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维读后感(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思维读后感(共5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学思维读后感(共5篇)第1篇:经济学思维方式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自去年11月收到书至今已有3个多月,其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美国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寒假终于在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回避了高深的数学模型,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语言浅显易懂,深刻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虽然以前读大学时,我也读过一些经济学书籍,比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前述经济学著作,它探究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学,更主要的应该是经济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
2、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理性决策的水平。 一、机会成本不容忽视 该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成本相关概念的理解。关于成本概念,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与标准委员会是这样定义的: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与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可见,成本不仅是指耗费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以及进行预测决策所需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不同的行为选择就会有不
3、同的成本,成本天然地与某个个体的选择和决策相关,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比如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乘坐飞机需要2小时,乘坐火车需要18小时,我们发现一个律师会选择乘坐飞机,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则选择乘坐火车,乘坐火车的成本对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于农民工可能只是火车的票价,对于律师则要加上坐火车多花费的16小时他可能取得的收益,假设一个律师一小时收费可达200元,坐火车对律师而言将是成本极高的行为。可见同一行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成本是对某个具体主体而言的成本,对于律师他需要对因坐火车多花的16小时赋予的价值3200元计入乘坐火车的成本,所以他理性性选择了乘坐飞机。又如,飞机
4、取代了马车,不是因为飞机的“技术”比马车更先进,而是因为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飞机的“机会成本”比马车更便宜。至于短距离的交通,比如到邻街买一瓶酱油,马车就显然比飞机合算。同样,航天飞机的技术虽然比飞机更先进,但由于它的成本太高,所以人们不会坐航天飞机越洋。不管怎么选择,都只是取决于成本,而不是技术。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力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事,那个被放弃的机会所带来的可能收益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用来衡量取得一个机会必然舍弃的另一个机会的相当价值。虽然人人在行动上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但自觉地理解这
5、个概念的人,却并不很多甚至很少。 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价格最贵的那个。说起来有些绕,举例解释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 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那么,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 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中,包含有“比较”的含义。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经济
6、学概念以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方案,和原来那个方案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没有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比较”的意识。他们的“常识性”思维是这样的:某种方案有许多弊端,那么,就应该取消它,这样,就消除了弊端。我称这种人为线性思维者。他们的思维只能沿着一条线进行,从不左顾右盼。机会成本,或者说“比较”的意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是利弊兼备的,任何方案,必然兼具成本和收益。人们要想得到这个收益,就必须付出那个成本。想要在人群中生活,就必须忍受别人的存在。想要中大奖,就必
7、须买彩票并准备好不中彩。想要看电影,就得对着银幕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没办法让成本为零。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世界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仔细考虑一下机会成本,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如果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选择的话,其机会成本就最低。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作为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但机会成本是无形的,在现实决策中容易被忽视。例如,企业业绩评价在19世纪以利润为主要衡量指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以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盈利为主要衡量标准
