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教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共34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2、制度化教育: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
2、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5、近代教育的变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
3、化重视教育立法6、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的特征。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7、人物著作及思想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把道德教育理
4、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卢梭(法国)爱弥儿康德(德国)教育论洛克(英国)教育漫画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
5、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
6、台8、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9、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缩影10、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11、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
7、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
8、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由针对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4、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
9、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5、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因
10、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第四章 教育目的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
11、育目的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
12、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的社会地位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1)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2)学生的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并要求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学生的义务是遵守法律、法规。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
13、机构的管理制度。3、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4、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
14、有一定的研究能力6、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教师不良个个性,我国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前五条品质是:经常骂人、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偏爱、不公正;教学方法枯燥无味。7、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
15、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六章 课程1、课程:指课业及进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的分类: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
16、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基础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从而一定程度来说,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一级课程)、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学校课程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17、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三个基本特征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大纲、教科书。5、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时安排
18、、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6、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正文部分7、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8、课程计划的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9、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要求,在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
19、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而编制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10、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
20、思想性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启发性可读性便于学生的学习11、课程实施:指将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特点有四个方
21、面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习特点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实施方案的自身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地区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实施的因素12、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提出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
22、际的结果”上来)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美国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有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课程评价的过程的一些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第七章 教学(上)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学月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23、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内涵: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第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第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第三,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
24、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发展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5、教学过程的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单纯传授知识、
25、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学过程的结构: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国中
26、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
27、民主(3)巩固性原则:指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28、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9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8、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二是课程
29、性质和教材特点,三是学生特点,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述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由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负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
30、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讨论的问题要由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队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
31、力可以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以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练习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类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做好实验的准备明确目的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亲自操作做好实验小结第八章 教学(下)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32、,包括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了解学生(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分发:一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课);一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
33、课的基本特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基本要求是:A、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来定,以便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B、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C、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D、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能力得到的结果。教学中的测量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或成绩。试题的类型有:供答型(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和选答型(是非题、多
34、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去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
35、求进行复习或作业。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一是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二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四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有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
36、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级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可分为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内部分组(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班)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3、教学策略:
37、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分):内容型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在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综合式)和问题化策略(注重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综合型策略(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
38、中心,而且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第九章 德育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习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
39、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要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
40、务是:A、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B、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C、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6、德育过程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
41、统一发展的规律(知,即道德认识,也叫思想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是道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
42、把判断行为坚持到底;行,即道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主要以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有统一性和多端性。)学生在活动和交往镇南关形成思想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7、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
43、,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
44、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A爱好、尊重和信赖学生B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C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A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B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C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
45、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8、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9、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我国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
46、机D以诚待人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越形象的事情越容易接受。运用榜样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选好学习的榜样B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C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坚持严格要求 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C注意检查和坚持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创设良好的情境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好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出发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做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以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奖励一般包括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公平、正确、合理合情B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C注重宣传与教育10、德育模式:认知模式: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假定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