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要求指的是( B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6.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就是
20、( C )7.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D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8.出于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兴起对科学知识的需要,提倡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是( C )9.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盖世界观其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的是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A )A.蔡元培 B.陶行之 C.胡适 D.晏阳初 10.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B )11.在许多发达国家,当经济增长加快、民主意识高涨、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素质时,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教
21、育平等化和( B )12.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 A )和培养国家精神。13.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属于对普通中学生( B )14.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国际视野,指的是对普通中学生( C )15.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和性情得到陶冶,这属于( B )16.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
22、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作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C ) 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下列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 )2.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求的是( D )3.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B )4.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校长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78.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9.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B )10.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C )A.611岁 B.712岁 C.11、1214、15
23、岁 D.12、1315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以( A )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A.人的集合 B.物的集合 C.知识的集合 D.人、财、物的集合2.要研究教育系统,要研究教育系统中人的活动,首先必须研究( C )的关系。A.教师之间 B.学生之间 C.师生之间 D.领导和教师之间 3.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在( D )这一大类。4.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C )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
24、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这些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C )6.( B )曾揭示教师示范者角色的特点,并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7.我们说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 A )8.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 C )A.学习能力 B.教育能力 C.科研能力 D.管理能力 9.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D )10.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A )A.人的发展 B.普及义务教育 C.教育内容确定 D.普及中等教育 11.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D )C.是否具有崇高的
25、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12.确定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的是( C )A.我国宪法 B.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D.我国义务教育法1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这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青少年( B )14.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26、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 A )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结成( C )17.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D )1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应该是( B )8 1.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是( C )2.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B )3.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D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B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A )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
27、为是在( C )7.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9.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B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lO.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 C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C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 )13.以下哪种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D )14.西方第一部教学方法论
28、著是( B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15.“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C )著作中。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劝学篇16.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 D )17.中小学“双基教育”是指( B )的教学。18.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A )阶段。19.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C )阶段。2O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 B )原则。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A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2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 B )23.现代教学技术是教
29、学的( A ),它是靠教师来使用的。24.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C )25.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9的方法,叫做( C )26.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C )27.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B )三种教学计划。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28.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2
30、9.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B )3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 D.成绩考评 3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D )教学原则。33.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C )34.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是( A )35.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B ) 1认为教学是训练人先天具有的官能的过程,即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成长和完善的活动。这属于( A )A.“形式教育”学派 B.“实质教育”学派C.
31、“科学主义”学派 D.“行动主义”学派2.在教学论的争论中,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的属于( C )A.“形式教育”学派 B.“主知主义”学派C.“科学主义”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B )4.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具有多种形态,是( D )的统一。5.( C )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6.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 B )7.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的要求就是( D )8.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 A )9.技能分为
32、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为( C )10.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核心是( D )11.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即( B )12.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 D )的基础之上。13.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 A )10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于( C )A孟子 B大学 C礼记中庸 D论语15.提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著名教育家是( B )16.认为知识来源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或
33、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人的头脑像一台电影放映机,儿童是带着一个内在的胶卷库来到世界的,这属于( C )A.经验论 B.儿童中心论 C.唯理论 D.实质教育论 17.( A )提出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发展形式的程序阶段是: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18.认为教育就是对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提出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持这种观点的是( C )A.柏拉图 B.华生 C.杜威 D.康德 19.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 D )A.交往活动 B.教育活动 C.课堂活动 D.认识活动 2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
34、在教学中间接认识世界。这就是( D )A.有领导的认识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认识的间接性 21.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是发生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 A )2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率先明确提出该观点的是( B )23.区别一般认识过程,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 D )的指导下进行的。24.教育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这就是( C )25.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
35、这就是( D )26.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A )27.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 B )的高低。28.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 C )2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 D )的结果。30.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这是( C )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B )32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的是( C )33研究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 D )3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D )
36、35.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A )的要求。D.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36.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指的是( B )37.构建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 C )1138.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现代教学策略的( C )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就是( B )A.教学原则 B.教学方法 C.教学机制 D.教育体制 2.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37、 A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3.教师向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和概括科学的结构的过程的教学方法是( C )4.在上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准备好谈话的问题和顺序以及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这是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D )A.演示法 B.练习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是( B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6.读书指导法属于( A )的教学方法。C.以实际训练为主 D.以引导探究为主 7.参观法属于( B )教学
38、方法。8.教师演示各种实物,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B )9.教学方法的特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指的是( B )1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是( A )1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D )14.现代教学提倡以( A )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15.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的是( C )16.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
39、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著名教育家是( B )19.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这是( C )20.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21.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通过个别教学进行,一部分通过团体活动进行,这是( D )22.分组教学最早出现于( C )1223.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提出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 A )为计算课时的单位。24.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B )25.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
40、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这是( C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26.( A )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7.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这是( C )28.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这是( D )的观点。29.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30.把课
41、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这是根据( B )来划分。31.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这就是( C )32.( B )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33.教师钻研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和( D )三个阶段。A“明” B.“通” C.“练” D.“化”34.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就是( D )35.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这说明教学评价具有( B )的功能。36.又称为常模参照性
42、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指的是( A )37.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 B )和绝对性评价。A.总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8.通过所谓的摸底考试,从而查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这实际上是( C )A.客观性评价 B.整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9.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指的是( D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40.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这是( A )的特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2.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D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