8、,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开始以经济增加值(EVA)为衡量标准。企业业绩必须从股东的角度来衡量,股东追求的是超过股东投入部分的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与效益最大化无法衡量股东的价值。EVA由于考虑了股东的机会成本,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当期经营者创造的股东价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企业只有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一定是赢利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衡量业绩、投资等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书中提到,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就是额外的收益或成本
9、。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因此,不考虑机会成本,就无法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与分析,从而无法理性决策,工作就缺乏效率。 二、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而且不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这类支出在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沉没就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它是历史成本的一部分,不可恢复。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机会。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书中尤其强调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如
10、果你是理性的决策者,那就不应该在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因为决策是要往前看,是你当前应该怎样选择,沉没成本已经成为历史,已经与当前无关了,不应该作为当前我们决策时考虑的因素。道理似乎非常简单,但做到假设过去是零成本的心态其实很难。比如,赌博,赌徒总是在输钱后想着如何翻本,结果越赌越输,输得精光。其实输掉的钱已经沦为沉没成本,是否继续赌博的决策不应与此相关,而应该基于对输赢概率的判断,但人们是非理性的,输得越多越爱冒险。其原因就是你基于沉没成本来衡量输赢影响了眼前的判断和决策。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慎重对待具有高沉没成本的领域。比如,具有明显规模效益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
11、讯、汽车、交通等,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高沉没成本吓跑了潜在的投资者,才使得现有参与者能够保持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对于个人来讲高沉没成本的选择有哪些呢?职业和婚姻应该首当其冲,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选择时我们需要格外慎重和理性。 世界上没有“成本价”这回事。传统上是这样理解“成本价”的:假设中国电信铺设固网花了1000亿元人民币,那么这是成本。把这成本分摊到每分钟的通话服务上,那就是每分钟的通话成本。不妨假设那是1毛钱,这1毛钱就是通话服务的“成本价”。有些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电信收取用户的资费低于1毛钱的成本价,它就要涉嫌“倾销”或“不正当竞争”了,但这
12、样理解是错的。经济分析应该这样:早在中国电信的投资上马以前,即在项目的策划阶段,那1000亿元人民币的确是成本,因为成本就是最大的代价。这笔钱如果不用来铺设固网,还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所以,在投资实施前,铺设固网的成本,就是那些本来可以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但是,一旦固网竣工,那么固网本身就不再是中国电信提供通话服务的成本!为什么?因为固网除了提供通话服务外,不能转作他用,所以用户利用固网打电话是无成本的!正因为这样,中国电信的收费底线,接近于零。中国电信当然想漫天要价了,实际上就是这样,中国电信的资费依然很高,至今名列世界前茅。这么高的资费,跟成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同时也要明白,它收费的底线
13、远远没有那么高,相反,是接近于零!这跟当初的成本一样没什么关系。只要用户肯给一丁点钱,中国电信就愿意给你打电话,因为线路已经铺好,不能转作他用,闲着也是闲着!那么,实际的资费是怎样定出来的呢?答案是:用户能承受多少,厂商就索取多少。中国电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资费标准的。这就是价格理论的神来之笔:厂商对最终用户的收费高低,取决于最终用户的需求有多强烈,而与厂商既往的生产成本无关。一旦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电信话费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能否真正的降价取决于全国人民的需求,自从手机普及后,人民对固定电话的需求一直再降,所以中国电信话费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 经济学的
14、思维方式对当前的财务工作有很大启示。反思生活中,让沉没成本参与当前决策的例子不胜枚举。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需要良好的自省和向前的生活态度,培养豁达大度的品质,正视沉没成本,理性与沉没成本说再见,截断错误,轻装上阵,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智慧。比如,某公司在决策某项业务是否应该继续开展,假设为开展该项业务,公司前期已进行工程设备投资并形成资产1000万元,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年折旧费用为100万元,假设该业务当年收入为150万元,新增的成本费用为80万元。从历史全成本概念出发,该项业务为亏损业务(收入150-折旧费用100-新增成本费用80=-30万元),可能会给出亏损业务不宜开
