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151961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利亚木匣教学设计第1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_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2、四、教学疑点 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 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 五、教具 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 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 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 sh))、德(进行字形分析) 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 (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

4、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

5、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

6、匣写得那么具体? (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 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

7、?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 (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 (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 (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 (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 2讨论思考题。 (1)讨论思考题 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 (2)讨论思考题 引读: 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

8、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 (4)讨论思考题 教师引读: 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 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5)讨论用词。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 (“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这里连用这两

9、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 (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 (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 (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10、(7)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 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 来量十挖不到木匣。 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 问:从幻灯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 板书: 五岁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 九岁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 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 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 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 (1)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

11、变化。”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 (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 (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2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12、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学习“菜单”不能不经过精心的筛选。要选择那些最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材料,最利于实现预习目标的材料来学习探究。在认真钻研教材后,我依据课文写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这条线索,抓住三个点来教学:“埋”,“第一次挖”,“第二次挖及启示”。语文学习是讲究效率的,语文学习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避免使整篇文章来讲字词的琐碎分析讲解,突显了重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三年

13、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2、学情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化,我们做事情的方法也要变化。课文描述的故事脉络清晰,学生能通过阅读大致弄懂。但是课

14、文蕴含的道理,以及怎么从叙事中领悟道理进而明白通过叙事来讲述道理这种文章体裁,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过程

15、: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左琴科的故事里,去认识一个也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科利亚 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个小木匣,可喜欢了,板书:木匣 指导写法、读音。 你认为木匣什么样?科利亚的木匣究竟有什么奥妙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些什么? 埋木匣挖木匣 明白道理 2、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三个内容连在一起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先埋木匣,再挖木匣,并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的故事。 【设计意图:几乎所有的课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它的结构、内容以及思想内涵。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要善于从

16、文章的千言万语中抓住最关键的内容,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构思脉络,理解的它内涵和中心,把握文本。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对全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三)、品读感悟,明白道理 1、埋木匣 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科利亚的世界吧,请同学们认真读1-3段,画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 (1)指名读,哪些词语写出了科利亚的动作?请你用“ ”标上。 监控:放、盖、踩、撒 【设计意图:边读边画,不仅能培养孩子自主读书、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而且培养孩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来良好基础。】 (2)再读,注意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同学们再读读,边读边想想。你可以

17、选其中的一个动作来说一说。(数十步:因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为了以后能挖木匣;用脚踩实是为了让土平整,就像没有挖过一样,这样敌人就不容易发现;撒上一层细沙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 追问:你从他的这个动作感受到科利亚做事怎么样?这是一个怎样的科利亚? 监控:多么聪明,做事多么细心,考虑很周到。 (3)让我们把我们感受到的送到句子中吧。(齐读 ) 【设计意图:三年级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运用角色转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

18、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又一次感受到科利亚的聪明、认真。科利亚为什么这么认真的、小心的埋木匣? (4)学习第三节,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呢? 监控:敌人打到他们的村子来了了; 他们一家人要到外地去躲避东西带不走; 他看到妈妈把大箱子埋在了离家门口三十步的地方。 再仔细读读这几句话,想一想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前一句和后一句之间的联系吗? 、这小木匣里到底装些什么? 原来,小木匣里装了这么多小玩意,什么都有,句子中哪个词是这个意思? 这些好玩的小玩意儿,对于五岁的科利亚来说,那可都是(),这个小木匣也

19、可以称作他的(宝匣) 难怪科利亚埋木匣时那样认真、小心,这可都是他的宝贝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和科利亚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读埋木匣的句子) 【设计意图: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重点句中的重点词来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木匣对科利亚的重要和科利亚埋木匣时的认真,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2、挖木匣 过渡:科利亚埋好了木匣后,跟随家人远离故土,来到了喀山城,这一住就是四年,整整四年啊!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科利亚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的家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曾给他带来多少欢乐的小木屋,尤其让他惦念的是他心爱的小木匣。四年的卫国战争终于结束了,回到家乡的科利亚多么想( ) 默读412自然段,画出科利亚挖木匣的

20、句子,找找他挖了几次? 出示:(第一次挖的句子) A仔细读读这句,这里用的最多的是哪个字? B从这五个“挖”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监控:焦急的心情 C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练习读指名读。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适当地运用动作词,以达到最佳效果。】 过渡:师创情景领读此句。是的,任凭科利亚怎样挖,结果却是没挖到,此时的科利亚放弃了吗?他又是怎样做的? 科利亚在想什么? A疏导学生思考: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种:(出示) 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21、 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课件演示) B和同桌交流,科利亚是怎样排除前三种可能的? 创设情境,老师采访科利亚。 科利亚,你的木匣被法西斯挖走了吧? 科利亚,算术不管用了吧? 科利亚,你到屋子后边挖吧? 【设计意图:学习挖木匣,对比两次挖的不同,学生易于理解。采访小科利亚,通过读书让学生理解科利亚的话,并转述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采访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指导。】 过渡: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错在哪里呢?找到写他们离家出走的句子: C 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桌互相讨论) 课件出示示意图 【设计理念:体现多种形式

