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_参考.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6121522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_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_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_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_参考.doc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化学医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分析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公司概况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二、 产业环境分析4三、 行业特点6四、 必要性分析8五、 CS与企业文化的关系9六、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估13七、 跨文化管理17八、 资本流动与文化流动24九、 中国企业文化精髓26十、 中国民族文化特征35十一、 “以人为本”的主旨39十二、 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力量43十三、 共识原则46十四、 目标原则48十五、 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50十六、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53十七、 人力资源分析59劳动定员一览表59十八、 发展规划

2、分析61十九、 项目风险分析69二十、 项目风险对策71一、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吴xx3、注册资本:130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4-117、营业期限:2011-4-1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4624.133699.303468.10负债总额2232.541786.031674.40股东权益合计2391.591913.2717

3、93.6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3483.7810787.0210112.84营业利润2540.262032.211905.20利润总额2158.871727.101619.15净利润1619.151262.941165.7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19.151262.941165.79二、 产业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从全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4、,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深刻转换,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发展新主题。从合肥看,人均生产总值将由1万美元接近2万美元,经济社会处于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在经济发展上进入工业化后期新阶段,在城市化发展上进入现代都市区发展新阶段,在对外开放上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在环境建设上进入生态优先新阶段,在深化改革上进入攻坚冲刺和规范成型新阶段。总体来看,宏观环境对合肥发展有利。一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智能制造为标识的工业4.0时代和以新能源为标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

5、在孕育兴起,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为合肥发挥科教优势,加速融入全球发展分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供了宝贵机遇。二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的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合肥作为双节点城市,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合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为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新机遇。三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随着合肥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凸显了区位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商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有利于加快枢纽

6、型经济发展。四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等创新试点,为合肥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忧患意识,集中精力解决好制约和影响合肥科学发展的各类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一是提升城市地位面临新挑战。地区和城市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合肥城市综合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力有限,与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发展动力转换面临新挑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优,服务业比重不高,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形

7、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三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城区与县域在发展水平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挑战。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较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考验。五是维护社会公平面临新挑战。富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带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多元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对提高施政水平和保障城市常态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三、 行业特点医药中间体是化工原料至原料药或药品生产过程中

8、的精细化工产品,通常为高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专用化学品。由于医药品种繁多、化学结构复杂,故对中间体品种的需求较多。与大型化工生产工艺不同,通常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工艺存在小型化、单批次间歇化和多功能化的特点;部分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结合了大型化工生产的经验,开发出相对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模块化的生产工艺。医药中间体的上游产业为基础化学原料,下游产业为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医药中间体行业是医药行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医药中间体的产品附加值和工艺复杂度不断提高,正成为医药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医药中间体包括抗菌药类药物中间体、解热镇痛药物中间体、心血管药物中间体和抗癌用医药中间体等,其

9、中抗菌药类药物中间体按照进一步反应合成的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及抑菌机理,可分为喹诺酮类、-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大环内酯类等。根据CoherentMarketInsights的报告,2020年全球抗菌药物市场规模约420.48亿美元。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报告,受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全球防患意识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全球抗菌药的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至2028年保持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并在2028年有望达到580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和中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研究,2020年中国抗菌药物市场规模为1,24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

10、到1,38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收入规模由约1.4万亿元增长至约2.5万亿元,利润总额由约1,600亿元增长至约3,7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全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收入出现下滑,系全国医疗改革逐步开展,医药带量采购全国扩容及常态化促进了医药制造业市场的规范,但不改变医药市场需求的长期增产、增利趋势,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较2019年增长约16%,盈利能力随着产品附加值和工艺复杂度提升而持续增长。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后,我国医药生产需求已经基本可由我国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满足,但仍有小部分合

11、成技术复杂的高端中间体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我国目前受益于人才、专利保护、基础设施和成本结构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全球医药中间体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不仅为仿制药生产厂商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医药中间体,而且也日益成为制药公司优先选择的战略合作地,为大量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厂商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约1,996亿元增长至2020年约2,090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2,31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四、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

12、。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

13、国内领先地位。五、 CS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一)CS的起源及本质CS出于英文“TotalCustomer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完全满意”、“顾客满意”或“顾客满意战略”。1、CS的起源与盛行CS始于1986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创造。当年,一家美国市场调查公司以CS理论为指导公布顾客对汽车满意程度的排行榜;1989年瑞典据此建立了“CSI”,即顾客满意指标。后来,日本丰田、日产两大汽车公司分别导入CS战略,拉开日本CS战略流行的序幕。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日立公司、高岛屋百货公司等很多企业先后成为本行业CS战略的先锋和旗帜。1991年美国营销学会召开了第一次CS会议,讨论如何以

