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专业实训教学大纲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专业实训教学大纲汇编.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工实训教学大纲一、学习领域定位金工实训是机械类、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实习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能力为核心,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等有机融合,突出实用性、适用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二、学习领域目标: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钳工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手及工艺分析能力。教学实施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现场教学,为技能训练奠定基础。知识点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结合实训课题开展教学,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训内容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
2、能力:1、专业能力(1)掌握钳工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2)掌握钳工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3)掌握钳工常用量具、量仪的正确使用和保养;(4)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5)掌握中等复杂工件(工具)的制作方法、计算方法; 2、社会能力(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4)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3、方法能力(1)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2)有较快适应生产岗位需要的能力;(3)具有创新意识。三、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把理论与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掌握钳
3、工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工艺知识,在工业生产中,能完成生产任务并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课程设计了四个教学情境中,学习情境的排列顺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钳加工与机加工实践技能,巩固理论知识,了解管理常识,同时养成学生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2、学习情境课时分配情境序号情境1情境2情境3情境4情境名称入门知识四方体加工V型铁加工凸凹体挫配课时数24学时6学时12学时18学时合计总课时60学时3、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名称1、入门知识课时数24学习目标了解零件的平面划线及操作。熟悉锯割、銼削、孔加工的操作。掌握平面质量检验的技巧。学习内容1钳工简介。2安全文明生产在实
4、践教学中的应用。3常用量具知识。4划线的作用与划线方法。5划线工具的种类及使用;基本线条的划线方法。6锯削操作7锉削操作教学方法和建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法典型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讲授+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知识讲授为辅。教学条件要求模具钳工实训室、钳工常用工量具学生已有基础已有识图与制图知识,有机械基础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实际背景,系统掌握钳工工艺知识,具有较强的钳工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责任心强,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情境名称2、四方体加工课时数6学习目标熟悉零
5、件的立体划线掌握各种表面的锉削加工及孔加工操作及检测学习内容1立体划线的步骤及操作。2锯削、锉削的综合运用。3孔加工(钻孔、螺纹加工)。4四方体零件的加工教学方法和建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法典型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讲授+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知识讲授为辅。教学条件要求模具钳工实训室、钳工常用工量具。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已有机械制图知识、量具性能认识,及钳工基本操作。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实际背景,系统掌握钳工工艺知识,具有较强的钳工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责任心强,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6、。学习情境名称3、V型铁加工课时数12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2会分析、处理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加工精度。3. 掌握综合运用钳工操作技能加工工件的能力学习内容1.V型铁的加工方法;2.V型铁的计算、测量方法;3.分析加工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教学方法和建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法典型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讲授+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知识讲授为辅。教学条件要求模具钳工实训室、钳工常用工量具。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已有机械制图知识、具备钳工工艺的基础知识、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钳工常用工量具结构及原理认识。教师所
7、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实际背景,系统掌握钳工工艺知识,具有较强的钳工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责任心强,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情境名称4、凸凹体锉配课时数18学习目标1. 掌握锉配加工过程及方法;2. 掌握影响锉配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3. 会分析产生的误差原因。学习内容1. 凸凹体的加工方法;2. 尺寸链的计算、测量方法;3. 分析加工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教学方法和建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法典型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讲授+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知识讲授为辅。教学条件要求模具钳工实训室、
8、钳工常用工量具。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已有机械制图知识、具备钳工工艺的基础知识、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钳工常用工量具结构及原理认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实际背景,系统掌握钳工工艺知识,具有较强的钳工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责任心强,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四、课程考核1、过程考核说明根据钳工基本技能考核标准,依据实训加工工件质量和实习报告,并考虑实训中表现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成绩。其中素质考核权重的20%,实操考评占权重 50%,方法能力考核占权重30,安全文明生产为一票否决制,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记录实训成绩为0分。序号考核内容配分评分标准考核记录得分1素
9、质考核20专业素养钳工设备常规检查、润滑保养2不按规范进行常规检查扣1分2工、卡、量具的正确摆放2摆放不合理全部扣除3工件装夹找正4基准选择正确,夹具使用合理酌情给分4启动及停止钻床2不按操作规程启停钻床扣1分5团结协作5教师根据情况酌情给分6劳动纪律5学生实训过程旷课累计超过1/3课时量,此门课程不能给定成绩,计为0分7实操考评50加工工艺工艺分析4读图正确, 工艺分析合理酌情给分8加工路线确定,工序工步划分4加工路线合理,没有明显错误酌情给分9切削用量,加工余量的确定2切削用量,加工余量选择合理不扣分10技能水平加工过程6一处不规范扣0.5分,扣完为止11工件检测2量具使用不合理酌情扣0.
