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冲农信社发展轨迹看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西冲农信社发展轨迹看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西冲农信社发展轨迹看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 高汉祥 内容摘要六盘水市盘县西冲农村信用社,通过勤俭持家、谨慎经营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一直是金融业热点难点问题和生存核心问题的资产质量问题,创造了连续二十一年不良贷款占比始终在1%左右、连续二十一年赢利、企业逐步做大做强的佳绩,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金融企业也能很好生存发展之路。它的发展轨迹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了一个好的借鉴,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信用社发展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科副科长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全国部分省区全面改革已四年。但农村信用社改革如何取向,依旧处于进一步探索中。像我国工商企业改革走过的路那样,走做大做强集团
2、化大型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金融业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取向。但从199 7、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教训来看,这种政府主导和扶持的做大做强的集团化大型化道路,并非是最佳的选择,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其走向垄断及行政化问题也值得警惕。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看,因走做大做强集团化大型化道路带来的支农急剧弱化,抢占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县域经济、专区(州)区域经济市场产生的新风险积聚等问题,更值得注意。 相比之下,一个以农业区域为生存基础,做好“三农”服务的成功农村信用社发展之路,为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参考路径。 一、西冲农村信用社现状 西冲农村信用社,地处六盘水市盘县农村地区
3、,所在区域是一个典型的以纯农业为主的区域。1998年前,所在区域有一个农行营业所,1998年后农行营业所搬走,所在区域只剩西冲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该社是一个一直只有4-6名职工,存贷款规模在千万元规模的小社。2021年末,该社有5名职工,存款余额为5115万元,贷款余额为2879万元,该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4.6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0.507%,继续保持在1%以下,实现利润232万元。拥有400多平方米营业办公及职工居住用房,有价值20万元越野车一台,无待处理抵债资产。信用社实行定时发放收回贷款制度,农民排队办理申请贷款,排队还贷款,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贷到款,鲜有贷不到款或不及时还贷款情况。
4、 二、西冲农村信用社发展轨迹 西冲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87年,从年成立以来的二十一年里,创造了连续二十一年年年盈利、不良贷款占比始终在1%左右的佳绩。不良贷款除个别年份占比略过1%之外,大都在1%以下,一般都在0.5%左右;盈利年年保持在约10万元的水平。 2021年以前,贷款99%用于支农,贷款发放以每笔2021元左右为主,每笔5000元以下贷款占贷款总额90%以上,最大笔贷款为10000元;存贷款年增长速度大都在10%以下,一般在5%左右;盈利年增长速度也都在10%以下;职工工资增长平稳,没有大增大减情况;营业场所安全设施完善而不豪华,未采用豪华装修及购置车辆等。到2021年末,该社不良贷
5、款余额为4.21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0.70%,存款余额为780万元,贷款余额为598万元,实现利润19.1万元。 2021年更换新法人代表金旺后,继续沿袭原主任作风,但经营思路也稍有变化。贷款85%以上用于支持农户发展农业,涉农仍达100%,贷款发放仍以每笔2021元左右为主,每笔5000元以下贷款占贷款总额降到80%左右,最大笔贷款余额升为500000元。 2021年实行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后,尽管该社主任还是金旺,但已成为县联社分支机构,随联社思路,经营思路和方式自又有些新变化,贷款85%以上用于支农,贷款发放仍以每笔5000元左右为主,但每笔50000元以下贷款仍占贷款总额60%左右。
6、目前除最大一笔支持当地煤矿贷款余额为1200万元,另一笔支持当地“两基”贷款余额为50万元外,余均在5万元以下。 三、西冲农村信用社经营思想 一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一直是2021年以前的社主任董文俊所倡导和实施的,尽管年年盈利: 职工工资一直与所在地政府机构干部工资收入相近,工资增长平稳,没有大增大减情况,不搞那种滥发钱物吃光分光只顾眼前的事; 建起400多平方用于营业办公及职工居住房屋,但营业办公场所讲求安全适用,而不追求设施豪华,一直未采用豪华装修; 鉴于养车费用高昂,且工作地交通不便,养车也不适用,只领导得利,故一直坚持不买车,多次谢绝上级允许买车好意,连摩托车也不买
7、,既节省经费,也符合实际; 依法合规经营,为节省开支,规避风险,不搞吃请送礼活动。 2021年后该风格继续保持。 二是谨慎经营,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并健全相关制度 2021年前,该社在经营中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谨慎经营,决不冒险。为搞好风险防范,该社对于不熟悉吃不准的业务,决不涉足,业务活动始终在信用社工作人员对经营管理都十分熟悉的种养殖业领域进行;并建立完善而严格的工作制度。2021年后此风格依然继续保持。 该社风险防范措施: 1、认真搞好贷前调查,切实摸清申请贷款人生产经营情况和信誉情况,确保贷款发放到经营前景好信誉好还款有保证的申请者手中。 2、担保可靠。贷款者须有所在村村支书或有稳
8、定收入者如机关干部、教师提供担保,且担保者必须信誉良好。但有过贷款不能及时收回记录的贷款人和担保人,不能作保。如某村支部书记曾为人担保,贷款到期后却不协助收贷,信用社从此取消其贷款和担保资格,该支部书记从此近 5、6年没有再贷到款,所在村也因其失去担保资格而贷款较其它村难,所在村村民纷纷埋怨他。此事,大家都引以为戒,信用意识因此大为提高。如贷款超过万元的,则须有两名担保者担保,而且担保者中至少有一个要有经营实体。 3、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发放。贷款一般采取“冬放冬收”形式发放(每年 11、12月份收放,一般金融机构是“春放秋收”),既保证“春耕生产”用款需要不误农时,与农业生产特点相符合,收贷又在
9、农户收入最多时期易于收取。 4、小额为主。一般每笔贷款都在2021元左右,很少有超过万元的,符合农户经济能力和经营实际,也分散了风险。 5、严格执行规定。一是凡不符合规定者,一律不贷,即便是信用社主任亲戚、所在地政府领导也一律不贷;二是谁放谁收,到期收不回先扣工资抵,主任、员工一视同仁;三是谁担保谁还贷,到期收不回即通过有关方面以扣贷款担保人工资等方式收贷。10年前,镇主要负责人为其侄儿担保的2021元贷款到期未还,信用社即按制度从其工资中扣款抵贷。 6、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并严格执行。凡是贷款不能及时收回的贷款人和担保人,不论是谁,一律取消贷款资格和担保资格,从此不能在该信用社贷款、作担保。
10、 7、实行贷款追踪观察制度。发放贷款后,信贷人员随时掌握贷款人经营情况。如发现贷款人经营不善或者将贷款挪作它用,即采取建议改进经营管理和警告等措施,情况严重或提出建议等后改变不大的,则提前收贷。 8、密切与贷款、担保者较多的单位如镇教育组等的关系,以取得他们对采取扣贷款、担保人工资等措施收贷的支持。 2021年更换法人代表后,微小变化是该社加大了存贷款营销力度,经营领域涉及到了煤炭开采和焦化行业,单笔业务金额有所增大,但仍以小额为主。 三是低调经营,一切从实际出发 低调经营,一切从实际出发,与环境相适应,从而确保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是信用社从成立到2021年所坚持的方针。故该社:-领导和职工工资
11、一直与所在地政府机构及其它机构干部工资收入相近;-营业办公场所建筑装饰水平与所在地的其它机构无明显区别;-交通工具及职工处事方式等均与所在地其它机构相近。 整个信用社从业务到开支再到收入及生活处事习惯,均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2021年更换法人代表后,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强调发挥县联社作用,该社按县联社布置实行了与全县其它社相统一的营业场所装修;购买了价值20万元的越野车一台;领导和职工工资与所在地政府机构及其它机构干部工资收入也拉开一定差距。 四、该社资产质量高、实力不断增强、稳步发展的原因 1、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好企业领导(法人)及一批认真负责的好职工。 该社主任董文俊从1987年至2021年