14、CS营销战略来应付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变化。自此以后,CS在全球发达国家流行开来,在企业界演绎出一场CS革命。CS战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顾客的需求也逐渐变化并逐步提高。日本学者武田哲男认为,就消费者需求而言,它已逐渐从“战后物质缺乏时代”“追求数量的时代”“追求品质的时代”“追求感情的时代”,进一步转变为今天“因高附加值所附带的满足感、充实感”的时代。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是“舒适、便利、安全、安心、速度、跃动、开朗、清洁、愉快、有趣”等等,而很少出现对商品本身的要求。换句话说,今天人们所追求的是具有“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的商品,是高附加价值的商品,追求无形的满足感的时代已经

15、来临。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迅速跨越了“物质缺乏时代”和“追求数量的时代”,而“追求品质的时代”和“追求感情的时代”几乎同时到来。商品的设计与形象的好坏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努力提升商品质量之外,大幅度改善商品的设计与品味以及企业的形象。随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如麦当劳、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奔驰、XO等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它们带来了以“心的满足感与充实感”为诉求的高附加价值的商品,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可以预见,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地把中国带人“顾客满意”时代。2、CS的本质CS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战略。它以“顾客为尊”、“

16、顾客为始”和“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从顾客满意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彻底检视与整合,形成“顾客满意经营”的特殊经营模式。它要求企业通过发掘自身经营范围内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顾客满意的潜力,使其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向顾客满意的标准逼近,实现其经营个性化,做到让顾客在接受该产品和服务后达到满意状态。可以说,CS能够使企业经营彻底走向顾客导向,它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内容。因为在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中,经营实力和市场占有率都是一时的,而以顾客导向策略所创造的“忠诚顾客”则是永久的。(二)CS对企业文化的推动1、引导企业走向“顾客中心论”CS战略推动传统企业文化的变革,引导企业从“企业中心论”走向“顾客中心论

17、”。对于一个老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多年传统的积淀,其中有它成功的经验、既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文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市场的变化不敏感,同时也不愿意自我变革。CI虽然在促使企业文化市场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未能冲破“企业中心论”的窠白。CS的兴起,适应了市场变化的趋势,倡导以“顾客中心论”为出发点和战略重点,把顾客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唯一尺度,围绕顾客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这种立足于顾客的营销战略与策略,追求的结果是贡献,反映的是顾客价值,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另外,CS也强调在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强调维护社会利益、社会道

18、德价值、政治价值和生态价值。这些理念都是与具有高文化属性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映的是一种完全顾客导向型的企业文化。CS既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变革,又引导企业走向“顾客中心论”。2、丰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管理是围绕人本管理展开的,企业文化管理的最初动机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而就其最终目的来说无疑应该是使顾客满意。因为只有让顾客满意,企业才能长久地保持顾客,也才能实现对利润增长的追求,并始终保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CS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渐由管理领域向经营领域扩展,人本管理之“人”,也由员工扩展到顾客,以顾客为本和以员工为本同样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旨,这也意味

19、着企业文化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既让员工满意、又让顾客满意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CS战略的实施本身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围绕“顾客满意”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进行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六、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估顾客满意是个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怎样得知这种心理体验,必须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估。企业整个CS的推展是建立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估基础上,并以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为最终结果的。(一)顾客满意度的内涵顾客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都会有所期待,不管这种期待是顾客心中清晰的意念,还.是潜意识的期望,但“事前期待”总是客观存在的。当顾客从企业那里实际购买了商品和服务之后,会产生一个评价,如果这

20、一评价超过了事前期待,结果就是满意,反之则会不满意;当事前期待与实际获得大体一致时,其结果可能是满意或者是不确定的。这样看来,顾客满意与否实际上主要取决于顾客的事前期待与实际获得之间的比较,其差距大小的程度就是顾客满意度。也就是说,顾客满意度是由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水准与顾客事前期待的关系所决定的。企业的商品或服务越能超越顾客需求,就越能有效提高顾客满意度。顾客的期望来自于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的意见、同事的影响以及经营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因此,企业必须从顾客需要出发,仔细地研究其各方面的状况,推断一个顾客满意的期望标准,企业只有按照这一标准,最好超越这一标准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给顾客带来

