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14359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为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的法律。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一 政务处分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工作的国家法律,将“政务处分从名词概念上升为立法规范,进一步强化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消除盲区和死角,全面构筑起惩戒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严密法网。 政务处分法本着“事实清楚、

2、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要求,对调查取证、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宣布等程序作出详细规定,确保政务处分的原则不放松、标准不降低、结果不偏离。为保障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政务处分法对复审、复核后需撤销或变更原政务处分决定的情形谜行明确,对处分决定被撇销的公职人员的补救途径提出操作办法,既维护法律实施的权威性和政务处分的严肃性,又充分体现对公职人员人权的尊重。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注重实事求是,做到宽严相济,确保政务处分在法治轨道上操作规范、运行有序。 政务处分法坚持事由法定的原则,对现有关于处分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归纳整理,着力对各类公职人员科学、统一地设置处分的情形。参考党纪处

3、分条例的处分幅度,根据行为的轻重程度规定相应的处分档次,同时明确从重、从轻或减轻、免予处分等规则,为实施政务处分提供法律依据。政务处分法规定,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任免机关、单位都可以对公职人员实行政务处分。一方面,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另一方面,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为明确监察机关和任免机关、单位明晰两类处分主体的职能定位,政务处分法对两类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从而督促两类主体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更好地依法履行相应职责,形成教育公职人员的合力,

4、切实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只有严格执行政务处分法,遵循政务处分的标准尺度,规范政务处分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发挥政务处分法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二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7月16日,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政务处分法,我听了两个多小时的课程,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政务处分法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 从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法家,到清末寻求救国的戊戌变法,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中法治无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挽救了中华

5、民族建立了新中国,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推进,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运而生。它规范了处分的主体、处分的对象、处分的种类、处分的适用原则、处分的程序等,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只有真正执行落到实处,法律才富有生命力,才能起到权威性作用。 政务处分的对象,上到党政机关公务员,下到村干部等各类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从上贯穿到下,不放过任何一个拥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系统的阐述了各种违纪行为的处分主体和处分结果。联想到我自己,我

6、既没有职务又没有级别,一旦出现违纪行为,虽然不能降级和撤职,但也能降低薪酬甚至开除,还可以给予警告和记过,这样就不能参与评优活动,所以政务处分法还是与我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同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做好遵纪守法的榜样,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一支廉洁、忠诚、公平公正、有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好排头兵。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目的在于教育、警示,树立和增强依法用权意识,尽量避免违纪违法行为出现。所以公职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心中有法,依法办事,遇事有法可依,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心得感想三 近日,通过学习

7、,我对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何行使公权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要树立责任意识。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都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工作不推诿,知难而进,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做到尽职履责,勇于担当。审计要敢于揭示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讲真话、报实情,强化追责问责。 二要强化纪律意识。要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在工作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各项决策上来。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安排部署工作、实施重大审计项目、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自觉做

8、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三要增强廉政意识。审计人员在监督别人的同时更要约束自己,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树立文明审计理念,切实把各项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动。要坚守思想防线,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既要依法审计、严格监督,又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践行审计职业道德操守,做一个思想坚定、道德高尚、作风正派、工作扎实、纪律严明的审计人员。 四要加强学习意识。审计范围广,对于审计人员的知识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应对审计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审计发展的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踏踏实实地向书本学习,认认真真地向实践学习,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工作,促进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简称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在国家有关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法律出台前,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

10、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对违法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第三条 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 第四条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

11、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坚持民主集中. 制,集体讨论决定;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六条 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期间、政务处分适用规则,可以根据被调查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等情况,适用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规章。 第七条 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严重违犯党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党组织先做出党纪处分决定,并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后,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职

12、人员中的中共党员先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监察机关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第八条 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中的中共党员给予政务处分,一般应当与党纪处分的轻重程度相匹配。其中,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如果担任公职,应当依法给予其撤职等政务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开除公职。 第九条 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有企业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或者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受国家机关. 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

13、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 (二)依据本规定第三条有关法规采取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 对前款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单位提出下列监察建议: (一)取消当选资格或者担任相应职务资格; (二)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罢免。 上述处理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条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个人记功以上奖励的,经作出处分决定的监察机关批准后,可以提前解除处分。 处

14、分解除后,受处分的公职人员不再受原处分影响。受到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的,处分解除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十一条 对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由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作出决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履行有关手续: (一)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 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二)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先由政协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免去其职务后,再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三)对各级人

15、大代表、政协委员给予政务处分,应当向其所在的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通报。 (四)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给予责令辞职等处理的,由县级监察机关向其所在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第十二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监察机关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在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期间,不得交流、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监察机关应当在立案决定书中写明上述要求,并告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第十三条 监察机关经过调查、审理,决定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或者免予处分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

