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器电子再生制品公司企业精神方案【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弃电器电子再生制品公司企业精神方案【参考】.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废弃电器电子再生制品公司企业精神方案废弃电器电子再生制品公司企业精神方案目录一、 项目简介1二、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5三、 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11四、 企业文化的整合15五、 企业文化的变革20六、 企业文化的冲突27七、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35八、 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39九、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45十、 产业环境分析51十一、 必要性分析51十二、 SWOT分析52十三、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60劳动定员一览表61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51.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
2、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4000.00(折合约51.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0414.02。其中:主体工程44525.18,仓储工程5887.6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961.46,公共工程3039.74。(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
3、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从自治区层面看,广西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时期将着力加快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绿色化发展,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打造现代化循环产业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农业循环经济水平、强化循环经济发展支撑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全区循环经济快速
4、发展。同时,我区资源能源需求仍处于刚性较快增长阶段,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成为艰巨的任务。(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966.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328.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9%;建设期利息174.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9%;流动资金4462.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2%。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328.9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4858.3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67.69万元,预备费402.93万元。(七)项目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4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8367.70万元,纳税总额3283.45万元,净利润4685.9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64%,财务净现值-311.3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63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4000.00约51.00亩1.1总建筑面积60414.02容积率1.781.2基底面积21080.00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7.282总投资万元21966.252.1建设投资万元17328.982.1.1工程费用万元14858.36
6、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067.692.1.3预备费万元402.932.2建设期利息万元174.512.3流动资金万元4462.763资金筹措万元21966.253.1自筹资金万元14843.563.2银行贷款万元7122.694营业收入万元44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8367.706利润总额万元6247.867净利润万元4685.908所得税万元1561.969增值税万元1537.0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4.4411纳税总额万元3283.4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1775.9213盈亏平衡点万元19897.73产值14回收期年6.63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
7、率13.6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11.38所得税后二、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表面看来,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件“漂亮外衣”,不管企业内在文化如何,只要善于包装,就可以做到“金玉其外”,在市场上传播美名。实际上,经受市场长期考验的企业形象是包装不出来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集中地表现在“文化资本积累”的价值上。从一个成功企业的形象上,不仅可以感受到该企业的文化,甚至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资源的重点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文化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企业竞
8、争本质上是文化的较量。企业形象建设成为企业谋求生存的重大战略问题。(一)企业形象的内涵与特征1、企业形象的概念及内涵解读企业形象的内涵,需先从了解形象的概念入手。形象一般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进而说是人们对于特定人和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这包括两层含义:形象是一种事物具体的形状和姿态,是具体的、客观的;形象是事物具体形状和姿态在人们心目中的感受,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是抽象的、主观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形象问题。确立形象的目的在于识别,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或行为表现,象征地显示一种价值和意志在
