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公司企业风险衡量方案【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公司企业风险衡量方案【参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公司企业风险衡量方案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公司企业风险衡量方案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4二、 风险管理的发展6三、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概念9四、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导原则9五、 企业风险13六、 风险的效应14七、 中心趋势测量15八、 变动程度的测定17九、 损失频率的估计18十、 损失程度的估计21十一、 风险衡量的作用26十二、 风险衡量的概念27十三、 产业环境分析29十四、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30十五、 必要性分析33十六、 项目基本情况34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39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41发展规划分析43(一)公司发展规划431、战略目标与发展规
2、划43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44一、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事实证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风险,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幸运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一套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屏蔽掉潜在的风险,或者尽量使其弱化或最小化,只是经历一些较小的问题或有惊无险的冲击,之后依然能够正常经营、发展和进步。风险管理的主旨不在于消除风险,因为那样只会把获得回报的机会浪费掉。风险管理所需要做的应该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主动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收益的风险。1、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作出合理的决策一方面,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企业划定了行为边界,约束其扩张的冲动。
3、企业作为市场的参加者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理智的权衡,从而避免将社会资源投入到重大风险、缺乏现实可行性的项目之中。风险管理对市场参加者的行为起着警示和约束作用。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也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通常,市场风险大都是双向的,既存在可能的风险损失,也存在可能的风险收益。因此,在市场上,时刻都有大量风险的客观存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果企业能够洞察市场供求状况及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预见市场的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科学的措施控制和防范风险,同时果断决策、把握机会,就有可能获取可观的收益。2、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效益的波动风险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降低公司收益和市值对外部变量的敏感性。例如,市场
4、风险管理比较完善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对市场价格变动就可以显示出较低的敏感性,不至于因为整个市场价格下跌,其股价市值造成大幅度的缩水;手中持有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公司,如果在风险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就可以显示出其外汇资产的价值、收益或负债成本对市场汇率变动较低的敏感性,这些都是由实证得出的结论。总之,受到利率、汇率、能源价格和其他市场变量的影响,公司通过风险管理能更好地管理收益波动。3、风险管理可以提升股东价值承担基于风险的股东价值管理项目的公司大都认同风险管理和经营最优化可以增加20%30%或更多的公司价值,这也是由实证得出的结论。弗吉尼亚大学的乔治,阿莱亚斯与姆斯.威斯通在1998年的一项研究支
5、持了这一看法。他们比较了从1990年到1995年或多或少积极从事市场风险管理的公司的市值与面值的比率,结果发现更积极地从事市场风险管理的公司得到了市值平均20%的回报。风险管理不仅使个别公司增值,而且通过降低资本费用和减少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来支持经济的全面增长。4、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公司机构效率大多数公司都拥有风险管理和公司监督职能部门,如财务风险、审计及合规部等。此外,有的公司还有特别风险管理单位。例如,投资银行通常有市场风险管理单位,而能源公司则有商品风险管理经理。风险总监的任命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立为各个部门有效地工作提供了自上而下的必要协调。一个综合团队可以更好地处理的,不仅
6、是公司面临的各个单独的风险,也应包括由这些风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构成的风险组合。此外,随着市场体系和各种制度建设的日益完善,迫使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社会压力也日益增加。直接的压力来自于有影响力的权益方,如股东、雇员、评级机构、市场分析专家和监管机构等。他们都期望收益更有可预测性,以避免和控制自己的风险和减少对市场的破坏性。最近几年,随着经济计量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波动率的模型如风险价值模型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模型,已经用来计量公司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而且这一应用现在正在推广到信用风险及运营风险中。二、 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思想理论的萌芽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19291933年
7、的经济危机中,经济衰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财富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带给人们的种种损失。1931年,在美国经营者协会大会上,明确了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美国经营者协会的独立机构,该保险部门每年召开两次会议,除了从事保险管理外,还开展有关风险的研究和咨询事务,从此管理企业风险的人被称为风险管理人或风险经理。1932年,由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纽约投保人协会,彼此交换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风险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发展。1950年,美
