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人教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人教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相识条形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表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学问,不仅是为了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平均数在生活当中的作用。 二、
2、说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学问,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实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驾驭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须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纳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多加引导。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为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洁地给出若干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相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
3、广泛应用,并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验用平均数学问解决简洁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自不待言了,重点是XX,难点是XX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五、说
4、教学方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方法,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视察法、比较法、发觉法和探讨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育学生擅长思索,并信任自己有实力找到获得新知的途径。 接下来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程起先我会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样一个情境: 出示两个粉笔盒甲和乙,甲盒中有9根粉笔,乙盒有5跟粉笔,我想请同学们帮忙,怎么样才能让两个粉笔盒中的粉笔一样多? 由于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学生进过简洁思
5、索后能很快得出只须要把甲盒中的粉笔拿一根到乙盒中。这是我会请学生代表来体会移动粉笔的这一过程。 当操作完成后我会提问:现在每个盒子中都有7根粉笔,这个7是什么数呢? 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这个数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平均数,让我们来一起相识它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让学生在移动粉笔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平均数,在把多的分给少的过程中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为后面教学打下基础,并顺当引入课题】 这样就过渡到了我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会说,同学们,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课外时间同学们可以留心
6、收集矿泉水瓶,这不仅可以爱护环境,还可以让废物得到再利用,为我们生活节约资源。并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水泉瓶的统计图。 给肯定时间让细致视察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他们四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同学们想一想,假如要求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呢?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会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探讨,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汇报。并用课件展示统计图的改变过程。 在学生理解这一动态过程后我会总结:我们通过把多的矿泉水一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水泉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利用这种方法能
7、够求出他们四个人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理解,我会再次举例:我们要求6、7、8三个数的平均数,就可以把8移1给6,这一三个数就变成了7,它们的平均数就是7。 之后我会再次提问,要求他们每人平均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还可以怎么想呢?把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需先求什么?预设学生能够回答要求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那么怎么求呢?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分成四份其实就是总数除以4,这时我会趁热打铁,顺势总结出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用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来计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通过
8、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驾驭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也让学生在好玩的教学情境中获得学问极大挑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在学生初步驾驭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我会再次呈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状况。 【设
9、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很好的实现了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也让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内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也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3、巩固提高,随堂练习 下面是四年级的4个班的学生回收废纸的状况:第一个星期回收了56千克,其次个星期回收了48千克,第三个星期回收了40千克。 (1)平均每个星期回收多少千克废纸? (2)平均每个班回收了多少千克废纸? 【设计意图:这个习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巩固本节课
10、所学学问点,并培育学生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 4、拓展延长,小结作业 小结环节我会这样提问: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在课后让同学们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学学问,驾驭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洁的平均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实力及收集信息的实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相识条形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表进行简洁的数据
11、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学问,不仅是为了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起先我借助刚刚考试的语文其次单元成果,比较黄鑫雨小组和张鸣一小组的成果,看哪个小组的成果好一些,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引发学生思索,此时比总数明显不合理,又由于一组人数多,一组人数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
12、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须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通过问学生今日是什么日子,给出一个收集废旧塑料瓶情境,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也将统计学问渗透到教学当中。哪个组成果好?还不知道呢?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探究合作、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在学生请出平均数之后,首先出示简洁明白的学习提示,为学生自主探究指明白方向,让学生结合学习提示先学。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平均数的求法、意义、特征,达成共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老师在辅导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面的沟通展示做好打算。学生会