9、社会公众心目中引起思想和感情的反应,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趋向。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顾客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进而说是顾客和社会公众(包括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与综合评价。(1)企业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客观上讲,它反映的内容是企业自身的特征和运营状况,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主观上看,它反映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包括员工)对企业整体经营的认识和评价,属于观念形态。企业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关系,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公众(包括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形象会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公众是否关注和支持该企业的发展,是否选择到该企业就职并愿意为该企业奉献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与
10、社会共同塑造的。所以,企业在塑造形象过程中,既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又要注意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争取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同。(2)企业形象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说具体,企业形象是由企业环境、产品、经营、服务、公共关系形象以及管理者、员工形象等具体因素构成的;说抽象,企业形象不是上述因素的简单相加,反映着企业一种整体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企业具有远见性的经营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形象是体现了哲学抽象的形象。良好企业形象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3)企业形象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是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员工对自己工作的选择以
11、及他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企业内在形象好坏是通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大小反映出来的。外在形象是企业在外部公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它表示企业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外部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和忠诚度。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产物。研究企业形象时多以外部形象为主。2、企业形象的特征(1)整体性。企业形象包含的内容范围相当广,从物到人、从产品到服务、从经营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无所不及,具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因素的特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2)对象性。企业形象在不同的社会公众对象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企业要与方方面面的社会公众打交道,而公众
12、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文化素质等千差万别,导致他们在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途径、认识方法上会有所不同。企业所作的主观努力与社会公众评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尽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因此,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企业要研究社会公众一般与个别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尽可能取得社会公众广泛的认同。(3)效用性。企业形象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人员的素质、管理的效率、股票的价值等,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名牌企业的形象价值有时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而平庸的、不良的企业形象,则得不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尤其得不到顾客的青睐,其价值在
13、市场上一文不值,甚至是负值。因此,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百年大计。(4)稳定性。企业形象一旦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后,一般很难改变,即俗话说的“先入为主”,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即使企业某些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如果信息刺激较弱,也不会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当然,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要企业变化的信息刺激足够大,且这些变化又正是公众所关注的,那么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和评价就会发生改变。(二)企业形象的功能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1、赢得社会公众支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被公众所肯定。社会公众一旦对企业产生信任感
14、,就会发自内心地给予企业以厚爱与支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2、创造消费信心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导消费者认识企业、光顾企业、忠诚企业,争取消费者的青睐,创造消费信心,在市场占有率的争夺中获得消费者更多的选票。3、增强筹资能力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积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发展后劲。4、稳定供应链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经销渠道,为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奠定信用基础。5、形成凝聚力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全体员工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赋予企业员工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觉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命运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
15、责任心,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6、广纳贤才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像磁石一样产生人才磁场,吸引优秀人才的流入,增强企业人才优势,形成企业人才高地。7、强化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形象中包含的品牌价值可以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知名品牌的市场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营业额或有形资产,使企业展示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 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从企业形象的内容组合角度看,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理念、产品、服务、员工、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环境和作风形象等。(一)理念形象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理想与追求在哲学境界的表现形式。企业理念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追求和文