15、展的决策建议,显然这是错误的建议。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应考虑。而采用边际分析法,由于该业务边际收入150万元大于边际成本80万元,该项业务应该继续开展。因此相关分析人员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研究如何进行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分析,这才是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历史完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顾和相关考核、评价。 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这么想:若早知如此,我当时本来是会这么做的,那么我现在就这么做吧。相反,你应该这么想才对:无论过去怎么样,在现有的情况下,继续做下去是否值得这叫“不究既往”原则。它适用于人生的任何决策。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一本面面俱到的书,内容既涵盖经济学自创立
16、以来涉及的所有课题,也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经济问题。个体行为群体合作,交换,产权,游戏规则,构成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立论基础。而散落于书前书中书尾大量的真知灼见,又使整本书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这些我眼里的真知灼见包括但不限于:其一,社会经济现状是个体选择和群体合作的无意结果,这个结果并不为我们掌控,其中却包含了每个个体的参与,为个体的理性选择所促成。其二,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个人对私产的完全处置权和必要的游戏规则,构成了健康经济环境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其三,工作和收益是根据能力和需求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又是在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游戏规则之下进行。其四,政府政策并不总是
17、由公共利益引导的,而往往受到特殊利益的支配。其五,交换贸易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方式。其六,“财富是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这个定义说明财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等同于实物和货币。等等。 第2篇:经济学思维方式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自去年11月收到书至今已有3个多月,其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美国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寒假终于在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回避了高深的数学模型,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语言浅显易懂,深刻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虽然以前读大学时,我也读过一些经济学书籍,比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完全不
18、同于前述经济学著作,它探究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学,更主要的应该是经济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理性决策的水平。 一、机会成本不容忽视 该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成本相关概念的理解。关于成本概念,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与标准委员会是这样定义的: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与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可见,成本不仅是指耗费
19、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以及进行预测决策所需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不同的行为选 1 择就会有不同的成本,成本天然地与某个个体的选择和决策相关,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比如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乘坐飞机需要2小时,乘坐火车需要18小时,我们发现一个律师会选择乘坐飞机,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则选择乘坐火车,乘坐火车的成本对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于农民工可能只是火车的票价,对于律师则要加上坐火车多花费的16小时他可能取得的收益,假设一个律师一小时收费可达200元,坐火车对律师而言将是成本极高的行为。可见同一行为对不
20、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成本是对某个具体主体而言的成本,对于律师他需要对因坐火车多花的16小时赋予的价值3200元计入乘坐火车的成本,所以他理性性选择了乘坐飞机。又如,飞机取代了马车,不是因为飞机的“技术”比马车更先进,而是因为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飞机的“机会成本”比马车更便宜。至于短距离的交通,比如到邻街买一瓶酱油,马车就显然比飞机合算。同样,航天飞机的技术虽然比飞机更先进,但由于它的成本太高,所以人们不会坐航天飞机越洋。不管怎么选择,都只是取决于成本,而不是技术。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力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事,那个被放弃的
