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民版必修一人民版必修一西周西周 秦秦汉汉隋唐隋唐元元明明清清475B.C475B.C1840年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魏晋南北朝北朝夏夏宋宋专专题题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二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三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 1、原始社会:距今约
2、、原始社会:距今约170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公元前2121世纪世纪 2 2、奴隶社会:公元前、奴隶社会:公元前2121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1 1)夏朝:奴隶制建立)夏朝:奴隶制建立 (2 2)商朝:奴隶制发展)商朝:奴隶制发展(3 3)西周)西周(前前1111世纪世纪-8-8世纪世纪):强盛:强盛 (4 4)春秋:奴隶制衰亡)春秋:奴隶制衰亡3 3、封建社会:前、封建社会:前475475年年-1840-1840年年(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1 1)战国(前)战国(前475475前前221221年):封建制度形成年):封建制度形成(2 2)秦汉(前)秦汉(前
3、221-220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封建社会大一统(3 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 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 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 6)明清)明清(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由盛而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会;封建社会,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就国
4、体而言,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要有哪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夏、商、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战国清 朝形成发展 (汉唐宋元(汉唐宋元)顶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年年1840-19121840-1912年年)秦
5、魏晋魏晋先秦先秦明清明清隋唐隋唐秦秦汉汉宋元宋元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早期政治早期政治制度特制度特点点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度形成;汉初郡国并行汉初郡国并行制;制;“中朝制度中朝制度”监察制度监察制度汉朝的察举制汉朝的察举制度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科举制行省制度行省制度 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内阁的出现;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设清朝军机处设置;置;你能大致说出古代中国有那些你能大致说出古代中国有那些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考点一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
6、政治制度二、西周分封制二、西周分封制1 1、目的、目的: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 2 2、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同姓王族(同姓王族(主体主体)、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权利诸侯的权利: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在封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权。世袭统治权。4、诸侯的义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军赋和力役军赋和力役 5、重要的诸侯国重要的诸侯国:晋、鲁、燕、宋、齐、等。晋、鲁、燕、宋、齐、等。6、评价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
7、随着实力的变: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7、分封制的结果:分封制的结果:西周后期,破坏;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战国秦朝秦朝,废除,被,废除,被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取代)三、西周宗法制三、西周宗法制1 1、含义、含义:用用父父系系血缘关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 2、目的、目的: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王权的稳定3 3、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
8、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 4、作用:、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6 6 6 6、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举例子说明,现在我们的日常
9、生活和观念中仍然受到 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的影响 (修家谱,提倡尊老爱幼、祭拜祖先、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修家谱,提倡尊老爱幼、祭拜祖先、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修家谱,提倡尊老爱幼、祭拜祖先、重男轻女、任人唯亲修家谱,提倡尊老爱幼、祭拜祖先、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等等等等)7 7 7 7、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法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有利有利有利
10、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继承,有利于以德治国和祖国统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继承,有利于以德治国和祖国统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继承,有利于以德治国和祖国统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继承,有利于以德治国和祖国统一一一一,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消极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消极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消极影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 远近尊卑,重男轻女,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远近尊卑,重男轻女,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远近尊卑,重男轻女,导致个人的自主意
11、识和远近尊卑,重男轻女,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 平等权利受约束,和现代平等法制建设有些违背平等权利受约束,和现代平等法制建设有些违背平等权利受约束,和现代平等法制建设有些违背平等权利受约束,和现代平等法制建设有些违背注意:注意:注意:注意:出题形式主要有出题形式主要有出题形式主要有出题形式主要有追根认祖、家谱、祭祖、祠堂、男女比追根认祖、家谱、祭祖、祠堂、男女比追根认祖、家谱、祭祖、祠堂、男女比追根认祖、家谱、祭祖、祠堂、男女比例、财产分割、先家人后外人例、财产分割、先家人后外人例、财产分割、先家人后外人例、财产分割、先家人后外人等,凡是题中含有以上信息时候,等,凡是题中含有以上信息时候,等,凡
12、是题中含有以上信息时候,等,凡是题中含有以上信息时候,其正确其正确其正确其正确选项都与选项都与选项都与选项都与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有关。有关。有关。有关。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3、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1、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实质具,互为表里,实质具有有族权和政权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相结合的特点;2、以、以血缘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
13、构(最基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集中 4、神权神权与与王权王权相结合相结合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二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1、条件:、条件:、条件:、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灵活运用灵活运用灵活运用灵活运用“远交近攻远交近攻远交近攻远交近攻”的战略;的战略;的战略;的战略;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
14、势;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2 2、时间:、时间:、时间:、时间:BC221BC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 3、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15、 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u皇帝独尊:皇帝独尊:确立确立确立确立“皇帝皇帝皇帝皇帝”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称号;皇帝自称“朕朕朕朕”;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命令称“制制制制”或或或或“诏诏诏诏”,印称,印称,印称,印称“玺玺玺玺”。u皇权至高无上: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核心特
16、征最核心特征 uu“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u皇位世袭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二、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三公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九卿百官之首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
17、百官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位低权重)主管军事,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但是虚有其位2 2、中央的三公九卿、中央的三公九卿(1)(1)(1)(1)三公的职责是什么三公的职责是什么?丞相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主管军事,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但是虚有其位(2)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丞相位高权重丞相位