12、任信用社主任16年间,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地搞好工作,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身先士卒。工作中既是主任,也是普通一兵。存取款和贷款调查、收贷等具体工作都亲自参与,尤其是象扣款、扣资产收贷等难度大得罪人的事更是冲锋在前。在权力运用方面,从不滥用权力,以贷谋私。管理上更是精打细算,从不乱花钱,办公条件与职工一样。多次表示,决不把问题遗留给后任,自己任期发放的贷款,自己负责收。因而,凡风险较大过去还可能贷的,现在反而一定不贷。其卸任后六年多来的信用社发展情况证明,他的决不把问题遗留给后任的话是经得起考验的。正是在这样的主任的带领下,全社形成一种认真负责的良好风尚,造就了一批
13、认真负责的职工。 2、有一支熟悉信贷金融业务和农业生产经营业务的金融队伍。该社金融人员都几乎来自于农村,从小就参与农业生产,到信用社工作后也大都仍然居住在农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对农业生产经营十分熟悉。同时,因工作需要,又都受过不同形式的金融培训,具备较好的金融业务水平。使得金融人员对贷款者生产经营状态有非常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对该不该放、该不该提前收回等作出准确的判断,确保信贷质量。 3、有一批有一定独创性的制度。如担保制度,对贷款及担保人建立信用登记的信用登记制度,贷款发放后实行贷款追踪观察制度。 4、严格执行制度,坚决按制度办事。符合规定就贷,不符合规定就不贷。既控制了风险,也培育了信用
14、环境,贷款者不是靠请客送礼等获得贷款的,需要就得到支持,故还款意愿很高,一般都提前几天还款,个别的经提示也及时还款,需用追收的很少。实现支农和信用社稳步发展的双赢局面。 5、有一个好的信贷环境。收贷难是金融业的老大难问题,不但向借款人收回贷款难,而且动用法律手段打官司也难,打赢了官司执行还难。但西冲农村信用社通过艰苦努力,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创出一片小天地,有一个尽管小却良好的信用环境,其通过扣工资收贷等得到了相关单位如教育组等的有力支持。 五、启示和建议 1、大、中、小企业各有各的发展思路和生存环境,不因大、中、小不同而生存力就有根本不同,关键是适应环境能力。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企业。因此,金
15、融业改革不应该是整齐划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尤其不应该整齐划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以有以省、市为中心的农业合作银行,也可以而且应该有以县为中心的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社或联社,以乡为中心的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社。 从西冲农村信用社发展情况看,纯农业贫困地区是需要金融支持的。对贫困地区纯农业地区而言小金融企业有大中型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它的运行机制灵活成本低廉,它的人员费用、装修费用、差旅费及检查请示相关开支较低,了解熟悉所在环境自身决策效率高、成本低。 2、我国近期金融改革为中小金融企业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近期金融改革,其历程是工、农、中等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和县域经济区撤退,城市信用社改革也是从农
16、村撤退和县域经济区撤退;农村信用社改革也有从农村撤退情况。其结果必然形成广大的农村金融空白,使一方面形成广大的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形成农村无金融服务的问题,政府必将在不远的将来通过补贴、减免税、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等方式解决农村无金融服务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发展空间。 3、我国各地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要求有规模不同的金融企业来适应它。 我国各地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经济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必然要求不同的企业来适应它。对于贫困山区,小型微型信用社必然更适应其发展。 4、搞好一个金融机构,关键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的运行机制,在于选好领头人,选好法人。一 个好的法人是
17、确保资产质量高乃至整个单位经营良好的关键。 5、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制度的执行搞不好,再多再好的制度也无用。 6、金融人员不仅要熟悉金融业务,而且要熟悉相应的企业管理等知识。如果不熟悉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就无法真正判断其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金融业务就不免有盲目性,就不免有质量问题,资产质量就难以提高。 7、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保障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十分重要,政府应通过法律等手段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8、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政府,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的进行。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
18、在问题及建议调研自从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工作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 多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关键就是要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一目标。这就要求股东在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清偿债务,股东享有所出资产的收益权,企业由出资人
19、或其雇用的经理人员来经营。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产生这种效应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组合,而非政府行政主导。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使其自建社以来的所有改革均是政府行政主导的结果,社员投入资本的增多并不意味真正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和管理权,使社员没有增加股本金份额的动力。目前,股本金补充仍处于被动引导而非主动增资的局面,导致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经过多次的清产核资和改革规范都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意义,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
20、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具体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股东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 (三)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 由于长期受“官办”思想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上形成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痼疾,难以实行有效的正向激励制度,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业竞争中
21、处于劣势。在内控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差、风险控制力弱等问题。 (四)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潜在金融风险仍然很大 为了明晰产权关系,真正转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国家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不仅发行了专项央行票据,置换了部分不良资产,弥补或部分弥补了历年亏损挂账,减免了税收,达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应该说,这些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化解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信用社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风险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今后改革发展的问题仍然不少。这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
