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鹬和蚌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最后让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不然反而会让第三方获利。文章非常短小,但寓意无穷。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原文有一年,赵国要攻打燕国。燕王听到了消息,就派苏代去劝说赵王罢兵。苏代赶到了赵国。他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河滩上有一只蚌,正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它舒服地张开了蚌壳,露出了里面的蚌肉。一只叫鹬的水鸟看到了,就用长嘴去啄蚌的肉。蚌连忙收拢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夹住了。鹬怎么也摆脱不了蚌。它生气的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让太阳晒死你!”蚌也毫不示
2、弱,它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看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相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渔翁路过这里。他毫不费力地把它们都捉了起来。讲完了故事,苏代对赵王说:“大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和蚌相争,两国都不会得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占到便宜。”赵王听了苏代的话,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决定不再攻打燕国。【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 11 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 8 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认识 11 个生字,一
3、个多音字,会写8 个字。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鹬蚌的图片。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
4、劝说夹住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三、学习会写字。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4、说说你的发现。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7、书写评价。作业:1、读课文。2、写字。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
5、交流。三、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 3、4、5 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5)出示小黑板: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7)指导朗读。(8)学生自由读 4、5 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
6、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毫不费力)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全班反馈。(11)齐读课文 3、4、5 自然段。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3、分组说说故事。4、指名说故事。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7、学习课文 1、2、7、8 自然段。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四、拓展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齐读课文。作业:1、读课文。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鹬蚌相争教学反思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
7、鹬和蚌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最后让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不然反而会让第三方获利。文章非常短小,但寓意无穷。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鹬和蚌的对话,把对话读通了,读顺了,读得有感情了,文章自然就理解了。例如,学生不理解“威胁”一词,我就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语气中“恶*”的意味。学生不理解“得意洋洋”一词时,我让学生比赛谁读得得意,几位同学一比,“得意洋洋”中骄傲的意味就出来了。把鹬蚌的对话读好了,这些不易理解的词语自然迎刃而解。接着,我请了学生分角*朗读,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响,就能明白当时“谁也不让谁”的紧张气氛了。然后我继续让学生读,直到读了五六遍,学生的声音都快嘶哑了,再也读不响的时候,就更能理解“筋疲力尽”这个词语的含义了。对于中低年级来说,单纯说教式的词语解释并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吸收消化,也会逐渐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有趣的游戏化的朗读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更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