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复习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复习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3、类型划分: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沿此延伸地形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举例我国的成都(左图)、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重庆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A商业区I商业区的形成II商业区的分
2、布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III中心商务区CBD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效劳中心B住宅区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根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C工业区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拟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根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根本的功能区。三、城市地域结构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
3、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开展形成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1、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对城市
4、来讲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上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图28)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ABC商业住宅工业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水平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本钱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
5、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2其他因素I收入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II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五、城市的合理规划
6、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3、卫生防护带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功能一、城市等级1、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2、分类从小到大:一般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二、城市的效劳范围1、范围:一个城市的效劳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阔的农村地区。2、特点:不固定无明确的界线 3、城市等级与效劳种类和效劳范围的关系 小城市如我国的县城大城市如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效劳种类少多更多级别低高更高效劳范围较小本县较大
7、各县乃至全省可扩展至全国效劳设施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除了有县城的一般职能之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4、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相关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效劳范围扩大需要的根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兴旺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效劳,使其效劳范围扩大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三、城市等级体系1、概念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效劳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效劳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范围是层层嵌套的。二、城市六边形效劳范围的嵌套规律本局部为选学内容,可根据具体实际
8、合理安排1、前提条件: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2、城市六边形效劳范围形成过程。a当某一货物的供给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防止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给点的距离不会太近,它们的效劳范围都是圆形的。 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给点出现,原有的效劳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给处于饱和。每个供给点的效劳范围仍是圆形的,并彼此相切。 c如果每个供给点的效劳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给点来寻求效劳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割咸三局部,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近的供给点。3、理论根底:德国南部城
9、市4、意义: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5、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2.3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3、推动城市化开展的动力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工作时机多;赚钱时机高;医疗效劳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时机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2推力:指那些
10、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时机缺乏;就医不便、公共设施缺乏;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3主要原因:经济开展不平衡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20)二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开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一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11、响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们的健康。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饮用水质不断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阻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开展生态城市目标:在城市建设中,要开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