22、条件“门槛”较高,“出门”困难,即使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而且还有许多潜在不良资产没有反映出来;人均利润、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较小而亏损面、亏损额仍然较大;拨备严重不足,抗风险能力尚未得到明显增强;农村信用社股金虽然增加很多,但是不少股金在本质上仍然是存款化股金,基础很不稳固;农村信用社在提足各项风险拨备后实际资本充足率仍然很低;内控制度很不健全,案件时常发生,潜在风险不容乐观。 (五)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权和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全面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
23、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但是这一新的监督管理框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省级政府依法管理的职责范围没有具体划分,造成职责定位模糊、职责边界不清,政企难以分开;省级联社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基层联社双重授权管理(即省级政府授权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业管理,社员单位授权省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自律管理)缺乏法律依据,且多重授权管理对基层联社违规违制行为缺乏约束力,多级法人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分散决策、低层次决策。同时,金融监管与行业管理、行业管理与自主经营、依法管理与自律管理
24、等方面的具体内涵还不清晰,各自的职权和责任还有待明确,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省政府及省联社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 二是信用社要多向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
25、款比率,加大清收辖内党政干部在农村信用社的借款和介绍、担保贷款的力度,帮助信用社落实原关、停、并、转的企业贷款,防止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省、全国通存通竞,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争取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 (二)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加快发展是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信用社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是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系统地学习有关金融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案例,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清收工作的成功经验,
26、表彰先进人物,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的团队。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继续做好员工的再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敬业”为核心的思想理念,造就一支具有“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 (三)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益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盘活贷款存量,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是农村农信社目前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继续组织完善好有关清收盘活的做法和奖惩制度,逐级分解落实不良贷款任务,责任到人,专项考核,进一步加大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清收盘活的力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从各个经营环节上下苦功,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不断优
27、化资产结构,锁定不良贷款存量,大力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同时积极开办新的业务品种,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实现多元化,全面提高资产盈利水平,实实在在地把经营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完善各项考核办法,增强优患意识和责任感 在狠抓“以法治社和以德治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和措施,在落实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中,要结合铜鼓实际帮助农民朋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金融和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强员工的优患意识和责任感,把全体信合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农村信合事业这一主题上来。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28、,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要将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进一步完善股权设置。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入股起点,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因股权过于集中被少数大股东控制,又要防止因股权过于分散被内部人控制。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农村和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有效治理结构。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
29、理地制定有关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运行效率。 (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无论采取何种产权模式,选择何种组织形式,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农。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不断探索代理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人民银行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提出解决偏远地区农村
30、金融服务问题的意见,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条件。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三篇: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业整体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大而不强,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最脆弱点,其潜在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和信贷资产风险。因此如何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谋求出路和发展,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根据一年来工作的实践和了解,试图就大通信用社当前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作粗浅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问题: 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单一
