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目标】u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u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u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u 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自始,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教育技术界十年的不懈努力,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整合的层次
2、和教学模式等已经探讨的比较透彻。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整合的层次和教学模式等内容,并通过整合案例讲解具体阐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9.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9.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要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应该理解课程是什么。所谓课程(Curriculum)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1。即课程是一种计划或方案,在方案中对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作的设计和规定。而“整合”这个词,来源于英文“Integration”,可解释为“一体化、成为一个整体”。从哲学上讲,整合通常是指
3、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和细化过程。整合可以使系统内各个要素实现整体协调、互相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这个过程会导致生成一个新的事物,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0-23.即,整合使事物之间或其因素彼此融合,各构成部分发生质的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统一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
4、技术教育,2003,(1、2):22-27.。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并不是指单纯地将被分割的东西拼凑在一起,而是指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体的课程模式。这种内在联系是自然的、真实的、本质的,而非人为的。牵强附会的联系只能使得课程变成一个大杂烩,如果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的,就不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不是每个事物都必须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考虑总体课程的目标、总体课程的内容、总体课程的组织以及科目内容、单元学习方案中的具体活动等,并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
5、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也可以称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即: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
6、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16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应该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
7、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5):58-6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信息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主要的变化在于从强迫式学习转换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知识的并列性、片段性学习转换为融合性、关联性学习,从书桌上的学习转换为实践力、行动力的体验性学习,从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转换为研讨学习方法的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换为对应生活主题的学习。同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双向性,应该是双向整合,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于信息技术,两者应该做到各取所需,前者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后者是研究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8、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4-29。近年来,教育技术界的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在这种整合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应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应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或培养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2)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
9、的功能与作用。创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创造条件让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目的。(3)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堂电子化”、“教案电子化”和“课本电子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不是为教育增加一个研究领域,而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10、。努力在整合中,将信息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统一。9.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苗逢春.关于课程整合的六个问题J.信息技术教育,2003,(2).。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即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11、,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2.可以帮助教师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
12、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那些信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信息技术具有支持现代学习和教学的使命,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才对。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所谓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祝
13、智庭,刘雍潜,黎加厚译.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2.。我们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信息应用的实践力。按照课题和目的应用适当的信息手段,主要包括积极独立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和创造必要的信息,按照对方的具体情况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第二,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包括对信息手段特性的理解,对为了评价和改善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评性地处理信息,在接受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训练的,而且应该是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的。第三,参与信
14、息社会的态度,对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的理解,思考信息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对信息的责任,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共事的精神。4.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得传统的认知工具得到了充实,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认知工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获取和占有信息是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前提,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工具,是学生发现和获取信息的一种良好途径。第二,作为情境探究
15、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究和发现。第三,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的通讯工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协作学习常常无法顺利进行,而信息技术为有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第四,作为自我评测和信息反馈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高效和准确的学习评测系统,学生可以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各种问题,为不断进步打下基础。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理想
16、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创造工具: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第二,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第三,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第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6.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4,(5):58-62信息
17、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可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学生在制作关于地理内容的多媒体作品时,需要同时使用计算机、地理、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规划、制定有关内容。特别是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可以将多门学科聚拢在一起,学生可以学习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如果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可以使学生不区分学科的界限,为了完成某一主题或课题,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经过体验和活动,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既是
18、技术和工具,又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9.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怎样做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且内容也不太相同。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整合的模式”、“ 整合的形式”、“ 整合的方式”等。从整体内容来看,大都是从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方式来论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式的。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陈俊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5:51-55可概括为以下 3 种整合方式: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应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纯粹是为了信息技术本身,
19、而是要按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把它当作一种工具,结合实际任务进行学习。需要学习的不单是学生,也包括广大教师,即要求学生和教师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完成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和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分别进行教和学。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大多数教学采用这种形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素材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