13、画图用圆圈代表塑料瓶,然后用箭头表示移动多的补给另外几个,此时我设问: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他们就得出:移多补少。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接下来学生又沟通另一种计算的方法(先合再分),并总结出是计算的方法,依据沟通板书:总数除以总份数。 针对平均数的意义,学生在讲解后,我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事实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设问:小明下去游泳会有危急吗?此时许多学生出现困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平均数的例子,还能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
14、我们要探讨平均数这一概念。这一环节中,通过我的手势学生理解的较好,感知了平均数的范围,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相识。 三、总结反思 整节课着眼于相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探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感知平均数的范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索,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给孩子供应大量的探讨合作、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挚友的身份参加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学问,形成了实力,同时学会
15、了与人合作,与人沟通。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好玩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后接着回来课始,让学生计算哪个小组的成果好,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成果好坏问题、小明会不会有危急,无一不是孩子们熟识的而感爱好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学问胜利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胜利的欢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但是本节课老师在学生展示时指导太多,以致于学生展示时太过胆小,思维不够清楚,再有就是时间把握不太好,课末打算回到课前让学生来看看哪个小组成果好,形成首尾呼应,结果这一任务却没有完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导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
16、、例2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洁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育应用所学学问合理、敏捷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导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打算: 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导学过程: 一、预学-谈话导入 师:期末考试成果出来了以后,要想比较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哪个小组的成果好一些,怎么比较呢? 生(预料):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料):这样不公允,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料):应当比较平均成果。 师:对,应当比较他们
17、两个小组的平均成果。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果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爱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许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方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觉?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沟通,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仔细! 二、互学-小组沟通,展示点拨 1.小组沟通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
18、,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沟通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生(预料):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预料):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生(预料):可以把全部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展示点拨 汇报预料 生1(预料):我们组认为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终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此时可展示移动瓶子的过程; 生2(预料):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全
19、部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生3(预料):平均数就是把收集瓶子的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它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二年级学习的平均分的学问) 生4(预料):平均数与这组数据相比,它不等于少先队干部收集废旧瓶的实际数量,(它比最大的数字要小,比最小的数字要大,居于这两个数中间)。 师通过超链接小明下水游泳的问题,学生通过题可知平均数非实际数量,它大于一组数最小的数,小于一组数中最大的数。 讲解: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这样把多的移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我们叫这种方法为移多补少法
20、 (板书移多补少法)。我们还有一种方法,(14+12+11+15)4=524=13(个),就是先求出这四个人收集的瓶子的总数量52(板书总数量),然后在除以总份数4人(板书总份数),13表示什么意思?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么这个式子应当怎么表示呢?(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归纳整理,总结方法: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特征:它比一组数据中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状况。 三、评学 1.巩固反馈 我们首先回到可得起先的
21、时候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的身高,现在我们能计算出他们的身高了吗?(生齐做,选代表回答他的解答过程)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挚友捐书的状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2.拓展提升 哪一组的成果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果表 姓名 孙红 丁晓 周玉 李丹 合计 正确题数 14 10 11 9 44 其次小组口算成果表 姓名 张华 王明 赵雪 合计 正确题数 10 12 14 36 第一小组:(14+10+11+9)4 =11(道)答:第一组平均每人做对11道题。 其次小组:(10+12+14)3
22、 =12(道)答:其次组平均每人做对12道题。 3.评价小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3.丽江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气温是15摄氏度。 4.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岁。 5.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6.王老师家2022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7.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
23、2个给小亮,最终每个人都是13个。 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是一种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代表; 2、感受极端数据对平均值的影响并主动寻求解决的策略; 3、学生经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4、从学生对小学平均数的感性相识入手,到中学将平均数公式化的探究, 渗透由特别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重点 敏捷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影响平均数的因素 学习方法 诱导探究自主