21、较高的满意度。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信息爆炸,顾客需求急剧变化,“事前期待”呈现多样性、多变性和不断提高的趋势,要想超越顾客期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提高顾客满意,正是对实施CS战略效果的一个检验。(二)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估1、顾客满意度调查做好顾客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三项工作:(1)制定调查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和目标;编制题目;进行项目测试、分析与合成;拟订指导语和评分标准;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等。(2)确定调查内容。完整的CS调查包括顾客需求、预期调查,顾客对企业理念、产品、行为、视听、服务等分项满意度调查和整合满意度调查等。(3)按照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依

22、据调查对象,可进行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从资料收集的角度,可采用问卷法、试验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调查。从实践来看,使用较多的是用问卷法对顾客进行抽样调查。2、顾客满意度评估指标顾客满意度评估指标应依据全面性、代表性、效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进行设定。(1)产品的顾客满意度主要指标:设计、品质、品位、价格、包装、服务、时间等。(2)服务业顾客满意度主要指标:效率、保证、完整性、便于使用、情绪、环境等。(3)员工满意度主要指标: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4)管理人员满意度主要指标:薪金与退休制度、个人生涯与晋升机会、公司文化状况、学习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与实现成就的可能性、被

23、上司赏识与重用状况与机会、公司及个人的发展前景、自由发挥个人潜力的条件、同事间合作状况、公司的形象和社会地位、目前的工作对未来个人事业发展的帮助、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授权程度等。(5)股东满意度主要指标:年终盈余与分红状况、企业成长的稳定性、劳资关系、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从企业发展中获得的成就感等。(6)顾客满意度主要综合指标:美誉度、知名度、回头率、抱怨率、销售力等。3、顾客满意级度及表示首先用顾客满意级度轴表示满意状态。然后,在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用顾客满意级度透射图直观地分析顾客对企业整体或某一方面的满意度。根据上述资料,画出顾客满意级度透射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产品的缺陷,如果与其

24、他品牌进行比较,就会直观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措施。4、顾客满意度分析通过顾客满意度分析,目的是发现顾客显在性和潜在性的满意与不满意。所谓显在性满意或不满意,指顾客直接表现出来的满意或不满意。例如顾客反映“这个产品的质量很好”或“服务的质量不好”等。相对地,顾客没有直接表现的满意或不满意,称为潜在性满意或不满意。顾客真正的满意或不满意,往往是潜意识的。为了了解顾客的真实感受,必须经过分析,洞悉顾客在哪些方面是“潜在性满意”或“潜在性不满意”。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常会发现顾客的满意度集中在“一般”、“普通”的水平,其背后可能隐含着潜在性不满意,由于它没有明确地

25、表现出来,因而不像显在性不满意那样容易掌握,但无论是潜在性的满意还是潜在性的不满意,实际上都对顾客的行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为了找出潜在性的满意或不满意,可以分析从顾客抱怨与建议系统反馈的信息,也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进行补充调查,以便把问题揭示出来,探究原因,进行经营变革,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七、 跨文化管理(一)跨文化问题的表现根据以上分析,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加之人才、技术、商品流动,从而引发跨文化管理问题。世界经理人文摘对跨国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困境这样描述道:全世界的驻外经理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他们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夹在总公司和当地办事处之间不知所从。跨文化问题几乎在全球跨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而

26、且问题相当复杂。这里仅就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德国学者帕特里希亚派尔一舍勒对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问题的归纳很有价值。他认为跨文化问题主要表现在:(1)人事管理方面的跨文化问题。包括难以挑选出合适的外籍雇员;中方员工提升机制中的“枪打出头鸟”问题;对“职位基础”的错误理解;因“裙带关系”引起跨文化冲突;培训和进修体制中的“机会主义”问题;与中国相异的西方领导风格不适用;欧洲的“共同管理”原则引致的跨文化问题;领导中的“压抑效应”导致“自立机制”问题。(2)积极性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包括调动积极性的各种手段提不起人的兴趣;个人创造性难以调动;对中国人强烈的集体归属需求估计不足;人际关系先