21、机会所带来的可能收益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用来衡量取得一个机会必然舍弃的另一个机会的相当价值。虽然人人在行动上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但自觉地理解这个概念的人,却并不很多甚至很少。 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价格最贵的那个。说起来有些绕,举例解释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 2 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 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那么,
22、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 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中,包含有“比较”的含义。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以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方案,和原来那个方案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没有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比较”的意识。他们的“常识性”思维是这样的:某种方案有许多弊端,那么,就应该取消它,这样,就消除了弊端。我称这种人为线性思维者。他们的思维只能沿着一条线进行,从不左顾右盼。机会成本,或者说“比较”的意识,之所以
23、重要,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是利弊兼备的,任何方案,必然兼具成本和收益。人们要想得到这个收益,就必须付出那个成本。想要在人群中生活,就必须忍受别人的存在。想要中大奖,就必须买彩票并准备好不中彩。想要看电影,就得对着银幕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没办法让成本为零。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世界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仔细考虑一下机会成本,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如果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选择的话,其机会成本就最低。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作为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
24、代价。但机会成本是无形的,在现实决策中容易被忽视。例 3 如,企业业绩评价在19世纪以利润为主要衡量指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以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盈利为主要衡量标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开始以经济增加值(EVA)为衡量标准。企业业绩必须从股东的角度来衡量,股东追求的是超过股东投入部分的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与效益最大化无法衡量股东的价值。EVA由于考虑了股东的机会成本,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当期经营者创造的股东价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企业只有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一定是
25、赢利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衡量业绩、投资等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书中提到,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就是额外的收益或成本。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因此,不考虑机会成本,就无法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与分析,从而无法理性决策,工作就缺乏效率。 二、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而且不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这类支出在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沉没就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它是历史成本的一部分,不可恢复。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
26、择机会。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书中尤其强调别把边际 4 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你是理性的决策者,那就不应该在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因为决策是要往前看,是你当前应该怎样选择,沉没成本已经成为历史,已经与当前无关了,不应该作为当前我们决策时考虑的因素。道理似乎非常简单,但做到假设过去是零成本的心态其实很难。比如,赌博,赌徒总是在输钱后想着如何翻本,结果越赌越输,输得精光。其实输掉的钱已经沦为沉没成本,是否继续赌博的决策不应与此相关,而应该基于对输赢概率的判断,但人们是非理性的,输得越多越爱冒
27、险。其原因就是你基于沉没成本来衡量输赢影响了眼前的判断和决策。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慎重对待具有高沉没成本的领域。比如,具有明显规模效益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汽车、交通等,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高沉没成本吓跑了潜在的投资者,才使得现有参与者能够保持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对于个人来讲高沉没成本的选择有哪些呢?职业和婚姻应该首当其冲,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选择时我们需要格外慎重和理性。 世界上没有“成本价”这回事。传统上是这样理解“成本价”的:假设中国电信铺设固网花了1000亿元人民币,那么这是成本。把这成本分摊到每分钟的通话服
