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室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_范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洁净室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洁净室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行业发展概况7三、 必要性分析9四、 公司基本情况9五、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11六、 有效的和成功的管理者14七、 项目的组织结构17八、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21九、 管理干系人参与24十、 规划干系人管理26十一、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2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2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6十二、 项目投资计划37建设投资估算表3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0流动资金估算表4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4一、 产业环境分析坚持
2、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优化发展空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把无锡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完善“四沿”产业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和分类推进,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鼓励引导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有效整合,优化沿江、沿路、沿湖、沿河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产业发展相对集中集约、产城互动融合良好的空间布局。优化沿江基础高新产业发展。以江阴长江岸线整合为重点,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等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港口合作,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
3、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和港口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江阴产业集聚辐射力。优化沿路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京沪、沪宁、宁杭、沿江、锡宜、锡通等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优化集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机车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无锡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优化沿湖绿色产业发展。突出环太湖地区的山水自然优势,依托滨湖、宜兴南部山区优越的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休闲、金融商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城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优化沿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中国大运河(无锡段)世界文化遗产效应,沿运河地区重点彰显
4、运河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特色,加快建设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提升发展文化旅游、商贸商务等产业,促进文化保护开发与旅游商贸发展的良性互动,成为梁溪区优化发展的新引擎。(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顺应当代制造业技术和管理发展趋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新材料、高端纺织及服装等先进制造业,力争在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上取得重要突破,促进“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升级,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制造业相对集聚的优势,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加快惠山工
5、业转型集聚区、宜兴产业转型集聚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围绕产品功能升级,创新商业模式,由单一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及服务转变,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施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行动计划,引导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在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特色冶金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领域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设工业云平台,实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培育发展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
6、案提供商。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打造智能车间(工厂)和柔性制造单元,着力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把无锡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到2020年,省级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达到40家。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深化“千企技改”行动,引导传统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围绕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技术改造支撑能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
7、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研制能力。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淘汰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淘汰的工艺、产品和装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扩大质量、品牌和标准影响力。按照质量立市、品牌立业、标准立规的要求,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倡导“无锡品质”。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建立健全质量品牌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无锡制造整体形象。加大标准引领力度,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牵头或参与行业
8、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立足无锡产业基础和优势,密切跟踪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先导性,编制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石墨烯、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重点领域,做精做优做特做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创新化”,重点打造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国家)智能交通产业园、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中船海洋探测技术(无锡)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业环境好的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
