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月的.山川秀美、流金溢彩,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关怀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首先,我代表市几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对各位领导、同志们多年来对.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市近年来两个文明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市正摆脱“四大困扰”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地区实际出发,确立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不断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正在摆脱“四大困扰”,实现“三大提升”,走
2、向文明发展。 一是摆脱了生态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各占,每年注入黄河的泥沙有亿多吨。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怀.的生态建设,各族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但由于自然、人为因素以及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始终难以摆脱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困扰。其背后是生态平衡的铁律在起根本性、支配性作用。年到年,连续三年大旱,.草原赤地千里,的草原沙化、退化,严重威胁着我市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查阅.有气象记载的年历史,“十年九旱、灾害连年”是基本的自然规律
3、。顺应这一规律,年,我们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对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种养结构、养殖方式、人口布局、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方式进行“六大调整”,坚持不懈地推进禁牧休牧和舍饲养殖,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口转移,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通过主体的主动退出求得客体自我平衡、自我修复。五年来,转移农牧民万人,粮食产量由年的亿斤增加到去年的亿斤,牲畜头数由万头只增长到今年的万头只,植被覆盖率由左右提高到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同时,全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扶持和培育一批农牧业龙头企业,加快草畜林沙产业化,逆向拉动生态建设,创造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
4、多赢局面,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国灌木林现场会、防沙治沙工作会议和水资源工作会议相继在.召开。 二是努力摆脱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开创工业文明发展新局面。针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总量小、产业链短、产业层次低、增长粗放、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年,我们提出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和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五年来,我们一方面在不断加快先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在不断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产业
5、升级换代,努力摆脱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我们大力度整合和淘汰小、散、乱,取缔了多家小水泥、小炼铁、小白灰,关闭了多座小煤矿,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单井产能、装备技术、全员工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地方煤矿由多座压缩到座,煤炭年产量由年的万吨增加到亿吨,.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我们停产整顿了多家污染企业,促使所有排污企业上了环保设备,引导和培育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初步形成了煤电及其废弃物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循环产业链条。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规划建设了蒙西、棋盘井、树林召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了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煤液化、煤焦联产、煤电联产、煤电冶金联
6、产项目,产业集中度、资源加工度不断提高,煤、电、化工、建材、绒纺、冶金等主导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着力推进产业多元化,汽车制造、重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制药产业正在建设和发展。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相当于“九五”末亿元的倍,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保持了长周期、快增长。三是正在摆脱建设、拆迁、再建设、再拆迁的困扰,努力开创城市文明发展新格局。多年来,我市缺少一个长期的、总体的、深度的城市建设规划,城镇布局不合理,市府东胜每年拆拆建建、修修补补,规划反复修编,年年修编,仍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人居,而且人口不多,因此不可能建设更多的城镇,必须突出重
7、点,着力打造城市核心区。我们从这些年的建设中,从各地的发展经验中得到一个结论:在一个小城镇的基础上,靠拆迁是拆不出大城市的。撤盟设市后,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城市化发展。伴随着市区人口的急剧膨胀,拉大城市框架、补足城市欠缺、推动城市崛起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拉大、补欠、崛起”的城市化思路,跳出拆迁思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划了以“一市两区、三个组团”为城市核心区,辐射具备产业支撑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布局。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努力与世界城市建设先进理念接轨,打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新
8、区建设也为东胜区的改造提升留下了发展空间,使东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与新区共同崛起,建设一市两区、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是努力摆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困扰,打造文明发展新平台。多年来,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水平低、建设速度慢,成为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在加快发展中我们始终强调“三化互动水支撑、基础设施要先行”,转变“量入为出”、“先建设、后提高”的观念和做法,坚持抢先、领先、超前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以市场机制、企业运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情况下,完成投资多亿元,构建了.水、电、讯基础供应网络和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9、。坚持“拦截地表水、蓄住天上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三水”并举,新建、修建了乌兰木伦、扎萨克、呼和乌素等座大中型水库,完成了东胜和棋盘井两大引黄供水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水权置换、节水改造、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了节约型社会建设;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公里、 地方铁路公里,.机场年内建成投运;建设覆盖全境的电力、通讯网络,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千伏、千伏输变电站分别由年的座、座增加到年的座、座,新建千伏输变电站座,供电能力由年的万千伏安增加到年的万千伏安,为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改革与发展是一场革命。建设“绿色大市”,推动人口转移,变革千
10、百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摆脱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思想碰撞、观念冲突和自我扬弃;铲除“十五小”,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摆脱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始终伴随着认识的交锋、利益的取舍和痛苦的抉择;拉大城市框架,严格执行规划,实现城市组团式发展,努力摆脱建设、拆迁、再建设、再拆迁的困扰,始终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认识的升华和理念的更新;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打造文明发展新平台,始终伴随着视野的拓展、制度的创新和矛盾的破解。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真理,坚持开拓进取,着力摆脱“四大困扰”,从而实现了“三大提升”: 一是经济实力大提升。“十五”期间,全
11、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保持和以上的高速增长。据自治区统计局最新反馈,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人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经济总量进入西部个地级市前位,综合实力荣列中国百强市第位。实施市旗经济一体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资源,县域经济爆发出强劲的活力和增长势头。年,全市个旗区财政收入全部过亿,县域经济组团式进入自治区“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月份实现财政收入亿元。二是产业层次大提升。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由“九五”末:,调整为年:,一产在中的份额减少,但总量