16、化品位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有清晰的理念形象才有鲜明的企业整体形象。理念形象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其形式往往通过向社会公开昭示的企业精神、经营方针、服务宗旨、品牌核心价值及主打广告语等反映出来,成功的企业理念宣传能够为企业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使作为企业形象的象征深入人心。(二)产品形象产品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规格、款式、造型、设计、商标、包装、标志、价格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其优劣是企业形象好坏的集中体现。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首先研究市场的需要,突出产品优异的质量和卓越的性能,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文
17、化个性。(三)服务形象服务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企业的服务功能越全,服务方式越广泛,服务态度越好,人们对企业的亲切感、依赖感越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在“消费者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社会,面对产品同质化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服务竞争成为继产品竞争后第二次竞争的焦点。以精湛周到的服务取胜,不失为激烈商战中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一招,它既能弥补产品形象的不足,也能提升产品形象。服务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活力所在。服务形象包含有形服务形象和无形服务形象,随着企业服务竞争的加剧,竞争的重点逐渐由有形服务形象转移到无形服务形象上。鲜明的服务形象
18、是以特色取胜的。(四)员工形象员工形象是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员工工作状态、效率及精神面貌等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员工形象具体包括管理者形象和一线员工形象。管理者形象主要通过管理者群体,尤其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知识、能力、魄力、品行、风格和业绩等方面反映出来;一线员工形象主要通过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精神风貌、文化水准、服务态度、业务技能和仪表仪容等方面反映出来。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员工的形象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管理者形象好,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一线员工形象好,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力和竞争力。员工形象是决定企业形象的能动力量。(五)经营管理形象经营管理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
19、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经营战略、经营方式以及经营成果与效益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一个制度先进、经营有方、管理有序、效益突出的经营管理形象是企业实力的表现。(六)公共关系形象公共关系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及行为的总体印象与评价。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组织,只有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优化社会环境,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公共关系已被现代企业视为与资金、技术和人才并列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各种维护信用、热心公益并且善于同社会友好交往的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媒介和手段,而且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成功的公共关系本身就是构成企业形象的重要内
20、容。(七)环境形象环境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生活条件状况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环境形象就如同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好的环境形象不仅清新悦目,魅力十足,而且富含神韵,感染力极强。所以,树立环境形象应以企业理念与精神为基调,体现企业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特色,体现健康、美感和创造性,展现企业内在文化的风采。好的环境形象,对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渲染一种愉悦、审美的氛围;对外能吸引顾客和社会公众,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表述效果。(八)作风形象作风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风格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作风形象是企业软性形象的综合反映。企业风格表现了企业行为方式的个性,如员工
21、的工作风格、协作风格,管理者的求实风格、民主风格等;企业精神面貌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状况的表象特征,如拼搏进取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文明而有秩序的生产现场、隆重热烈的典礼仪式、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浓烈的学习氛围、团结和睦的气氛等。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藤泽武夫在比较美、日企业的不同风格和管理特色后指出: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者有95%是相同的,但在一切重要的方面却不一样。这不相同的部分主要是文化与作风。良好的企业形象一定有好的作风相伴随。美国英特尔公司明确规定了自身的企业风格、管理作风,其内容大致为:(1)员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为实现组织目标,须遵循某些共同的管理方式。(2)员工能作自
22、我批评。(3)鼓励员工坦率地、建设性地揭露问题。(4)共同做出决定,决定一经作出,大家都要支持,鼓励低层组织单位参与做出决定。(5)坦诚相处,信息充分交流。(6)有严格的组织纪律。(7)领导讲真话,重信义,对员工一视同仁。(8)领导勇于对决策负责。(9)直线经理负有培训雇员的职责。上海嘉丰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铸就了良好的品质形象;大庆石化公司也以“三老四严”的企业作风著称于世。影响作风形象形成的因素,除了企业家素质、个性作风这一导向因素外,还包括企业文化传统,以及企业经济与人文环境因素、时代因素和民族文化因素等。四、 企业文化的整合(一)企业文化整合的
