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共16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136460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共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共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课标要求】“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课标分析】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但至今尚没有一个权威的、得到大家公认的关于信息的概念。对于课标中提出的“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我的理解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信息重要性与普遍性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对有关事例是否属于“信息”进行识别与判断,能够对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很好地理解并能列举相关的事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普遍性,信息的三个流行的定义以及信息的主要特征,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这

2、些概念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畏难情绪,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过深的纠缠“信息”的概念与定义,而是通过丰富的信息实例,来丰富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然后学生自己通过对相关感性认识进行归纳,并建构起自己对“信息”的认知。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相关的上机操作内容。【学情分析】1.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应该是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的高一新生,他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形式主要采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的分组采用的是异质分组。2. 本节课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识介绍与现实事例的判别,没有相关的操作学生兴趣可能

3、专心-专注-专业不高。因此课堂中用到的信息事例,力争做到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真对高一新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环境,都有一种渴望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心理,我在设计每项探究活动时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此过程我会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维度(1) 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的普遍存在性。在了解信息的不同定义的基础上,对是否属于“信息”能正确地进行识别与判断。(2) 能描述信息的特征,并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做进一步的说明2. 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在对大量信息事例占有的基础上,去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的普遍存在性;去了解信息的不同定义;

4、去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信息的特征的举例说明,来进一步的加深对信息的特征的认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学生通过对息事例的列举及信息特征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新颖、贴近学生活的信息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难点:信息的定义【设计思想】1. 课前利用“问卷星”做一个的前置测评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进行一个测试, 通过测评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课标对学生要求之间的差距。为高效的组织好本节的教学垫定基础。2. 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 置测评引导学生完成“前

5、置测评”,强调大家要实事求的答题学生在各自的计算机上, 填写测评试题并提交。本测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于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多少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情 景 创设, 激 情 导入展示“生存实验”: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 1000 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小组内时行讨论交流以在 1 分半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以 小 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从所给的物品中选出最适

6、合的三件, 并简单的说明理由。创设情境 给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流程】。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供选的物品有:笔记本电脑、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主 题活 动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给出队员最应该带的三件物品是“钢刀、火石、指南针”。并提示学生: 我们“教材上的第一句话给出选择这三件物品的原因”。引导学生看教材,并做进一步的解释:钢刀代表的是物质、火石代表的是能源、指南针代表的是信息。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信息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一节课我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信息,以及它有哪些特征。(板书信息及其特征)学生在课本上第一句话, 的提示下

7、, 分析选择“钢刀、火石、指南针” 的原因。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加深了对信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同时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各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学生列举身身边有那些和信息有关的事例,然后我会根据前置边有关信息大量的信息事主 题测评的结果不同,我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的事例例的列举,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让学活 动2【方式一】每个小组至少列举一个身边有关信息的事例,并做必要的解释、说明。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师生共同归生通过众多的事例感悟信息无处不在组列举的事例更典型。纳总结: 信无时不在。其二、大【方式二】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列举一些身边的有关息无处不在量事例的占有为学信息的事例,能

8、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身无时不在。生理解下面将学习边的信息?信息的定义和信息。,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学生列举相关事例的的基础上,老师再补充一些信息的事例。(上课的铃声、教室里的课程表、新闻联播、厕所门口的图形标志)最后总结:“刚才我一起认识了大量的信息的事例,看来大家都是一群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热爱生活的好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世界里,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因此我们说信息是普遍存在的。”的特征,储备充足的感性认识。老师所举的信息事例包含了声音、文字、视频、图形各种载体的信息,为下面学习信息的定义做一铺垫。刚才我们一起列举了这么多的有关信息的事例, 那究竟什么是信息

9、呢?大家能不能根据我们前面所列举的事例,自己尝试着给信息下一个定义呢?大家讨论一下。(时间1 分钟)师:信息虽然和我们密切相关,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展示第一个定义:“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关于这个定义我做以下强调和解释:学生尝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信息的定义。信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课程标准中也只是要求“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主 题学生汇报学中不去纠缠“信活 动3讨论的结果。息”的概念与定义,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那数据、信号、消息本身是信息吗?(数据、信号、消息本身不是