8、国加拉格尔在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同时,20世纪50年代后,风险管理的方法也从早期的唯一方法保险进一步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寻求风险管理方法的多样化。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出版了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引起欧美各国的广泛重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70年,原联邦德国引入美国风险管理理论,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法国引入了风险管理理论,并在国内广泛
9、传播。1976年,查邦民尔在其所著的企业保全管理学中,就防止意外风险的发生及有关法律上的保护、预防和保险等问题进行了综述。1978年,考夫出版了风险控制学,将控制意外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开展了经营管理型的风险管理研究,形成了独立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1986年,欧洲11国共同成立了“欧洲风险研究会”,进一步将风险管理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的范围。英国成立了“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护协会”。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只是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把企业风险通过在财产或其他保险公司投保来转移;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散和回避,这主要受到当时的财务理论,如投资
10、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大力发展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及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概念、模式和方法等被提出,以克服旧的风险管理的局限性。1992年,基于Treadway委员会的提议,其赞助机构又组成了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会一发起机构委员会。2004年在对1992年框架修订的基础上,COSO又颁布了全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从战略层面开始并贯穿整个企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设计是为了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按
11、企业接受风险的态度管理风险,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8个要素构成,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这套涵盖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要素和风险管理执行层次的框架已经逐渐为市场所接受,并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企业推荐采纳。对企业内控有着严格要求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推荐企业采纳COSO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自从全面风险管理诞生后,已经有许多专业化的组织在其主要的出版物上提出了基于这种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此外,世界几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有好几家也开始提供分析报告来说明企业
12、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三、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是根据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制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目的是保证企业的风险最优化。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的风险战略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少了战略错误的可能性,企业风险战略实际上起着风险转换的作用。四、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导原则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个特殊领域,随着其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原则与技术的正规化,如确定为风险管理决策过程提供指导的原则。风险管理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一系列“风险管理原则”的发展。这些原则为风险经理的具体风险管理行为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原则有3项。1、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这是三条原则中最
13、重要的。这个原则虽然不能确定对于一个给定的风险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它确实告诉人们,对某些风险一定要有所作为。如果一开始就能注意到,当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风险无所作为时,企业将要面临因为这个风险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可以知道对某些风险必须做点什么,从而确定哪些风险是一定不能自担的。在确定哪些风险需要特殊的防范措施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些风险会引起最大的潜在损失。有些损失会导致财务上的灾难,逐步地吞噬企业的资产;反之,另一些损失就只产生一些轻微的财务后果。如果一个风险的最大潜在损失程度达到了企业不可承受的地步,那么,自担这样的风险是不可行的。可能的损失必须被降低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水平下,否则就必须将风
14、险转移。如果一个风险既不能降低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水平,又无法转移,那么必须将它避免。至于企业可以安全地自担多大规模的风险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很有技术性的。各个单一风险的自担水平直接与企业的总体损失承担能力有关,而后者又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和在出现紧急情况下增加现金流量的能力。对任何企业而言,有些损失可以直接用现金流量补偿,有些需要动用企业的现金储备或变卖流动资产来补偿,还有些损失只好通过借贷来补偿,有些损失甚至通过所有措施都不能补偿。企业“可以承担的损失”的数额因企业而不同;一家企业的损失承受水平也因时而变,主要取决于企业在损失发生时所能获得的资源。2、考虑损失可能性人们对风险的关
15、注往往首先取决于损失程度。例如,即使在损失发生可能性很小的时候,如果潜在的损失程度很大,这样的损失风险仍是必须加以关注的。这并不是说在如何应对风险的时候特定风险有关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忽略的。恰恰相反,即使当潜在的损失程度表明不许对某个风险采取什么措施时(就是说,不允许自担这个风险),这个风险中损失的可能性对最终的风险管理决策可能会有决定性的作用。知道风险会引起损失的可能性是小、中等,还是很大,将帮助风险经理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个既定的风险。如果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对于使用保险来处理风险来说可能就不是一个经济的方法,这是因为保险是基于平均损失而运作的。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保险公司评估他们为了抵
