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意象与答题技巧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意象与答题技巧归纳.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质文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优质文本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 “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 “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一、杨柳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由于“柳、“留二字谐音,故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以“宫墙柳暗喻唐婉,抒发了两人离别后再难相见,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状态;“主父
2、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读者可从“折断门前柳这一行为中想见思念之深,忧愁之切;“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少妇因见杨柳而想起当初与丈夫分别折柳的情景,怅想丈夫久去未归,而自己却青春渐逝,顿生悔意。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土的象征,如“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成阳城西楼晚眺?,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牵挂。从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廷巳?鹊踏枝?),“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假设絮(杜牧?题安州浮
3、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等句,形象地诠释了诗人们彼时彼地忧愁的深刻程度。二、燕子 燕子因结伴飞行面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抒写时事变迁的还有“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等。三、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
4、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5、白居易?长相思?),诗人相思的心随着汴水、泗水飘然远去,可惜山重水长,思念的人终不能见。流水悠悠,相思悠悠,天地有尽,而相思无穷。此外,像“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刘禹锡?竹枝词?)、“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范。四、月亮 古诗中的月亮往住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
6、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等诗句,都是借明月写思念之情的典范。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如“古人今人假设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别离,事情不如人意
7、,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宋代吕本中的词?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五、梅花 迎寒早开,美丽脱俗,诗词中梅花常常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人格的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诗中“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的句子,既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同时也是
8、自己坚韧不拔人格的写照。再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题虽为“咏梅,但词人着力表现的不是眼中之梅而是心中之梅,借梅花来诉说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诗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赞美了梅花的秀雅气质同时还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他另有一首?白梅?诗中“突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诗句,描绘了白梅的高尚绝俗,寄托了诗人的理想。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淡,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语意双关,它不仅是梅花幽姿绝尘的写照,也是诗人神韵仙骨的化身。另外,南宋陈亮的“欲传春信息,不
9、怕雪埋藏(?梅花?),赞扬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元代杨维祯的“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咏梅?),歌颂了梅花凛然傲雪的气节;清代宋匡业的“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梅花?),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六、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那么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尚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10、),“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七、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清楚。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清楚,这也是利用谐音双
11、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优质文本八、青松优质文本 它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奉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九、竹子 它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 “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
12、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如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留下了许多咏竹的佳篇,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此外表现高风亮节的,如“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表现顽强生命力的,如“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表现忠诚的,如“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
13、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十、梧桐 梧桐那么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歌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昕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衬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气氛。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两打芭蕉写尽愁思。“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自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14、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感情。十一、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又如“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该句意为:黄昏杜鹃的凄切之声,使湘江上尚未归家的游子更加忧愁悲伤,更加归心似箭。再如“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
15、啼血 (贺铸?忆秦娥?),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杜鹃啼血猿哀鸣(自居易?琵琶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文天样?念奴桥?)等等;也有用其来比喻忠贞的。如“从今别却江南路比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诗人以此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十二、鹧鸪 它在占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
16、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十二、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假设断假设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7、如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 “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又如李商隐?蝉?诗的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天将破晓,寒蝉已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暗喻为人作幕、寄人篱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宦所羁绊。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此外“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情思。十三、雁
18、 雁是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如“人归落雁后,恩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为官出使南朝陈,写下这首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寒塘?)、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戴复古?月夜
19、舟中?)等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等。十四、其它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以
20、“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以“折梅写离情,如“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机?赠范晔?);以“长(短)亭写离情,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以“春雨喻愁绪,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以“丝麻喻愁绪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以“大海喻愁绪,如“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朱弁?春阴?);以“大山喻愁绪,如“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
21、倍多(赵嘏);以“西风写愁绪,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以“猿啼写愁绪,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以“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以“比翼鸟喻指相爱而不别离的男女,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居易?长恨歌?);以“精卫鸟喻指报仇的人或努力奋斗的人,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而“乌鸦因其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常用以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清的气氛,如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等等。古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2、(补充)一、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高洁、正直、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凄凉悲伤的象征7.柳:送别、离愁别恨、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倔强的弱者;朴实无华的君子;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二、草类:1.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2.花落:凋零、失意、人生或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3.菊:隐逸、高洁、脱俗、坚强4.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不怕打击、不怕挫折、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5.兰:高洁6.荷花莲:高洁、纯洁的爱情7.丁香:愁思或情结8.牡
23、丹:富贵、美好9.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0.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昔盛衰三、动物类:1.子规杜鹃:悲惨、凄恻、凄凉、哀伤、思归2.猿猴:哀伤、凄厉3.鸿鸽:理想、追求4.鱼:自由、惬意5.(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羁旅的伤感6.鹰:刚毅、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乌鸦:小人、俗客庸夫10.沙鸥:飘零、伤感11.鹧鸪鸟:极易勾起旅途艰难和满腔离愁别绪的联想12.鸳鸯:恩爱的夫妇13.寒蝉:悲凉的同义词四、霜雨雪水云类:1.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2.海浪:人生的起伏3.海
24、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开展趋势5.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6.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7.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8.春风:旷达、欢愉、希望9.东风:春天、美好10.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11.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12.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3.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15.云:游子、飘泊16.天阴:压抑、愁苦、寂寞17.天晴:欢愉、
25、光明五、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珍珠:美丽、无瑕3.簪缨(冠):官位、名望六、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神秘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思念、命途的多舛七、其它类:1.古人: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破晓:初现希望5.深夜:愁思怀旧6.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7.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仙境:飘
26、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10.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怀人11.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2.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13.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与人的摧残14.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15.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常见名家鉴赏风格陶潜:朴素自然 李白诗:豪放飘逸 杜甫诗:沉郁顿挫 高适诗:悲壮苍凉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瑰丽神奇 陆游诗:悲壮豪放 黄庭坚:奇涩险怪苏轼:豪放旷达 辛弃疾:豪放用典 李清照:凄婉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l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
27、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28、“感伤。 答题例如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答题例如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
29、约重陪。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l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30、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例如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假设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答题例如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
31、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衬托也算对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l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
32、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例如1: 江 村 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
33、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l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例如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
34、拂人衣。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答题例如2 : 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
35、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答题例如3: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2诗人的心绪集中表达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36、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局部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答题例如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黄昏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
37、,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l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例如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
38、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答题例如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那么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
39、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答题例如3: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一种水草。酲:ch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湿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
40、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l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3.答题步骤: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抒发什么情感答题例如1: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
41、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慨,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情。步骤三答题例如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l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
42、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说明理由。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3答题思路:认真审题深入阅读理解诗词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说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答题例如: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
43、其艺术特色,答复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l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
44、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清楚。答题例如: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分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案参考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消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特别提示】不管答复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例如,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