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体诗歌]楚辞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辞体诗歌]楚辞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楚辞体诗歌楚辞体诗歌 楚辞体楚辞体一:楚辞体离骚写作特点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还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的精神。1、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编织幻想的境界。它还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质。2、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
2、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3、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态度,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境界。4、离骚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排内,既有利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
3、上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拓展阅读:离骚与楚辞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熔成的诗篇。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与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采用铺陈描述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第 1页 共 5页“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吸取了楚地民歌的营养,运用楚地方言韵律,反映楚地的民风,写成诗歌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赋比兴的糅合形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语言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字数不等,句法参差错落,起伏回宕,并且多用“兮”字增强韵律和帮助表达充沛的感情。
4、在屈原之后,有一些诗人竞相效仿,用楚辞体写作,但楚辞体最重要的作者仍是屈原,不仅因为他是这种诗体的首创者,而且因为他的作品数量多,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最高,又因为他的离骚代表楚辞,所以楚辞体又称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及汉人模仿的作品合编为楚辞,从此,楚辞便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它对后世的影响,只有诗经可以与它相媲美。中国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风骚”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二:楚辞体楚辞诗歌的浪漫主义写法“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
5、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 26 年至公元前 6 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
6、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骚体文学包括楚歌第 2页 共 5页和楚赋,它们有二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以楚辞中作品为模拟范式,其二是“兮”的大量运用;后者构成了骚赋有别于其他作品最明显的外在标志。赋体文学出于“楚辞”。这里的“楚辞”指屈原开创的文学形式,包括楚辞之前的就流行于世、有可能未进入楚辞的楚辞体作品。赋体的形成前人有多说,从大的方面,它与诗经传统、战国诸子文风、纵横家排比论辩的气势不无关系,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渊源则是“楚辞”。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之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等。楚
7、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对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便是直接从楚辞孕育出来的,政治咏怀诗等,受楚辞的影响亦很大;最后,最重要的是,楚辞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得滋养,成了它的“苗裔”。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楚辞虽然是韵文,但它对散文的作用也很明显。首先,它具备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长短不齐,有散文化倾向;如它结构抒发胸臆,辞章安排与散文通;如内涵上既可抒情又可言志,可论说也可质疑
8、,与散文相接等。因此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其次,它开创的写法如问对及谋篇构思的方法,为散文所汲取。如卜居 渔父都是一问一答,活泼有趣,后世类似文章连绵不绝,因此文选专门设“对问”、“设论”这类文体,文心雕龙也归入杂文。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楚辞对戏剧的贡献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部分作品包含了某些戏剧成分,如九歌,本身就是迎神娱神的歌舞乐章,就其文学的意义说则是先秦一部戏剧。另一个方面,是楚辞中人物在戏剧的表现。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第 3页 共 5页唐时便流入日本等“
9、儒家-中华文化圈”,16 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 19 世纪,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三:楚辞体唐诗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朝代:唐代作者:陈子昂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诗登幽州台歌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
10、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
11、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第 4页 共 5页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
12、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韵味极强,前两句更是苍劲有力。第 5页 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