24、学习与合作沟通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图片导入,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探究新知 环保部门某天对我市的空气含尘量进行检测,下面是某天每2h测得的数据: (单位:g/cm) 0.030.040.030.020.040.010.030.030.040.050.010.03 依据这些数据,怎样说明这一天的空气含尘量? 经过对图表进行分析,我们最终选择_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体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设计意图:从图形的角度分析数据,直观感受数据的波动状况及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形”的角度为“平均数”的引入做铺垫。】 三、概念归纳 一般地,假如有n个数据x1,x2,xn,那么(x1+x2+
25、xn)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读:b)表示,即=_ 对于一组数据,我们常用平均数来作为刻画它的集中趋势的一种方法。 四、沟通提高 下面是某班学习爱好小组6名同学的数学分数: 100,80,75,76,73,40. 1、视察并分析数据,你能求出这组数据平均数吗? 2、要想提高这组同学的平均成果,我们可以怎么办? 3、通过对上题的解决,你能说出平均数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4、你能说出平均数的作用和特点吗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例1在一次校内经典诵读竞赛中,8位评委对甲、乙两个班级的评分状况如下: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甲 9.0 9.0 9.1 9.8
26、 8.8 9.2 9.5 9.2 乙 9.4 9.6 9.2 8.0 9.5 9.0 9.2 9.3 如何确定班级最终得分?你的评价依据是什么? 思索:本例中若只去掉一个最高分或去掉一个最低分,再将其余评委评分的平均数作为最终得分是否可取?请你给出一个评分规则。 【设计意图:1、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活用平均数,而不要照搬照套,一成不变;2、养成一个擅长归纳的好习惯。】 聚焦社会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其次位,但是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从你学过的平均数的学问来说明一下这种说法的合理性。 四、课堂小结 一节课很
27、快过去,大家的收获平均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学问:感受集中趋势 相识一个符号 学会一个公式 理解一个要素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136练习第2题 选做题: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为m, 求证:另一组数据:ax1+b,ax2+b,ax3+b,axn+b的平均数为am+b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四)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第49页50页例1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28、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平常你们都喜爱玩什么嬉戏啊?(请2、3人说) 2、师:昨天啊,四年级的小挚友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套圈竞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竞赛规则。(请一个学生读) 2、师:这场激烈的竞赛结束了,你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请2、3人说) 生:男生赢还是女生赢? 3、师:看来我们都比较关注究竟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那就让我们首先看看男生的竞赛状况吧!(出示男生成果统计图)。 师:细致视察这张统计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你发觉的真准,你一眼就看出来了,你视察地真细致,真棒。 4、看完了男生套圈的成果,想不想看看女生
29、的成果。(出示女生成果统计图)。细致视察这张统计图,也请你说说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5、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不能说说究竟是男生赢了还是女生赢?(请2、3人说) 6、师:同学们说的都可真好,各有各的道理,老师都不知道听谁的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介绍给老师吗? 7、生1:看他们一个人套中了几个圈,(答案接近了,但是我们这是男生和女生进行的竞赛,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求出。谁能说的更清晰一些)生2:求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师:这是一个好方法。那你会求吗?拿出课堂本请你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做好的同学抱臂坐正。 8、好,下面我们请同学先来汇报你是怎么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
30、中的个数的。 学生说,老师板书。那我们一起来看,他第一步求的是什么?(4个男生总的套圈数)他其次步表示什么意思?(把总数平均分成了4份,再求平均数)那谁来说说女生第一步求的是什么,那其次步呢? 9、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为什么第一个除以4,其次个要除以5呢?(男生是4个同学,用四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 女生是5个同学,用5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所以要除以5)你说明的可真清晰,真好。 10、那现在你能来说一说平均数是怎么一步一步求出来的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多请几位同学)(假如学生说不出来,可适当指着两个算式,提示) 11、那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平均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
31、公式表示出来。平均数= (请学生说,板书:平均数=总数个数)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 12、刚才我们通过这个(平均数=总数个数)公式求出了平均数,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求平均数。(先请学生说,学生说不出,那老师来介绍移多补少的方法) 13、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多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最少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我们把张明的2个分一个给李小刚,再分一个给陈小杰,你们发觉了什么?(4人同样多了)那4个人都是多少个?(请1人说)。那平均数是几呢?把多的分一些给少的,最终使得它们一样多,在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14、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
32、把男生移多补少的过程再说一遍?(请2人说) 15、看黑板,我们刚才用了这2种方法求出了男,女生套中的平均数,那现在你知道谁赢了吗?(生:男生赢了)为什么男生赢了?那为什么平均数大的就赢呢? 16、师:男生的平均数比女生大说明男生的整体水平比女生高。全部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出示课件(整体水平) 17、现在回头我们再来看男生的成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7个圈,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多,为什么?(假如都比7多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大)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少,为什么?(假如都比7少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小)那当平均数是7的时候
33、,说明有的数(比7大),有的数(比7小),那这题中平均数比谁小,比谁大?(平均数7比6大,比9小)。换句话说,平均数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多请几个学生说)(出示课件: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同桌相互说,再请2、3人说。 18、我们再来看女生的成果,你觉得女生套圈的平均数在谁和谁之间(10和4)(请2个学生)为什么? 19、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学问来解决谁赢这个问题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看来平均数的学问在我们生活中用处还是很大的。 三、练习巩固 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大,那我们下面就用平均数的学问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做练习时,小挚友可要开动小脑筋哦! 1、数学