18、高权重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1 1)演变:)演变: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朝秦朝建立后推广至全国。建立后推广至全国。(2)2)内容:内容:郡直属于郡直属于中央中央,设,设郡守郡守、郡尉、监御史等、郡尉、监御史等职官;职官;县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乡、里两级地方基层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行政机构(3)(3)特点:特点:形成中央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地方形式;郡县长官郡县长官由由皇帝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
19、袭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4)意义:意义:是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也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取代取代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统一。3 3、地方的郡县制、地方的郡县制知识扩展:分封制和知识扩展:分封制和郡县制郡县制比较比较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盛行于奴隶社会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血缘关系关系为基础为基础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地域划分分分封的诸侯,王位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世袭,并拥
20、有封地并拥有封地郡县的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调迁,官位概官位概不世袭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地(最大特点)(最大特点)诸侯国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府之外,有很强的地方独之外,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是郡县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的统一(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共同点:共同点:1.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2.都是中国古代社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
21、地方行政制度;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辨析、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两个概个概 念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就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是针对地方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
22、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受制于中央政府。(2)二者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二者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2 2、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 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 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治的需要;(3 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
23、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3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1 1)皇权至高无上并走向神化;)皇权至高无上并走向神化;(2 2)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过程的始终:集权制发展过程的始终: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至被废除。二是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4 4、演变、演变 (1 1)萌芽:战
24、国)萌芽:战国 (2 2)确立:秦朝)确立:秦朝 (3 3)巩固:西汉)巩固:西汉 (4 4)完善:隋唐)完善:隋唐 (5 5)加强:宋代)加强:宋代 (6 6)新发展:元代)新发展:元代 (7 7)顶峰:明清)顶峰:明清5、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1)在明清以前)在明清以前 以积极作用为主。以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能有效地组织人力、
25、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整和统一。(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主主 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落后。;的长期落后。;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
26、,形成了长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皇权过度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皇权过度专制,易成暴政专制,易成暴政 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朝代朝代中央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趋势秦朝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君君主主专专制制的的日日益益加加强、强、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加加强强两汉两汉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魏晋魏晋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重大创造重大创造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唐中期
27、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镇割据局面宋朝宋朝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枢密院、三司(二府三司)密院、三司(二府三司)收回地方权力,派文臣为收回地方权力,派文臣为知州(收权、钱、兵)知州(收权、钱、兵)元朝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一省二院)(一省二院)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重大变革重大变革明朝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度设内阁制度清朝清朝前期前期增设军机处增设军机处补充: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补充: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基本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基本趋势:1、从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从古
28、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看:来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从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从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看:来看: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日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日益收归中央益收归中央君君权权和和相相权权汉代:汉代:中外中外朝制朝制中朝中朝:又称:又称“内朝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决策,即政务的决策机构,即政务的决策机构外朝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是: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
29、构,是政务的政务的执行执行机构机构唐代:唐代:三省三省六部六部制制中央设中央设中书中书省省(政令草拟政令草拟)、门下门下省省(政令审核政令审核)、尚书尚书省省(政务执行政务执行)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又增设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分割宰相财权。一、古代中央政
30、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一、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内容内容影响: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影响: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三省六部职权既有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分工,又有,又有合作合作,三者相互牵制和,三者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相权,加强了,加强了皇权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影响内容内容考点三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皇 帝帝中朝中朝外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 中中
31、常常 侍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门下省门下省(审核政令)(审核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削弱了相权相权,加强了,加强了皇皇权权;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隋朝隋朝正式确立,正式确立,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吏吏吏吏部部部部户户户户部部部部礼礼礼礼部部部部兵兵兵兵部部部部刑刑刑刑部部部部工工工工部部部部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
32、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参政知事(二府)削弱宰相权力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 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解决: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秦代:秦代:郡县制郡县制汉代:汉代:州州郡郡县县唐代:唐代:道道州州县县宋代:宋代:路路州州县县元代:元代:行中书省制度行中书省制度-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重大变革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重大变革2、特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元代:元代:行省行省制度制度内容内容作用作用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
33、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行省行省中书省中书省直辖直辖“腹里腹里”:晋、冀、京、鲁:晋、冀、京、鲁宣政院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行省行省与中与中央的央的关系关系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便利中央对地方的
