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成果公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成果公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成果公告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批准号:063220967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小学语文课题承担单位: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题负责人:苏红,小教高级 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主要研究人员;毛吉鹏 王晓娥 刘艳春一、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求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想象思维、扩散思维、逻辑思维和协作精神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二)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2、确立行动计划及目标,实施行动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摸索规律,不断总结反思,建构教学模式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观察研究法:观察课堂教学,研究网络技术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性,力求使网络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运用理性思辨法:对课堂教学和研究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及操作模式,在研究和反思中,完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模式的可行性。二、结论与对策(一)研究结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探究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诱发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素质水平。教师的业
3、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二)对策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探究环境,培养创新思维。(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推动学生进行新的探究,唤起创新意识(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有了能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创设情境的信息技术,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如同插上了双翼,飞得越来越高。(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多媒体信息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虚拟现实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学生可以
4、自由地将各种形象进行组合、扩充、整合,也正是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4)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设想出发,求得多种正确的答案,它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在思维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拓宽,我们可以借助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强化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5)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逻辑思维。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惊弓之鸟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更赢只拉弓,
5、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时,教师用课件提示“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几组关联词,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根据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要求学生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在大面积的说话练习中,让学生理解更赢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再引导学生从全文看你觉得更赢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热情高潮,理由充足。2、提供学习资源,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在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让学生能在课前课后,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知识积淀和
6、知识层面的拓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在互联网上开辟了第二课堂-实验论坛,开辟了“走进课堂”“妙笔生花”“轻松阅读”“七嘴八舌”四个版块,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了的创新思维能力。几年来,论坛共发表主题118个,帖子总数2526篇,总点击数98035次。三、成果与影响(1)通过实验,增强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语文素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2)、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丰富了课题组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培养了教师的探索能力、实践
7、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获奖情况一览表获奖人获奖时间获奖内容获奖级别组织单位毛吉鹏2006年6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山东省二等奖省电教馆刘艳春2006年9月市电教论文评选市一等奖德州市教育局毛吉鹏2006年9月市电教论文评选市一等奖德州市教育局毛吉鹏2009年2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刊登于中小学电教2008年第九期中小学电教毛吉鹏2006年10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二等奖省电教馆陈翠2006年9月市电教论文评选市二等奖德州市教育局李辉2006年9月多媒体课件评选市二等奖德州市教育局刘艳春2006年10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二等奖省电教馆毛吉鹏2006年12月电教能
8、手评选德州市德州市教育局王晓娥2007年12月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市二等奖德州市教育局张奇伟2008年8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一等奖山东省教科所胡荣艳2008年8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一等奖山东省教科所张燕2008年8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二等奖山东省教科所石青霞2008年8月省电教论文评选省二等奖山东省教科所吴洪亮2008年8月市电教论文评选市二等奖德州市教育局李辉2008年8月市电教论文评选市二等奖德州市教育局毛吉鹏2009年2月山东省优秀电化教学人员评选省优秀电化教学研究人员山东省电教馆李怀忠2009年12月德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德州市教育局(3)、初步探索并构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有利于
9、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固定的教学程序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经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出信息技术条件下能充分体现多维互动思想的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入境质疑”、“自主探究”、 “协作交流”、总结深化”。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的根本变革,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4)、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形成了论文集、课件集、教案集、学生作品集各一个。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有效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
10、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语文素养提高的更快,获得的成功感更多。通过“威廉斯创造力测试分析”三次检测,结合学生的5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分析,我们的学生的想象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扩散思维、逻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现在特别喜欢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条理清晰、视角独特,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我们的实验论坛更是影响巨大,它原来只是实验班的实验基地,后来,由于论坛“越来越火”,非实验班的同学也纷纷加入进来,甚至许多外校的同学也“慕名而来”,加入其中。现在,实验论坛在整个运河经济开发区已是众所周知,影响甚广。实验教师
11、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并由点带面,带动了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主要表现在:1、教师现代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通过教学体现出来。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科学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学习活动有效,小组交流深入,教学效果良好。2、教师基本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熟练,计算机软硬件使用与维护知识以及网络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展示,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形象。我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理念,对实验工作给与了充分的支持科,同样,课题实验工作也为学校形象的建立和影响的扩大做出了贡献。2007年德棉
12、小学整体划归地方管理,在学校的命名问题上,就参考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从而命名为“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也因为课题研究的实施,以及由此带来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得我校在整个德州市都是闻名遐迩,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四、改进与完善1、从实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从技术、方法的层面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资源,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人的作用,决不能过分强调先进的设备功能,出现以设备代替人的现象。没有设备是不能的,但是设备不是万能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
13、种辅助手段和学习认知工具。2、从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袖手旁观,变为一个教学中的观众。教师的指导、组织、督促和评估作用不能变。今后还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操作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主要目的来研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培养研究的深度和培养的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技能掌握的水平,从而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服务。3、我们所构建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尚属雏形,还需要进一步在实验中充实、完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不懈追求,深化研究,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