23、含义企业文化在发展中不仅具有排异性,也具有整合性。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或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当不同特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某一时空环境中,经过传播、冲突、选择的过程,必然发生内容、形式上的变化,以原有的企业文化特质为基础,吸收异质文化,构成新的体系。企业文化整合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的重新组合与融合。企业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整合的直接条件是企业文化冲突与选择。没有异质文化之间的传播和相互冲突以及选择,就谈不上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不仅受企业内部不同特质文化本身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
24、科技、文化等若干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是不同文化彼此协调、相互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与来自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异质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接触、交流、传播而不断调整、修正原来的性质、内容和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运动的。经过整合,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既失去了一些特质,又从某些异质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新的特质,从而融合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经过整合以后的新文化体系在价值追求、传统、惯例、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个企业文化体系融合的异质文化越多,其内容越丰富、体系越完善,也就越具有适应性和生命力。(二)企业文化整合的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整合是分层次进行的,或者说,
25、企业文化整合事实上是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和完成的。概括起来,企业文化整合有五种方式。1、同化式整合即企业主流文化对企业内新生或外来的文化特质加以同化。例如,海尔通过对中国企业管理特点与传统、美国科学管理思想和日本团队精神的研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成功地剔除外国管理学说和管理文化中不适应于中国企业实际的一面,吸收其有益的一面,创立了体现海尔文化特点、适合海尔生产需要的OEC管理法。2、综合式整合即企业对内生的或引进的文化特质进行重组、再造后,形成企业某一方面文化的综合。例如,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参与和干预下,解散财团,分割大企业,引进西方的市场自由竞争文化和科学管理文化。但日
26、本企业在引进这种文化时,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适于自身的改造,融进了家族精神和“和”的文化,因而形成了,自身的团队文化特色。3、改造式整合即企业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对外来的趋于成熟的企业文化风格与规范进行的改造与加工完善。例如,企业质量管理文化源自美国,后迅速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企业的整合达到某种近乎至美至善的境界,然后开始在全球流行。4、变革式整合即企业伴随着企业管理革命,对企业文化特质进行较为彻底的吐故纳新、多方位的整治和变革。例如,19世纪40年代美国铁路企业在不懂技术的老板管理下发生了列车对撞事件,从而引发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管理革命,导致了经理体制的确立。从此,便开始了企业
27、组织文化、决策文化、动力文化及管理文化的一系列新的文化变革与整合。5、创新式整合即企业内部剧烈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危机,促使企业根据新的背景和起点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整合。例如,洛克菲勒在其合伙的石油企业正欲乘势扩大规模之时,原最高决策层的“三驾马车”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最后只好约定把企业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老洛克菲勒与另一位合伙人买下了企业后,按其经营意向和宗旨对企业进行了改造,创新了经营哲学。(三)企业文化整合的规律企业文化整合既有具体地、个别地体现在企业各个层次上的文化整合,也有抽象地、一般地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的企业文化整体整合。前者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富有主观选择性的文化整合,
28、后者本质上则更像一种无意识的社会自然历史过程。显然,无论是主动的企业文化整合,还是被动的企业文化整合,都遵循着择优趋善的规,律,整合的总趋势是积极的、进步的,结果多半具有明显的进步色彩。企业文化整合过程具有择优趋善规律,绝不意味着任何时期、任何层次、任何一次企业文化整合都具有进步意义。正像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时所发生的民族文化的同化和整合总是包容一些落后的成分一样,先进企业文化与落后企业文化共处一体,在整合时也时常发生先进文化特质同落后文化特质拉平的现象。例如,中国有些企业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文化,同自身长期奉行的计划思想和自上而下层层控制、监督的管理文化相结合,不
29、但没有整合出一种更先进的文化,反而使引进的先进文化中有关参与管理、主动管理、结果管理等优秀文化成分黯然失色,甚至经过不正确的整合,被淘汰掉了。因此,在主动进行企业文化整合时,企业必须遵循择优趋善的规律和原则,避免拉平式整合现象的发生。企业文化管理不只是表现在企业文化特质的创造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效途径,对各种异质的、不同形态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达到合意的、理想的文化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传统的企业文化特质不再具有新质文化属性,企业文化整合就愈加困难。福特汽车公司在享利福特时代,企业文化还普遍停留在对员工的管理依靠棍棒、饥饿加金钱引诱的水平上,当时公
30、司吸收流水线作业规范这一很具先进性的企业技术与管理新质文化,对自身文化进行整合并不困难。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文化背景、员工文化心态已远非从前。这时企业生产流水线作业建立在现代半自动化、自动化柔性生产体系和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作业环境的基础之上。因此,福特公司这时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就不那么顺利,企业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业在文化整合时吸收更为先进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就是形成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体系。如果把企业文化特质比作是企业文化的原料、元素,那么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的成品、半成品,就是企业文化的组合件、系统件,甚至就是企业文化体系本身。然而,由于受各种
31、各样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达不到上述的理想状态,仅仅具有局部的意义。因此,企业文化整合就像企业文化特质的创造一样,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和正确的原则,需要智慧和技巧。同任何管理一样,企业文化整合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五、 企业文化的变革(一)企业文化变革的含义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源在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是社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的反映。当企业经营环境改变,原有文化体系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而陷入困境时,就必然通过文化变革,创建新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