28、务上,那就是每分钟的通话成本。不妨假设那是1毛钱,这1毛钱就是通话服务的“成本价”。有些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电信收取用户的资费低于1毛钱的成本价,它就要涉嫌“倾销”或“不正当竞争”了,但这样理解是错的。经济分析应该这样: 5 早在中国电信的投资上马以前,即在项目的策划阶段,那1000亿元人民币的确是成本,因为成本就是最大的代价。这笔钱如果不用来铺设固网,还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所以,在投资实施前,铺设固网的成本,就是那些本来可以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但是,一旦固网竣工,那么固网本身就不再是中国电信提供通话服务的成本!为什么?因为固网除了提供通话服务外,不能转作他用,所以用户利用固网打电话是无成本的!
29、正因为这样,中国电信的收费底线,接近于零。中国电信当然想漫天要价了,实际上就是这样,中国电信的资费依然很高,至今名列世界前茅。这么高的资费,跟成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同时也要明白,它收费的底线远远没有那么高,相反,是接近于零!这跟当初的成本一样没什么关系。只要用户肯给一丁点钱,中国电信就愿意给你打电话,因为线路已经铺好,不能转作他用,闲着也是闲着!那么,实际的资费是怎样定出来的呢?答案是:用户能承受多少,厂商就索取多少。中国电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资费标准的。这就是价格理论的神来之笔:厂商对最终用户的收费高低,取决于最终用户的需求有多强烈,而与厂商既往的生产成本无关。一旦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
30、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电信话费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能否真正的降价取决于全国人民的需求,自从手机普及后,人民对固定电话的需求一直再降,所以中国电信话费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当前的财务工作有很大启示。反思生活中,让沉没成本参与当前决策的例子不胜枚举。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需 6 要良好的自省和向前的生活态度,培养豁达大度的品质,正视沉没成本,理性与沉没成本说再见,截断错误,轻装上阵,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智慧。比如,某公司在决策某项业务是否应该继续开展,假设为开展该项业务,公司前期已进行工程设备投资并形成资产1000万元,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年折旧费用
31、为100万元,假设该业务当年收入为150万元,新增的成本费用为80万元。从历史全成本概念出发,该项业务为亏损业务(收入150-折旧费用100-新增成本费用80=-30万元),可能会给出亏损业务不宜开展的决策建议,显然这是错误的建议。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应考虑。而采用边际分析法,由于该业务边际收入150万元大于边际成本80万元,该项业务应该继续开展。因此相关分析人员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研究如何进行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分析,这才是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历史完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顾和相关考核、评价。 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这么想:若早知如此,我当时本来是会这么做的,那
32、么我现在就这么做吧。相反,你应该这么想才对:无论过去怎么样,在现有的情况下,继续做下去是否值得这叫“不究既往”原则。它适用于人生的任何决策。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一本面面俱到的书,内容既涵盖经济学自创立以来涉及的所有课题,也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经济问题。个体行为群体合作,交换,产权,游戏规则,构成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立论基础。而散落于书前书中书尾大量的真知灼见,又使整本书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这些我眼里的真知灼见包括但不限 7 于:其一,社会经济现状是个体选择和群体合作的无意结果,这个结果并不为我们掌控,其中却包含了每个个体的参与,为个体的理性选择所促成。其二,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33、的前提。个人对私产的完全处置权和必要的游戏规则,构成了健康经济环境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其三,工作和收益是根据能力和需求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又是在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游戏规则之下进行。其四,政府政策并不总是由公共利益引导的,而往往受到特殊利益的支配。其五,交换贸易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方式。其六,“财富是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这个定义说明财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等同于实物和货币。等等。 随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草草读完,一个关于经济社会生活新理念在我的心里得以初步显现,它对于我今后的工作生活必定大有助益。我觉得为这种阅读花费时间,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人人都能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用经济学的
34、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社会会更和谐,工作会更有价值,生活会更有趣味。今后我将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好这些好的理念和原理,真正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融入实际工作中,努力为单位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3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字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2000字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2000字 刘传坤 鲁高端会计行政事业三期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思考,结合本职工作,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的感想总结如下: 未来预期作为产权 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市场经济概括起来可以用两个词,即竞争与价格。价格的上下变动是在交换中产生的,而交换的前提是要确认产权。换句话说,明确了产权就能够进行自由的