22、解读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数学知识,借用课件画线段图代表步子,帮助他们理解科利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 3、明白道理 过渡:教师引读第12自然段。 捧着心爱的小木匣,科利亚可高兴了,他更高兴的是什么?指名读13段。 通过挖木匣这一件小事,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起在变化吗?” 想想,我们周围都有哪些变化? 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上完这节课,你有变化吗?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小故事,却懂得了一个大道理。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用发展变化

23、的头脑去思考! 同学们,科利亚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时间在变,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在变,可是,有一个大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课下,请同学们阅读园地七中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想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板书 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明白道理) 一切都在变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能引导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故事脉络,理解他思想变化的过程,从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朗读课文重点句,组长打分的方式评价) 评价标准: 优准确

24、(读音正确,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读);有感情; 良较准确(错1处),较有感情; 合格较准确(错2处),较有感情; 2、通过对学生画批的情况进行评价。(课下检查学生的语文书) 课堂上共要求学生画三次,分别是科利亚埋木匣,并标动词,两次挖木匣。 评价标准: 优准确; 良较准确(1处不准确); 合格较准确(1处错误); 六、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为了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2、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3、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以这这些问题为教学主线,紧扣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自己寻求答案,

25、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解决问题,既避免了学生过于被动,由老师提问学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第3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篇1:科利亚的木匣公开课教案 26、科利亚的木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前6个生字,能正确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4、初步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难点: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一、范读,激趣 出示木匣图,问这是

26、什么?(板书,解说匣;指名多人读),这木匣的主人是一位苏联国家的一个小男孩,他叫科利亚。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讲发生在科利亚和木匣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想听吗? 师范读课文,在三四个地方停顿让学生猜猜内容。 (1)猜猜木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练读:冰鞋、斧头(轻声)、手锯、小玩意儿(儿化)(看来科利亚挺喜欢木工的。) (2)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联系开头“战争开始时”。讲述背景,联系日本法西斯,抗日战争。) (3)为什么科利亚会挖不到木匣呢? (4)找到木匣后,科里亚会说什么? 二、初读,感知 1、你们想读吗?请把书翻到103页,认真的读课文,标出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后想想课文围绕科

27、利亚和木匣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读要求) 2、读生字新词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埋、挖(师范写生书空) 三、研读,感悟 (一)研读埋木匣部分 1、认真读读 一、二两段,用横线画出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的句子。 2、汇报出示,圈出动词。 3、谁也来学科利亚把木匣子埋起来的过程演一演。(师读)看了这么多动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科利亚?(预设:为什么要数十步?为什么要踩实?为什么要撒沙?) 师小结:噢,原来是这样啊!小科利亚多么 4、把三句话连起来读读,读出科利亚埋木匣时的认真劲儿。(有时间先练读,再指名读,师评:听着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科利亚在认真地埋木匣;科利亚埋木匣时还太急促了点哦!) 过渡

28、:就这样科利亚把木匣埋在了地里,也把秘密藏在了心里,跟着妈妈去了喀山,他多么盼望早点回到家乡,又见到心爱的木匣,四年过去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的要做什么? (二)研读埋木匣部分 1、快速读,找找挖木匣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 2、汇报出示。 3、第一次:大家发现这句话中哪个字很多?你有什么感觉?接下来我们品 味一下科利亚挖木匣时的心情。 出示: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可还没找到匣子,心里想:(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累得( ),仍然没找到,这下,心里想:()。 练读,指名读,齐读。(帮他一起挖吧,真是越挖越急啊!) 4、这时候有几个小伙伴围过来了,他们对科利

29、亚说了什么呢?指名读 9、10段对话。 5、科利亚就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他想到了!(出示11段) 指名读(读出自信;读出恍然大悟)你明白了吗?(看图说明) 明白后他马上行动起来。 6、第二次挖: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想果然是什么意思?(生说) 我想你会讲对,你果然说对了,你们能用果然说句话吗? 找到木匣后科利亚会怎么样?出示图。指导读。 小结:从这件事科利亚领悟到什么?这个故事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下节课学习。 五、书写指导 鞋、斧、锯、免、屋 1、你觉得哪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生说师补充。 3、范写“鞋”、“锯” 4、生每个字写三个。 5、展示,评议。 附:板书设计 挖 埋

30、 篇2: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篇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和妈妈埋下了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跟着妈妈回来了,他们将要挖出他们的木

31、匣了。关于“挖木匣”这部分,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带疑学文 1 学生质疑,抓住重点问题板书,如:科利亚是怎么挖 的,挖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2 小组读书讨论解决 3 .汇报,主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理解。 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导朗读。 柯利亚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 (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请学生边板书边说明 板书:四年后 挖 (这回科利亚量

32、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指导朗读,抓含“果然”的句子 科利亚遇到的这种情况妈妈遇到了吗? 板书: 30步 引疑:从板书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讨论:为什么妈妈步子不变能挖出箱子,而科利亚不能? 从妈妈和自己身上,柯利亚懂得了什么? (学生读最后一段) 板书: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三)深化拓展 1科利亚遇到问题能认真思考,所以他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给刻舟求剑里的那个人想想办法,找到那把丢失的剑。 2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你身边也有,你能举例说

33、说吗? 引导说话:随着时间的(引发学生多方面思考,如身体变化、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国际形势的演变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个启示,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探寻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启示。 附: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科利亚 妈妈 (四年前)埋 (四年后)挖 30 30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亚洲教学设计 南亚 教学设计 积木教学设计 搭积木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