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复习过程.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131878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复习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复习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复习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复习过程.ppt(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3.心与肝关系表现为: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方面(1)血液运行: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息;肝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心的行血功能正常,血运通畅有序,则肝有所藏;肝藏血功能正常,疏泄有度,也有利于心主行血功能,两脏共同配合,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上,心血与肝血互相影响,最终导致心肝血虚。表现为:心悸、失 眠、多梦、眩晕、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爪甲不荣等。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致血行不畅,导致心血瘀阻,表现 为:心前区憋闷、刺痛、甚则口唇青紫、脉涩。(2)精神情志心藏神,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肝主疏泄,调节人体的情志活动。两脏协调,共同维持精神情志的正常活

2、动。在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偏旺,常并存或相互引动,其表现:精神恍惚、情志抑郁或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甚则哭笑无常、失神狂乱等症。4.心与肾关系表现为:水火既济;精血互生,精神互用三个方面。(1)水火既济 在上者宜降,心居位于上,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在下者宜升,肾位居于下,故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润心阴,而心火不亢。这种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病理上,肾阴不足或心火亢盛,导致心肾不交证,表现为:心 烦、失眠、心悸、怔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2)精血互生心血充养肾精,肾精化生心血精血之间

3、的互生互化,为心肾相交以及精神互用奠定了物质基础。(3)精神互用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御精;肾藏精,心主血,精血可以互化,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积精可以全神。5.肺与脾关系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气的生成:肺主气而司呼吸,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微。清气与水谷精微,是生成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肺脾两脏功能协调,可保证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病理上,肺脾两脏之气虚相互影响,导致脾肺气虚证。其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咳喘无力、食少纳呆、腹胀便 溏、倦怠乏力等症状。(2)水液代谢:肺主宣降而通调水道,使水液能正常布散和排泄;脾主运化,

4、使水液能正常的生成和输布。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的重要环节。病理上,脾失健运,可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气喘、痰多等 症状。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6.肺与肝关系表现:气机升降的相反相成、相互协调理解:肺居上焦,其气肃降;肝居下焦,其气升发。肝气从左升,肺气从右降,升降协调,对维持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重要调节作用。病理条件下: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灼伤肺金,则可出现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称为“肝火犯肺”或“木火刑金”。肺失清肃,燥热内生,可伤肝,导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出现咳嗽咽干、胸胁引痛、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症。7.肺与肾关系表现

5、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金水相生三个方面。(1)呼吸运动: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病理上,肾气不足或肺气久虚,可致肾不纳气,表现为:呼吸表 浅、动则喘息。(2)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总司气化,为主水之脏。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有赖于肾阳的气化作用;而肾的主水功能,也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病理上,肺肾功能失调,可引起水肿、咳嗽、喘息、不能平卧等 症状。(3)金水相生:从五行关系上看,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水能润金。肺阴充足,则能滋养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全身阴液的根本,肾阴充盛,又能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病理上:肺阴虚与肾阴虚,可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肺肾阴虚,表

6、现:两颧潮红、潮热盗汗、干咳喑哑、痰中带血、腰膝酸软等症。8.肝与脾关系表现为:疏泄与运化功能对消化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及藏血与统血功能 对血液的调控作用。(1)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协助调脾胃气机的升降,并疏利胆汁,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吸收精微,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上,肝脾两脏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可致脾失健运,表现为:精神抑 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腹泻等肝脾不调之候,即“木不疏 土”;脾失健运,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证,表现:胁痛、黄疸等症状。(2)血液生成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统血,化生血液。脾气健旺,生血有

7、源,统血有权,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疏泄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气血运行无阻。肝脾协调,维持血液运行。病理上,脾气虚弱,可致肝血不足;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可表现各种出 血。9.肝与肾关系表现为:精血同源,阴液互养、藏泄互用(1)精血同源:肝藏血,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藏精,肾精依赖肝血的补充。精能生血,血能生精,两者均化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常互相影响,表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 膝酸软等症状。(2)阴液互养:肾阴充盛滋养肝阴,使肝阳不致上亢;肝阴又可资助肾阴,使之充盈,肝肾之阴相互滋养。病理上,肝肾阴虚,可致肝阳上亢,

