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典故六则.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6136262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历史典故六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典历史典故六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历史典故六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历史典故六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典历史典故六则历史上出名的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历史典故六则,欢迎参考阅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处】新唐书魏征传。【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看法,才能正确相识事物;只信任单方面的话,必定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历史典故】魏征是唐初闻名的政治家,敢于直言不讳地向唐太宗提看法,而且多被接受。有一次,唐太宗同魏征一起探讨治国之道。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能贤明?怎样叫暗昧?”魏征答道:“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看法;而有些皇帝之所以暗昧,是因为只片面地听信少数人的话。从前帝尧明晰地向民众了解状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刚好驾驭。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

2、、鲧、驩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被软禁饿死;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仁君广泛听取看法,则贵族大臣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听了,非常赞成。【成长心语】唐太宗因为擅长纳谏,因而成了一代明主。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当仔细听取各方面的看法,全面了解状况,才能明辨是非;假如只听一方面的看法,就会作出错误的推断。一个兼容并包的人,无论是什么人的指责或者建议,他(她)都能洗耳恭听。正如明朝陈继儒所说:“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一个人不怕犯了错误,就怕不愿虚心接受人家的劝说、看法和建议。当局者迷,须要旁观者来谆谆

3、告诫,方可洗心革面、初露锋芒。 胡服骑射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装扮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这个典故告知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特长,勇于改革。【历史典故】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国君,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国君,面对周边的诸侯国日益强大,便考虑着赵国的发展前途。国家要强盛,就必需改革一番。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殊的特长: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便利;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敏捷机动性。于是,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见,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

4、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吩咐还没有下达,就遭到很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依据实际状况而实行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颁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起先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实力和军事实力大

5、大提高,接连战胜了接近的中山、东胡等国,向北开拓了上千里的疆域,赵国日益壮大起来。【成长心语】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其实,人的一生中,不论在任何领域,都会遇到各个领域的强者,面对这些强者,最重要的是“把起点放低”,取长补短,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有人觉得努力学习很苦,但当你看到自己的进步,志向渐渐实现的时候,即使再辛苦,心里面也会长存一分甘美,终生回味。 平易近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释义】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方看法亲善可亲。指看法谦亲善,使人简单接近。也指文字浅显,简单理解。【历史典故】周公,名姬旦,是西周初年闻名

6、的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宗周而得名。周公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武王去世后,成王即位,周公仍旧在朝摄政辅佐成王,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鲁国去。伯禽受封到鲁国,三年后才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问:“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劲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受封到齐地的太公望(即姜子牙),却在五个月后便向周公汇报了施政的状况,周公问:“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周公听完,感慨地说:“鲁国将来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令假如不简易平和,人民就不情愿接近;政令平易,贴近民众的生活,人民才能归附。”【成长心语】谦和,是一种人格之美

7、,恒久散发着馥郁之香。为人谦和,人必亲之;不可一世,大摆架子,人必远之。这就是姜子牙断言鲁国将来必将臣服于齐国的缘由。其实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高傲只会将自己孤立起来。反之,敬重别人,谦逊温柔,人们自然喜爱亲近你。 夜郎自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释义】夜郎:汉朝时期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方夜郎自大。【历史典故】西汉时期,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它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与邻近地区的国家相比,夜郎这个国家是最大的。所以,从没离开过自己国家的夜郎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一天,夜郎国王与部下巡察国境的时候,他指着

8、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愿,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当然没有了。”接着,他们来到河边,国王问:“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河了。”部下们异口同声地说:“一点都没错。”从今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信任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家,竟然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使者到了夜郎国,傲慢、无知的国王竟然也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使者心想,夜郎

9、的地盘还不及汉朝的一个郡大,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于是,使者向夜郎国王介绍了汉朝的状况,但夜郎国的人却说什么都不信任。【成长心语】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是人才,至少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所以,别人的成果我们一般是看不到的,而自己的成果总会在心里放大,对回报的期望自然就会越来越高,也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贡献没有被人发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正如夜郎国在夜郎国王的心目中是天下第一一样,人们的自大总是存在。诚然,一个人的身上可以有傲气与傲骨,但绝不能高傲和傲慢。先认清自己的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再去谛视四周的世界。别再一味地埋怨自己得不到应得的,也别再叹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那都源于你对自

10、己相识不清。 脚踏实地 【出处】(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八卷。【释义】双脚在地面上踏稳,踏踏实实地做事。比方做事踏实、仔细,作风质朴,不虚浮,不投机取巧。【历史典故】北宋时期闻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自幼便聪慧机警,且胆识过人,深得四周人宠爱。有一次,司马光与几位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其中一个小伙伴失足掉进了缸中。其他的几个小伙伴都傻眼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你看我,我看你,都吓得哭了。唯独司马光临危不乱,操起旁边的石头,便向缸砸去,一下就把缸打破了,水“哗”的一声流了出来,那个小伙伴因此而得救了。勤学苦读的司马光不到20岁便考中了进士。宋仁宗在位时,他已被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宋英宗

11、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司马光起先着手编年体史书通志。他花了19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著。书成之后,宋神宗特别兴奋,将书赐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写作资治通鉴的19年中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这一治学风格。对于这一点,不仅司马光的挚友敬佩不已,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深为叹服。邵雍是与司马光同时代的一位学者。这位老先生淡泊名利,一生不愿入朝为官,曾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他以毕生的精力探讨周易,并写有许多的著作,其中最闻名的作品便是皇级经世。邵雍与司马光交往甚密,他们时常在一起品评朝政、切磋学问。在洛陽时,司马光、邵雍、文彦博、吕公著等人常常聚首,大家知道邵雍特别擅长视察,特殊对面相学

12、有相当的探讨,便纷纷向他请教,请他说一说自己的为人。邵雍对文彦博说:“你面相好,是一个为人厚道,但又有些脾气的人。”司马光听了爱好也来了,便问道:“先生,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邵雍毫不犹豫地说:“你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啊!”司马光听了,不禁感叹:“知我者,唯邵雍也!”【成长心语】社会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的期望也在变:人们可以不用再为了从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苦恼,因为有飞机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实现;人们可以不用再为了找不到书而焦虑,因为有了电脑全部的书都可搜寻到但这个世界的规律却没变,吃东西时,还是得一口一口吃;学习时,还是得一点一点地去看;工作时,还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个

13、大胖子”,所以,还是脚踏实地地做事为好,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释义】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出了一条小路。比方为人真诚,严于律己,就能感动别人。【历史典故】李广,是西汉时期的闻名将领,为汉王朝立下了不行磨灭的战功。他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战功显赫,却从来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状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

14、他身先士卒,英勇坚韧,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士兵因此都特别爱戴他,情愿在他的部下,听他的指挥。李广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素有“飞将军”的美称。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防守,反抗匈奴的侵略。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走,敌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因此,匈奴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飞将军”。李广做北平太守时,匈奴人胆怯李广,不敢进犯。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很多与大将军平常并不熟识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宏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赞扬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芳香的花朵、甜蜜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旧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成长心语】李广的一生可谓是奉献的一生,他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不善言谈,只是静默地习兵练武守边防,他用真诚、高尚、严于律己的品德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和仰慕。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要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人最大的难题是管好自己,但是李广做到了,自律精神的光辉感染了他四周的人。自律是胜利者的共同特征,假如我们能够像李广一样做到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够获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