20、材,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甚至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生活经历。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信息技术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实时或非实时网络交流工具实现课程学习中的学习交流。如:利用bbs进行专题讨论,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形式、教师教学的优缺点以及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交流。另外,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
21、化学习与辅导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化学习与辅导工具,扩展了学习方式,使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网络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知识,确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个别化学习与辅导中,许多原来由教师进行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同时,这种整合形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了个别化的实时学习和辅导,实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提供与创造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学生的
22、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这种新的教学资源环境可以适应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启发;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并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5)信息技术作为测评工具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表现其学习过程、努力程度、思维变化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信息,同时还能实时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反馈。这不仅有利于测评者把握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还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实时指导、促进,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目标,进而促进学习。(6)信息技术作为研制 ( 或开发) 工具要想使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及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就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23、思维的能力。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很多工具型教学软件和可免费使用的网络学习资源都可以为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探索式教学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典型教学模式。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2005:审视与愿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5,(9):45-50.3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高级的认知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 整合”追求的最高层次。林红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10):28-30根据整合的程度和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24、(1)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以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它要求学生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2)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学习工具协作式学习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协作,完成某项既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
25、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网络环境大大扩大了协作范围,减少了协作中非必要性精力的耗费。(3)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探究学习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课程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以多媒体、超文本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总之,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宏观历史进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计算机素养培养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适
26、应了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的三大功能统一起来,要用它来系统处理和实施课程的各个方面,如课程文本内容、课程体验过程、课程内容的实施等。我们需要从学习理念、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发展历程、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媒体等方面着手,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与研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落到实处,从而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前发展。9.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是传统教学论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同属解决“如何教”这类问题的概念,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却也很容易混淆。教学模式真正成
27、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独立范畴通常认为是从乔伊斯和威尔等人的研究开始的Bruce Joyce, Marsha Weil & Emily Calhoun.Models of Teaching M.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目前有关教学模式(也有个别学者称之为“教育模式”)的定义比较多,如:乔伊斯和威尔等人在其专著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中给出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教授给出的定义
28、是:“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基于此,张武升教授归纳出教学模式至少具备如下一些特点:(1)有一定的理论指导;(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总
29、之,“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主题(理论依据)、目标、条件(或称手段)、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研究,1988,(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模式作为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程教与学过程的一种模式,它按照所涉及的教学阶段可以划分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与“课外教学整合模式”两种。根据技术支撑环境的不同,“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基于多媒体演示、基于网络教室、基于软件工具和基于仿真实验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类型。下面我们将对“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学模式”这两种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模式”、“WebQuest 模式”等课外教学整合模式进行较深入
30、的介绍与评述。9.3.1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何克抗,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8):8-13“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有直接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即:学生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呈现的材料来掌握前人的知识与经验。但这种学习应当是有意义的,即新知识必须与原有知识、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因此,教学即是帮助学习者在当前所学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或关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或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或找出这种内
31、在联系,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所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新旧知之间的有意义联系(即帮助学习者认识到新知与旧知之间存在怎样的“类属关系”、“总括关系”或“并列组合关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深入理解和应用迁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建立起新旧知识
32、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与此同时,新知识将通过“同化”被吸纳到原有认知结构中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扩展。具体教学流程如图9-3-1所示:明确目标,建立新旧知联系心向接触新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同化新知,意义建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操练策略提出问题阐明目标,讲解先行组织者根据新旧知关系选择相应的内容组织策略,促进同化及意义建构讲解学习内容,提出学习任务正确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呈现新学习内容呈现先行组织者迁移、运用新知识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进程图9-3-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何克抗,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
33、08,(8):8-13因此,“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教学。1.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由上图所示,该步中需要教师阐明教学目标,呈现并讲解先行组织者和唤起学习者先前的知识体验。阐明教学目标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先行组织者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应存在某种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而且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当前所学新内容具有某种非任意、实质性联系的“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它是新知识与
34、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桥梁,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新知与旧知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并列组合关系”)相对应,先行组织者也有“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和“并列组织者”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过程中,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便在后面对当前新知识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能对实施何种“先行组织者”策略做出恰当的选择。2.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对当前学习内容的介绍与呈现,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验、阅读、作业或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学习材料的介绍与呈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结构性,使学生易于了解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便于把握各个概念、原理以及各知识点间