16、依据告知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陈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公职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 (二)按照处分决定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后,作出对该公职人员给予处分或者免予处分的决定; (三)印发政务处分决定; (四)将政务处分决定送达受处分人和所在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五)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应变更手续; (六)将政务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公职人员的档案。 政务处分决定的内容和生效日期,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给予开除以外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17、第十四条 监察机关对本级党委管理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除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送达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应当根据受处分人的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团组织等单位。 受处分人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同时函告本级党委统战部以及相应的民主党派机关或者相关单位。 第十五条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处分后,其本人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递管理。 第十六条 对公职人员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的复审、复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规定办理。变更、撤销政务处分的情形和法律后果,根据受处分的公职人员的具体身份,依照或者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对公职人员不

18、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管理责任的领导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据或者参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其作出通报批评、诫勉、停职检查、责令辞职等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降职、免职等问责建议。 第十八条 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在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 监察机关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有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公职人员,在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辞去公职或者死亡的,不再给予处分,但是监察机关可以立案调查,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

19、用于违法的财物,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一条处理。 第十九条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的,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履行主体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规定,对公职人员给予处分。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已经给予政务处分的,任免机关、单位不再给予处分; 任免机关、单位已经给予处分的,监察机关不再给予政务处分。 第二十条 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立案调. 查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交有处分权的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或者交由其任免机关、单位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的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

20、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法取得的财物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予以退还; 属于国家财产以及不应当退还或者无法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上缴国库。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解析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该规定一共二十三条,内涵丰富,为方便理解,笔者将其亮点梳理如下: 亮点一:正确处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若干规定之间的关系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了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

21、分的依据监察法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均可以作为政务处分的依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有效,前者并不取代后者。 亮点二:“纪挺法前”的要求,不仅适用于党纪处分,也适用于政务处分。 党员严重违纪,触犯刑律,纪检机关在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先作出党纪处分,不允许带着党. 籍进看守所、蹲监狱。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

22、事责任时,是否必须作出政务处分,一直存在困惑。如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非中共党员的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先由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亮点三:政务处分轻重程度要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 长期以来,关于党纪重处分后,是否必须作出政务重处分,没有明文规定,一般按惯例将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程度相适应。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明确作出规定,政务处分轻重程度要与党纪处分程度相匹配:党纪重处分(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则政务处分,必须给予其撤职处分。严重违犯党纪,严重触犯刑律的,通常情况下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个别情况下给予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23、。 亮点四: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 党纪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以往,政纪处分期满后,需要监察机关作出解除处分的决定。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出现违法违纪情形的,处分期满,经原处分决定单位批准后解除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的,处分期满后,自然解除处分。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求原处分决定单位提供解除处分相关证明的,原处分决定. 单位应当予以提供。政务处分的解除程序复杂,实际意义不大。 如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条明确作出规定,期满后,自动解除。但是仍然强调两点:一是

24、公职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二是没有再发生违法行为。如果在受处分期间,无悔改表现,再发生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建议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亮点五: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须视身份而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二款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政务处分提前解除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二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其记功以上奖励; 三是由作出处分决定的监察机关批准。至于原处分决定执行多长时间,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未作出限制性规定

25、。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一款对是公务员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提前解除未予明示。笔者的理解是,如果公务员受行政处分期间在受处分期间即便有重大立功表现,也不可以提前解除,理由如下: 一是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删除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提前解除条款,换言之,公务员的行政处分不存在提前解除问题。. 如 20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

26、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原人事部、监察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是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制定的,目前,通知所依附的上位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已被公务员法所代替,从下位法应服从上位法。 二是公务员被给予行政处分后,积极改错是其应尽的义务,至于其有特殊贡献的,可以依法获得奖励(提醒读者注意:立案审查期间,不可以被奖励; 处分决定下达后,则可以获得奖励),不能将不同范畴问题混淆在一起,俗称“一码归一码”; 三是如果行政处分存在提前解除的问题,则因党纪处分不存在提前解除的问题,而不协调。假设某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影响期一年半),同时又被给予

27、行政降级处分(影响期二年),通常按影响期最长的处分执行。如果被处分人有重大突出贡献,一年后被提前解除行政处分,但党纪处分还在影响期内,故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因行政处分的提前解除而与党纪处分的不协调问题。 . 四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59 号)是对关于国家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人发199682 号)的更新和完善,更是对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细化和充实。2022年关于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部分,未再行政处分的提前解除作出规定,根据依法行政的原理,对国家机关而言,法律授权

