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96504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办学特色项目(2007年9月16日稿)纲要:特色项目之一:汇聚“大土建”学科专业群,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一、汇聚“大土建”学科专业群,实施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21、适应国家社会需要,培养建设行业专业人才22、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思路,重视与非土建类学科的融合与渗透33、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奠定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基础4二、确立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办学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61、强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62、重视科研实验工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新品质7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宽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9三、培养高素质应

2、用型人才,建院学子彰显作为10特色项目之二:传承徽派建筑文化,诠释时代“徽匠”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11(一)传承徽派建筑风骨,彰显地域文化建筑之魅力121.情系徽派建筑研究,守护珍贵文化遗产122.打造徽韵建筑陈列,文化浸润建院品格13(二)诠释徽匠理念,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自强不息”之精神151.秉承传统徽匠精神,艰苦办学谋求发展152.诠释时代徽匠理念,铸造建院学子风骨17特色项目之一:汇聚“大土建”学科专业群,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一直以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切实把握自己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性、以土建类学科

3、为主院校的特点,传承“徽匠精神”,将国家和地方的需求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经过近半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发展建设与探索实践,形成了较完整的、服务于建设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和安徽培养了一大批建设行业的优秀人才。一、汇聚“大土建”学科专业群,实施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学校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服务面向定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依托,汇聚“大土建”学科专业群,通过采取错位发展的策略,发挥我校学科专业比较优势,实施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1、适应国家社会需要,培养建设行业专业人才“安得

4、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的理想在今天正在变成现实:1978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8%增加到了7.0%,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975亿元,比上年增加6423亿元,增长18.6%;完成竣工产值26051亿元,比上年增加2185亿元,增长9.2%;建筑业增加值8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从安徽省建筑业的现状来看,“十五”期间,安徽省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97亿元,约占全

5、省生产总值的8.6,成建制输出劳务人员累计达到300万人,实现建筑劳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全国包括安徽各地建筑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建筑企业招揽人才,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建筑类院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为安徽省培养土建类及建筑领域相关行业人才,推进最新科技知识运用的重任。1958年学校创建之初就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建筑学两个专业,后虽因国家经济调整而停办,但为后来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奠定了办学基础和方向;1986年,学校增加到3个系、7个专业,土建学科体系已显雏形。根据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2002年以来

6、,学校以土木建筑等优势专业为依托,适时增设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20个本科专业。新的专业构成,改善了学校的专业结构,促进了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了为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至2007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4000余人,学校本科教育已拓展到6个门类、12个类别、35个专业。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据统计,安徽建筑行业技术骨干中,约有60%的人员毕业于我校或在我校接受了培训,在省内建设、规划等部门中,约有60%以上的中高层领导出身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当年从安

7、徽建筑工业学院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今天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特别是我省建筑行业的中流砥柱,成为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2、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思路,重视与非土建类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学校面向地方经济和城乡建设行业的服务定位,决定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土木、建筑等重点学科和专业,紧密结合中部地区特别是安徽省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加快发展。学校1998年顺利通过本科教育水平合格评估后,抢抓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办学规模、层次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并形成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通过进一步加大内涵和特色建设,着力打造传统专业,强

8、化建设特色专业,协调发展支撑专业,以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带动支撑专业,以支撑专业强化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并通过依托土木建筑传统优势专业新办社会急需专业,使部分新办专业成为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成绩显著。2002年以来,学校新办专业数达到20个,其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成为首批3年授予招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申报并批准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7年5月,我校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3个土建类传统专业一举通过了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学生入学分数线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表明我校的专业建设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学校注重在非土建类专业中融合和渗透土建类专业知识

9、,合理确定培养方向,增加专业特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通过对原土木工程系硅酸盐专业改造发展而成;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中,适度开设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行业会计知识,使学生能在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从事相应的财务工作。学校还在全校非土建类专业中开设土木工程概论等土建专业课程,使我校非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既有所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相比,又受到建筑相关知识的熏陶,体现出错位和比较优势,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和师资力量专业,按照学科相近、交叉、融合原则,学校整合学科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了六个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学科

