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84408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能证明地球是球体。2.地球的大小P10图1.6: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人们依据地球的形态,按肯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结构见P12图1.93.P12图1.11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做纬线。形态是圆,长度不等(但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变短),指示东西方,相互之间平行。4.P12图1.10地球仪上连接南北

2、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叫经线。形态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交于南北极。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和纬线交织构成经纬网,用于定位。5.经度P13图1.12:用于标识不同的经线;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地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该线以东的180经度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该线以西的180经度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经度改变规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6.纬度P14图1.15:用于标识不同的纬线;0纬线即赤道,最长纬线;赤道以北的90纬度称为北纬(“N”),以南的90称南纬(“S”);纬度改变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7.东西半球分界线P13

3、图1.13:20W和160E。东半球范围:20W0160E;西半球范围:160E18020W。推断某点位于东西半球的方法:如该点经度20则在东半球;如经度160则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之间,是东经则在东半球,是西经则在西半球。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P14图1.16:赤道。推断某点位于南北半球的方法,如该点纬度为北纬则在北半球,如该点纬度为南纬则在南半球。9.推断某点位于五带的方法P20图1.23:如该点纬度23.5则在热带;如纬度在23.566.5之间则位于温带(是北纬则在北温带,是南纬则在南温带);如纬度在66.590之间则位于寒带(是北纬则在北寒带,是南纬则在南寒带)。10.推断某点位于

4、低、中、高纬的方法:如该点纬度在030之间则位于低纬度,如该点纬度在3060之间则位于中纬度,如该点纬度在6090之间则位于高纬度。11.地球的自转P17图1.19: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北逆南顺);自转周期为24小时(或1天)。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地点的时间比西边早)。12.地球的公转P19图1.2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改变、昼夜长短改变、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和五个热量带的形成等。13.五带P20图1.23:依

5、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以南回来线(23.5S)、北回来线(23.5N)和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为界分为热带(气候终年燥热,有直射现象)、南温带和北温带(四季分明,无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南寒带和北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14.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线定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北方);无经纬网无指向标的地图用一般方法定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表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式;比例尺的

6、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子是1,分母越小,比值就越大,即比例尺就越大(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也就越短),反之,该比例尺就越小;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P29图2.16-2.1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越具体;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图例P30图2.18: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数字。15.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P33图2.20: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肯定高度)和相对高度(地点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1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势凹凸:数值越大,

7、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坡度陡缓P35图2.22: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P35图2.23:山顶(一组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盆地(一组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悬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17.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P36图2.25: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地面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

8、,中间低)。1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P37图2.26:蓝色表示海洋和湖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色表示高原、高山;白色表示积雪、冰川。19.P37图2.26: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第三章陆地与海洋1、地表海陆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三分陆地(29%,1.49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71%,3.61亿平方千米)。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随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9、于陆地。2.七大洲,P41图3.5、地图册P2-3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分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分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注:除南美洲外,其余六大洲都跨东西两半球。)赤道穿过(即跨南北半球)的四个大洲:非洲、亚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面积P41图3.6: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轮廓:P41图3.6。洲界线,P42图3.7-3.8: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10、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输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输河(巴拿马);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3.四大洋P41图3.5: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面积:太平洋(最大,岛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最小)。4.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相像性、古地层相

11、像性。5.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P46图3.11: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构造(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相对运动:挤压、碰撞形成山脉;相背运动:地层断裂,形成裂谷。);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6.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有:(1)海洋运输;(2)海洋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行为主要有

12、: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产生的后果主要是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景观。第四章天气与气候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大气状况易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大气状况稳定。卫星云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常见天气预报符号P55图4.2。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柔降水。它们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3.气温的时间改变:(1)日改变P60图4.6: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改变(陆地上)P61图4.7: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是夏季,1月气温最低,是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最热月

13、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叫做气温年较差。4.气温的空间改变:受纬度位置影响,P63图4.10: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5.降水形成条件: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聚有凝聚核云滴增大变成水滴或冰晶着陆到地面。6.降水的时间改变: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匀称型。7.降水的空间改变,P67图4.13:受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来线穿过的大陆

14、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湿,寒流减湿。8.世界的气候:依据各地气温柔降水的差异,全球共分为11种(五类)气候类型P68图4.14。气候特征:以气温的凹凸和季节改变、降水的多少和季节改变来说明。结合地图册P30识读各种气候的气温改变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各种气候的特征。(1)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年均温20)类型分布气温特征降水特征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旁边地区终年高温终年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回来线旁边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干燥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南亚分旱雨两季(2)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

