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 R473.6 A 1004-7484(2010)08-0-0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生命体征的视察是必不行少的,通过视察体温,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和机体的反应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为护理、治疗供应依据。体温测量通常有口腔、腋窝、直肠3种方法,由于腋窝测量体温平安、简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故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但上肢骨折时,患侧与健侧腋下温度有无差别,我们对2007年5月2009年10月164例上肢骨折病人两侧腋下温度进行了视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材料 选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体温计。 1.2 视察对象 164例无全身感染入院1d15d上肢骨折的住院病人,男1
2、35例,女29例。并随机选择164例10岁69岁正常人(男100例,女64例)作为正常比照。 1.3 方法 让病人平卧,保持双侧腋窝清洁、干燥,检测两组病人两侧腋下温度。将全部体温表甩至35以下,同时放到已测好的40以下水中,3min取出检验1,体温表有损伤和体温表相差0.2以上者取出不用。将合格体温表放置在所测对象两个腋窝下,护士守候在旁,以防体温表移动。测量10min,记录双侧腋窝温度,在表格中登记,并画在体温单上。 2 结果 (见表1) 164例健康人两侧腋下温度无统计学差异,164例上肢骨折病人腋下温度患侧高于健侧。患侧与健侧温度相差最高者为1.5。上肢骨折病人两侧腋下温度明显高于健康
3、人。 3 探讨 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一般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机体深部的温度)的温度2。虽然体核的温度比体表温度稳定,但不易测量,临床上为了好用的目的,通常采纳测定直肠、口腔和腋窝温度来反映体温。平常,用测量腋窝温度来反映体温最为普遍。腋窝温度正常值为36.037.2,但由于腋窝不是封闭的腔,易受环境温度、出汗和测量姿态的影响,不易正确测定。测量腋窝温度的正确方法是:让被测者将上臂紧贴其胸廓,使腋窝紧闭形成密闭的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渐渐传导出来,使腋窝温度渐渐接近体核温度。因此,测定腋窝温度时间至少须要10min左右,而且腋窝不得有汗。人体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活动、进食、精神惊慌
4、、日周期节律等而发生一些生理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另外,影响机体某部位温度的因素主要有:局部组织的代谢水平;通过该部位的血流量和血液温度;该部位与四周组织间温度梯度的大小。在正常状况下,由于血液流经体表时散热较多,故体表的组织温度较 内脏组织为低,正常人左右两侧腋下温度都低,且无明显差别。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无论将体温表夹在哪一侧腋下,都不影响测量结果。上肢骨折病人患侧体温一般高于健侧,其缘由:患侧有广泛组织损伤(创伤或手术后),由于组织细胞坏死,手术创口或创伤的组织分解产物被汲取而引起局部温度增高。患侧有炎症,炎症刺激物作用于局部组织后引起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的血管运动性减弱而发生扩
5、张,导致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流加快。所以,当患侧有炎症时,一方面由于局部的血流量增多,另一方面由于血流加快,因而造成炎症局部的温度较其他组织温度高。外伤后感染或术后感染后,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坏死。致病菌致组织细胞坏死,释放组织胺、激肽和血管活性物质,使局部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扩张,压力增高,血液淤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以及炎性渗出访局部组织水肿、肿胀,导致温度增高3。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护士在测量体温时忽视此问题,随意让病人夹在一侧(病人大多喜爱夹在患侧,因健侧手拿表比较便利),这样测出的温度比实际要高。高热时两侧体温相差更多,最高者差1.5。 通过对上肢骨折病人两侧腋下温度的测试视察,发觉患侧体温一般高于健侧。此结果也同时提示护士,在为上肢骨折病人测量体温时,应测量健侧腋温,测出的温度才能真正体现人体体表的温度,而不应当夹在患侧。 参考文献 1甘兰君.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1. 2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 3中山医学院.病理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7. 作者单位: 1.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医疗中心总医院154600 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医院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