9、强、产品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整体提升。二、 行业发展概况洁净室行业是随着制造业对生产环境要求逐渐提升而发展的。最初,美国和苏联航天事业的发展,使得精密机器加工和电子仪器生产对环境要求更高,催生了层流技术和百级洁净室;之后,随着IC半导体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对生产空间的洁净度提出新的要求,使得民用领域洁净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如医疗制药、精细化工、光电精密仪器、食品工业等对洁净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2008年后,全球电子信息、医药医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世界洁净室工程行业的市场潜力
10、。在医药、食品、生命科学领域,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仍然是洁净室工程行业的主要市场。全球洁净室工程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500.09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818.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1%。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转移,欧美发达国家的洁净室需求将逐渐减少,其洁净室工程行业市场将由成熟期向衰退期转变。随着产业转移的加深,电子行业的发展日益由欧美发达国家转向亚洲及新兴国家;同时随着新兴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全球的洁净室工程市场也不断向亚洲地区转移,亚洲成为洁净室工程行业新一轮的增长极。其中,2015年中国洁净室行业规模为767.55亿元,预计202
11、1年行业规模增长到2,146.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69%。2015年中国洁净室工程行业新建面积为1,599万平米,2019年新建面积2,917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达16.22%。随着中国半导体、光电、光伏等产业的崛起和高端转型,中国已成为世界洁净室工程产业的主要市场和未来发展中心。集成电路、光电、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等下游客户在此阶段均出现较为快速的发展,在下游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度、企业数量增加、技术进步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下游客户对生产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洁净室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洁净室工程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企业在行业内的一些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洁净
12、室工程方面,国内企业的施工能力提高较快,但在洁净室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厂商中仅有少数企业掌握了高洁净度的洁净室建造技术。在工程服务模式上,我国的洁净室行业内企业经过了“单纯贸易商简单工程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阶段,逐步壮大起来。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
13、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
14、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二)核心人员介绍1、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吕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
15、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卢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
16、公司监事会主席。5、肖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五、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社会科学,它有很多的流派,不存在统一的定理和法则,我们很难给管理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管理学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即管理学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学科。这里面的资源是广义上的定义,通常可以指物
17、质资源、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每一类资源都有其特殊性。而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某一目的。从某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循,例如物质资源、时间资源,有些则不大那么容易掌握其运行规律,例如人力资源。按照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在“管事”和“管人”。前者是指管理那些可以采用自然世界规律处理的资源,后者则是特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源。被管理的对象“人”和“事”究竟有什么差别?可以用两个特点来概括:第一,人是有感情的,而事物没有,但我们更关心这个差别给管理带来的影响。显然,人的感情会影响工作效率,但事物只受“理性的”自然规律支配。第二,支配
18、事物运转的规律都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但是人的思维可能产生跳跃,有“果”不一定有“因”,或者“因”和“果”之间的关联还不清楚。我们经常提到的直觉思维就是这种情况。正因为有了人的直觉思维,才导致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在项目管理的环境下,根据项目所处领域的不同,“管事”和“管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一线工程技术领域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来说,首先面临的转变和挑战是“管人”,所以这里给管理下一个有着明显侧重点的定义,即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特别关注“管人”过程的定义。简单地说,管理是使他人产生绩效的过程。评价技术领
19、域管理者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他本人对项目结果的直接贡献,而是他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使团队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习管理学知识和其他工程知识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仅仅知道和了解管理学的知识本身并不能给学习者带来任何价值,他必须通过实践和应用从而最终产生效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在管理学上的学习过程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知识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基础的阶段,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接触和掌握各种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知识仅仅停留在知晓和理解的层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习者必须在实践中去应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应用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20、。学习者会发现,只有当这些方法和技巧成为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时,它才真正为学习者所用,才能给学习者带来价值。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习惯的力量。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学习者大多满足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忽视这些正确的方法有多少是自己形成的行为习惯。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播种一个想法,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谚语成为西方很多成功学研究者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时,就去看看那些成功者都有哪些共有的性格特征,他们这些性格特征又是通过哪些习惯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知道一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一个正确的习惯却需要千