10、专业群,协调建设,共同发展:以结构工程学科为依托,以结构震动与控制为特色,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为依托,以地域和地区性建筑理论及设计研究为特色,建设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景观学)专业;以市政工程学科为依托,以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治理保护为特色,建设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学科为依托,以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为特色,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依托,以建筑节能为特色,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依托,以建筑机械为特色,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11、自动化专业等。多年来,通过学科之间的不断融合渗透,学校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为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搭建了坚实平台,也促进了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3、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奠定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基础大多数地方性普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往往面临共性的问题:底子薄、起步晚,资源不足、方向不明。作为地方院校的这种校情决定了不能走重点院校学科专业建设“造峰填谷,高原发展”之路,必须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应用性学科发展之路;二是以行业需求为主线,走行业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之路;三是超前思维,抢得

12、先机,走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建设和发展之路。正如程桦校长在学科建设:地方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制高点一文中所指出的:“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是简单的土木特色或者是行业特色,而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分析比较优势,采取错位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土建类学科优势,产学研良性互动,构建和完善了能够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土木学科群系,在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建筑节能、建筑智能、环境资源、先进建筑材料等学科专业,开展特色研究,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因而形成了大土建人才培养优势。”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在近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正是坚持走应用性、特色化、边缘化的学科发展之路的结

13、果。2005年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取得成功,获得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填补了安徽省空白,其它4个学科与重点院校和同类兄弟院校同类学科相比,体现了错位发展、比较优势和方向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示范和带动作用正突显出来。“十一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建设和发展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增至2023个。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起到了龙头作用;学院现已形成五个相互关系、相互支撑,体现学院特色的专业群,即土木建筑类、环境规划类、化工材料类、机电信息类和管理经济类。学科建设大大促进学院的师资队伍、学科基地建设和科研工作。近几

14、年学院引进、培养博士45人,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模式初见端倪,如以程桦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孙强、沈小璞两位教授为学术骨干,以卢平、吴德义教授等一批博士教授、副教授形成的创新团队,2005年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十一五”期间学院还将重点建设35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学院通过学科建设,使科研水平和实验室建设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项目19项,各类期刊发表的论文1400篇,近百篇被SCI、EI、ISTP收录,重点建设了省级和院级重点实验室5个,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条

15、件。学校还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突破学科界限,整合学科力量,抢抓节能建筑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先机,成立节能建筑研究院,下设5个研究中心,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结构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运行节能、建筑节能检测及智能建筑等,培育了新的学科增长点,突出体现“大土建”学科特色。学校立足城乡建设,积极构建和完善适应建设行业发展的“大土建”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节能环保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新型学科建设构架,实现了土建学科与非土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科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城乡建设业生产、管理与科研的相关领域,为进行教学科研和开展社会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学科基础,更为学校

16、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学校土建类主干学科的整体实力已居于安徽省前列;建筑节能学科努力抢占节能研究的制高点,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凸显后发优势;学校在地下结构、智能建筑、建筑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先进建筑材料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样一个广阔前景下,学校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捷足先登,必将进一步展现“大土木”学科专业优势,实现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为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确立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办学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土建类学科优势,为学校学科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学校坚持面向

17、建设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2002年,学校提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2004年到2007年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进一步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的应用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实际,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扩充实习基地,开办校办产业,规范科研产业管理,加强与校地(企业)合作,逐步形成“通过生产实习基地强化人才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在科研实验中培养创新品质”,

18、产学研全面发展、良性互动、重在育人的的办学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建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路子。1、强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与相关专业企业单位合作,大力加强暑期社会实践,采取“真题真做,寻题实做”的形式,强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强和业务素质。积极推动校办产业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依托相关专业,创办建筑设计研究院等5个校办产业,校办产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反哺相关专业。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等专业相结合;规划院与城市规划、园林、市政等专业相结合;勘察院与勘察技术工程等专业相结合;

19、装饰公司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新材料技术防水公司则紧紧与材化学院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理顺了学校各系(院)与产业关系,校办产业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现无缝对接,为各专业学生对口参加产业实践提供了便利。我校建筑规划院在承接校外设计任务时,创新性地接受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项目分拆,工程师带队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和制作的形式,实现了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企业提高效益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搭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育人坚实平台。学校与许多大型土建类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现已建立起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内容的53个实习基