8、出现眩晕、头痛、颧红、盗汗、两目干 涩、腰膝酸软等,称为“水不涵木”。(3)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气疏泄可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可以防止精血妄失。病理上,肝肾藏泄失职,可见:女子月经不调、甚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 阳强不泄等症状。10.脾与肾关系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水液代谢;(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寓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需肾阳的温照蒸化,始能健旺,即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中精气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方能充盈,即后天补养培育先天。病理上,脾气虚,可致肾精虚衰,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早 衰、阳痿不育、

9、经少不孕;肾阳虚可致脾阳虚,最 终脾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脘腹冷痛、食少 便溏、五更泄泻等症状。(2)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而司开合。脾主运化依赖肾阳的温煦蒸化;肾司开合,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的平衡,又依赖脾气的协助。病理上,脾阳虚可累及于肾阳,或肾阳虚累及脾 阳,可导致脾肾阳虚,表现为:腹满、泄 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等症状。(二)腑与腑关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糟粕过程的相互协调与联系。(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1.脾与胃(1)纳运相助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主运化,是为胃的继续受纳提供条件。脾胃协调,才能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病理上,可见纳少、脘痞、腹胀、泄

10、泻等症状。(2)升降相因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气升,水谷精微得以上输心肺;胃气降,水谷及糟粕得以下行排出。病理上,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脾气不升: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完谷不化、甚内脏下垂、久泻脱肛。(3)燥湿相济脾属阴土,喜燥恶湿;胃属阳土,喜湿恶燥。脾易生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易化燥,得脾阴以制之,使胃不至于燥。脾胃阴阳燥湿相济,相互为用,是保证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病理上,脾阳易损,导致水湿不运,胃阴易伤,而致受纳异常。湿困脾运,可致胃纳不振;胃津不足,也可影响脾运功能。2.肝与胆(1)促进消化肝主疏泄,分泌和排泄胆汁;胆贮藏胆汁。两者协调,胆汁疏利通畅,共同发

11、挥协助脾胃消化的作用。病理上,出现口苦、纳呆、腹胀、胁肋胀痛、甚出现 黄疸。(2)调节情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共同调节情志活动。病理上,出现情志抑郁、多疑善虑、惊慌胆怯等症3.肾与膀胱表现在尿液排泄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关系。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藏和排泄尿液。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正常排泄;膀胱开合有度,也有利于肾的气化主水功能。病理上,肾气虚弱,影响膀胱功能,出现小便不利或 遗尿、失禁等症状;膀胱湿热,又可影响到肾,出现尿频、尿 急、尿痛、腰腹疼痛等症状。4.心与小肠心的阳气温煦、阴血濡养,有助于小肠化物功能的正常;反之,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将清者吸收,经

12、脾上输于心肺,滋养于心,有助于心的生理功能发挥。病理:心经实火循经下移小肠,引起尿少、尿赤、尿痛、血尿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熏于心,出现心烦、失 眠、舌红、口舌糜烂等症。5.肺与大肠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相互为用肺气清肃下降,布散津液于大肠,调畅气机,以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也有利于肺气的清肃下降,呼吸通利。病理上,肺与大肠病变可相互影响。肺失肃降,导致肠燥便秘;肺气虚弱,可见大便艰 涩难行,称为“气虚便秘”。大肠实热,也可影响肺的宣降,出现胸 满、咳嗽、气短等症二、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动、主温煦

13、;血属阴,主静,主濡润。气与血的关系常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气能生血 指气参与并促进着血的生成。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 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二是指气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指营气。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 分。(2)气能行血 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一方面,气可直接推动血 行,如宗气。另一方面,气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 脏腑之气的作用,推动和促进血液的运行。(3)气能摄血 指气对血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 外。2.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

14、是指血对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1)血能载气 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 行全身。(2)血能养气 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营养。血在循行 过程中,不断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二、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对津液的作用气对津液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气能生津 指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源于水谷精气,而水谷精气赖脾胃之腐熟运化而生成。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活动,使中焦之气旺盛,运化正常,则津液充足。(2)气能行津 指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脏腑的升降出入运

15、动,而肺、脾、肾、肝等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完成了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过程。(3)气能摄津 指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使体内津液保持一定的量,以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如卫气司汗孔开合,固摄肌腠,不使津液过多外泄;肾气固摄,使膀胱正常贮尿,不使津液过多排泄等,都是气对津液发挥固摄作用的体现。2.津液对气的作用津液对气的作用 表现在两个方面:(1)津能载气 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必须依附于津液而存在。(2)津液养气 津液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提供营养,以作为气发挥 其功能时的物质补充。(三)血与津液的关系(三)血与津液的关系1.津血同源津血同源 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