21、百次的简单重复才能形成。当一个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他的所有行为和思维都很自然地选择了一种正确的方式,久而久之,成功自然就会垂青于他。没有改变就无法取得进步,但改变人的既有习惯又谈何容易。六、 有效的和成功的管理者管理者的活动可分为四类: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四类活动中,“沟通”所占比例高的是有效的管理者,“网络联系”所占比例高的是成功的管理者。这个结论和许多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人的最初判断并不一致,“传统管理”对项目成
22、功的贡献并不大。而“沟通”,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对项目成功有着更关键的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发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思维上有一个定式,那就是,他们认为凡事都有规律可以遵循和掌握,所以他们在接触管理工作时总是把管理当做一门技术去掌握。管理包含“管事”和“管人”两个方面的活动。其中,“管事”一般具备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但是“管人”却是一个令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很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试图掌握和挖掘人类行为的规律,但是直到今天“管人”仍然是具有高度“艺术”特征的行为和技巧。而对人实施影响和控制,就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沟通”。所以说,无论是“成功”还是“有效”的管理者都会关注“沟
23、通”。为什么“成功的管理者”主要关注的是对外的沟通呢?在实践当中,一个管理者所谓的对外沟通活动内容主要包含与上级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伙伴的沟通。我们先来谈谈与上级的沟通,它有三个主要的目的:获取任务或者项目的资源支持。不断确认任务或项目目标。汇报任务或项目的真实状态。管理者的上级领导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完成一项任务或者项目所需要资源的提供者。在现代的商业企业中,一个项目或组织感到资源充足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而组织的一项活动或者一个项目目标的实现与有效资源的提供和保障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者的一个必要技能就是获取上级领导对本项目的有效资源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者甚至应该具备争夺资源的能力
24、。这一点和我们所熟知的“谦让”是相左的。一项任务或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获得成功,如果因为谦让资源而导致一项任务或者一个项目失败,上级领导可能不会因而原谅他。与上级沟通的第二个主要目的是不断地获取和确认上级领导对这项任务或项目的目标和真实意图。难道一项任务的目标需要反复确认吗?它不是在任务确立的时候就表述清楚了吗?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在现实中却是最棘手的,因为这涉及一个目标转化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的任务和项目目标都是来自商业性质的目标。当它们被传递到一线实施人员时,大多数已经被具体化或被转化成了技术目标。这一转化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偏差就决定了任务或者项目的最终商业目标是否可以被任务或项目目标
25、所实现。所以,和上级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确认任务或者项目的目标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组织的最终商业策略和目标。与上级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点是主动地对上级汇报任务状态。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希望其所负责的任务状态是一个“黑匣子”。作为一个下级,可能会觉得“只有任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需要上级管理者的参与”。但事实上,大多数管理者会认为,“任务的状态不明确或者不透明,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被掩盖了起来”。这种状态会让他们觉得不安,会担心有些问题在被发现前变得不可收拾。所以及时让上级了解任务或者项目的真实状态,可以消除上级的这种不安。上面所谈到的这一类活动经常被称为“向上管理”。大多数从一线技术领域提拔上来的管
26、理者都存在着“向上管理”的缺失。但实际上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西方的商业学校经常有一门类似的课程叫做“一分钟电梯演讲”,主要是指当你在类似乘电梯这样的短暂场合遇到老板时,如何抓住仅有的机会和老板做一次卓有成效的沟通。其实,很多工程师特别容易忽视和上级的沟通(很多组织在节日聚餐时,你往往会发现很多工程师都试图避开领导者所在的餐桌)。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理解了上级的意图,不需要上级过多地干涉。殊不知,上级最担心的就是下级领悟有偏差,并且高效率地完成一个错误的目标。那些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工程师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下属,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上级。七、 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所使用的资源依赖于组织提供,而组
27、织的结构又深刻地影响了项目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说,这种资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影响着项目对人力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总体来说,项目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极端情况:职能导向和任务导向。职能导向主要是指资源按照职能进行分配,任务导向则主要是指资源按照统一的任务目标进行分配,也有可能两者共同结合就产生了矩阵型组织形式。根据资源分配的主要原则会产生不同的组织形式。传统企业大都建立起了以职能为基础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按照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特征以及所体现的组织职能来安排的。一个企业中有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就是典型的职能型组织安排。职能型组织具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每一个员
28、工都有一个明确的上级,员工高度地依据各人专长进行组合,比如生产、市场、工程、会计等。职能型组织也有项目,但各部门对项目的研究范围被局限于部门的职能界限内。例如,当一个纯粹的职能型组织准备开发一项新产品时,设计阶段会被称为“设计项目”,仅仅由工程部人员来完成。一旦涉及生产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被逐级汇报到工程部主管处,再由工程部主管向生产部主管咨询,然后通知工程部主管,再由工程部主管将解决问题的方法逐级向下传递到项目负责人。显然,职能型组织特别适合那些重复性程度高的业务活动。这种组织结构对于完成过去已经考虑周全的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一项相对过去有很大不同的任务来说则存在着天然的困难。第一