10、5分,扣完为止12工件质量30按照相关评分标准13方法能力考核30制定计划的能力10实训报告中根据计划制定情况分优、良、中、差,相应配分1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教师根据情况酌情给分15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10教师根据情况酌情给分16安全100人身、设备的完好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记录实训成绩为0分合 计100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单个教学情境成绩(100%)=素质考核(20%)+实操考评(50%)+方法能力考核(30%)课程最终成绩=1/4xi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记录实训成绩为0分。 五、教材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本课程教学由专业工艺理论、技能训练、典型零件加
11、工图册、相关设备维护管理知识为一体的配套教材,指导书各司其职,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使用教材:金工实习 参考书: (1)钳工工艺学,姜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四版(2)机械制图,钱可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执 笔:孙德海 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 编制日期:2008年5月20日汽车构造拆装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以实训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课程分为讲授课(实训方法、注意事项及参数等。)、观摩课和实操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各组件的功用、结构、几何形状、配合关系和方法。对常见故障有
12、逻辑思维能力,排除故障。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工具、量具、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汽车各总成部件的名称、作用、结构状况及相互装配关系。(3)掌握各种螺栓、螺母、锁止件、密封件、轴承等拆装及的方法及要求。(4)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组件的拆装和的程序、方法和要求。(5)掌握部分总成的基本调整方法(6)能排除常见故障。(7)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文明操作。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2)创造条件开展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生产状况进行实践教学。(3)验证相关的电路原理时,宜采用实训课堂教学形式,做好教学组织、入门指导、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
13、指导各教学环节。贯彻讲解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4)实训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5)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6)实训指导教师应全面掌握本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学生实际,注意培养学生所学技术理论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班组生产的能力。(7)实训指导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理解能力,逐步增强和发展学生的体质和智能,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四、实训条件汽车实训车间有各种轿车发动机、底盘组件5台套,整车8辆,工
14、具36套、检测仪器10余套。五、课时分配表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时分配1入门知识及安全教育22基础知识63发动机总成的拆装64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105配气机构的拆装106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107润滑系、冷却系的拆装88发动机拆卸装配训练109传动系的拆装1010行驶系的拆装811转向系的拆装1212制动系的拆装1213汽车综合故障分析10机 动 课 时6课 时 合 计120六、教学内容要求课题一、入门知识及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和要求:1介绍实训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和在实际维修中的要求2了解实训车间规则,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规程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要求教学建议:1重点:学习并深刻理解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
15、规程2建议:强调本实训课程在汽车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热爱本专业,学好本课程课题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拆装、工具、量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紧固件、密封件、轴承的拆装要领。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制度和操作规范。教学内容:作业1常用拆装、工具、量具和仪器的使用。作业2紧固件、密封件、轴承的拆装要领。作业3实习安全操作和操作规范。教学建议:1重点:安全第一,实习安全操作和操作规范。2建议:工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一定要实际操作示范,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课题三、发动机总成的拆装教学要求:1认识系统的组成,掌握系统的名称,熟悉系统的作用。 2掌握附件的拆装方法。 3掌
16、握发动机从车上拆下来的工序。 4掌握发动机总成的装配工序。教学内容:作业1系统组成、组件名称作用作业2认识附件并拆卸作业3放水放油、拆卸发动机总成连接螺栓并将其拆下 作业4装复按程序进行教学建议:1、 重点:发动机总成从车上拆下2、 建议:吊发动机时注意安全。课题四、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摇臂罩、汽缸盖的拆装的方法。 2掌握汽缸盖平面度的检测及修复方法。 3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方法。 4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检测及校正和汽缸圆度圆柱度的检测修理方法。 5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方法 6掌握曲轴圆度、圆柱度的检测和飞轮的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摇臂罩、汽缸盖的拆装 2汽缸盖平面度的检测及修复 3
17、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4活塞连杆组的检测及校正和汽缸圆度圆柱度的检测修理 5曲轴飞轮组的拆装 6曲轴圆度、圆柱度的检测和飞轮的检测教学建议: 重点:活塞连杆组的检测及校正和汽缸圆度圆柱度的检测修理 建议:学生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五、配气机构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同步带组件的拆装检测方法 2掌握凸轮轴、摇臂组件的拆装检测方法 3掌握气门组件的拆装检测方法 4掌握气门调整方法教学内容:1同步带组件的拆装检测 2凸轮轴、摇臂组件的拆装检测 3气门组件的拆装检测 4气门调整教学建议: 重点:气门调整 建议:学生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六、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空滤拆装方法2掌握汽油泵、