15、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20)类型分布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纬度30-40大陆西岸夏季燥热干燥,冬季温柔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25-35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3)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气温20)类型分布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西部(4060大陆西岸)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匀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2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中部冬冷夏热,降水稀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寒带气候(一年中大多数月份气温在0以下)分布:两极高纬地区;气候特征:终年寒冷,降水稀有。(5)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海拔较高的高

16、原高山(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气候特征:冬冷夏凉,降水稀有8.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有: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危害。第五章居民与聚落1、世界人口人口数量多(目前已突破70亿);增长速度快(每增长10亿人口所经过年数渐渐缩短);人口增长速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亲密;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地区增长慢(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地区增长快(非洲最快)。世界人口的分布,P78图5.2: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和内陆地区,湿热的雨林

17、地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淡薄的高原高山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类难以生存和发展。衡量人口分布疏密的指标: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数(人/平方千米)。七大洲中南极洲无常住居民,亚洲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住房惊慌、交通拥挤、就医就学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总量:导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解决措施: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需限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安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依据人类体质特征(主要是肤色)的差异,世界居民分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世界人种

18、分布P83图5.6: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美洲的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白色人种欧洲、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人;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3.世界上的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运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运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世界上影响大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最多)、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都源于亚洲。教徒分布: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白色人种分布区、伊斯兰教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其信徒称为“穆斯林”、佛教东亚和东南亚;宗教建筑:基督教的教堂呈尖顶,有十字架钟楼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呈圆顶,佛教建筑形式多样,有佛塔、寺庙、

19、石窟等。5.聚落是人们居住、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有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一般先有乡村后有城市;两类聚落景观差异明显(如建筑物的数量、密度、高度,公共设施机构、绿地多少等);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如工业、服务业等)。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缘由是这些地方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足够、气候暖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如工农业生产)。世界民居:黄土高原窑洞,内蒙古草原蒙古包,华北平原四合院,湿热地区竹楼,山区吊脚楼,北极的因纽特人冰屋,西亚干旱地区泥砖圆顶屋,墙厚窗小,多雨地区斜顶屋,少雨地区平顶屋。世界遗产(聚落

20、):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等。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1.国家之间的差异,P90表6-1:(1)面积大小不同:居前6位的是俄罗斯(欧洲,1707万km2)、加拿大(北美)、中国(亚洲,约960万km2)、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最小的是欧洲的梵蒂冈。(2)人口多少不同:居前5位是中国(亚洲,13亿)、印度(亚洲,11亿)、美国(北美洲3亿)、印度尼西亚(亚洲)、巴西(南美洲)。(3)海陆位置不同:有临海国、内陆国、岛国。(4)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

21、异: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比例重小(约20%),人均GDP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工业生产技术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农业技术先进、现代化程度高,教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例重大(约80%),人均GDP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技术落后,教化水平低。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故用“北”代指发达国家),主要有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故用“南”代指发展中国家),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南北对话”、

22、“南南合作”的含义。4.联合国(UN)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平安理事会(安理睬)是维持和平和平安的机构,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10特别任理事中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全球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论坛,其总部设在新加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序言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中学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

23、;中学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卑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让学生喜爱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激发学生爱好,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探讨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谈话式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调皮3000问部分片段。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学问殿堂!(营造友好氛围)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调皮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肯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当很熟识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依据你的了解推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探讨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依据详细状况对话,让学

24、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地理学科学什么?一、地理学问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念。问:右边的图片,说明白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缘由吗?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支配在屋顶上。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果。这些美丽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老师该确定的要确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奇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订正,不能打击学生的主动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

25、留给学生,留个悬念。学了这些有什么用?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三、学会视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安排”,激发学生参加欲望。“公元2070年,地球人口已达100亿。由于工业革命200多年来的盲目发展,尽管人类在2070年科学、技术、经济达到很高水平,但,孕育人类的自然界已破坏殆尽,再也无法担当这浩大的人口压力。同时,社会动荡、斗争频繁、人们行为失范人类和地球面临着毁灭的危机。幸运的是,人类此时已经拥有自由航行于太空的实力。于是,全球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方舟安排”,打算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约1亿)一般公民迁移到