35、的关联性,从而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有明确的方向感,对整个学习内容能系统性地把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除了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求教师依据新知与旧知之间存在的关系(如“类属关系”、“总括关系”或是“并列组合关系”),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若存在类属关系,则采用“渐进分化”策略,存在总括关系,采用“逐级归纳”策略,存在并列组合关系,采用“整合协调”策略。4.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学习是不断习得、反思与省悟的过程。因此,学习者一方面要应用精细加工策略和反思策略来巩固和深化对当前所学新知识的意义
36、建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操练与练习策略在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与迁移,并在操作、练习中反思、省悟,进而巩固新知。实施案例: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光的传播光的传播这一案例由北京市永乐中学侯志红老师设计并执教,其内容是初中物理光的现象这一章中的第一节,也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不知道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学生也知道三点一线的许多实例但是不清楚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此外,本课中还要初步渗透光学的研究方法知道用光线表示光,是初中学生所接触的、用理想的物理模型去表示抽象
37、物理现象的第一个方法,所以学好这一节课是学好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投影展示一些光与影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与此同时,教师用话语“光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美丽,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光,看看它是怎么给我们带来温暖与美丽的?”作开场白,激发学生对“光”进行研究的兴趣。然后呈现教学内容,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从物理的角度来研究光,大家想想看,都要研究些什么?”于是学生们展开认真的思考,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推选代表回答,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认识光源”、“光的传播方式”和“光速”等答案(由教师写出在黑板上)。认识光源:教师呈现另一些光与影
38、的图片,问“在这些美丽景象中,光是从哪儿来的?”学生分别回答之后,师生共同概括出“光源”的概念。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方式:教师先提出三个问题:“光可以在哪些介质中传播?”“通过日常经验猜猜光在这些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能否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分组动手做实验验证猜想这些实验包括“光在固体中传播的实验”和“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实验”;做完实验后,全班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接着,教师又用动画演示并讲解“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时光线会发生弯曲”这一现象,然后从中归纳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与此同时,还让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符号来表示光线。“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39、及其应用:教师继续演示和讲解小孔成像、影子成因、日食月食成因的模拟等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光的一个基本特性,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例如,学生们可以举出:“看物体的边是否直”、“排队站齐”、“射击瞄准”、“激光掘进准直”等实例予以说明。学习光速:教师通过提出“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我们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对光传播速度的思考,从而引出光速的概念和量值。教师小结和课后迁移:教师在进行上述几方面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为学生留了三个课外设计题目:“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
40、个可测出某盏路灯高度的方案”,“参考历史上测量光速的有关材料,设计出一个测光速的实验”,“试设计一个针孔照相机”。这组设计题的用意一方面是要促进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态度。从上述以教师讲授为主(包括演示、提问、讲解、总结、布置作业等)、辅以学生实验的物理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情景导入这个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光”进行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通过这个环节还呈现了当前学习的先行组织者“光与影”。这个先行组织者(“光与影”)对于光的传播来说,是个上位概念。就光的传播方式教学而言,“渐进分化”策略对
41、于其内容的组织无疑是适宜的。随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正是这种“渐进分化”策略运用的具体体现。总之,本课教学过程的组织围绕“认识光源”、“光的传播方式”和“光速”三个问题展开,与此同时,对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光的传播方式”,又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并辅以分组实验、班组讨论、生活实例等多种教学方式予以巩固和深化。最后一个环节的课后迁移设计也很到位学生完成课外设计的过程,实际是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一步深入建构、并且融会贯通和加以灵活运用的过程。从上述案例的整体教学过程看,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主要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渐进分化”内
42、容组织策略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典型案例。9.3.2探究性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更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明确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 (2):11-16. 。探究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
43、学模式。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理解与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感情、态度、价值观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情感、正确价值观与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可让学习者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中习得。其具体过程如下图9-3-2所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进程进入学习情境,形成学习的心理准备分析问题,思考初步方案,形成行动计划收集、分析、加工、评价信息讨论、反思、自评、互评、拓展、迁移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动机、探究动机提出启发性问题,提供学习策略指导提供认知工具,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提供资源、方法的指导提供协作、问题解决的工具,协作策
44、略指导,组织并参与讨论总结、点评、出示拓展迁移的问题或情境,促使学生提高讨论,共享资源、信息,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方法,意义建构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图9-3-2:探究性教学模式流程图探究性教学通常包含下面五个实施步骤:1.创设情境创设情景不仅有利于教师导入教学主题,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设置一个待探究的问题,也可以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录像,或是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设计一场角色扮演这样,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动机,学生一旦进入教师创设
45、的情境就可在情境的感染与作用下形成学习的心理准备,并产生探究的兴趣。2.启发思考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之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基本已被激发起来,也形成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教师应及时提出富有启发性且能促进当前知识点进一步学习的若干问题(切忌提出一些有明显答案或明知故问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教师应对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利用何种认知工具或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及资源、包括如何处理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给予及时关注和指导。学生则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认真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自己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全面思考形成初步的探究方案。3.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
46、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围绕教师提出的与某个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类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活动包括:学生利用相关的认知工具去收集与当前所学知识点有关的各种信息;学生主动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评价;以及在分析、加工与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并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认知工具、学习资源以及有关学习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导。4.协作交流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应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讨论形式开展小组内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通过共享学习资源
47、与学习成果,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工具,同时要对如何开展集体讨论、如何面对小组成员的分歧等协作学习策略作适时的指导,而且教师在必要时也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不能只做场外指导)。协作交流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深入完成知识与情感内化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的过程。5.总结提高总结提高的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来补充和完善当前学习中认识与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进行反思,促进其对新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实施案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黄金分割本案例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学黄伟峰老师设计并实施的,授课内容出
48、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黄金分割”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很难感受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本节课除了讲授黄金分割的定义及其作图方法之外,还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并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黄金分割的例子,使学生具体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促进对黄金分割的认识与理解,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本课教学对象是佛山市汾江中学跨越式发展试验初二(1)班学生。这些学生对网络教学比较感兴趣,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掌握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基础知识较扎实;但个别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的调控。本案例的授课过程如下: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教师先通过动画展示一组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接着围绕展示的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五星红旗的形状为什么不是正方形或其它形状?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掂起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