27、于劳动与工作质量,工资体制和福利待遇中的跨文化问题;因不同的教育体制产生各种问题;与“外国人”合作不可靠。(3)交际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包括语言障碍;交际障碍,效率低;内部语言规则不为人知;合作中各行其是,不协调;各部门间协调障碍;会谈结果不令人满意;信息交流中的各种问题。(4)目标和计划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计划问题;效率意识与无时间、无利润观念相抵触;质量保证与目标问题;衡量行动余地需要的不同尺度。(5)决策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决策标准不一致;决策过程不同;决定过程不同;不愿承担责任;缺乏个人主动性;缺乏参与精神。(6)组织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非正式等级和团队组成;合作愿望受到抑制;革新愿望

28、缺乏引导;没有充分的冒险准备;团队生产力降低,团队凝聚力欠缺;工作岗位设计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鲜为人知。(7)监督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中国人习惯受到严格监督,因此对监督的需要程度不同;凭感情采取的惩罚手段无用;对质量要求不同,感受也不同;工作任务描述不具体,质量无保证。导致跨文化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从文化层面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标不一致,双方(或多方)经营者同床异梦。(2)经营理念不同。双方(或多方)经营者有的着眼于长远,坚持诚信经营,追求“双赢”或“多赢”;有的则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热衷于一次性博弈,较少顾及企业信誉。经营理念不一致主要通过经营决策和策略实施表现出来。(3

29、)领导风格有差异。中、外方企业家表现出的在决策时的独裁与民主、管理中的讲等级与讲平等、行动中的注重程序化与雷厉风行等作风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4)价值观有冲突。反映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一起工作时,认识问题、判断事物的标准不一样。(5)语言文化与行为举止交流障碍。中文的用语习惯、表达方式、用词标准、语言思维模式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英、日语等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出现较大交流障碍,甚至带来误解和矛盾。(二)跨文化管理模式与内容跨文化管理就是在合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来自不同文化的管理冲突与摩擦所进行的沟通、调解、包容与融合。跨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化解文化冲突,共建共享新的企业文化。1、

30、跨文化管理模式(1)外资文化主导型。这种模式充分尊重和采纳国外投资方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把外方母公司文化移植到合资公司,作为合资公司文化的主脉。这种模式以整个公司崇尚效率,为最高原则,强行灌输外方文化理念。推行这种模式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外方管理者不大理会本土文化及其影响,尊重本地员工的行为方式和感情不够,容易遭到中方管理者和员工的排斥和抵触。(2)中资文化主导型。这种模式以中国投资方的管理模式与经验为基础,以中国企业文化作为合资企业的主导文化。这种模式注重人际关系,关注员工的社会福利,按员工的资历决定其升迁。推行这种模式,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强,但往往不能较好地学习与吸收外方的先进文化与管理经验

31、。(3)中外文化合作型。这种模式对文化差异较大的投资双方均给予充分的尊重,以合作为原则,通过沟通,取长补短,寻找价值共同点。这种模式的管理,其主要手段就是沟通,运行过程中有时效率不高。(4)中外文化融合创新型。即在充分挖掘中外双方企业文化优点的基础上,以契合文化为导向,结合合资企业的发展特点,创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西安杨森的鹰雁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对跨文化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汉普顿特纳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风云际会对话中国”大师论坛上,简化为三条:同化、规范与融合。(1)同化。即通过沟通,使外籍员工认同公司的愿景,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归属感

32、以及对公司品牌的自豪感,增进其对公司基本架构和营运情况的了解,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公司的日常运作。(2)规范。即要求企业制定清晰、完整、稳定的公司政策和各种规范,并要求所有中外员工共同遵守,进行规范化管理。(3)融合。即要发挥中国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独特优势,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再动之以情,对外籍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加强人性化的关怀,帮助他们排除陌生感、孤独感。在同一次论坛上,明基集团全球副总裁洪宜幸提出了自己在跨文化管理上的五点主张:(1)避免偏见。在确立企业文化时,领导者应该学会用中性词来描述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尽力避免或消除文化偏见。(2)包容其他文化。经营管理者必须学会包容相互

33、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各种文化。(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意识是文化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同样也是跨文化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如果一位跨国企业的经理人对自己所在的文化价值体系自视极高,坚持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感受,必将导致不良后果。毕竟,相互尊重是跨文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也是解决一切文化冲突的前提。(4)注意细节。对于管理者来说,了解其他文化,并有了包容的意识和尊重的态度还不够,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他文化的具体细节,因为对细节的处理能体现一个跨文化管理者的专业素养。(5)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双赢的文化,达成一种平衡。这种价值观必须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持久性等特点,把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加