12、扩大,效益提高;二产主导地位仍然突出,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推动下,呈现新型化、多元化发展态势,项目建设和产业层次由低端向高端演进;三产增速不断加快,所占份额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三产增加值首次超过二产,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化、高层次演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文化、旅游、运输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发展后劲大提升。五年来,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达到亿元,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大化肥生产线、天然气制甲醇生产线等一批大型项目都将于年至年建成投产、发挥效益,.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更加强劲。围绕羊绒、煤炭、化工等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自治
13、区级技术研究中心,扶持和引导企业建立了个博士后工作站,.已建成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几年来,通过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通过建好大基地吸引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大基地聚集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优势生产要素,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区要素结构,提高了要素集聚水平,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创建和谐社会,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把握物质与精神的互动规律,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筹发展、和谐推进,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助推器”作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开创.和谐新局面。 一是坚持服
14、务大局,营造加快发展的思想氛围。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贯彻“团结鼓劲、正面宣传”的方针,因势利导、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营造了勇于突破的思想氛围、敢于进取的创业氛围、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做统一思想的工作。通过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进行专题培训,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宣讲活动,统一了干部群众思想,推动了中央、省和市委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以弘扬.精神为主线,做解放思想的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既不沉醉于昨天的辉煌、也不过分憧憬未来的辉煌、要扎扎实实创造现实的辉煌”的要求,提出并大力弘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精神,使干部群众从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
15、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成就感中清醒过来,为广大干部群众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做自加压力的工作。面向发达地区找坐标,面向兄弟盟市查不足,面向周边地区比干劲,增强了各级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族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自加压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 二是坚持重在建设,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近年来,我们以弘扬.精神为主线,全力组织实施了民族文化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市民素质提升“三大工程”,着力开展了文明行动计划,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通过深挖民族文化,以小康文化、萨日纳艺术、文物保护发展、文化产
16、业发展为重点,创作推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通过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全国、全区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典型,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公益爱心城市”、“技术创新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通过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四型”机关和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构筑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市民素质得到提升。通过改造城市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以城市文明推动社会文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我们把惠民富民作为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第一目标,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
17、及人民群众。几年来,我市用于社会事业支出的增长率达到,建设了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合作基金达到元,参合率达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率先推行农村牧区低保制度,标准由元提高到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以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年的亿元提高到亿元,增长了倍。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九五”末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
18、别下降到和,消费结构全面升级,人民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十五”以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对两个文明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是尊重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我们遵循市场经挤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城市建设规律,坚持从地区实际出发,始终保持清醒、冷静,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展没有停步,也没有走弯路。从多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总结得出了.十年九旱、“三化”互动水支撑和自然资源转化增值“三大规律”。顺应规律,提出并实施了收缩转移、沿河开发、循环发展三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重心向沿河沿边地区的战略性转移,正在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集中发展道路。 二是把握大势,
19、全力抢抓发展机遇。我们全力抓好每一次机遇,借力发展,乘势而上。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已被打破;抢抓撤盟设市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一市两区、三个组团”的城市核心区正在形成;抢抓国家煤电油运紧张的市场机遇,做大做强煤炭、电力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等能源深加工产业,打造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机遇,以节能降耗为目标,促进了非煤产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扬长改短,将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市情,在扬长改短中发挥比较优势,努力使产业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走势,符合地区实际。努力扬长,进一步做大做
20、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着力改短,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是稀缺的,更是珍贵的。我们倍加珍惜水资源,在加强对境内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在黄河水权置换和节水改造、循环利用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倍加珍惜生态资源,率先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坚持将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倍加珍惜煤炭资源,坚定不移地关小上大,实施提高回采率攻坚战,推进煤炭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倍加珍惜自然环境,痛下决心
21、治理污染,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五是营造发展“洼地”,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我们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政府职能从直接配置资源转变到创造发展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洼地”效应凸显,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改革产权制度,实现了国有股的战略性退出,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经济自主增长更加稳健;我们不仅引进区外大企业,更注重培养本土企业,一代又一代企业家茁壮成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们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吸引民营资本大规模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活跃。非国有投资完成额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去年的亿元,年均增长;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从年的上升到,民营企业筹资能力增强,资金来源多样化。 回顾过去多年,我们摆脱贫穷和落后,各项事业走进了全省前列;面向未来,.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学习借鉴兄弟盟市的宝贵经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