29、,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不利于协作;第二,这种协作是在和过去不同的规则上进行的。组织结构中相对职能型组织的另外一个极端是项目型组织。在一个项目型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根据某一项目而成立的项目团队。工作成员都归属于某一具体的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都会配备项目工作需要运用到的大部分资源,而项目经理也有很大的权力。项目型组织的一个最主要的缺陷是人力资源直接隶属于某一项目,而不能在他们空闲的时候服务于其他项目,这样可能会导致资源利用上的低效率。除了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这两种极端情况之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矩阵型组织,这种组织是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混合体,既具有职能型组织的特征,又具有项目
30、型组织的特征。弱矩阵型组织保持了较多的职能型组织特征,项目负责人扮演的是协调者、协助者的角色,还算不上是一个项目经理。强矩阵型组织具备较多的项目型组织的特征,有专职权力很大的项目经理,也有专职的项目行政管理人员。更为现代化的组织则不同程度地包括以上各种组织类型的结构特点,比如,一个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组去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这个工作组具有项目型组织中项目组的许多特征:有独立于职能部门的专职项目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可以在组织常规的标准和正式报告架构之外进行运作。几种组织结构之中,哪一种更好呢?首先,大多数人可能会在直觉上认为矩阵型最好,因为它似乎兼有了项目型和职能
31、型两种结构的优势。但在实践当中,其实矩阵型是最难操作的,它对组织结构的成熟度要求最高。一个主要的根源就在于,矩阵型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双线汇报。一个不成熟的组织系统会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人。在这种组织中,对人力资源的控制程度和团队任务的结果有着较强的关联。在一个不成熟的组织中实施“矩阵管理”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来自两个“老板”的管理压力。因为在不成熟的组织中,管理者出绩效的最佳途径就是抓住尽可能多的资源。事实上,矩阵型管理比较适合成熟的组织。成熟的组织大都建立起了面向流程的管理体系,组织的绩效主要依赖于管理系统的建立。在这种组织中,管理目标和对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比较清晰而稳定的,
32、人为的因素较小,所以每个员工都在相对清晰而稳定的管理目标下工作,从而对其工作量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很多大型的传统企业都是职能型组织,随着企业中的项目活动越来越多,它们也在逐步采纳矩阵型的优势来管理项目。但鉴于传统的组织架构,大多会采纳弱矩阵形式。而这个时候,处于“项目管理者”地位的项目经理由于其对资源不具有直接的管理权力,往往会处于相当尴尬的地位,深感责任重大,但却有心无力。这个时候,处于弱矩阵形态的项目管理者严格来说不能被称为“项目经理”,而更接近于“项目协调人”的角色。管理上讲究责权对等,对资源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力,也很难要求他们对项目的结果负全责。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协调人的主要职责是:获得项
33、目执行状态的真实信息。及时发现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及时提交到具有解决问题权力的责任人处。项目协调人的作用如同一个信息集散地,其最重要的职责是准确地传递和汇总项目信息。八、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上述关于旅游的例子虽然并不正规,但很好地向我们示例了一个普通项目所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就此来延伸出正规而完整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如前所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总结出了人们做好项目的一些经验,把它们归纳成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根据其涉及的领域和起到的作用,按照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即知识领域和过程组。第一维度称为知识领域,共有三类,分别是核心知识领域、辅助知识领域和整体管理。核心知识领域包括以下四项:项目
34、范围管理: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的过程。这些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项目时间管理:确保项目准时完成所必需的过程。项目成本管理: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个过程。项目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满足它所应满足的需要。其实,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就是构成项目目标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就是确定和细化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这四个目标,然后围绕这四个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和控制。除非项目的目标构成因素发生了变化,否则项目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谓辅助知识领域,是指那些有利于项目目标实现的过程
35、活动它们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项目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过程。项目沟通管理:管理项目信息的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项目所遇到的不确定性。项目采购管理:管理那些从执行组织外部购买项目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管理项目干系人关系的过程。最后一个知识领域是项目整体管理,它是指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大框架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来集成和协调所有其他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所涉及的过程。第二个维度称为过程组,它是按照过程本身的作用来分类的,共分为: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实施过程组、控制过程组和收尾过程组。这几个过程组最主要的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启动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立项过程,收尾过程组主要承担项目的结项
36、过程。各个过程组之间的主要关系如下:制订计划,这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必要要求。计划作为实施活动的参照。控制过程获取实施的实际状态,对比计划过程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当存在偏差时,或者纠正实施过程,或者变更计划。可以看到,项目管理过程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一般管理里面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是一致的。到这里,我们可以把项目管理看作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实践当中的基本活动。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项目管理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实施一个项目,应该按照哪些过程来开展活动。支撑过程实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九、 管理干系人参与管理干系人参与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与