35、交换,在交换中才产生了价格。所以说,产权清晰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那么,绩效考核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激励员工做好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摆在我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公司刚刚成立,初具规模,虽成立不到半年,但已有十三家子公司,员工近50余人。如何在初创国企做好绩效管理,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单位内部的责、权、利不清晰,兼任问题存在,行政思维浓厚。针对这种情况,领导把绩效考核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在现有的理论体系中,无论是目标激励还是平衡积分卡管理,都不能照搬到我们的企业中去。经过认真的研究,并受到本书的启迪,现将我公司分三类进行绩效管理。第一类单位,即房产行业
36、;第二类单位,即服务行业;第三类单位则是政策性企业。那么对于房产企业的考核,把团队对未来的利润预期作为团队的一项产权,即团队认为他们可以拿到的东西。把企业产生的税后利润作为基准目标,超过的按百分比计提绩效奖励。以团队缴纳的风险金为限额,按照税后利润与风险金孰低作为团队的绩效。日常考核侧重于管理指标,比如:内部控制、绩效考核、预算管理。将日常年度的平均得分来修正项目结束期的利润指标,最终算出团队的绩效。这一设计的思想来源于本书中的经济理论即”用人们认为他们可以拿走的东西”这一短语来替换产权。 在设计房地产项目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在承接项目的时候,对内外进行公告。也就是说谁来承接这个项
37、目是透明的,只要有能力和实力,谁都可以报名。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预测利润,衡量风险金,即参与者中报价高者承接项目。在承接阶段即引入竞争手段,在整个房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公司对其进行审计、财务监督、纪律检查等。项目周期结束后,进行清算、分配利润。 以上对房地产项目的绩效考核,引入了竞争机制、价格手段。即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绩效考核问题,市场手段的内部化也是受到本书的启迪。 泡泡法的启示 允许和鼓励空气污染源直接进行交易,执行机构并没有对每个烟囱的排放制定严格的限制,而是只要能在另一处弥补回来,就允许工厂可以在某处超限。他们设想,整个工厂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泡泡,只要控制向泡泡中的总排放即可。在这种政
38、策下,工厂可以在其减排控制成本非常高的时候让排量提高;在控制排放成本较低的时候,再弥补回来。这样,就能降低到某一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范围。泡泡法实际上使企业可以买卖污染权,将污染权作为一种产权,用绿豆去代替,则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由上述问题,我想到正在从事的一项工作,即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的买卖和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买卖。占补平衡指标是指利用开发未利用地变成耕地,从滩区等整理出耕地,转移到城市。即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变成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指标与计划指标相匹配。不仅完成了土地性质的空间转移,也完成了由富裕地区的财富向贫困地区财富的转移。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买卖是指从农村,尤其是居住比较分散的空心村,进行拆
39、迁、安置,如拆迁区为100亩地,安置区为40亩地,则节约出60亩地的增减挂钩指标。在农村增加的这60亩农用地指标,可以转移到城市周边,由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变成建设用地,这样完成了由农村的土地向城市周边的土地的转变。占补平衡指标与增减挂钩指标这一制度的设计,进行了空间的转移,不仅由不动产变成了动产,也完成了由富裕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财富转移。无论是占补平衡指标还是增减挂钩指标,都是在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总理不减少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即指标的转移,相当于泡泡法中的”绿豆交易”.那么如果把这两种指标抽象化为一个有形的东西,则可以用金豆来代替。当然,也可以用地票来代替。金豆、地票的交易实际上也是一种产权的
40、交易。 以上无论是绿豆还是金豆,都是在一种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交易完成了空间上的转移,实现了产权的自由流动。污染源变成污染权,不动产变成动产,冲破了传统的思维,实现了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均衡。我相信,其他类似的问题,也可以用这种市场手段去解决。 交通秩序的启示 在十字路口,成千上万的人开着不同类型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却井然有序。如果从高空俯视,我们看到的所有车辆是平稳有序的车流,高峰期的交通状况确实是社会协作的巨大成果,而并非是混乱与无序。那么这种交通秩序,引申到企业的管理中去,我想也就是企业的秩序规则,换句话可以说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没有交通路线、没有红绿灯的情况
41、下,人们开车不碰撞,那是人的素质决定的。如果车辆非常多,而又无交通信号、交通路线,再高的素质也会出现交通事故。在企业内部,如交通秩序一样,要设定流程图。企业内部较大的风险提示,如同交通中的红绿灯一样。如果要维持企业的有序运转,必须设计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内部制度和流程,才能使企业如同汽车一样,平稳向前。如果没有这套规则,也就如同交通中没有指示线、没有红绿灯,则需要交警进行指挥。即便由交警来指挥,交警也要知道交通的规则,否则会杂乱无章。就如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内控,则需要领导来指挥。即便由领导指挥,他们也要知道什么是内部控制,什么是企业运行的规则。由交通秩序来描绘内部控制的运行是非常恰当与形象的