26、别的星球上去。为了不重蹈地球命运的覆辙,全球委员会确定:这1亿人要经过严格选择和考查,“合格地球人”考查于是绽开”今日,我们从娃娃抓起,在同学们之间也来考查一番,希望我们的考察训练能够让同学们成为真正合格的地球人,为地球发展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气,使“方舟安排”不须要实行,让我们和地球和谐发展。四、装上地理头脑举例一: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问: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学生七嘴八舌:1.敬重自然规律。举例二:听老家姑姑谈家乡改变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综合分析地理问题。4.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以上4条比较抽象,不用多说明,也不须要学生驾驭,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须要应用到。本节课看

27、似很简洁,其实很难,不知道该对学生说些什么!本着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爱好为原则,课堂上留意见机行事,不必要求学生驾驭什么记住什么,只要这节课下来,学生对老师、对地理学科有了肯定的爱好和新奇心,这节课就算上胜利了!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思路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育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沟通、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变更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殊留意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思索,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新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驾驭学问要点,在“发觉”中获得地理爱好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及大小;相识地球仪,

28、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驾驭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态的艰难历程,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实力及培育勇于探究、深化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态相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教学打算教学协助材料:地球仪、经纬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教学协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讲解并描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许多同学曾经或现

29、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相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究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态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老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风光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态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探讨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老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根据依次展示出来,学生

30、探讨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解并描述。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途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分小组探讨并派代表回答。第一组讲解并描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老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学们都特别聪慧,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相识世界简洁地相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渐渐发觉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望见船桅,后见船身;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其次组讲解并描

31、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老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老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态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明这样的假想,人类须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许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闻名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并描述并引导:最闻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讲解并描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第三组同学代表回答老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白地球的形态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态的相识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32、?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为我们讲解并描述。第四组同学代表回答老师讲解并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老师提问:刚才,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相识地球探究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态的相识经验了由简洁相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究地球形态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仔细的看法和为探究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

33、要细心视察、勤于思索、擅长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觉真理,取得胜利。老师承转:我们相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探讨)我们现在不仅相识了地球的形态,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页图12,说明地球原委有多大?老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并描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精确地说,地球应当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乎其微的。例如:赤道

34、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假如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板书:1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老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学生活动:细致视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索,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回答)老师补充说明: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老师提问:依据自己对

35、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态,并且以肯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常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学问,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学问。老师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学问,了解了人们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初步地相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作业设计:参照课本的活动

36、,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的最好。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其次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老师提问:1地球的形态是什么?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3什么是地球仪?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分。导入新课,老师讲解并描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探讨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沟通展示。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老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激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老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

37、处:大家有没有发觉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许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板书:一、纬线和经线老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学生概括,老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打算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老师到各小组巡察,辅导同学。(评价活动结果)老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态、长度的改变规律、指示方向等)学生思索并回答。板书:1纬线(1)定

38、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特点: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视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过渡:大家根据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老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老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2经线(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知道了纬线

39、、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多数条),为了区分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板书:二、纬度和经度我们先来了解纬度。老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常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学生视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相识的赤道。老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课件。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老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起先的,其度数改变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

40、?它在什么地方?学生视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老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觉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学生思索并回答)老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随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老师引导提问:假如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

41、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思索并回答)老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慧,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样。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学生活动:老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随意抽取一张。同学们依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老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帮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板书:1纬度(l)0纬线赤道(2)纬度的改变规律;范围:090(3)南北半球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1教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

42、、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实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驾驭相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改变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骄傲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驾驭相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

43、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改变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打算: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全部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起先,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化到某一政区,再详细到某一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相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晰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

44、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活动:P3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老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最北:81N;最南:113S;最东:16940W;最西:263E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组探讨1.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

45、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2.东西距离最大3.面积最大(4400千米)活动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苏伊士运输河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3.通常,亚洲根据地

46、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世界其次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二、地形和河流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识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傲慢在哪里了吗?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

47、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活动P5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3.“造型活动”:(老师课前打算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纳不同的颜

48、色,如绿色、红色、黄色)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老师提出“造型要求”: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困难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凹凸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见p.6图6.7)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总结: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3.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板书设计,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2.东西距离最大3.面积最大(4400千米)二、地形和河流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2教时教学目标学问实力目标1、初步驾驭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