28、的不可为,故不可以对行政处分作出提前解除的决定,即便被处分人有重大突出贡献。 亮点六: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重处分(撤职或者开除公职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程序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继承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5-37条规定精神,对人大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的政务重处分(撤职或者开除公职处分),须先履行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程序,然后再给予其政务重处分。对政协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政务重处分,也需要政务政协全体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先行免去其职务,然后再由监察机关给予其政务处分。对人大、政协选举或者任命的公职人员轻处分,则不需要履

29、行此程序。 亮点七: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处分,需要履行. 通报手续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务轻处分、重处分,均需要履行通报手续。至于通报的形式,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未作出明确规定。 亮点八:责令村主任辞职的程序予以明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第四项规定,责令村主任辞职程序是县级纪委监察委向其所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机构)提出建议。 亮点九:赋予监察机关暂停履行职务的组织处理权限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任免机关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

30、于在查处违犯党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的意见(试行)规定:纪检机关在查处违犯党纪案件的过程中,认为需要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书面通报情况,提出建议,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方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其中,采取停职措施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换言之,纪检机关无独立的停职组织处理措施权。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已经被立案调查,不适宜继续履行职务的,监. 察机关可以暂停其履行职务。 亮点十:立案调查决定书要列明纪律要求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监察机关

31、应当在立案决定书中写明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在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期间,不得交流、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立案调查决定书的送达,不仅送达被调查人员,而且需要送达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监督被调查人员遵守调查纪律。被调查人员是否可以正常出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未作出限制性规定。 亮点十一:政务案件,须与党纪案件一样,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监察机关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公职人员,听取本人陈述和申辩。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免予政务处分,也需要移送审理、履行错误事实见面程序,提交监察委务委会集体研究后作出。 亮点十二:政务处分

32、决定的落实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对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关变更手续。此前,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未作出明确规定。只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二条对党纪处分决定的执行和落实作出明确规定,“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 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 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 涉及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及时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特殊情况下,经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分决定的组织

33、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办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亮点十三:政务处分决定中要写明影响期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明确作出规定,给予开除意外的政务处分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中写明处分期间。 亮点十四:扩大政务处分决定的送达范围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要求政务处分决定送达本人所在单位执行外,还要视受处分人具体身份函告相应的机关或者群团组织等单位。受处分人系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的,同时函告本级党委统战部以及相应的民主党派机关或者相关单位。 亮点十五:退休公职人员、辞职公职人员、已去世的公职人员违纪行为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

34、,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 但是,依法应. 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 但是,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已退休的行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处分或者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但均未明确监察机关可以立案调查。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对已经死亡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问题

35、,未作出明确规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对退休公职人员、辞职公职人员、已去世的公职人员违纪行为处理,作出了监察机关可以立案调查的明确规定,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的财物,依照规定处理。 亮点十六:对公职人员的非职务违法行为立案调查依据予以明确 监察法实施后,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依据,可以根据监察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进行,“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监察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但是对公职人员的非职务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可否立案调查,一直存在困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 定第十八条,暂时

36、可以作为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的非职务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的依据。 亮点十七:监委的政务处分权并不意味着取消单位的纪律处分权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的,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履行主体责任,依据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给公职人员作出处分。 亮点十八:对监委的政务处分权与单位的处分权关系予以明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已经给予政务处分的,任免机关、单位不再给予处分; 任免机关、单位已经给予处分的,监察机关不再给予政务处分。 请注意,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对任免机关、单位作出的处分名称,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政务处分,只能由

37、监察机关作出。任免机关、单位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称之为政纪处分。 亮点十九:对指定管辖的政务处分程序作出规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对指定管辖的立案调查对象的处分主体作出规定,按照管理权限交由处分权的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或者由其任免机关、单位作出处分。换言之,被指定管辖的监察机关,由初核权、立案调查权,但无处分权。 . 亮点二十:对违法所得及用于违法的财物的收缴主体再次作出明确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违纪的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处分决定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法违纪取得的财物应当

38、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 属于国家财产以及不应当退还或者无法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上缴国库。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作出了与上述内容相似的规定。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的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违法取得的财物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 属于国家财产以及不应当退还或者无法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上缴国库。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简单地认为,所有的违法所得均由监察机关没收!有些法律如海关法对走私违法所得作出了由海关没收的规定,在这种场合,假设公职

39、人员走私,其违法所得,应由海关没收,而不是监察机关没收。 不同之处:一是将行政机关公务员改为公职人员,二是语言表述突出法言法语,将违法违纪改为违法,删除违纪用语; 三是将处分决定机关改为监察机关。 . 以上系个人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供学习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 学习贯彻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体会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三个规定”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公务员学习两会精神心得感想范文 行政文员实习心得感想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9页 共29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