16、消损失发生时的理赔而需要收取的保险费。除了抵消损失,保险费还包括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因此,虽然这看起来很矛盾,但是最应该买保险的是那些最不容易发生的损失。损失的概率越高,使用保险作为这种风险的应对措施就越发显得不合适。最适合购买保险的风险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损失频率较低,而损失程度较高。最不适合购买保险的风险所具有的特点是:潜在损失程度低,而损失频率高。对于损失频率较高的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损失预防措施来降低损失频率。考虑损失可能性原则强调了针对特定的风险,在考虑采用应对措施时把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3、不因小失大风险管理的第一个原则告诉人们哪些风险必须被转移(即那
17、些可能会引起巨额损失而损失程度又不能降低的风险),而第二个原则告诉人们哪些风险不应该投保(就是那些损失频率很高的风险)。这两个原则还不能涵盖所有的风险决策,因而需要其他原则。就本质上来说,第三个原则告诉人们,转移风险的代价和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护的财产价值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关系。它在两个方面提供指导:一方面,相对于自担风险而节约下的保险费(小)而言,可能的损失很大时,风险不应该被自担:另一方面,有时候保险费相对于所转移的风险而带来的利益而言很大,这样的风险不应该投保,因为此时保险费是“大”,保险利益是“小”。尽管“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这一原则隐含了自担风险的最大水平,但“不因小失大”的原则
18、表明了有些低于这一最大自担水平的风险也应该被转移。最大自担水平对所有风险都是一样的,但对于有些风险,实际自担水平可能小于这个最大值。五、 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面临的可能对其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所有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无论其经营规模多大,经营结构如何,在其经营活动中都要面临来自企业外部或内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目前没有统一而权威的关于企业风险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中相同名称的风险概念其内涵边界并不相同。例如,国资委将企业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五大类。国际知名的风险咨询公司甫瀚公司根据不
19、确定性的来源将企业风险分为环境风险、流程风险和决策信息风险三类:环境风险包含主权/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股东关系、资本取得等;流程风险包含营运风险、授权风险、信息风险、金融风险等;决策信息风险包含经营性决策风险、财务性决策风险和战略性决策风险。华小宁等(2007)将企业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两个类别,财务风险又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金融产品价格风险;非财务风险又分为操作风险、结算风险、法律风险等。王正志等(2007)将企业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将企业风险事件划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因素包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
20、流程和技术;外部因素包含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环境、行业、科技等。RobertJ.Chapman(2006)将企业风险划分为内部影响微观因素和外部影响宏观因素。六、 风险的效应效应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内在机制所产生的效果。正是由于效应机制的存在与作用,才引发了某种形式的行为模式与行为取向。风险的效应是由风险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但又必须与外部环境及人的观念、动机相联系才能得以体现。1、诱惑效应诱惑效应的形成是风险利益作为一种外部刺激使人们萌发了某种动机,进而作出了某种风险选择并导致了风险行为的发生。诱惑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风险利益与风险代价及其组合方式。风险代价的大小又取决于风险对风险成本的损害能力
21、和风险发生的频率。损害能力大且发生的频率高,风险代价就大。2、约束效应风险约束是指当人们受到外界某种危险信号的刺激时,作出回避风险的选择,进而采取回避行为。风险约束所产生的威慑、抑制和阻碍作用就是风险的约束效应。约束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风险障碍因素出现的概率、风险障碍的损害能力及风险成本投入与变动情况这三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同时也受到人们进行风险选择时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对风险障碍出现概率和损害程度作出判断的影响。3、平衡效应风险一方面具有诱惑效应,驱使人们作出某种风险选择;另一方面又具有约束效应,对人们的选择和行为产生某种威惯和抑制作用。每一种风险必然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效应,它们相互冲突,相互抵消,
22、其结果便中性化了,即平衡效应。七、 中心趋势测量中心趋势测量是确定风险概率分布中心的重要方法。在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用平均数表示的统计指标,分为总体的一般平均指标和时序平均指标。一般平均指标是指同质总体内某个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时序平均指标是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平均值。(二)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期望值)是用每一项目或事件的概率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三)中位数衡量损失、预测损失的另一种方法是计算中位数。中位数也称值,位于数据的中心位置。(四)众数众数是一种根据位置确定的平均数。顾名思义,众数就是分布数列中最常出现的变量
23、值,即频数或频率最大的变量X的观测值。数列中最常出现的变量的观测值说明该变量观测值最具有代表性,因此以之反映变量的一般水平。众数具有这样的特点: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不受数列中各单位变量观测值的影响,因此难以准确地反映数列变量观测值的平均水平。但是,当数列中有异常变量观测值时,它不受数列两端异常变量观测值的影响,增强其作为变量观测值数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性。由于众数是频数最大的变量观测值,因此,当分布数列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而趋于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就无众数可言了。如果分布数列有多个众数出现就应重新分组,或将各组频数依序双双合并,求得一个有明显集中趋势的分布数列,然后再确定众数。八、 变动程度的测