20、地,将课堂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建筑学院与艺术系将黄山西递宏村、泾县查济、绩溪上庄作为实习基地和古建筑测绘教学基地;材料化学与工程学院与省内大型企业如海螺集团、皖维集团、巢东集团、安利公司、佳通轮胎等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06年,我校与中铁四局就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加强合作,在大三学生中实行订单式培养。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企业成为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基地,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企业还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委派专家讲学、开展业务交流,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

21、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活动坚持“四个结合”,即“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服务社会与双向受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我校建筑类专业优势,使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今年暑期,安徽池州连遭强降雨袭击,全市53个乡镇中有46个乡镇遭受洪灾,我校受建设厅委托立即赶赴池州开展规划帮扶,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规划服务团奔赴池州青阳、石台两县,承担两个水毁重灾区的重建安居点规划设计工作,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李大勇与他的同伴们连续三天,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电脑连续开机70个小时,3个人只用3天时间完成了12幅设计图以及图册

22、说明书,并将设计方案提交池州市政府,为6个灾后重建安居点破土动工争取了时间,满足了灾区居民尽快重建家园的愿望。三年来,全校撰写反映农村和乡镇企业情况的调查报告6000余篇,完成5个乡镇的总体规划、3个乡镇的旅游资源规划和50余个乡镇村庄布点规划,100多个村庄测绘和详细规划,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抢救皖南徽派建筑,发掘当地旅游优势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重视科研实验工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新品质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和科技创新学分制,制定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素质拓展学分实施方法、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并把素

23、质拓展学分和科技创新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坚持“两个结合”,即“专业教育与科研兴趣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群体互助相结合”,促进素质外现为能力。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科技文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科技竞赛,如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全国“Robocup仿真机器人大赛”等,并屡屡获奖。科研实验是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理工科院校培养人才创新品质的必然要求。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一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实验教学对实验室面积和实验仪器的需要,近三年全校累计引进设备 台(套),设备总值 万元,新建实验室

24、个;二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各系院实验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独立设置实验课,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做法,除新办专业外,所有工科专业都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等一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也设置了独立的实验课;四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办法,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五是积极开放实验室,多数基础课和专业实验室已做到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让学生自主选择和预约实验时间和项目,全校实验开出率均在95%以上;六是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实验教学的有序运作和质量。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实验次数,改革了实验

25、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加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积极与社会科研机构合作创办实验室,2005年,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激光研究实验室;2006年,学校又与合肥丹霞房地产公司合作成立建筑节能研究院等研究机构;2006年8月,建筑节能研究院与合肥丹霞房地产公司签署协议,开展包括建筑节能的“四节一环保”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2006年12月,学校成功申报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顺利通过教育厅的专家评审,这些对于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师生创新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我校师生的创新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智能建筑实验

26、室,学校在绿色环保、建筑节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鉴定3项,取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认证产品4个,其中2个产品通过软件功能评测,获得国家软件产品登记、认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通过参加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篇,参与智能建筑研究的毕业生被相关企业单位一抢而空。新世纪初,学校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安徽省各地区举办的产学研合作研讨大会,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书。近年来学校分别参加了宣城、安庆、马鞍山、巢湖、皖北地区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在宣城、安庆、马鞍山、巢湖、皖

27、北地区对接会上分别签订合作合同或意向合同6项、17项、6项、6项和28项,2006年有4名教师的产学研签约项目得到了省教育厅课题资助(其中3项为重点资助)。近3年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紧密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相结合,如山东郭屯矿风井钻井井壁结构研究、人工冻结法施工广州地铁三号线折返车站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丁集矿巨厚表土立井安全支护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还积极参与合肥市城市大建设,现已立项“合肥市城市道路膨胀土综合治理新技术研究”等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加大科技转化,扩大了我校在相关行业的影响,提高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为学

28、校发展筹措资金,推动了教学工作和产业发展,教师通过参与科研,也了解了行业最新动态,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宽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理想的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专多能,既能在某个专业领域得心应手,又了解与其相关的拓展或边缘学科知识,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增强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手段:实行主辅修培养模式。2003年学校开设了辅修专业(系列)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选读辅修专业。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辅修制管理暂行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打破学科、专业、年级界限辅修其它专业课程,对于达到要求者