42、,也更容易使人们了解内部控制这么一种管理语言,便于内部控制的推行。 第4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_心得体会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谭宇航 我不是经济学的专业学生,书本中一些经济学上的名词、概念、图表、分析方法等或许很吸引我,但其究竟说得是否全面,我并不能清晰地知道。想来想去,我还是比较喜欢成本效益这个概念,因此,我试图从一个成本效益的角度解读一些决策。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成本利益核算,社会活动的经济化也就是对社会活动的成本利益进行核算的过程,而在法学研究领域,成本利益核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立法成本,司法执行
43、成本,社会守法成本等一系列的名词正是这种观点的体现。其目的正是在于以最有效的方法最大化在社会中的权利资源所可能带来的效益。 法律最终注意的并不是事实而是当事人通过证据而提供的事实,事实本来就存在着多个侧面,法律对事实的关注不可能面面俱到,若将大量成本运用在了解事实上,能不能把它找全了是一个问题,找到它们的价值又能获得多少更需要探讨。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立法上设立了一系列的推定制度、举证制度,它所考虑的正是在无法澄清事实(或者其成本过高)的时候,法律该如何做。 成本利益核算法是一种带有着较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的分析思维,它并不赞成康德人皆目的而非工具的观点,每个人在诸多的决策中都不可能不成为某种意义
44、的工具。它认为帕累托最优原则在实际中不可能存在(只能相对存在,近似最优),每一个改革之所以会取得支持并不是因为不存在利益受损的人而社会总体利益增加。若人们在无知之幕中投票,出现A事件的概率是50%并会造成6个单位的损失而出现B事件的概率也同样是50%,但会造成10个单位的损失,正常的人们必然会支持做A而牺牲B.可一旦当某人走出无知之幕,发现A会对自己产生12个单位的损失时,该人就会反对A.群体与个体的冲突正因此而产生,但决策者必然会选择A,因为这样做显然会带来更少的损失,某人因而成为了工具,决策也难以说得上符合帕累托最优。城市拆迁运动中不乏钉子户的存在,他们极尽其力反对拆迁,但拆迁运动并不会因
45、为他的一家的反对而停止,城市要发展,建筑公司要赚钱,民众要住进新房这一切构成了更加重要的利益来推动拆迁工作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的展开。我们反对的是强拆,因为破坏物权保护制度,不当运用权力会给社会带来更加大的损失(考虑到制度被破坏掉的成本)。同理,我们反对随地摆摊,支持城管执法活动,因为随地摆摊对城市管理、居民出行等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相比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获利更少。但我们同样也反对城管暴力执法(理由同上),我们也支持为这些摆摊的弱势群体找到更好的出路(因为这会给弱势群体创造利益)。成本利益核算法要求决策者考虑各种各样的行为对人可能造成的后果,到底人们要付出多少成
46、本而又能获得什么,有利的行为才能纳入决策之中。成本效益核算法要求法律模拟市场运行法则运作。一般情况下,双方中谁能以较低的成本避免某事的发生,谁就有避免该事情发生的义务。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第5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2000字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2000字 刘传坤 鲁高端会计行政事业三期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和思考,结合本职工作,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的感想总结如下: 未来预期作为产权 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市场经济概括起来可以用两个词,即竞争与价格。价格的上下变动是在交换中产生的,而交换的前提是要确认产权。换句话说,明确了产权就能够进行自由的交换,在交换中才产生了价格。所以说,
47、产权清晰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那么,绩效考核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激励员工做好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摆在我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公司刚刚成立,初具规模,虽成立不到半年,但已有十三家子公司,员工近50余人。如何在初创国企做好绩效管理,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单位内部的责、权、利不清晰,兼任问题存在,行政思维浓厚。针对这种情况,领导把绩效考核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在现有的理论体系中,无论是目标激励还是平衡积分卡管理,都不能照搬到我们的企业中去。经过认真的研究,并受到本书的启迪,现将我公司分三类进行绩效管理。第一类单位,即房产行业;第二类单位,即服务行业;第三类单位
48、则是政策性企业。那么对于房产企业的考核,把团队对未来的利润预期作为团队的一项产权,即团队认为他们可以拿到的东西。把企业产生的税后利润作为基准目标,超过的按百分比计提绩效奖励。以团队缴纳的风险金为限额,按照税后利润与风险金孰低作为团队的绩效。日常考核侧重于管理指标,比如:内部控制、绩效考核、预算管理。将日常年度的平均得分来修正项目结束期的利润指标,最终算出团队的绩效。这一设计的思想来源于本书中的经济理论即用人们认为他们可以拿走的东西这一短语来替换产权。 在设计房地产项目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在承接项目的时候,对内外进行公告。也就是说谁来承接这个项目是透明的,只要有能力和实力,谁都可以报名。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预测利润,衡量风险金,即参与者中报价高者承接项目。在承接阶段即引入竞争手段,在整个房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公司对其进行审计、财务监督、纪律检查等。项目周期结束后,进行清算、分配利润。 以上对房地产项目的绩效考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