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低学段计算能力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上半年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低学段计算能力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上半年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高小学生低学段计算能力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上半年总结根据课题专家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及指导,本课题组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进行研讨,适时调整了我们的研究范围及思路。确定了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第一小学以试验点,让课题组成员起带头辐射作用,带动其他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结合实际深入计算教学研究。现就2016年上半年课题开展情况分学段总结如下:一、课题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开展计算教学探究课;尝试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计算教学研究,探索解决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因素。 (二)尝试对1-3年级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计算内容教学;进行科学性、高效性的实践研究,促使学生
2、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三)注重收集整理教师教学资料,结合课堂教学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进行数据分析,继续保持改进上年课题总结的经验,寻求计算教学训练的方法等策略的研究。二、课题具体进展情况及主要工作(一)2016年2月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实际,共同制定课题学期计划。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及研讨。每月向学校汇报研究计划实施情况,接受学校的监督与指导。 要求每位成员主动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书籍等途径学习相关理论,在泛读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每个成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更好的进行计算教学,做好课堂反思,不断积累成功教学案例。在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
3、,以理论为指导,结合班级教学进行试验、改进、最终变为自己的成果经验,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再研究的形式,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后附1:学期课题计划 )。 (二)2016年3月,教师进行年级同课异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备、听、评、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研究提高计算教学的策略。要求教师们撰写随笔、反思及小论文。活动具体资料我们已经有指定教师整理收编。 (三)2016年4月初进行所有学校1-3年级学生计算测试(一年级口算,二年级口算加笔算,三年级口算加笔算加估算),每班三分之一学生参加,人员有教师按班级学生现有作为进行单组抽测。 (四)2016年4月下旬,结合听课时发现的问题,
4、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实验对象:第一小学一、二、三年级所有的一班) (五)2016年5月上旬,教师进行同年级“走班式”教学研究,(主要研究优生、中等生与特困生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学习习惯、听课认真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作业的正确率等等)结合活动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具体措施。(后附2:活动具体资料 ) (六)2016年5月末有对所有学校1-3年级学生进行二次计算测试,试题内容形式于4月基本类同,测试主要目的是通过两次摸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的不同,看看有没有差距,具体表现在哪里?同时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与我们的实
5、验成正比,实验班学生计算成绩大大超过普通班,6月份一小推广实施,下学期准备全面推广。 (七)2016年6月进行课题资料整理,撰写阶段性汇报总结,7月11日先有负责人潘慧芬教师对课题提高小学生低学段计算能力实践研究向领导做课题阶段性汇报,再有领导结合汇报内容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最后修改定稿。三、课题研究成果聚焦课堂,实施研究:(教师们都能较好的按照课题学期计划内容顺利完成任务。比如:每月中的各周活动分别围绕当月专题按设计教学方案,上课、听课、议课、反思、随笔及学生的各项活动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一)老师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课题组成员积极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课案
6、、例案、教学反思、随笔、论文等,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研究积累了经验。(二)学生方面:由于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了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家长方面: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教师们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人人建立了个人空间和家校人人通、班级QQ微信群,方便与学生信息传递和家长沟通交流,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相应的转变。四、课题存在的问题:(一)每个年级组教师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极个别懈怠情绪,尤其三年级组在学生错题收集中,不能按照子课题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个班级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固
7、定的错题本,缺乏错题分析的意识,认识不到错题集的对今后学习的帮助与优点。(二)各校及各年级缺乏学科带头人,尤其二小(由于本学期课题骨干马存军老师有病休假,缺乏管理,导致该校课题研究接近瘫痪状态,学生计算成绩抽测不容乐观。(三)教师个人的科研素养有待提高,从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有些教师的随笔、反思及论文等质量不是很高。五、课题今后的发展:(一)充分借助校园QQ交流平台,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其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操作技术。(二)加强主题性研究,如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讨。1、发挥教研优势,分析研究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等原因,制定相应实施教学方
8、案。2、开展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并进行计算研究课;做评课,议课和反思改进措施,积累教学成功案例;探索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教学方法训练策略;3、发挥家庭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行教学成果对比分析,提出教学的困惑和下步所要研究的目标、及时改进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我们的团队将继续努力,在新出现的问题中继续深入研究,克服困难,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初步取得的成绩,积极实践,认真探索,不断总结,争取通过多渠道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每一位课题研究成员的积极作用,使我们学区的学生在计算上有一个质的飞跃。附1: 2016上半年课题研究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团