29、可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课内外各个环节上,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素质基础教育。一方面,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设置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基础课,并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身心教育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广大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30、采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性格。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形成。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院学子彰显作为“大土建”学科专业群的汇聚、产学研良性互动,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产业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为安徽经济建筑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创建校办产业和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学生经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形式,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在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增加了感性认识,使专业知识更为扎实,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角色。工

31、程管理专业以生产实习的形式,全程跟踪某项工程的施工,并摄像记录整理成课堂笔记,从而使学生对一项工程的全过程有了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在学校的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多师生亲自参与设计院的设计项目和规划制订,学以致用。据统计,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共参与项目设计 项,完成古建筑测绘 项,完成乡镇规划设计 项,完成科研论文 篇,改进企业生产工艺 例。产学研良性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据统计,20042007学年新办专业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共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48项;近三年来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竞赛获得省级奖励共114个、国家级奖励15个、国际级奖励2个;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团队和人数

32、连年增加。学校每年组织若干次教学建模普及讲座,开设数学建模必修课并组织学生参赛,2004年以来共有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 项;电信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Robocup仿真机器人大赛”,获得全国比赛三等 项,该院还组织开展校内“Robocup仿真机器人大赛”,2007年6月,全校共有60队报名,参加人数达200余人。学生的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我校大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达66篇,其中发表于国家级期刊3篇,省级期刊7篇,其他56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汇编成来自社会一线的报告公开出版。环境工程系葛东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出了“模块化手机”

33、结构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数理系的牟骞同学自学网络技术,创办了“我爱建院网”,与网络公司合作开发了20多个商业网站;04城建城规的智慧同学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接手他人的建筑施工队,使其起死回生,成功承揽了“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等国家级重点项目标段,工程队从十余人发展到近百人,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近三年来,共有 名学生参加了 项教师科研课题,有的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奖,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 篇,学生获得国家专利 项。在2004年以来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共组织了58个校级重点团队,参与学生达3万人次,连续 年获得国家表彰。几十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安徽,围绕大土建,走“产学研良性互动”之路,全

34、方位服务安徽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自2004届至2007届,我校共有毕业生8040名,其中在安徽就业的共计6141人,占67.6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普遍反映大多数毕业生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大批建院毕业生在以建设行业为主的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其中许多人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科技专家、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担负起建设安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特色项目之二:传承徽派建筑文化,诠释时代“徽匠”理念,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徽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并蓄,又滋润万物、自成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5、;“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地方特色,与山水相互映衬,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之一。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其鲜明而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构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对于探索地域文化特征、保护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作为以“土建”为特色的省属高校,虽沉浮几度、步履艰难,始终扎根安徽这片热土,沥五十年之心血于家乡建设。五十载办学之路,学校从无意识地认知、研究徽派建筑,逐渐发展为亲近、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的经典内涵,并与学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36、、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相融合,诠释新时代的“徽匠”理念。(一)传承徽派建筑风骨,彰显地域文化建筑之魅力1.情系徽派建筑研究,守护珍贵文化遗产1986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复办伊始,在学术科研步履维艰的状况下,学校领导高瞻远瞩,认为建院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徽派建筑研究的重任,虽然经费极端困窘,仍不惜人力、物力在当时的建筑与工程管理系创建了省内第一个古建筑研究所。八十年代初期,我校教师杨勤生、殷永达、翟光魁、朱永春等人带领学生常年深入徽州地区的村落民居、祠堂庙宇,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测绘,风餐露宿,经月不归,皖南山区的崎岖道路上烙下老一辈建院师生无法抹去的脚印,他

37、们搜集、测汇和整理出大量的徽派建筑图片、照片、复原图纸等宝贵资料,虽未形成系统文献,但资料的完整性与覆盖面在当时省内乃至全国也很少见。为进一步开展徽派建筑研究,学校整合理工、人文学科的骨干力量,组建成一个跨学科、跨系(院)的学术机构徽派建筑研究所,十余名从事专(兼)职徽派建筑与文化研究的人员加入其中,专业设备仪器资产达百万余元。研究所在徽州古建筑测绘与保护、徽派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材料、徽派建筑消防理念、徽派民居生态系统、徽派建筑彩画艺术、徽州“三雕”艺术、徽派建筑美学等诸多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并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省级、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努力将徽派研究所建设成为集实践应用与精