32、变革是企业文化产生飞跃的重要契机。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变革对企业文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企业文化变革也有可能引起企业文化的逆转。(二)企业文化变革的形式1、渐进性变革渐进性变革是一种潜在的缓慢的变革,是企业文化内容在不知不觉之中所发生量变的积蓄过程。新的企业文化特质在缓慢的文化变革进程中取代旧有的企业文化特质,这种变革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企业及其成员的常规行为之中。有时渐变到一定程度便难以控制,产生了意外的结果,从而改变了企业文化的整体结构。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变革中,企业成员感受不到文化革新所带来的强烈冲击。2、突发性变革突发性变革是企业文化非常态的文化特质的突然改变和飞跃。它常
33、常使企业文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原有结构、风格和模式。突发性变革是在企业文化渐变的基础上出现的,当企业文化渐变积蓄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巨大突破,从而引起企业文化全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是企业文化深层结构的改变;即构成企业文化核心部分的价值观体系的改变,而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习惯及工作作风的表层变化。企业文化的突发性变革常常对企业成员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影响,迫使人们进行痛苦的选择。(三)企业文化变革的规律企业文化变革是客观的,是有规律的。1、由浅入深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相当复杂,一般是由浅入深,从企业表层行为方式的改变开始,直到企业深层基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的改变,其变革过程对企业
34、成员的心理和内部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冲击较大。因此,企业文化变革尤其是其中的突发性变革,会遭遇到原有文化的代表者和认同者的普遍阻挠,以致产生一些对抗举动。如果企业文化变革的主要倡导者缺乏思想准备,往往会给企业经营秩序带来混乱。2、由无序到有序企业文化变革总是由无序状态过渡到有序状态,企业文化变革破坏了旧的文化体系,而新的文化体系尚未建立或建立之初,企业成员对其不适应、不接受时必然会呈现一种分散、无序状态,但分散和无序经过一段时间必然走向有序。3、由量变到质变企业文化变革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由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转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即使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致使企业文化出现突发性变革
35、,也是建立在量变积累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变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对于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通过对其文化现状进行深刻剖析,进行有计划的变革,广泛地吸取异质文化的精华,并且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目前,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巨变,企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冲突,这就需要企业进行合理选择,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积极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甚至变革,以推动企业文化的进步。(四)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危机的挽救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危机紧密相连,企业重大危机的挽救往往离
36、不开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举凡企业陷入重大危机之中,除极个别的不可抗力或偶然的重大决策失误等原因以外,多半是有着深刻根源的,多半是由过时的、僵化的企业文化传统造成的。企业危机无,非是企业新旧文化冲突的最终表现。企业危机使得企业文化共同体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或者是解体、倒闭、完全失败,或者是设法起死回生,两者必居其一。企业危机的严重局面使得企业文化行为主体的心灵受到震撼,危机把文化冲突直接、可怕和灾难性的结果呈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企业文化的行为主体,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群体和整个企业的命运与前途。企业危机中文化对峙、冲突的结果是,虽然有时新兴、进步的力量暂时失败了,旧有
37、企业文化传统的一统天下未被打破,但旧有文化传统的全部弊端以及只能招致企业惨败的迹象却暴露无遗。这就为企业文化行为主体抛弃旧有企业文化传统,选择新的企业文化模式,提供了思想和舆论准备。所以,挽救企业危机最好的方法是组织的重大改组和文化的彻底变革。(五)企业文化深层变革价值革命企业价值革命是企业最深层的文化变革,它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整体的。企业价值革命一般由企业上层人物发动,通常涉及这样几个方面。1、企业价值观的变革企业价值观变革既涉及对企业整体文化的深层反思,也涉及对企业环境变化的重新认识。例如,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企业开始深刻地意识到美国企业价值观和美国企业管理方式已经让位于日本企业价值
38、观和日本企业管理方式。阿纳齐教授经过对日本汽车企业巨大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美国企业常规逻辑所难以接受的事实:日本汽车企业拥有一支干劲冲天、乐于工作、乐于制造汽车的工作大军。而且把人当做天赋的资源,而不是当做金钱财富,不是当做一台机器,也不是当做一个个机器管理员。这也许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对企业主体和核心资源的不同的价值判定,已经给两国企业业绩带来了巨大的差别。因此,美国企业开始认识到本身潜在的危机,迫使它们接受新的企业价值观。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美国企业员工创新精神所创造的劳动效率远远超过日本企业员工敬业精神所创造的劳动效率。因此,又使得日本人重新审视自己的
39、价值观,再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来自美国企业创新价值观的挑战。又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及价值观制约了中国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来自市场经济体制及价值观的挑战,20多年来,一直在企业价值观,层面进行着深刻变革。2、管理哲学与管理思想变革管理表层(如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工作作风等)的改变,从局部看似乎并不难,但整体的、系统的变革就涉及管理哲学与管理思想的根本改变,这是一场企业管理的价值革命,是很困难的事。例如,中国不少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采用行政型的管理方法,多数民营企业又习惯于家长式的管理方法,要想在这些企业推广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其阻力是相当大的