34、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中国省制的开端开端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比较点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行省制行省制不不同同点点盛行的时盛行的时代不同代不同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确立并盛行于元朝朝和中央政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府关系不同同诸侯国相对独立于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
35、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世袭力和地位可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作用和影响不同响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维护了国家统一,
36、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相同同点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选选官官制制度度科科举举制制察察举举制制时间:汉(西汉、东汉)时间:汉(西汉、东汉)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影响: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影响: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破除
37、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供了参政的机会,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含义:以含义:以考试考试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影响影响时间:先秦时期时间:先秦时期含义:官位含义:官位世袭世袭影响: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影响:将
38、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世世官官制制九九品品中中正正制制时间:魏晋南北朝时间:魏晋南北朝含义: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含义: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影响:官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影响:官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三、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三、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补充:选官制度变化的规律标准:标准: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逐渐趋向公平公正;选拔标准逐渐趋向公平公正;方式:方式:由举荐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由举荐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 式趋向严密、科学和公平公正。式趋向严密、科学和公平公正。四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
39、演变、演变:(1)开始于秦朝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发展于汉代发展于汉代:汉武帝设:汉武帝设刺史刺史监察诸侯王和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地方高官;(3)完善于北宋:完善于北宋:各州设各州设通判通判,监督知州,各,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后才能生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后才能生效。效。(4)强化于明朝强化于明朝:设:设厂卫厂卫特务机构。特务机构。2、评价、评价 P14(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的去评价)(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的去评价)明明清清君君主主专专制制制制度度的的加加强强内内阁阁制制度度原因: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原因:明太
40、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专权专权乱政乱政”的教训的教训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又导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又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致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务 背景背景:明太祖废除:明太祖废除丞丞相相,六部直属皇帝,六部直属皇帝影响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只是为皇帝的顾问机构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但职权范围不明朗,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但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统率六部百司不能统率六部百司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
41、作用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设立过程设立过程:明太祖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 的决策,史称的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内阁制度确立。内阁制度确立。性质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非法定机构: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非法定机构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内阁制一、明朝内阁制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 补充: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补充: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
42、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 2)不同点:)不同点:宰相宰相内阁首辅内阁首辅权力来源权力来源职责职责任免任免对皇权影响对皇权影响宰相宰相制度制度赋予,法定赋予,法定皇帝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皇权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不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不同点同点 1、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
43、强化的产物,、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权力民主的象、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它是政治民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它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明明清清君君主主专专制制制制度度的的加加强强军军机机处处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皇权皇权设立:设立:雍正雍正年间年间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职责
44、: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职责: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跪受笔录,承旨遵办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简、简、精、速、密精、速、密)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部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定夺。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背景背景评价:(作用):提高行政效率,评价:(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端):地方政
45、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弊端):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二、清朝军机处二、清朝军机处三、清朝的密折制三、清朝的密折制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雍正皇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以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以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以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
46、社会的影响?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 发生了资产阶发生了资产阶发生了资产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促进了资促进了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本主义的发展。本主义的发
47、展。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大妨碍了大妨碍了大妨碍了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于西方于西方于西方。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有何积极作用?有何积极作用?1、趋势:、趋势:(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
48、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试成绩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2、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
49、养的提高。化素养的提高。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加强君主权力、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2、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和、注重选拔和任用任用官吏官吏。自秦废分封后,官吏的任免权由皇帝一人
50、决定。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三、归纳概括:唐宋时期解决皇权与相权三、归纳概括:唐宋时期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方式与汉代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矛盾的方式与汉代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区别:区别:汉代汉代通过通过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剥夺宰相的决策权来限制来限制相权;相权;唐宋唐宋时期通过时期通过设置宰相群体设置宰相群体来分散来分散相权。相权。专题一专题一 总结总结一一 古古代代中中国国的的政政治治制制度度中国早期政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治制度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