18、管路及汽滤的拆装及方法3掌握化油器的拆装及调整方法4掌握喷油嘴的拆装及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空滤拆装2汽油泵、管路及汽滤的拆装及3化油器的拆装及调整4喷油嘴的拆装及检测教学建议: 重点:化油器的拆装及调整 建议:学生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七、润滑系、冷却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集滤器、机滤及管路的拆装及方法掌握内外啮合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的拆装方法。2掌握机油的选择更换方法3掌握散热器的检查拆装修理方法4掌握节温器的拆装检测修理方法5掌握硅油风扇拆装及电动风扇方法教学内容:1集滤器、机滤及管路的拆装及2内外啮合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的拆装。3机油的选择更换4散热器的检查拆装修理5节温器的拆装检测
19、修理6硅油风扇拆装及电动风扇教学建议:重点:内外啮合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的拆装。建议:学生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八、发动机拆卸装配训练教学要求:首先外检,排除隐患。本节内容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拆装动手能力,提高熟练程度,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教学内容:发动机拆卸装配训练教学建议:重点:发动机拆卸装配训练建议:学生分组训练。课题九、传动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离合器及其组件的拆装调方法。2掌握手动变速器及其操纵装置的拆检装调方法。3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及拆装方法。4掌握驱动桥的拆装调整方法。教学内容:1离合器及其组件的拆装调。2手动变速器及其操纵装置的拆检装调。3万向传动装置的及拆装。4驱动桥的拆装调整
20、。教学建议:重点:手动变速器及其操纵装置的拆检装调建议:学生首先观摩然后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十、行驶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车架的方法2掌握悬架和减振器的拆装方法3掌握车轮的拆装方法教学内容:1车架的2悬架和减振器的拆装3车轮的拆装教学建议:重点:掌握悬架和减振器的拆装方法建议:学生首先观摩然后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十一、转向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转向桥的拆装方法2掌握转向操纵元件、转向传动元件的拆装调整方法3掌握动力转向系统空气的排除及液压油的更换方法教学内容:1转向桥的拆装2转向操纵元件、转向传动元件的拆装调整3动力转向系统空气的排除及液压油的更换教学建议:重点:掌握动力转向系统空
21、气的排除及液压油的更换方法建议:学生首先观摩然后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十二、制动系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制动主缸、轮缸、管路及助力装置的拆装方法2掌握制动鼓、制动蹄/片组件的拆装调整方法3掌握系统空气的排除及制动液的更换方法4掌握气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教学内容:1制动主缸、轮缸、管路及助力装置的拆装2制动鼓、制动蹄/片组件的拆装调整3系统空气的排除及制动液的更换4气压制动系统的教学建议:重点:制动鼓、制动蹄/片组件的拆装调整建议:学生首先观摩然后分组训练,逐一考核。课题十三、汽车综合故障分析教学要求:汽车是机、电结合综合交通工具。以上述所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实车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独立排除故障
22、。教学内容:汽车综合故障分析教学建议:重点:汽车综合故障分析建议:以口述形式或答卷形式。执 笔:赵国富 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编制日期:2008年5月16日汽车电气拆装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实训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汽车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测和维修,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万用表、汽车电器万能实验台等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有关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作用,以及各总成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原因。3、掌握电气设备零部件的拆装、检验方法,熟悉有关技术要
23、求,灵活运用修理方法。4、熟悉电器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并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三、教学建议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 2、创造条件开展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生产状况进行实践教学。四、课时分配表课 题内 容课时数1蓄电池的充电22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拆装63起动机的拆装64点火装置拆装105电气仪表的拆装与试验46照明与信号装置的拆装与试验47汽车空调的拆装48其他电器装置的拆装29汽车线束的拆装与制作410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结构认识611传感器的结构认识8机 动 课 时4课 时 合 计60五、教学内容与要求课题一:蓄电池的充电教学要求:1.熟悉电解液配制的方法和要求,掌握
24、电解液密度的测量和换算方法,掌握充电的工艺过程。2.掌握充电启动机的使用和充电电流调整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电解液的配制作业2 蓄电池的充电课题二: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发电机的解体和装配顺序2.掌握二极管的测试、发电机绕组检查和调节器检测的方法。3.熟悉各零件的技术要求和修理方法。4.掌握万能试验台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发电机解体前的一般测试作业2 发电机的解体作业3 发电机机械部分的拆装作业4 二极管的一般测试与更换作业5 发电机绕组的拆装与绕制课题三 起动机的拆装教学要求:1.熟悉起动机解体和装配顺序2.掌握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和拆装工艺3.掌握万能试验台的使
25、用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电枢及机械部分的拆装作业2 定子绕组的拆装与重绕课题四 点火装置拆装教学要求:1.熟悉分电器解体和装复顺序。2.掌握各部件、总成的技术要求及修理、试验方法。3.掌握万能试验台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分电器的修理作业2 点火线圈及分电器的试验课题五:电气仪表的拆装与试验教学要求:1.熟悉常见仪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仪表及显示电路的常见故障部位,熟悉报警指示等的工作情况和指示符号。3.掌握电气仪表的拆装工艺。教学内容:作业1 电流表的拆装与修理作业2 机油压力表的检验、修理与调整课题六 照明与信号装置的拆装与试验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照明与信号装置的维护方法和