31、,目前据我所知,大通县农民收入主要靠小麦,油菜,且一年只有一次收割 二、基础设施落后,结算渠道单一,汇路不畅通。 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简陋,营业场所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创新困难重重,而且结算渠道单一,异地结算仅靠农信银汇款方式进行,其他方式的汇路不畅通,在途资金时间长、环节多、速度慢、资金运转效率低,造成农村资金倒流进城。低成本存款流失以及客户存款搬家现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处于劣势,市场占有率低。 二、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够,队伍不够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大多数来自当地,而且大部分是照顾性质吸收的,世
32、袭现象严重,家属子女偏多,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内部管理淡薄。同时,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差,职工待遇较低原因,导致队伍不够稳定。 发展: (一)正视问题,牢固树立防范和化解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意识。 (二)减员增效,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用工制度的改革步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量小,成本费用率高,经营效益低,严重制约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求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自身经营状况,客观确定业务经营与发展所需员工数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试、考核,通过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减员增效。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职
33、务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三)优化网点结构,激活经营活力。要从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转变为按中心乡镇和经济流向,将邻近的业务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社,以撤并降格等方式,进行优化重组,彻底改变目前“一镇一社”和“一社多点”的格局。对偏僻、业务量小的网点撤并后形成的服务空白,可根据实际,以流动信用社形式定时、定点服务,以方便农户,取信于民。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兼并经营有利于增强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减少管理环节,避免行政干预,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问题。 (四)狠抓清贷,争取当地政府
34、的大力支持。清收贷款本息,盘活资金存量,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减少亏损,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而且是农村信用社恢复元气,转人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清贷工作。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如实地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营情况和间题,取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 关注和支持,并将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向当地政府详细汇报,要求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积极归还贷款本息,以此带动清收贷款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求以政府的名义动员和约束贷款企业和个人,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履约还款,打开收贷工作的新局面,盘活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
35、社优惠政策。对于目前已经陷人经营困境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仅靠现有的政策和内部治理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因此,建议政农和有关部门实行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提高呆帐、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二是扩大存贷款利差,主要是扩大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三是降低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四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了发行国债等办法补充资本金,优先分期分批核销已经损失的贷款;五是划转资金,妥善解决行社“脱钩”遗留资金间题,上级人行应积极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理顺脱钩资金遗留问题,减转历史包袱,使其焕发活力。六是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实资本率,并置换部份不良
36、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减少历史包袱。此外,当地联社也应采取优惠措施,降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上存资金的比例,降低拆借资金利率;降低运钞费等管理费的上缴标准。通过采取上述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补偿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其稳健运行。 (六)稳定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济环境较差,内部经济效益较低,职工福利水平较低,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较大,不仅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而且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贫困地区的资
37、金投放,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从而增加当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三是妥善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职工的工资待遇、生活福利间题。通过采取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知识、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理论、金融业务等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从业人员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促进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 (三)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信社要通过创新服务,从消费、医疗、社会保险、环保、卫生等各个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
38、活质量。 1、积极开办消费类业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一是开发住房、汽车等大宗物品按揭消费类贷款业务,帮助农民解决买房难、购车难等问题;二是开发助学类贷款业务,支持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试办农民就业培训贷款,增强农民在劳务市场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办信用卡发行业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支持;四是在社区建立金融超市,公开提供各种个人消费金融服务产品供客户选择,引导农村居民消费。 2、开办各类中间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一是与医疗、保险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办财险、寿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及社会养老统筹业务的代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二是开办代收水电费、通讯费、学杂费、代发食粮