38、神文化研究于一体,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徽派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在老一辈建院教师对徽州古建筑测绘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建筑学院、艺术系的姜长征、汪炳璋、梁琍、刘仁义、贾尚宏、金乃玲、蔡进斌等一大批教师,利用学校开放式教学实习,更大规模、定期地组织学生对皖南徽州地区的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牌坊塔刹、民居桥梁、私家园林开展田野调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徽派建筑专题论文近二十篇,申报相关省级、厅级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近十项,主持或参与完成了诸如九华山回香阁改建、包公祠修缮、屯溪老街复建、三河古镇复建、稻香楼工程、合肥八中新校区建设、黄山风景区汤口镇生活基地、裕丰花市古玩综合楼、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门等二十多

39、个徽派特色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翟光魁老师所著徽派建筑一书正作为本科教学教材校审出版,汇聚建院师生徽派研究成果的古建筑测绘成果汇编及徽派建筑研究成果汇编也将陆续出版。据我校与黄山市社科联就皖南地区徽派古民居状况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黄山市境内尚存1022个古村落、6079幢古民居,古民居目前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而要完整保护古民居所需年经费为50亿至60亿资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经典徽州古建筑正逐渐被无知与盲目蚕食吞噬,建工学院作为徽派建筑文化研究的主阵地,历史性承担起研究与保护徽派建筑的重任。学校在长期以来对徽州古建筑的测绘、研究成果中积累了大量珍贵古建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既为徽派建筑的

40、研究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也为修缮、重建以及异地复建徽派建筑积累了富贵资料。位于皖南泾县城西60公里处的查济村,是皖南地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拥有明代建筑57处,清代建筑140多处。因交通闭塞、游人罕至,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当地古建筑群呈现颓败不堪的局面,原生态明清建筑村落将有可能毁于一旦。学校得知此事,立即组织师生奔赴实地开展测绘、调研,制定可行性保护、修缮方案,并为当地古民居建筑的保护奔走呼吁。2001年6月,经文物专家实地考察和评审,查济古民居被列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村落古建筑修缮一新,旅游业随之兴盛,并由此带动起查济村的经济发展。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三河古镇座落

41、于肥西县南,以水为特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八古”景观,成为江淮之间璀璨的古建筑群落。1991年7月,三河遭遇特大洪水,古镇化为泽国,古建筑物严重受损。学校立即组织科研骨干力量投入到三河古镇的复建工程中,依靠长期对徽派建筑元素、建筑理念的研究成果,积极帮助当时政府完成古镇的复建规划。复建后的三河古镇尽显徽风诗意,黛瓦粉墙与蓝天碧水掩映成趣,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盛地。2.打造徽韵建筑陈列,文化浸润建院品格蕴徽派建筑文化研究于育人成才之中,这是建院人始终思索的命题,博物馆是震撼人类灵魂,升华人类气质的场所,学校以此为鉴,在原有的古建筑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一所徽州建筑陈列馆,作为教学观摩和文化育人的平

42、台,浸润建院品格。囿于经费困窘,长期以来建院师生们收集的徽派古建筑素材,零散地保存在建筑学院、艺术系、土木学院等系(院)的资料室中,或仅仅作为教师的个人收藏,难以充分表现其应有的价值。为进一步发挥这些珍贵资料和素材在教学、科研、育人中的作用,学校拨专项经费建立了徽派建筑陈列馆,其中精妙绝伦的徽州古祠堂、古民居、许国牌坊仿真模型,古拙浑厚的石柱础,华美风姿的木雕,清新淡雅的砖雕,浑厚潇洒的石雕,马头墙、青瓦、望砖,这些馆藏素材无声地诠释着古代徽州人的建筑智慧。徽派建筑陈列馆中还包括了许多非物质建筑文化收藏,如精妙绝伦的“三雕”技艺,随着老一辈徽州工匠的谢世已濒临绝迹,学校为此专门请到民间工匠,将

43、他们的技艺通过口述与演示的方式制作成录像保存下来。徽派建筑陈列馆还着手整理元明清古代典籍中零星散布的古徽州建筑学资料,计划出版一套古徽州建筑资料汇编,其中所收录的旌德县尹王桢在农书中第一次提出防火材料的制作工艺、弘村汪氏家谱中对村落水系规划的研究、绩溪冯氏族谱中对住宅生态学的认识,这些无不闪烁着徽派建筑的经典理念品质,也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生动素材。在保存徽派建筑元素、展示徽派建筑理念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发挥徽派建筑陈列馆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聚物育人,存史励志”,徽派建筑陈列馆作为实物的建筑史、鲜活的建筑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徽文化,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生动的百科全书”的作用。结