34、书第94页第1题。 小丽的书桌上有3个笔筒,学生读题,该怎样移动呢?你来说说看。看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刚才我们通过移动和计算的方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比较一下,对于这题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 2、小丽还有3条美丽的丝带,(1)老师想知道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你会求吗。(2)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这题你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麻烦)看来啊,我们在计算平均数时,要依据题目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一眼看出来的比较简洁的题目我们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不出来的困难的题目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 3、为了使同学们对平均数的学问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出示火箭队几个队员的合
35、影)画面中的人,信任大家肯定不生疏。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姚明所在的火箭队。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个数据,火箭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2厘米。请同学们下面的话是否正确(1)火箭队全部队员的身高都是202厘米。(2)火箭队队员的身高有可能比202厘米高,也可能比202厘米矮。请学生说说理由。(3)老师选取了2个队员的身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跟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另一名178厘米)虽然平均身高是202厘米,但是并不表示每个人都是202厘米,有的比202厘米(高)有的比202厘米(矮)这都是有可能的。 4、师:看来,相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
36、,假如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 (师出示3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8岁,学生读。 202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 师:比较一下,发觉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兴奋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爷爷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兴奋,反而还有点难受。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老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 生:我想,老爷爷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爷爷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生:不懂! 师:你们懂不懂?(生:懂
37、)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爷爷,你们准备怎么劝劝我? 生:老爷爷,别难受。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 生:老爷爷,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肯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师:感谢你的祝愿!不过,光这么说,似乎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已经超过71岁的?假如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爷爷还会再难受吗?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
38、是74岁) 师:发觉了什么?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假如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肯定会比老爷爷长?生:不肯定!说说理由。 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殊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5、下面还有一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学生读题。(1)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1号放了4个,2号放了7个,3号放了几个? (2)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这三个盒子可以分别放几个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39、第5课时 平均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洁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详细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验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状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阅历。 3、使学生主动参加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育乐于思索、勇于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应
40、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说说参与过哪些嬉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你能从图上知道些什么?男女生套圈竞赛要比的是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比? 二、解决问题,相识新知。 1、沟通解决方法。 探讨:这里记录了同学们想的积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为什么? (学生对不合理的方法提出质疑、否认,确认因为人数不同,比较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合理的。) 2、初步相识平均数。 (1)移一移-探究男生套中的个数。
41、提问:从图上看,你准备怎样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探讨沟通。 沟通:你是怎样移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提问:我们是怎样做的,每人平均套中几个? 追问:男生套中的平均数是7个,刚才是怎样得到的? (2)算一算-计算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沟通:你是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的? 追问: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启发:通过“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方法,得到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想,这里的“7”表示的是谁套中的个数吗? 4、加深相识平均数。 (1)探究女生套中的平均数。 引导:你能求出5名女生套圈成果的平均数吗?打算用什么方法求? 先在统计图上移
42、一移,再列式计算,得出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和男生的比一比 沟通:移多补少是怎样做的?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还有什方法? 这里先算的什么?为什么接着要除以5? 追问:这求出的“6”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回顾问题。 我们在解决怎样的问题是用到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感知平均数的大致范围。 视察:从统计图上看,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为什么会有比平均数大或小的呢? 探讨:你发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有什特点吗?它肯定在那个范围之内,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沟通: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 (1)学生视察笔筒里各有多少支铅笔。并按题里情境出示。你能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吗? 提问:怎样移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 (2)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求呢?自己求出平均数。 提问:这求出的“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1题。 说说每条丝带的长度。 出示数据: 14厘米 24厘米 16厘米 提问:这里出示的3个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可能是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