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汇总复习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汇总复习课程.ppt(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汇总式汇总 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贵含蓄,忌直露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一、正与侧的结合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
2、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加突出。如白居易杨柳枝词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昌龄的从军行王
3、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题为为“石头城石头城”,明显是写,明显是写“石头城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城周围景物山、
4、潮水、月山、潮水、月入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故国”的没的没落与荒凉。落与荒凉。二、动与静的结合二、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每着一字”,而使,而使“境界全出境界全出”。比如。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的“推推”“敲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的“绿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空山新雨
6、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写物,“明月松间照,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
7、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竹喧”烘托山烘托山静,是所闻,用静,是所闻,用“莲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闻交错,“喧喧”“幽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三、声与色的结合三、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高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绝句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8、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翠翠”是新绿,是新绿,“翠柳翠柳”是初春物候,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鹭在自由飞
9、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青天”映衬下,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黄”、“翠翠”、“白白”、“青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四、虚与实的结合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虚”与与“实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愁”是虚的,因为是虚的,因
10、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一江春水”、“舴艋舟舴艋舟”、“春草春草萋萋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
11、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浓溢的情思。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
12、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五、点与面的结合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
13、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的江雪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在画面上显得比较
14、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鸟飞绝”、到、到“人踪灭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山”“径径”前冠之以数量前冠之以数量“千千”“万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隐括全面。六、远与近的结合六、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
15、者所处的方位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描写了秋山
16、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美感。七、白描手法七、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
17、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如温庭筠
18、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路,可见早行辛苦。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结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