26、常见故障的判断排除。2.掌握汽车前照灯的灯光调整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前照灯的维护及故障排除作业2 汽车闪光器的拆装课题七 汽车空调的拆装教学要求:1.了解空调电路的拆装内容及工艺,掌握微型直流电动机的拆装工艺。2.熟悉空调电路基本控制电路与控制元件的功能及结构。3.熟悉汽车空调的维护方法,掌握空调电路和元件的日常检查与维护技术。4.掌握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判断与排除技术。教学内容作业1 汽车空调日常维护和检查作业2 空调装置的拆装课题八 其他电器的拆装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电气常见的装置的拆装工艺和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电喇叭的拆装作业3 电动刮水器的拆装作业4 风窗洗涤器、除霜器的拆装作业6
27、 电动门窗的拆装作业7 中控门锁的拆装课题九 汽车线束的拆装与制作教学要求:1.了解线束的材料、全车线束的组成以及电气线路的特点。2熟悉线束及在汽车上布置情况和常见车型的线束特点。3.掌握汽车线束的拆装与制作教学内容:作业1 汽车线束的拆装作业2 中央配电盒和电路继电器的维护课题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认识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熟悉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布置情况2.认识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各组成部件,了解各分区的作用3.了解输入、输出接口在电子控制单元中的作用4.掌握电子控制单元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5.了解车用计算机的控制及应用教学内容:作业1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
28、认识作业2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车用计算机的控制类型及作用2建议:本课题建议采用理论讲解和集体观摩相结合的方法课题十一 传感器的原理与拆装教学要求:1.了解各传感器的外观和结构2.掌握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各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方法4.掌握用万用表检测各种类型传感器的方法教学内容:作业1 (热敏电阻式、热敏铁氧体式、双金属片式)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表检测作业2 (翼片式、卡门涡流式、热线式、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表检测作业3 (半导体式、真空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表检测作业4 (开关型、线性、综合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
29、表检测作业5 (氧化锆式、氧化钛式)氧浓度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表检测作业6 (电磁感应式、霍尔式、光电式)旋转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认识及万用表检测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万用表检测方法 2建议:本课题建议采用理论讲解和集体观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执 笔:刘春晖 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 编制日期:2008年5月20日汽车装配工艺实训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汽车装配工艺实训是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汽车总成件装配、调试能力,为形成汽车装配工岗位核心能力提供支撑;全面掌握汽车装配工艺规程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能够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检验;对汽车装配作业中的一些技
30、术问题能够进行判断与处理;能够排除汽车运行调试中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二、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汽车总成件装配、调试能力;(2)掌握汽车装配工艺规程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3)学会使用检测工具,能够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检验。2、方法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和整理汽车技术资料, 掌握汽车行业发展动态;(2)能够看懂汽车电路图,并能用电路图指导电气系统安装与配线。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三、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学习情境设计在力求再现典型的工作过程的同时,还要预测实际教学效果和可操作性。优先选择
31、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加工、构建学习情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情境课时分配情境序号情境1情境2情境3情境4情境5情境6情境7情境8情境名称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与装配曲轴飞轮组的检测与装配配气机构的检测与装配发动机的总装与安全注意事项发动机运行与调试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手动变速器零件的检验手动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1010168108612情境序号情境9情境10情境11情境12情境13情境名称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验自动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
32、整转向器的装配与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681088总课时1203、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与装配课时数10学习目标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与装配方法学习内容1、活塞配缸间隙的测量2、活塞销的选配与安装3、活塞环的三隙检查与安装4、活塞连杆组的安装教学方法和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安装作业。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462汽油机活塞连杆组配件10台/套2、常用工具10台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发动机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2曲轴飞轮组的检测与装配课时数10学习目标掌握曲轴飞
33、轮组的检测与装配方法学习内容1、曲轴与轴瓦的测量2、曲轴飞轮组的安装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和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检查作业。学生分组操作前教师做好演示。教学条件要求462汽油机发动机总成10台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发动机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3配气机构的检测与装配课时数16学习目标掌握配气机构的检查与装配方法学习内容1、气门的研磨工艺2、气门座的安装工艺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检查作业。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汽油机台架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发动机