44、合徽派建筑陈列馆的展品,学校还聘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建筑师、传统工匠、政府官员作有关建筑文化、建筑设计、传统工艺、城市规划等的专题学术报告,共同探讨古建筑遗产保护、濒临灭绝的古徽州建筑工艺、合肥大建设等热点话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徽派建筑与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学校将徽派建筑相关内容课程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在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徽派建筑”、“古建筑测绘研究”、“徽派建筑研究史”等徽派建筑相关课程,以此为依托,面向全校各系(院)开设了“徽州文化研究”、“徽派艺术研究”、“徽派建筑赏析”、“徽商研究”、“徽州文学与文化”等徽州经典文化系列公共选修课程或名家讲座。在

45、建筑学专业三年级上学期、城市规划专业二年级下学期,均设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的课程作业,往往结合地方选手项目来完成这些课程作业,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认知徽派建筑,为弘扬徽派建筑文化,服务地方建设夯实基础。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设有为期四周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皖南地区,现场进行古建筑测绘,不仅使学生对建筑测绘技术与手段有所学习和实践,更使得学生自然融入徽派建筑的聚落规划、建筑形式、结构特点、基本构造以及“天人合一”的原生态建筑艺术氛围中。建筑学院、艺术系的各专业美术课程中,安排有为期数周的美术写生实习,师生们经常深入皖南西递、宏村

46、、呈坎、大阜、屯溪老街等地,观摩学习徽派民居村落、园林水口、祠堂庙宇、“三雕”等经典建筑中的艺术理念。在多年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相继在皖南歙县、黟县、泾县等地建立近十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最近几年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众多建院学子情系地方建筑文化研究,在徽派建筑生态规划、雕刻理念、建筑防火结构、建筑色彩、古建筑遗产保护等方面提出不少具有创见性的观点。徽派建筑文化研究也成为学校硕士研究生论文的主要选题之一,使这种对地方建筑文化的热爱与倾注,在建院学子中薪火相传、弦歌不绝。倾力的徽派建筑研究与文化薰陶,孕育出独特的学校品格,潜移默化地熏染着一代代建

47、院毕业生的精神气质,对于建筑历史的敬畏、对于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无形地融注于建院毕业生的血液之中,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总是心系安徽、深爱故土,为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倾心尽力;一批建院学子毕业后仍然活跃在徽派建筑文化研究领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祖国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典型事例:黄山区副区长,原我校毕业生,具体事迹材料待补充、暂缺)(二)诠释徽匠理念,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自强不息”之精神1.秉承传统徽匠精神,艰苦办学谋求发展徽派建筑文化的影响,不仅在于其独具魅力的徽派建筑本身,还在于支撑徽派建筑的内在精神品质,即“徽

48、匠”精神。古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间,恶劣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徽州辉煌的古建筑文化背后,是一群身负工具、走街串巷,常年累月受雇于商贾大户,廉价出卖自己精巧技艺的徽匠,正是这一群体以坚韧顽强的精神创造出瑰丽的徽派建筑艺术。传统的徽匠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细腻规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独具匠心的创新思维,徽匠传统中的刻苦严谨、团结进取的精神内涵一直贯穿于学校近五十年的办学和发展历程之中,成为学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办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近四百名师生及沈阳计划经济学校部分教师迁来合

49、肥,与安徽省建设厅干训班一起,共同组建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校址位于安徽省委党校附近,仅有几间矮矮的平房,教室与校舍都是临时向省委党校借用,食堂也是学生们用竹草搭建而成,师生上课之余,利用夜间步行去十里之外的火车站抬运材料。两载艰辛,教学楼、宿舍、实习厂房、图书等设施基本具备,初步使学校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改观。196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并入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成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郭沫若先生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同年招录新生。1961年9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学院被迫停办,师生亲手建造的校园被改为部队医院,教职工被调离,学校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1963年,国家经济建设复苏,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复办,校址迁至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