10、信息,它们所包含的竟义才是信息。)(2) 在计算机里面“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我们都 称为数据。”所以上课的铃声、课程表、新闻联播、厕所门口的标志所包含的意义都是信息。(3) “信号所包含意义也是信息”。如:如在电影中,搞地下工作的同志们,晚上接头时,拿个手电筒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这种光信号,所包含的意义也是信息。(4) “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也是信息。”如:课间的时候,班主任来到教室说,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今天的晚上学校安排我们班到学术报告厅看电影。那这则消息所包含的意义是不是电信息呀!所以: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我们通常用这句话来解释什么是信息。)老师讲授, 学生

11、思考只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感性认识的归纳,建构起自己对“信息”的认知。三个定义,重点讲授第一个。另外二两个定义只给出是谁提出来的,是从哪个角度来对信息进行定义的。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 展示第二个定义“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这是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来的,它是从信息的来源这一个角度来描述的。3. 展示第三个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 西”这一个观点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提出来的。他认为信息是对于信息接受者来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 具有“不确定性”当获得该信息之后,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或消除” 这一观点是从“信息

12、的作用”这一角度来描述的。在讲授完信息的这三个定义之后,我给出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测评。我展示关于一张关“烽火的图片”,给出问题:“当外敌入侵时,点的烽火是信息吗?”师总结:烽火本身不是信息(烽火本身是一种光信号),烽火所包含的“有外敌入侵”的意义才是信息。很好,看来大家对于信息的定义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何事物都有自已的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所以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信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信息具有哪些特征。下面大家快速的浏览一下教材,看一下教材上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哪些特征?通过“前置测评“的统计分析,这六个特征中哪学生老师任务的给出力主 题

13、活 动4些特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哪向个特征是需要我重点引导启发的,已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讨论研究的时间为 5 分钟。的追问下进行深入的思考。求做到明确,有必要的方法指导和激励措施真对信息的每个特征我的设计如下:、载体依附性:问: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具体的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在信息的的表示、传播、存储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学生汇报问:那存在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老师设问和(对,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追问。问:什么是信息的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老师将要补充问:那常见的信息的载休有哪些?的内容,通过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称为信息的载体,另外巧妙的设问、恰当教 学环节教师活

14、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我们还把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理介质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 总之: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男女厕所门口的标志信息可以依附于文字,也可以依附于图形!)另外不同信息也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问:信息的加工处理通常是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提炼。问: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信息的价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信息的价值会升高)。问:那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一下吗? 展示“有关王进喜的报道”问:“你能从这几篇报到中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但是当年的一群的日本人确从这几篇报中发现了巨大的有价值的信息:

15、通过铁人王进喜身穿大皮袄的样式,以及背后下着的鹅毛大雪,他们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北三省的结论。的追问的形式给出学生讨论比直接陈述更能有分析案例。效的引发学生思考。该案例除了要告诉学生:信息通过加工,价值会升高之外,还要让学主 题生明白,同一信息活 动5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来到马学生边听边思考信息的传递性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进行拓展带出两个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推断出马家窑名词“信息通信”和就是大庆的中心。“信息存储”从报刊报道的大庆的设备全是肩扛人抬,

16、又得到一个推断:马家窑离火车站不远,远了就抬不动了通过王进喜参加中央会议的报道,推断大庆已经主 题大量出油了;通过对信息具有共活 动6根据人民日报一幅照片上钻台手柄的架式,计算出了油井的直径;最终:这些人迅速设计出适合享性原因的追究,加深对共享性的理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解。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这些人一举中标。结论:几篇普通的报道,它所传递出的信息经过根据学生所举事加工处理,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这说明信例的情况决定是否息是可加工处理的,通过加工处理,信息的价值会补充“张家卖油,升高。但是同一信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它李家卖日历”的案主 题的价值也是不一

17、样的。、信息可以脱离其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例活 动7播。(可存储性)通过“徐玉玉案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我现在为什么还能了解到以前发生的事情那是因为信息能脱离其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所以我们现在才可以通过书籍、录音、影像看见或听到以前发生的事情。、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传递:问: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信息沿空间进行传递,它的本质是什么?(信息沿空间的传递的本质就是“信息通信”)问:信息除了沿空间进行传递之外,是不是还可以沿时间进行传递。“流传百年的民间故事”其中的信息是沿时间维度进行传递的,信息沿时间进行传递它的本质是什么?(信息沿时间的