16、滋润濡养作用,两者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因汗为津液所化,故又有“汗血同源”之说。2.津血互生津血互生 津血互生,是指津血之间在生理上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津液渗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化为血液;脉内的血液,其液态成分释出脉外,便化为津液。两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三、三、体质与健康体质与健康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 体质体质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形成一、先天因素一、先天因素 先天,又称禀

17、赋,指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人体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体质的强弱、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胎儿发育胎儿发育 母体受孕怀胎以后直至分娩期间,应注意饮食起居、劳逸、心理等方面的调养将息,才能保证胎儿正常地发育。父母肾中精气的盛衰虽然已决定了子代的基本遗传因素,而胎儿的发育情况与父母体质上的优势能否得到体现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妊娠期间母体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也至关重要,从而决定子代出生后的体质。此外,体质还与父母血缘远

18、近、种子时机、育子年龄等相关。二、后天因素二、后天因素1饮食饮食 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膳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并具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不同之性味。脏腑之气血阴阳,需五味阴阳和合而生。因此,膳食营养是体质形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劳动、锻炼劳动、锻炼 劳逸适度,对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3情志情志 情志活动有赖于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以脏腑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气血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的体质。4疾病疾病 疾病是体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疾病通过损伤人体的正气而改变人体的体质。此外,药物也会影响人的体质。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分,酸苦甘辛咸五味之

19、别,可以治病,亦可以致病。三、其它因素三、其它因素1年龄年龄 伴随着人体生、长、壮、老的变化,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体质由于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也会发生演变。2性别性别 男女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的差别。男女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的差别。男性多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格高大健壮而有力,性格多外向,男性多阳刚之气,脏腑功能较强,体格高大健壮而有力,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故气常不足,病粗犷,心胸开阔;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故气常不足,病多在气分,常见伤精耗气;多在气分,常见伤精耗气;女性多阴柔

20、之质,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性格多内向,喜静,细女性多阴柔之质,脏腑功能较弱,体形小巧,性格多内向,喜静,细腻,多愁善感。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由于有经、孕、产、乳腻,多愁善感。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由于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特点,经、产耗血,孕期聚血养胎,乳汁也乃精血所化,等特殊生理特点,经、产耗血,孕期聚血养胎,乳汁也乃精血所化,经、孕、产、乳数伤于血,使得血易于亏,故女子常不足于血。经、孕、产、乳数伤于血,使得血易于亏,故女子常不足于血。3地理地理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土壤的化学成分、水土性质、物产及气候条件等。此外,社会因素对人类体质的影响也不

21、容忽视。体质的分类体质的分类中医体质学说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中医体质学说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 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其具体分类方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其具体分类方 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气血津液分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气血津液分 类法、体态分类法、性情分类法等。类法、体态分类法、性情分类法等。一、体质阴阳分类及其特征一、体质阴阳分类及其特征(一)阴阳平和质(一)阴阳平和质阴阳平和质功能协调。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睡阴阳平和质功能协调。体形匀称健壮;面

22、色、肤色润泽,目光有神,睡眠良好,食量适中,二便正常;精力充沛,性格随和、开朗。眠良好,食量适中,二便正常;精力充沛,性格随和、开朗。阴阳平和质者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注意调阴阳平和质者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注意调养,可获长寿。养,可获长寿。(二)偏阳质(二)偏阳质 偏阳质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形体可胖可瘦,偏阳质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形体可胖可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黑,或呈油性皮肤;食量多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黑,或呈油性皮肤;食量多较大;平素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精力较大;平素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

23、动则易出汗;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较快;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旺盛,动作敏捷,反应较快;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偏阳质者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强。发病多见火旺、阳偏阳质者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强。发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皮肤易生疖疮。出血等。皮肤易生疖疮。(三)偏阴质(三)偏阴质 偏阴质具有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形体多偏胖而偏阴质具有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形体多偏胖而较弱,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平素畏寒喜较弱,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平素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精力欠佳,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格热,或体温偏低;精力欠佳,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偏阴质者对寒、湿之邪的易感性强。发病多见阴盛、阳虚偏阴质者对寒、湿之邪的易感性强。发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皮肤易生冻疮。之证。容易发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皮肤易生冻疮。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