34、以融合,以适应本地化管理的需求。查尔斯汉普顿特纳教授和洪宜幸先生的上述看法无疑对实施跨文化管理具有很大参考意义。对于一个新创办的中外合资企业而言,在跨文化管理上还有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1)跨文化管理前移,在合资谈判中就充分考虑投资各方的文化融合问题,尽早制订跨文化管理计划。(2)确定专职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具体从事调研、沟通、协调和文化导入与管理工作。(3)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在对投资双方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状况、市场竞争力、管理经验、文化背景以及管理者、员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基础上,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多数情况下,以中外文化融合创新型的模式为首选。(4)加强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

35、训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差异问题的基本方法。跨文化培训要达成的目标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的沟通和理解;将企业共同的文化传递给员工,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理解力和执行力。八、 资本流动与文化流动(一)全球资本流动趋势从本质上说,资本是无差异的人类一般劳动成果的生成、凝结和积累。资本具有流动性。当一国资本跨出“国界”流入他国时,就成为国际资本。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国际资本流动的量越大,速度也就越快。近些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主要国家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惊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2005年年底,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入市场,同时,对外投资也不

36、断增长,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在日益增加的国际资本流动中,跨国并购迅猛增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新建企业而形成的国际直接投资比例下降。(二)资本流动带动企业文化交流资本流动与文化的传播、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单方面讲,国际资本的流动,即资本由一国进入他国市场,就会把资本输出国的企业文化或多或少带人资本输入国。由国际资本流动带动的企业文化交流,其交流规模及影响是与国际资本流动量相关的。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开放度等方面的差异,国际资本在世界各国间的流动是不均衡的。有些国家经济相对封闭,基本上不与国际资本发生联系,或只发生少量联系;有些国家经济比较开放,国际资本输出输

37、入的量就比较大;有些国家开放度很高,则国际资本流动频繁,数额巨大。因此,企业文化在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也是不均衡的。一个国家吸收的国际资本越多,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越大。当然,这与国际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背景、管理水平有关系,国际资本输出国的文化和管理越有优势,对输入国的冲击也就越大。同时,创新波及理论认为,思想的传播或交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群体内部较容易。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吸引外资较多的国家,民族文化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企业文化不够成熟,管理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受国际资本带来的文化影响也比较大;在中国引进的国际资本中,除有与祖国大陆文化背景相同的港澳台地区的资本外,还有与中国文化背景差距较大的欧

38、美等国的大量资本,这些资本携带的文化肯定对中国本土企业文化有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资本带动全球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管是采取独资、合资与合作,还是并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者管理思想的冲突、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价值冲突、员工与管理者的价值冲突以及具有国际资本背景的企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时常发生,因此,跨文化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九、 中国企业文化精髓中国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西方国家相比是较短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到了清王朝的,晚期,商品经济才有了一定发展。如果从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开始至今,中国企业的历史只有130多年时间。由于新中国成立前,民族

39、资本企业历经磨难,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又长期政企不分,市场发育不全,因此现代企业形式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国际社会发展的经验证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五百美元到一两千美元,往往是一国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心理受到高强度冲击的时期。从总体来讲,中国刚刚跨越这个时期,企业文化冲突现象还大量存在,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但是,中国企业长期的文化积淀,以及在民族文化、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伦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文化,呈现出一些与日、美及欧洲各国不同的特点。(一)爱国报国、服务社会的理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遗产中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魂,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为保卫祖国,变革图

40、强、追求社会进步而献身。爱国成为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民族情结,中国企业的发展始终同中华民族经济的振兴、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爱国主义精神驱使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在创办、经营企业过程中,大都怀有“富国图强”、“实业救国”和“服务社会”的思想。他们在同帝国主义及外国垄断资本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著名民族企业家刘鸿生的倡导下,实行国产火柴企业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抵制瑞典和日本火柴的倾销,保护民族工业,体现了强烈的自强自立和爱国精神。近代知名企业家范旭东和侯德榜创办、经营的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和黄海化学

41、工业研究社,早在1935年就公布了这个集团的四大基本信念:“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莫大光荣。”1925年创办于重庆的民生实业公司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展生产、富强国家”为准则,主张对内“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经济的”。橡胶大王陈嘉庚先生更明确地提出“争为国家、为社会尽义务”。宋棐卿1931年在天津倡建的东亚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刻意以实业救国,强化现代经营手段。其在1932年出台的东亚铭共分九部分,包括主义、公司之主义、做事、为人、人格、尽责、功绩、过失