39、直补资金、民政补助款、代理个人理财等业务,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评估等其他中间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捷的金融服务。 3、与政府部门合作,为农村公益事业提供配套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以收费权作抵押或寻求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环保设施等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改变农村脏、乱、差等现象,树立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形象。 第四篇: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心得体会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心得体会 防范操作风险、做好案件专项治理是保证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为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驾护航的根本。因而,加强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既是各级银监部门的要
40、求,也是我们信用社发展的需求。在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案件查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社,切实加强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标本兼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其主要内容为:业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包括岗位组织控制、授权授信、信贷资产
41、管理、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能够覆盖到所有业务领域、岗位和操作环节,各项业务是否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细则;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差错和事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岗位责任制是否明确并真正执行;库存现金、出入管理、库房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同时对容易引发案件发生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及业务等进行重点检查,内容包括:信用社与客户、行社往来以及信用社内部业务台账与会计台账之间是否按要求及时对账;对未达账和差错处理是否有流程控制;是否严格执行印章、凭证、密押的分管与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作废制度,记帐、出纳、会计业务是否事前审
42、查、事中复核、事后监督,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是否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行为进行监控;业务岗和事后监督岗是否实施独立、交叉检查,是否对疑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跟踪检查,是否对业务岗位进行有效监控。贷款是否按照规范化要求操作,大额贷款发放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是否垒大户和超权限、或违规放款,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是否足额及有变现能力并具有法律效力;担保人是否有经济实力,信贷档案是否符合规范。 目前我们农村信用社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觉悟不够高、 2、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内控制度的落实也存在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我个人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43、一、重点突出专项稽核。 一是业绩评价审计。联社和基层农村信用社要发挥主体作用,承担实施和操作责任,要在第一线完成分类的组织、准备、实施、验收等工作。培训方面,要确保受训人员强化风险管理理念、通晓分类理论、准确运用分类技能;操作准备方面,要建立严谨、高效的组织保障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通畅的分类信息交流和反馈通道,保证客户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务求做到人员、任务、责任和措施落实;实施方面,要狠抓制度落实,严格规范分类人员的操作行为,力求风险分类结果基本真实;验收方面,要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严格坚持标准,力戒形式主义,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对监管部门和省级联社检查发现的问题
44、,要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二、认真开展案件专项治理。 一是完善预警机制防案件事故。对重要岗位、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采取相应对策,制定预案、提前预警、进行预判,把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采取措施控案件事故。出现风险,第一反映是要控制局面,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现金存款、金融机构、发货单位的止付等手段,把尚未动用的资金保全处理。三是主动出击查案件事故。对在稽核中尽责或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专调查,弄清真伪、及时堵塞漏洞。同时要努力减少和挽回损失。对于 -12-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问题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不仅是信贷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
45、保证,是防范信贷风险之源。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此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或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贷款的“三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 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
46、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
47、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 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比如:以浙江省农信系统目前在使用的贷款纸质审批审查和电脑审批审查环节的实际操作来看,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电脑上审查更是一种形式,因为可以没有纸质异地审查,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只是一种电脑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目前基层各级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当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资产质较差,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这与当时在贷款发放审查把关不严,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对借款办理手续、合同、借据要素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五是对贷款手续相关证件真假性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六是对点贷贷款、介绍贷款、逆程序操作贷款、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