9、体教研的力量,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低学段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进一步深入数学课堂教学,转变科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计算探索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二、课题工作目标:(一)认真开展新课程教科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继续深入探讨研究提高“低学段(1-3年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依据课题总目标,扎实做好每项工作,提高队伍的整体素养。(三)组织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认真开展课题教研,发挥集体的作用,以课题促教学。
10、(四)利用好信息化平台,不断丰富完善个人空间,继续做好校讯通、家长会、QQ群、微信群等交流途径,共同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寻求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力争有一篇以上论文发表于核心刊物。三、课题教研活动主体以“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方式,确保课题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落实每次的教研活动,每项活动都要有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具体资料-活动总结,提升教师课改理念及业务能力。组织所有数学老师参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讲座,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一)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本学期课题计划,改进并落实计划中的具体工作,总负责人撰写课题学期计划。(二)结合上学期教学经验
11、,继续编写收集整理各年级下册内容:即1-3年级口算题卡、错题集(命名为“啄木鸟”)、计算教案、课例(命名为“耕耘”)校内各项活动,要求配有照片简介等内容(命名为“校园沙龙”)、个人论文、随笔、经验(命名为“智慧的阶梯”)和教师评课、议课、反思(命名为“教研经纬”)等等。(三)设计学生计算调查表,进行年级或班级抽测,统计分析并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四)继续深入课堂,坚持课前3-5分钟口算练习,发挥团队精神,开展“你教我说”教学活动。以赛促教,督促教师平时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数学的基本能力训练。 四、具体工作安排:做实子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12、1-3年级课题负责人根据总课题方案实施计划,做好每月的工作。三月份:撰写课题计划,商定修改计划,责任到人,做好准备工作,落实计划工作的具体实施。四月份:结合课题举行1-3年级专题计算研究的教研课展赛课评比活动,所有课题成员参加,撰写课例分析,整理资料,编入“耕耘”中。五月份:做好有关计算竞赛安排,检测学生计算能力;做好分析改进措施。六月份:全面检查,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装订成册;撰写课题阶段性小结并进行汇报总结。附表2: “走班课”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积极落实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我校在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的基础上,根据教
13、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式教学试验;为以后教学的实施积累一定的经验。二、活动目的不同的班级有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孩子有别样的特质。本着交流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寻求更平衡发展的美好愿景,数学组的老师们决定开展同年级教师“走班式上课”教学交流。一方面可以零距离观察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寻求形成不同学风的细节根源;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和开展教学,并在逐班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因地制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活动内容“走班式教学”把每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打乱原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学习习惯、态度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学生之
14、间的交往范围比较广,教师教学也会有所调整。(一)每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一堂好课。推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促进教师总结“走班式”教学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二)全员参与走班课程的探究,内容任选,鼓励同年级教师上同一节课。(三)根据教师推荐及学生选课组班后人数为40-50人(同年级多班选择),确定固定的上课地点。发挥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四、实施过程(一)活动安排:1、由组长负责,分年级开展,每位教师及时上报学科内容,便于活动安排。 2、评课依据和要求: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按照学校评课标准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公平、
15、公正评课打分。3、奖励机制:按照数学教师讲课得分情况分别评出4名校级优秀课并进行奖励(一、二等奖:各一名,三等奖:两名)。4、参加成员: 刘 芳 王彦华方俊丽 吴晓研 潘慧芬 王 秀陈 睿 杨国霞张荣科 徐慧玲 王巧红 陈 丹(二)时间设置5月3日开始到5月20日结束。第一周:各教师根据所带年级准备授课内容,认真备课。第二周:1、3、5年级教师根据内容安排,选拔学生实施走班式教学。第三周:2、4、6年级教师根据内容安排,选拔学生实施走班式教学。(后附:各教师讲课详细安排表)(三)学科评委:学校领导及全体数学教师。(四)活动结束后,授课教师向组内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教学反思或心得。课堂教
16、学“走班式赛课”活动小结为更好的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应用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本着交流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以后教学的实施积累一定的经验。数学组于5月5日-20日进行了课堂“走班式”竞赛活动。在比赛前,组内制定了详实具体的竞赛活动方案,方案对竞赛的时间、地点、比赛方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评比方法、参赛事项作了严格的要求。现将竞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结合活动实施及自身教学体验,每位教师都收获较多,教师们都能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在学生同一层次的基础上,认真设计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课堂训练等环节,人人做到了精讲多练。但在活动中也看到了中等生与优生
17、班的区别。优秀生班:学生基础较好,接受知识能力强,所以教学比较顺手,最大的体会就是“教师们教的轻松,学生们学的愉快”。在“走班式教学”中基本都做到“高起点、大容量、快反馈”的步骤。(高起点强化预习,主动学习,积极展示;大容量在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后,加大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训练;快反馈学生实现了“堂堂清”)。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兵教兵”这一环节基本上没有用到,因为都会啊!中等生班:因为没有优秀学生的带头发言,遇到综合性较强一点的问题后,课堂就会冷场,有时候尽然没有一个孩子举手,老师只能不断启发、引导,课堂容量相对就小了。小组讨论效果也不太尽人意,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存在生疏感,所以思维的火花难以闪现啊!虽然有较多的问题出现,但我们认为活动还是很有效,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实践的平台,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教学改进有一定的帮助。根据教师赛课评比标准打分情况与推荐相结合,进行了公正公平的评课活动,现将活动获奖情况通报如下:一等奖:杨国霞 二等奖:王巧红、方俊丽 三等奖:王彦华、吴晓研、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