24、定衡量风险大小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取决于实际损失偏离预期损失的程度,而不确定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对发生损失距离期望的偏差来确定,即风险度。风险度是衡量风险大小的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根据风险所致损失的概率和一定规则的计算得到的。风险度越大,就意味着对将来越没有把握,风险就越大;反之,风险就越小。(一)方差和标准差对于随机变量X,如果X1,X2,Xn是随机变量的n个观测值,X是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数,称(Xi-X)2(i=1,2,n)为观测值Xi的平方偏差,称(X1-X)2,(X2-X)2,. ,(Xi- X)2的算术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平方偏差,简称方差(或均方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是标准差或根方
25、差。标准差是衡量测量值与平均值离散程度的尺度,标准差越大,数据就越分散,损失波动的幅度就越大,较大损失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二)变异系数风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变异系数反映出来。变异系数越大,风险的稳定性越弱,风险也就越大;相反,风险的稳定性越强,损失的风险越小。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或期望值的比例,也称标准差系数或平均偏差系数。风险衡量中,风险的稳定性对衡量具有重要意义。某一事故偏离预期损失的方差越大,管理人员就越担心,损害也就越大。对变异系数的大小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幅度内灵活确定。一般情况下,变异系数越小,则偏差就越小,据此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就越可靠,重大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
26、越小。(三)偏态前面讲过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概念,在这两个指标相等的情况下,变量的频数分布呈对称分布,即没有偏态。当中位数与平均数不相等时,分布就会出现偏态。当中位数大于平均数时,表明分布聚集于左边而向右边偏斜。当中位数小于平均数时,表明分布聚集于右边而向左边偏斜。九、 损失频率的估计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损失次数和损失幅度的概率,并建立一定形式的概率分布。常见的方法有两种:根据经验损失资料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应用理论概率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根据经验损失资料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利用经验损失资料构造概率分布的首要任务是使收集的资料足够多,并且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当企业自身缺乏经验数据时,可
27、以利用来自保险公司、同业公会、统计部门等的经验数据作补充。风险管理人员应该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相关的经验损失资料,包括风险单位的特性和数量、事故发生的日期、造成事故损失的原因、每次损失金额、每次损失事故涉及的风险单位等数据。当风险管理人员掌握了大量在相同条件下风险单位发生的损失资料后,可以通过统计整理和分析,获得经验损失概率分布,并以此预测未来发生的损失情况。根据“大数法则”随着观察样本量的不断增加,实际观察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将逐渐减小,估计精度不断提高。应用理论概率建立损失概率分布表。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没有足够多的观察资料来建立损失概率分布,但是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类型的损失结果呈
28、现出某些统计规律。比如,损失事故发生的次数可以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服从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损失金额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通常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等。由此,利用经验数据来拟合模型的待定参数后,就可以得到损失概率分布表,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损失情况。在衡量损失频率时,需要考虑三项因素: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损失事件(或原因)。这三项因素的不同组合,会使风险损失频率的大小不同。下面举例说明风险单位数,损失形态、损失事件不同组合下的损失频率估计。(1)一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单一损失形态的损失频率。如果某一事件发生,另一事件不可能发生,这两个事件是相互排斥事件。(2)一个
29、风险单位遭受多种事件所致单一形态的损失频率。如果两种或多种事件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那么这些结果共同发生的概率就需要计算得到。(3)一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多种损失形态的损失频率。(4)多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单一形态的损失频率。多个风险单位遭受单一事件所致损失的概率取决于这些风险单位是否独立。如果两个风险单位具有这样的特性,其中一个风险单位遭受事件的损失,不会影响另一个风险单位损失的概率,则称这两个风险单位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两个风险单位是相关的,可以用条件概率来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两个风险单位A、B都发生损失的概率是两个概率的乘积:A风险单位发生的概率;在A风险单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B
30、风险单位发生的条件概率。在A风险单位发生的条件下,B风险单位发生的概率,称为A风险单位对B风险单位的条件概率。如果两个风险单位不相互独立,那么,计算多风险单位遭受一个风险事件的损失概率,就需要考虑条件概率。根据相关性风险单位的计算,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条件概率越大,风险单位的相关性越强。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另一个风险单位不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小。如果两个风险单位完全相关,则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就意味着另一个风险单位发生事故。条件概率越大,风险单位都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越大。(5)多个风险单位遭受多种损失事件所致多种损失形态的损失频率。例如,某企业仓库,要估计这6座仓库遭受火灾、爆炸、台风等
31、损失事件所致财产损失、责任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损失频率。十、 损失程度的估计风险损失程度是指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值,即风险价值。在衡量风险损失程度时,除了需要考虑风险单位的内部机构、用途、消防设施等以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损失形态、损失频率、损失金额和损失的时间。(一)同一原因所致各种形态的损失同一原因导致的多形态的损失,不仅要考虑风险事件所致的直接损失,而且还要考虑风险事件引起的其他相关的间接损失。一般来说,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更严重。例如,尽管汽车碰撞发生的次数大于因碰撞所致的潜在损失,但是因责任诉讼所致的责任损失往往大于汽车因碰撞所致的损失,因此,一般来说,汽车责任风险的所致损失大