37、干系人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其需要与期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干系人合理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项目经理提升来自干系人的支持,并把干系人的抵制降到最低,从而显著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通常会包括以下活动:调动干系人适时参与项目,以获得或确认他们对项目成功的持续性支持和承诺。通过协调和沟通,管理干系人的期望,确保实现项目目标。处理尚未成为问题的干系人关注点,预测干系人在未来可能提出的问题,需要尽早识别和讨论这些关注点,以便评估可能产生的相关项目风险。澄清和解决已识别出的、干系人所关注的问题。干系人管理成功的关键取决于那些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关键性干系人,他们有可能对项目持有中立
38、甚至抵制的立场。而即使那些不知晓项目的干系人,一旦在事前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项目影响,大多数情形下会选择偏负面的立场,从而增加了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多数由干系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多起源于对项目目标以及目标对自身利益的误解。成功地管理干系人取决于两个要点:第一,对项目目标正确而清晰地理解,特别是涉及每个干系人由于不同角色和不同位置所导致利益诉求的差异。这个时候,一个公开、标准化格式的项目目标并不能打消非项目主体以外干系人的忧虑和担心,所以,额外的、有针对性的沟通将会确保干系人清晰地理解项目目的、目标、收益和风险,以及从自身角度的合理解读,且会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这不仅能使干系人成为项目的积极支持者,
39、而且能促使干系人协助指导项目活动和项目决策的积极参与。第二,对项目中间出现的干系人关注点问题,要提前、主动地加以关注和积极解决。这将赢得干系人的信任,其自身利益是受到良好关照的,从而会换来干系人对项目的积极支持。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那些问题是需要在发生之前预测并积极主动解决的,而不是事后被干系人抱怨而不得不应对。这一前一后的差异是建立这种信任和获得持久性支持的关键。一般来说,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能力通常在项目早期阶段最大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降低。十、 规划干系人管理规划干系人管理是基于对干系人需要、利益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以有效地调动干系人参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
40、程。其结果就是规划一份为与项目干系人的互动提供可操作的计划,以支持项目的最终利益诉求。规划干系人管理工作过程:分析项目的目标、活动和结果将如何影响干系人。分析干系人对项目的目标、活动和结果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或者期望。分析什么样的管理策略会利于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项目,或者引导干系人对项目产生正面影响。将这种管理策略具体化到可操作管理活动,形成干系人管理计划。干系人管理计划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关键干系人所需要的参与程度和当前参与程度;干系人变更的范围和影响;干系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项目现阶段干系人的沟通需求;需要分发给干系人的信息;分发相关信息的理由,以及可能对干系人参与所产生的影响;向
41、干系人分发所需信息的安排:干系人管理计划优化和更新的过程。持领导及支持立场的干系人大多是项目直接参与者,他们需要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当发现项目偏离预期目标时,或对项目需求发生变化时,都需要和项目组沟通。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之间必须有某种约定的固定渠道,以便于双方通过沟通共同应对项目进行中的各种情况,这包括:项目中间出现了重大问题,威胁到项目目标的实现,而这一问题又可能无法在项目内部解决,需要提交到项目干系人层面进行分析和协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由于项目实施活动的原因,使得预先约定的项目目标无法达成,从而导致项目变更。最常见的是进度拖延,费用超支。这些变更必须得到干系人的认可和批
42、准。项目干系人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对预定的项目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导致项目变更。项目组需要对变更的可行性及影响进行评估,提出新的项目计划供干系人最终决策。项目中对干系人的管理大多是多方参与的正式沟通活动,所以是通过定期举行各个干系人参加的项目状态评审会,进行项目状态通报以及对项目重大目标进行决策来实施的。而对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在进行应对处理的时候,也会邀请相关的干系人参与决策,这是项目问题解决会议。在一些项目中,相关干系人也会要求对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进行评审。干系人管理的内容虽然大多数都是以定期的信息沟通形式展开,但其所包含的实质内涵要比仅仅改善沟通广泛得多。其核心目标是在项目团队和干系人之间建立并
43、维护良好的、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关系环境。随着项目的进展,干系人及其参与项目的程度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规划干系人管理也是一个反复定期开展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干系人管理计划具有某种敏感性内容,所以项目经理应该注意对干系人管理计划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例如,需要限定相关指定人员可以接触到干系人管理计划的目标和内容。十一、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一)营业收入估算项目正常经营年份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69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11830.00
44、14365.0016900.002增值税0.00539.46655.06684.192.1销项税0.001537.901867.452197.002.2进项税0.00998.441212.391512.813税金及附加0.0064.7378.6082.103.1城建税0.0037.7645.8547.893.2教育费附加0.0016.1819.6520.533.3地方教育附加0.0010.7913.1013.68(二)正常经营年份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正常经营年份应缴增值税=销
45、项税额-进项税额=684.19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正常经营年份经营能力计算,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3522.75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1531.69万元,固定成本1991.06万元。正常经营年份项目经营成本12972.86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
46、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7680.309326.0810971.862工资及福利费0.00559.83559.83559.833修理费0.00152.16152.16152.164其他费用0.001289.011289.011289.014.1其他制造费用0.00110.72110.72110.724.2其他管理费用0.0086.4986.4986.494.3其他营业费用0.001091.801091.801091.805经营成本0.009681.3011327.0812972.866折旧费0.00374.08374.08374.087摊销费0.006.666.666.668利息支出
47、0.00169.15169.15169.159总成本费用0.0010231.1911876.9713522.759.1其中:固定成本0.001991.061991.061991.069.2可变成本0.008240.139885.9111531.69(四)税金及附加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纳税金及附加82.10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3295.15(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正常经营年份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295.1525.00%=823.79(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利润总额3295.15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823.79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