40、。尤其是在企业家主导型企业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中,管理哲学与管理思想的变革往往是企业家灵魂深处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历史反复证明,要想使杰出的人物放弃他毕生的信念,修改他们的理想和观点,很难做到或几乎不可能做到。解决方法多半是或者依靠自然法则的力量,或者更换领导人,彻底推翻原有的文化体系。3、经营理念的变革企业经营的变革每天都在发生,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经营对象、经营手段、经营方式等的经常性调整毫不奇怪。但经营理念的改变,如涉及企业使命的调整、经营目的的改变、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关系的处理、竞争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选择等却是深层次的、不容易的。这种价值变革,有些是在某一企业里因某些重大经营决策和事件的触发
41、逐步展开的,有些则是因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同时在一批企业发生,而后迅速形成一股新的思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人性化的浪潮,使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行世界的许多经营理念正在经受新的挑战和检验,促使企业挖掘新的经营智慧,改变经营思想。经营方面的价值变革不可避免。六、 企业文化的冲突(一)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主要是由不同文化体所持有的基本价值观之间的悬殊造成的。企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冲突的存在,才推动了企业文化的进步;如果企业内部没有文化冲突,
42、静如死水,企业文化多半已进入衰退期,这样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迟早要被淘汰。企业文化冲突的结果,或是融合不同质的文化,使企业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或是改变企业文化特质,使原有的企业文化完全为一种新文化所取代。企业文化冲突包含因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文化体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跨文化冲突,也包含企业文化体内部的文化冲突。以下主要分析企业文化体内部的文化冲突。(二)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和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1、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指企业居于核心地位的、正统的文化与处于非核心地
43、位的、非正统的文化之间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有两种性质或两种可能:价值观不同引起的正统与异端、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整体与局部因利益、观念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文化摩擦。企业内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由于企业主要领导者的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或者由于企业文化环境发生巨变,致使企业主流文化变成病态文化。此时,企业主流文化必然与企业自发出现或存在着的代表健康、向上的亚文化发生冲突。企业主流文化往往拼命地压制亚文化,阻止亚文化对企业主流文化的替代可能。这种企业文化冲突的解决,很难依赖正常的文化沟通和交流,一般只能靠以下方法解决:一是像美国福特公司的第三代亨利福特二世对其祖
44、父亨利福特这位意志、信念都十分坚强的创始人发动“宫廷政变”那样,通过迫使其:“退位”,重,建、重组企业文化,使企业亚文化转换为企业主流文化。二是像日本三菱企业第二代继承人对极富个性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那样,首先允诺遵守他的有关由家族领袖掌握公司全权的规定,但等他去世,则全面调整企业文化,重新确立企业主流文化。三是像德国西门子公司那样,在企业主要创始人死后和企业陷入某种危机后,靠来自银行或外界其他方面的压力,来完成企业主、亚文化的转换。四是像中国某些企业那样,通过引进外资或吸收其他资本,改变企业股权结构的办法,来达到企业主、亚文化转换的目的。(2)企业主流文化已发展到健全、高度成熟的阶段,具有较强
45、的稳定性和排他性,但面对环境变化,这种文化正慢慢地失去优势;与此同时,有可能代表企业未来价值观、未来文化范式的企业亚文化却在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这种新的企业亚文化的生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仍旧具有强大统治力的企业主流文化的压制、阻挠。这种文化上的冲突会通过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代言人及其阶层的语言、思想、行为上的交锋而表现出来。这种冲突的具体解决方式,除采取上述第一种冲突的四种解决方式外,也可以采取并不那么剧烈的方式。例如,通过领导层的和平调整,利用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观念更新,采用各种形式的研讨沟通等方式,促使企业主流文化让位于企业亚文化。不少成功的企业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都发生过或多次发生过这种调整,
46、从而适时地变革了企业主流文化,使企业主流文化一直保持着先进状态。(3)企业主流文化已演变成为过时的、陈旧的、衰败的文化,企业亚文化在企业陷入深深危机的情况下,仍旧没有适当的机会击败企业主流文化,因为企业整个大权仍旧掌握在旧有企业文化信奉者的手中。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文化冲突往往直接通过企业的低效和衰败的加速而表现出来。解决冲突的办法往往是通过决策者的更迭或组织的变革,加速旧文化的解体和新文化的培植而实现的。当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作为美国排名第三的汽车大公司,曾有过值得骄傲的光荣历史,尤其在生产与设计新车方面,有着走在市场前面的文化传统。在雅科卡接管这家企业前,它不但丢掉了以往那些优良传统,而且出
47、现了全面衰败以致崩溃的迹象。雅科卡到来后,经过大力整顿和一系列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灌输新的理念,开发新的产品,才推动企业文化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而挽救了濒于倒闭的企业。2、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优秀的或健康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使企业整体意识与个体意识、整体道德与个体道德、整体行为与个体行为大体上保持和谐的文化。但这不等于说优秀的企业文化体从未有过企业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指企业成员的文化信仰与行为方式)的冲突,也不等于说它们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间的冲突。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个人主义基础)的西方企业文化,还是基于家族主义基础的东方企业文化,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冲突。为什么会出现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呢?企业整体意识不是个体意识的简单集合,企业整体行为也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集合。由于个体文化的差异,在个体文化被企业整体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个体文化既存在着向整体文化趋近,放弃固有的不合整体规范习惯的倾向,同时又有保持旧有习惯、继续发展个性的倾向。即使在成熟的企业文化体中,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也不会高度和谐统一,也会有一定距离和冲突。企业整体与个体,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企业整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冲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企业与企业成员的文化背景不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