32、于财产损失风险。(二)单一风险事件所涉及的损失单位数单一风险事件所引起损失的单位越多,其损失就越严重,损失程度和风险单位数大多呈正相关关系。(三)损失的时间一般来说,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越长,损失频率越大,损失的程度也就越大。估计损失程度不仅要考虑损失的金额,还要考虑损失的时间价值。(四)损失金额一般情况下,损失金额直接显示损失程度的大小,损失金额越大,损失程度就越大。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损失金额的大小使损失频率、损失时间的估计变得微不足道。1、单次风险事故所致损失金额单次风险事故所致的损失金额一般来说不能全部列举出来,它可以在某一区间内取值,因此它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对于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很多
33、经验数据表明可以利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等来进行拟合估计。2、一定时期总损失一定时期总损失是指在已知该时期内损失次数概率分布和每次损失金额概率分布的基础上所求的损失总额。一定时期总损失金额为发生一次损失时的损失额,加上2次损失发生时的损失额,等等。为简单起见,以例子说明。3、随机模拟法的应用现实中,企业财产损失次数的分布和损失程度的分布可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以上逐个分析各种可能的方法太烦琐,甚至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应用到随机模拟的方法。随机模拟法是一种仿真的方法,通过产生随机数的方法,模拟企业财产在较长时间内(如100年)发生损失的情况,从中得到年总损失额的分布。具体过
34、程是:首先规定随机数大小与损失次数的关系、随机数大小与损失程度的关系,然后开始第一轮模拟。产生一个随机数,看其代表的损失次数,假如这个随机数代表该年发生N次损失,则再生成N个随机数,对应于每次损失中的损失额,把这N个损失额累加起来,就得到了第一轮模拟中的损失额。接下来开始第2轮,第3轮,一直模拟下去,直到达到要求的轮数。这样就可以得到年总损失额的概率分布。当然,由于总的模拟轮数偏少,表中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在这种少轮次模拟中出现的损失额其概率是偏高的。在实践中,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的计算,因而可以进行上万轮的模拟计算,以得到比较可靠的模拟结果。4、均值和标准差的估算有时人们只关心损失幅度的某个
35、特征值,如均值和标准差。这时就可以直接对总体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区间估算。不同的数据量,采用的方法也不同。(1)样本容量较大,已知样本均值和抽样误差,估计总体均值。(2)样本容量较小,总体为正态分布而o未知时,估计总体均值。(3)样本容量较小,总体为正态分布时,估计总体方差。(五)所需暴露单位数量的估算根据大数定律可知,随着暴露单位的数量趋于无穷大,实际的损失频率将会趋近于期望的真实损失频率。但在实际中,一个组织的暴露单位的数量绝不可能无穷大,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数字几乎称不上“大”。因此,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样本不够充分大时,会导致多大的错误?也就是说,风险评
36、估并不是百分之百地以一种概率的说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尽管概率就已经体现了不确定性,但实际中由于许多统计原理所需的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预测本身也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这种情况,风险经理可能会有另一种问法:“为了有95%的把握使最大可能损失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差别不超过5%,必须有多少暴露单位?”或者说,如果风险管理者希望有(1a)的把握保证,企业面临的某种实际损失率与给定的预期损失率之差的变动程度不超过E,则风险单位数要多大才能满足上述要求?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假设损失是以二项分布假定的方式发生的,即风险单位发生损失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每个风险单位损失发生的概率不变。这样,当n足够大时,损失近似服从
37、正态分布。从以上影响损失的因素可以看出,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损失的程度而不是损失发生的频率。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导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的大小具有随机性,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是衡量风险的两个重要指标。但是,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损失的程度而不是损失的概率。十一、 风险衡量的作用风险衡量的作用是降低不确定性的层次和水平。不确定性是人的主观感受,是无法直接预测的、无法准确计算的,是复杂的,掺杂着人们对风险因素的评价和风险出现概率的认识。例如,一个风险回避者,可能不愿意投机购买股票,但是如果一位在证券公司做操盘手的亲属告诉他,他们将在近期内拉升某一股票的话,这位风险回避者可能购买这一股票,并在这次
38、炒作中获利。这位风险回避者之所以能够获利,是因为他获得了准确的股票信息,降低了不确定性的层次和水平。可见,风险管理的过程是降低不确定性层次和水平的过程。(一)风险不确定性的层次和水平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人们无法得到或准确预测风险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大致区分风险的层次和水平。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不确定的程度和水平,争取达到较低水平的不确定性。(二)不同风险管理主体对于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水平认识是不同的风险管理主体不同,认识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水平是不同的。(三)合同的限制可以使不确定性的水平降低保险公司通过对承担的责任进行限制,可以使风险水平的不确定性得以降低。十二、 风险衡量的概念风险衡量是在
39、对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某一特定或者几个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作出估计,以此作为选择风险应对技术的依据。对于风险衡量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风险衡量的基础是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为了使风险衡量的结果客观地反映过去发生的风险事故的状况,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需要风险管理人员掌握完整的、一致的、有关主题的和有组织的相关资料,以增强风险衡量结果的准确性。对此,要求搜集到的资料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数据是完整的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损失金额,而且还要了解每次损失的环境情况,如货物列车出轨的地点、时间,出轨时的车组人员和所载的货物等,以便于分析特定
40、损失发生的确切原因。风险管理人员还必须运用洞察力去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遗漏了某些重要资料。2、数据是一致的损失数据必须是在一致的基础上收集的。如果从不同的来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资料,就会有很多不一致的数据。3、数据是有关主题的对过去的损失金额还应在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础上估计,一般以恢复损失前的费用来估计损失。财产损失是指损失发生时的修复费用或重置成本而不是财产的原始成本;责任损失不仅应包括赔偿金,还应包括调查、辩护和处理赔偿的费用;营业中断损失必须包括营业中断所致的收入损失,还应包括恢复营业所需要的额外费用。某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发现他收集的资料中的损失金额包括了每次出轨造成的所有损失,即包括了铁
