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doc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125703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质文本2018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上下的因素,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图1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上下与 有关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 ,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

2、拨打 ,他 选填“能 或“不能听见 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 ,他听到的 铃声图2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比照,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如果让光线逆着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方向射出,这说明: 图3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

3、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图4(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所用

4、凸透镜的焦距为10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在第5次实验中,从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一侧放大的像。7、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适宜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图5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2)图5

5、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时海波处于状态,图5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时间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8、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9、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

6、考一下,撤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6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的不良后果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撤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撤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图610、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请你和他合作进行了以下探究: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你的猜想是:;理由是:.3设计实验: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请在图上添加测电压的电压表.所需的实验器材有: .

7、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论证:只要求粗略地写出分析和论证的思路,即怎样得出结论的.6实验结论:两个灯泡L1、L2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7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时机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8实验问答:如果电源电压为3V,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1的电压为 V,灯L2的电压为 V.结合实验结论分析:测量电压时,电压表为什么要与被测电路并联。11、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答复以下问题图7(1)请在图7甲中把余下局部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8、7乙,值为(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和(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 40W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答题例如: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答: 6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和测量更方便12、以下列图8是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所要的器材,估计小灯泡的电阻是10欧左右,请按要求连好电路,并画

9、出相应的电路,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1)要求滑片P向B移动时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之前,滑片P应移至(填A或B端)(3)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指向如图9中的甲和乙所示,被测灯泡的电阻是.(4)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其原因可能是.(5)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图9图813、某实验小组使用以下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额定功率不大于1.5W、电压表3V、15V双量程、电流表0.6A、3A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图10所示。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端,这样

10、做能对电路起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3假设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那么可能的原因是 。图104假设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那么可能的原因是或。14、小萍用如图11所示电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图12图13图11 (1)请你用笔画线帮她把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将变。 (3)实验中如图12所示的电流表示数为。 (4)请你根据如图13所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绕线。15、莹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莹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

11、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甲所示,那么金属块A的质量为g。然后,莹莹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升高到如图14乙所示的位置,那么金属块A的体积为3。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为3。16、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图14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假设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15所示,那么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假设烧杯的质量是20g,那么液体的质量是 g。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

12、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 组,你的判断方法是: 。组别甲乙丙丁液体的质量m / g8.016.219.831.8液体的体积V / 310.020.030.040.0图15 17、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3、。1你选择的猜想是。填写序号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图16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6a、b所示。(1)观察图16a可知,甲车在作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2)观察图16b可知,在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3)比较图16a、b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外表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外表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

14、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根底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下列图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图171图18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18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18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

15、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21、如图19所示,左图中弹簧秤所测量的物块重力为 牛,右图中体温计所示温度为 。图18图192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重力G (N)比值Gm(N)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20所示图20(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4)在此实验的根底上,小明又猜

16、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2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图21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2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25、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

17、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以下列图22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答复以下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分别表达。(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实验次数物重GN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图22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1.000.600.6521.501.100.9032.001.601.15图2226、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3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18、: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图23 图2327、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24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24B;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24C。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答复以下问题。图24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表达?3由图A和B可得结论:4由图B和C可得结论

19、:28、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25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图25(2)小明再作图25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管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25c和25d所示.他发现图25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25

20、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29、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图262如图26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保存二位小数30、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

21、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以下列图2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图27(1).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m3。(g取10 N)3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图28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

22、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图29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29,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32、图30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下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总功为;机械效率为;(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a

23、;b图3033、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图31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1)比较v1、v2,可知2(选填“、“ 小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2)探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 1 质量.3

24、4、猜想:A 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 态,用同一支水性笔分别从不同高 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 现象:笔越高,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 猜想:B。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使水性笔从某一高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再用透明胶将橡皮固定在笔身上,对着白纸笔尖朝下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 现象:质量越大的笔,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35、钢珠推动物体移动一定距离、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物将木桩打入地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6、1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局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减小37、 (1)初温、质量(2)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的时间(3)相同

25、时间供给水和沙子的热相同(4)沙子(5)水的导热性能好(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没有用搅拌棒搅拌)38、1市中心2市中心多是水泥道路和建筑物,它们的比热小,升温高;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3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39、40、【实验器材】秒表、卷尺、磅秤【实验步骤】B表格如下:箱子的质量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所用的时间t功率PW41、(1)R;(2);(3)设计正确,只用R0,不用滑动变阻器;(4)U1R0U2(1分);(5)表格设计合理实验专题训练题参考答案1卷尺 秒表 v2升华 凝华3平行光源 刻度尺 透镜 光屏 烛焰4(1)到透镜的距离 (2)物体和像的大小(3)不

26、能 虚5伏安 电压 电流 R 电源 开关 导线 电压表 电流表6(1)将家中的其他用电器全都断开,只把白炽灯接入电路,让其工作一段时间,用手表记录时间,用电能表记录它所消耗的电能,最后用P计算出它的功率(2)时间t 消耗的电能W(3) P7刚闭合电路 大 小8扩散 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94.2103 () 6300 10镜面反射 漫11刹车用的闸皮 钢珠 12B 13A 14D 15D 16D 17D 18D19A 20D 21D 22A 23B24(1)用电表,根据电流的方向(2)用小磁针来判断,根据奥斯特实验的结论(3)利用电镀的原理,在碳棒上析出铜的相连的为负极25用37个同样的灯泡串联起来就可以了,0.09 26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