18、传递的本质就是“信息存储”)()问:信息的共享指的是什么?(一方面是指信息可被重复使用,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可以被不同的人同时使用)。那大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信息为什么会具有共享性呢?物质和能源具不具有共享性?(物质和能源不具有共享性是因为物质和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消耗,信息只所以具有共享性?例再次告诫学生信息是有真伪性的, 面对种五花八门的信息一定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强调信息的特征有许多,我们介绍的只是六个主要的特征。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是因为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消耗。(共享性是信息最大的特点)、信息具有时效性:问:信息的实效性指的是什么?(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

19、化。)所以信息的时效性常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那你能给大家举一个有关信息时效性的例子吗? 举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张家卖油、李家卖日历张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攒了一坛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李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张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到了年底却没能换到钱?为什么?分析:油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的是信息,日历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所以说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真伪性。展示”QQ 号码中奖的案例”问:你会登录它给的网址去领奖吗?为什么? 解释:信息的真伪性就是指信息有“真实”和“虚假”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

20、生活动设计意图之分真实的信息让我们受益,虚假的信息让我们受害。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惨痛的教训“山东临沂 18岁女孩徐玉玉,今年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但在 月 19 日这一天,她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了上大学的学费 9900 元。在得知被骗后,伤心欲绝,最终离世,让人痛心。”这个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信息是有真伪之分的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天上也不会掉馅饼,面对各种冠冕堂皇的信息,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一颗警惕的心。除了这些特征,信息还有其它的特征吗?除了以上六个特征外,信息还有普遍性、可转化性(一种格式转化为另一种格式)、还有可压缩性等特征,我们重点认识上面介绍的六个特征。实 践应 用

21、、萧伯纳的名言问: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信息的共享性,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在信息的共享过程中出现了+的这种情况。问:这对我们平时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 进行思考。“萧伯纳的名言”一是用来检测学生对 “ 信息的共享”性是否达标,另外通过对该题目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要多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已学习体验和学习心得切忌闭门造厂。在信息的共享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会有+的收益。)、有两个公司各自派遣一名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开拓新市场。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二天,两个推销员各自给总公司发了一封电报, 一个人

22、写道此地无市场,因为所有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就回去;另一个写的则是我将常驻此地,这里市场潜力巨大,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鞋子穿。问:“这个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的道理呢?”(同一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价值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 进行思考自已应该怎么做。的分析,学生能够从信息的共享性的角度认识到“讨论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两个推销员到非洲推销皮鞋”是信息的价值性的一个引申,同时也突出强调了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重要意义问:如何才能做一个认识信息、理解信息、利用信息能力强的人?(认真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有哪此

23、收通过最后的评测突获,我们通过了一个野外生存的案例,认识了信息出了对学习过程的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的三要素之一,通过大家列学生起来谈评价,同时也对学举的 各种信息的事例,我们认识到了信息是无处收获。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 结不在,无时不在的,紧接着我们了解了关于信息定义的三种流行说法。最后我们分小组讨论了信息的特征。这是我们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内容。下面,我们再对本节课我们的学习效果做一个测评。评测总共三个题目分别对应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有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生对于本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是否认可做了一个调查,这将是我日后改进教学的一个依据拓 展延 伸如果我

24、们还想再深入的研究有关信息的问题,那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入手研究?师:大家想不想听一下我的意见?()我们首要研究一下,如何的来获取信息的()获取了信息之后,我们如何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获得更高价值的信息。()随着捅有信息量的增加,我们是不是要研究一下如何的去管理信息。使信息发挥更大的效益。()当我们有了交流的需求时,我们是不是还要研究一下如何进行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然后让学生,翻开教材的目录,查看一下,第二章至第五章的题目,原来教材就是按这几个方面来编写的。小组讨论共同研究推荐发言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对该门课的整体架构有一个认识。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最后总结:无论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管理还是信息的表达与交流都是信息素养中技术层面里的最基础的部分,所以我们教材的名称叫“信息技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