34、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4发动机的总装与安全注意事项课时数8学习目标能独立完成发动机的总装,对装配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能够进行处理学习内容1、发动机总装前的准备2、发动机总装的工艺流程3、发动机总装中的问题处理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师做好示范,分组操作前讲明安全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462汽油机总成10台/套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发动机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5发动机运行与调试课时数10学习目标掌握发动机运行调试的主要内容,并能独立完成调试工作学习内容1、气门
35、响的检查与处理2、点火时刻的检查与调整3、发动机怠速的检查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师示范在先,讲明安全注意事项,避免作业是损坏设备,保证人身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汽油机台架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发动机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6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8学习目标掌握轮胎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扒胎机的使用方法学习内容1、机械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2、 液压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师示范在先,讲明安全注意事项,避免作业是损坏设备,保证人身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发动机台架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
36、础掌握了底盘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7手动变速器零件的检验课时数6学习目标掌握手动变速器零件的检验方法学习内容1、 轴承的检查2、 轴类件的检查3、 齿轮的检查4、 壳体的检查教学方法和建议采用演示教学法,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条件要求1、变速器零件1台/套2、常用量具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底盘构造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8手动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12学习目标掌握手动变速器的装配方法学习内容1、变速器的拆卸工艺2、变速器装配中的问题及处理教学方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变速器
37、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9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验课时数6学习目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零件检验方法学习内容1、行星排的检查2、执行元件的检查教学方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自动变速器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10自动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8学习目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装配方法,掌握制动器和离合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学习内容1、行星排和执行元件的装配2、液压元件的装配教学方
38、法和建议学生分组前教师做好示范,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自动变速器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11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10学习目标掌握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学习内容1、主减速器零件的检查2、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主减速器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12转向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8学习目标掌握转向器
39、的装配与调整方法,掌握转向器的装配工艺学习内容1、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装配与调整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装配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学条件要求1、转向器10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学习情境13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课时数8学习目标1、掌握盘式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方法2、掌握盘式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方法学习内容1、盘式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2、盘式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教学方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各小组自身管理职能,保证人身、设备安全,按操作规程要求完成操作任
40、务。教学条件要求1、整车4台2、常用工具10套学生已有基础掌握了汽车的底盘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四、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考核考核依据包括:出勤情况、劳动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2、期末考核期末考核采用笔试、闭卷方式进行。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核为主,要求试题类型多样,覆盖面广。3、过程考核以实操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将每个学习情境考核成绩相累加得到过程考核总成绩。违规操作诱发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的,过程考核不得分。4、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40;过程考核30五、教材汽车维修工实训教程,贺展开,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第1版 执 笔:赵国富 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编制日期:200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