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生物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生物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科教育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我所任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课程。因此,针对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我想就我个人的意见谈以下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现阶段文
2、化科学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就编入课外实验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该重视中学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因为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
3、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由此,就可以见出课外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这里提醒我们广大的教师朋友,请你们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重。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
4、,实验要求多的特点。比如新教材中的初一教材,就血液和呼吸系统这两章节一共就有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新教材中的实验多实际上就给我们的老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样,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就不知道实验的方向性、侧重性、以及实验中的重难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自己本身的教本工作的同时,还要把课外活动实验做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来对待。下面我们就生物实验中的比较办法选一个来做一下讲解,比如,生物实验中长用到的一个实验方法叫做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
5、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一般是用在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比如说在实验活动与脉搏的关系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将一个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部分,在实验的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再有针对性的把几个组的实验数据收集到一起,针对与实验结果,再对比的比较其中
6、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除此之外,还可以找两个同学,把他们统计的安静数据以及活动后的脉搏数据进行比较,又或者可以把男生和女生的脉搏数据以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数据统计在一起,然后又进行区别对比,通过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别切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
7、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中安排的个学生实验中,其中单纯的观察实验个,占全部学生实验的,而且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中。 因此,注重生物实验的能力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为了与素质教育相靠近,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为有趣的走进生物课堂。请老师们用更多一点时间在实验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这样,才能够与甚至教育相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中探究性教学的模式研究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搞好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生物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生物实验课堂教学
8、已向传统实验教学提出了挑战。认真探究与实践以探究为主体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将成为生物教师的共识。 1 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摸式的提出 综观如今生物实验教学,其实验的目的大多数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范围内重复前人验证的结果,实验的结果都或多或少在设计者的预料之中,学生的思维和科学的素养表现的机会很少。虽然在验证性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掌握的知识难以巩固,无法透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很难体现。另一方面验证性实验对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以及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挖掘不够,对学生的情感调动不够充分,大大削弱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的重要作用。而探究性实验以实验为载体,探究
9、科学结论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科学认识过程一致。符合中学生的探究心理。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本身,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探究实验的探究特点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明确目的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模式,采用“问题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新模式,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依据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
10、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原先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被动无条件的接受,而应关注学生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使新知识成为构建或获取知识的平台。 1.2 探究教学的理论 探究教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施瓦布,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一致。因此学生应象“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及科学方法教育,由此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
11、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3 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困惑、从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骨的成分一节课时,我先让学生利用任何办法把一根猪的肋骨或鱼的肋骨折断,让学生感知到骨既坚硬又有弹性,从而产生疑惑骨为什么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呢?学生马上联想到这可能与骨的成分有关,从而自主地提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整个学习活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12、组织实验探究 组织实验探究是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相互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这一环节包括以下几步: 321 作出假设 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最终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预测可能的结果。 322 制定实验方案 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仪器,设计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323 检验假设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观察、实验以获得事实和证据,具体包括实验的操作、实验的记录、资料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步骤。 以上几个环节虽然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他们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在这里学生就是一个小小
13、的科学家,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生提出问题“骨的成分有哪些?”时,我就适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在初一上学期曾做过种子成分的鉴定实验,知道物质按其燃烧性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这样稍加点拨,学生就作出了“骨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假设,接下来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将少许的碳酸钙粉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中,钙盐溶解于盐酸溶液,同时产生气泡。在这两个实验的启示下,学生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他们四人小组,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讨论确定了实验方案。这个实验的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创
14、造空间和实验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3 引导归纳分析 在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享实验的成果。例如:在学生分组对骨的成分进行探究之后,我及时组织同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归纳出“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成分组成”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他们互帮互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增进了学习效果,有效地培养了自己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指导迁移应用 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知识获得了初步的了解,在头脑中建
15、立起大体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迁移,使知识内化为能力。如:我在以上总结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将骨煅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物质放入质量分数15%的盐酸中,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2)若将脱钙后的骨煅烧,请你预测将会出现的现象?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从学生的探究实验中引申出来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从而把课堂探究活动推向高潮。在这里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才能,其他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4 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体会 41 影响探究性实验的主要因素 探究性生物实验开展的阻力是
16、探究课题的难度与探究时的过于开放,使探究过程难以控制,学生存在不少的失误,耗时也多,因此选择探究课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必追求高难的课题,我们认为,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从中获得科学的方法,求得认识上的提高和训练.所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课题. 4 教师的要求 在实验探究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确立教学的目标服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合作和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这使得习惯于传统角色的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探究性生物实验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44 转变教学的观念 教师要善于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引导他们对生物问题产生兴趣,并围绕这些问题去观察、思考,这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45 加强指导 初中学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里必然存在着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问题。教师既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探究,又不能放任自由,听其自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沿着教学程序一步一步得去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达到探究问题与获得能力的双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