41、路财产损坏的重置费用、支付给货主的货物损失、铁路的收益损失和由于出轨造成的其他费用损失。这样,只要把这些损失数据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后,就可以适用于风险管理了。如果这些数据不切题,风险管理人员就要会同会计和统计人员对损失金额进行调整。4、数据是有组织的如果按日历顺序列出损失,就可能不易发现损失的模式,而如果按损失大小列出就容易发现损失模式。这种调整的损失金额是把损失金额最小的列于最后一位,把损失金额最大的列于第一位。越严重的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大。这样调整并组织的历史损失资料,为预测将来损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二)风险衡量是对损失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量化分析的过程风险衡量是对损失发生的
42、频率和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风险衡量的结果可以为风险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分析和概率分析是衡量风险的重要工具,但是,统计分析和概率分析并不等于风险管理。(三)风险衡量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风险衡量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风险衡量不是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选择防范和处理风险的有效办法。十三、 产业环境分析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
43、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15家以上,达到22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车辆制造、汽车零
44、部件生产、数控设备生产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十四、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全球汽车行业经过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具有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在带动工业结构升级、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全球GDP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十年来,全球汽车工业步入成熟发展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汽车产业带来一定冲击,2009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均出现一定的下滑,201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7,761
45、万辆增长至9,73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全球汽车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和2019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虽较2017年有一定的下滑,但仍维持高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从全球汽车发展格局来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较为成熟,需求以车辆更新为主。相较于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低,潜在市场需求大,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家。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汽车制造业相较全球发达国家市场发展较晚。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发展迅
46、速,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我国自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跃居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此后连续蝉联全球第一。在2008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量从934.51万辆增加至2,901.54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2%;我国汽车销量从938.05万辆增加至2,887.89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1%。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8年至2020年产销量有所下降,但2020年汽车市场消费需求明显恢复,产销量降幅收窄。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2,627.50万辆,实现正增长,增幅3.8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汽
47、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汽车保有量是影响汽车销量的决定性因素。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比,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低于平均水平。201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2.6亿辆,千人保有量仅为186辆,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千人保有量600-800辆的平均水平。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仍将保持,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仍将增长。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测算,未来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达到300-500辆左右,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35-7.25亿辆。同时,在汽车存量市场,国内存量车置换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发布的2019年
48、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年度报告,美国存量车置换率为43.70%,而国内存量车置换率不到20%,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随着汽车增量消费上升以及存量置换需求增加,我国汽车销售仍具有较大市场提升空间。政策层面,国家支持汽车消费政策频繁出台。2019年至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包括老旧汽车报废补贴、取消或放宽限购、车辆购置税调整等诸多形式的汽车行业消费刺激政策。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上述政策将对汽车行业带来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汽车行业长期来看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十五、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