42、和耶稣圣训。这些爱国报国、服务社会的思想,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文化的精髓。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企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长期接受党的优良传统的熏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企业中,员工忘我工作,勇于奉献,力争多为社会做贡献。用一年时间完成三年(或更多)工作量的“生产标兵”大量涌现;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劳动英雄”成为人们自觉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大庆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其他企业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当中国进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后,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以国家为重,讲究大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仍然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最高

43、追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化浪潮,无数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企业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产业报国,保护民族品牌,争创国际名牌。海尔等企业明确提出了“敬业报国”、“产业报国”的创名牌理念。(二)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发愤图强、永不服输的民族,这一点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民族资本企业创业之初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在寻求实业救国的创业道路上,一开始就形成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精神。靠着这种精神,不少民族资本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壮大。近代知名企业家范旭东和侯德榜在事业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抱定信念,经过八九年的努力,终于掌握

44、了被国外垄断的制碱工艺,在1937年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企业里表现得尤为充分,成为中国很多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法宝。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中国工人阶级面对经济上的困难和帝国主义的封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怕苦,不怕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胜利的凯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种源于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和50年代“大跃进”运动的拼搏精神,在中国企业得到普遍弘扬,在工人阶级队伍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在企业中形成了争创一流,争为国家做贡献的良

45、好风尚。至今,这种企业文化在众多企业中仍然得到继承。如辽宁朝阳重型机器厂鼓励员工争行业,第一,争全国第一,倡导“唯旗是夺”的最佳精神;三一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自从创业,那一天起,就立志“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并以“自强不息,产业报国”作为企业精神。在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企业文化中,还包含着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中国共产党提倡的“勤俭办一切事情”自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北京墨水厂提倡的“一厘钱精神”。1962年,北京墨水厂员工“从每件包装材料降低一厘钱”人手,开展了一个节约生产费用的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效益。这种精打细

46、算、勤俭节约的精神很快得到传播。北京制药二厂从利用“一分钟”做起,开展了创财富竞赛。北京火柴厂提出“为减少一根废支而奋斗”的口号,取得显著,效果。也有很多企业提出节约一滴水、一寸布、一度电、一颗螺丝钉,这些都很好地再现了中国企业的这种优良传统。(三)严细认真、重视质量和诚信的传统严细认真、重视质量和诚信的传统,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中,表现为比较重视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对产品质量有严格和详细的标准,对顾客认真负责等方面。突出者当首推创建于1931年的东亚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非常重视严格管理,厂方制定的“厂规”及单项规则、制度、工友须知就有28种503条。为了培养员工,公司制定了

47、东亚铭12条,让员工天天背诵,并且据此编写了大量讲义。1941年出版了精神训育稿17种,规则训练稿16种,工友训练讲义59种,后来又把这些汇编成册,形成东亚精神,以此对员工进行训育。靠着这种严格的管理,公司不仅业务发达,产品质量高,盈利也是丰厚的,剩余价值率一般年份都保持在400%以上,这在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中是少有的。1918年创办于上海的永安公司是中国民族资本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它实行严格管理,恪守顾客至上的准则。为了实现对顾客的高质量服,务,企业专门定有“服务规章”和员工业务考试制度,并把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资奖励结合起来,以“夜工钱”、“生意奖金”、“升工工资”和“年货”等形式,鼓

48、励员工努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服务。新中国成立以后,不管是老字号企业还是新企业,继续传承严细认真、重视质量的优良传统,并把它逐渐升华为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境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纺织行业出现的“郝建秀工作法”.(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裔式娟小组”(上海国棉二厂)和“赵梦桃小组”(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等经验都是以提高产品质量,对人民高度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同仁堂,生产管理严格,用料讲究,精心研制,质量好、疗效高,直到今天,这种严细精神依然光彩夺目。中国医药行业中有名的杭州胡庆余堂以“戒欺”为企业宗旨。华北制药厂也告诫员工“好药治病、坏药致命”,体现了医药业极强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食品行业,著名的“六必居”酱菜,坚持“六必”的认真精神,赢得了消费者的称赞。在服务行业,全国著名劳动英雄时传祥“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很多行业得到发扬。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