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第一次八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第一次八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元代的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米芾等人,南宋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画的文人画,但它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文人画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元文人画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
2、中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本是作为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人物画的标准,从此,倒反而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把形模放在非常次要地位。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样一种美学指导思想,是宋画主流所没有的。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圣本身。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
3、高阶段。自原始陶器纹饰、青铜礼器和金文小篆以来,线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在人物画中有所谓 铁线描莼菜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说的线条的美,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正是这种高度发达了的线条美。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净化了的 有意味的形式。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元代名画家名书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
4、、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宋人开始了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深受老庄哲学及禅宗哲学的影响,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
5、中使人的情感与性灵尽情显露,因此山水画作的 情与境成为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唐代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山水画从五代至宋元时期便开始接触到 意境的问题,五代时期荆浩在笔法记中说 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有 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 之语,这可视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发端。至元四家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意境说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画都明显地流露出了主观意象的表达,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空间境象的真实更多地具备了 意造的成分,有意识地以意造境,物象与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使意境得以充分表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表现富春江一带的初秋景象。几十个峰峦,
6、数十棵树木,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王蒙的具区林屋图用笔老辣朴质,树石杂生,波光粼粼,给人以置身世外的感觉。富春山居图局部图明清时期山水画的意境仍趋于主观。明代形成了以禅喻画的理论观点,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也有了一定的禅意。清代的石涛大力提倡 笔墨当随时代,使意境的表现具有了多样性,对近、现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历代文人、画家对 意境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如 评价唐代王维的诗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的四可之境,清代笪重光的实景、真景、神景 意境论等。近现代的理解更是多元,李可染说 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
7、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和诗的境界。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意境的实质就是一幅山水画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能引人入胜、情景交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课题和最高追求,画家心中的情决定着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更决定着 境的显现。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摘编自王保安山水画的 情与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元代的文人画不注重审美客体的形似与写实,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气韵生动这一人物画标准成了表达人的主观意兴情绪的山水画的标准。B.线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从原始陶器纹饰到青铜礼
8、器纹饰,从中国人物画中的 铁线描吴带当风到中国的书法艺术,都体现了线条的美。C.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随后五代至宋元时期,荆浩、郭熙等也触及了山水画的意境问题。D.情和境是评价中国传统山水画品格的重要标准,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意境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追求,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丰富,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文人画即山水画。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人物画,元代画家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则为山水画。B.元代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在野文人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
9、。据此可知,苏轼表兄文与可在洋州任上所画的赏篱谷偃竹,应该不属于文人画。C.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瘤为籀文,是一种汉字形体,八法即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赵孟频借此阐述了书画相通的观点。D.中国画有画上题字作诗的现象,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增加审美因素。古人评价唐代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先分析了中国文人画的确立时间,接着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对元代文人画特点的论述,每个特点的分析均以宋画为参照,于对比论证中得出结论。B.材料二先提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再阐述意境说的发展历程
10、,后列举文人、画家的观点来说明 意境的含义及实质,最后以意境的营造作结。C.材料一引用艺苑卮言中的话语,论证了元代文人画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而不注重 形模的特点,以元四家之一倪云林之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D.材料一阐明文人画的确立时间,大概似等词,推测之中反见严谨;材料二论及意境说的进一步发展时,用明显更多与之呼应,逻辑严密。4.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山水画 笔墨的理解。(4 分)5.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誉为 画中之兰亭,在一次大型画展上,某博物馆展出了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以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向观众作推介。(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11、(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归去来归去来韩少功韩少功很多人说过,他们有时第一次到了某个地方,却觉得那地方很眼熟,奇怪之余不知道是何原因。现在,我也得到这种体会。互相紧紧地挤靠在一起的民居房屋,厚实的石墙,开得又高又小的窗户 这一切居然越看越眼熟。见鬼,我到底来过这里没有呢?让我来测试一下吧 在油榨房边往左一折,也许可以看见一棵老树,银杏或者是樟树,已经被雷电劈死。片刻之后,预测竟然被证实!凉气突然从我的脚跟上升,直冲我的后脑。我一定没有来过这里,绝不可能。我脑子还管用。那么眼前的一切也许是在电影里看过?听朋友们说过?或是曾在梦
12、中相遇我慌慌地回忆着。更奇怪的是,山民们似乎都认识我。刚才我扎起裤脚探着石头过溪水时,一个汉子见我脚下溜溜滑滑,就从路边瓜地里拔出一根树枝,远远地丢给我,莫名其妙地露出一口黄牙,笑了笑。来了?怕有上十年了吧?到屋里去坐吧,三贵在门前犁秧田。他的屋在哪里?三贵又是谁?我糊涂了。我走上一个坡,几个女人在地坪中翻打豆荚。一位大嫂看到了我这不是马马眼镜。另一个提醒她。觉得这个名字好笑,她们都笑了。我很快察觉到,她们都把我错当成 马眼镜。也许那家伙同我长得很像,也躲在眼镜片后面看人。他是什么人?我需要去设想和伪装他吗?从女人们的笑脸来看,我今天的吃和住是不成问题了,谢天谢地。当一个什么姓马的也不坏。回答
13、关于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让女人们惊讶或惋惜一阵,不费多少气力。大嫂把我引进家里,端上油茶。马知青呵,我家公公他老是挂牵你,说你仁义,有天良。你给他的那件袄子,他穿了好几个冬天。他故了,我就把它改了条棉裤,满崽又穿屋里又进来一个乡亲。马同志呵,哎哟哟,呵呀呀何时来的?我想说我根本不姓马,姓黄,叫黄治先,也不是来寻访故地的,只是进山来随便问问山货,做点生意。还识得吾吧?吾叫艾八,一起种过田的,还同你去赶过肉的,记不记得?那次吾要安山神,你说是迷信,不让我敬香和念诀。结果还不是?野猪毛都没打到一根 艾八搬出一个葫芦,向我大碗大碗敬酒,你当夜校民师那阵发的书,吾还存着哩 对了,那个阳矮子究竟是不是你杀
14、的?阳矮子?我头盖骨乍地一紧,口腔也僵硬,连连摇头。我压根儿不姓马,也没见过什么阳矮子?这就怪了,见我否认,他似乎有点怀疑,又不无遗憾,都说是你杀的。那家伙是条两头蛇,该杀!我现在相信,我确实没有来过这里。晚饭做得很隆重。牛肉和猪肉都大模大样,神气十足。席间我继续充当马眼镜,应邀唱了几首歌,谈了些城里的故事,生意之事当然也在偷偷进行。我谈到了香米,他们根本不肯出价钱,简直是要白送。至于药材,今年药材好是好,但国家药材站统一收购,我果然没法插手。突然,一位老人进屋来,说他以前托我买过染布的颜料,欠了我两块多钱,现在是特意来还钱的,还请我明天去他家吃饭。饭后,山民们说什么也要我洗个澡。我怀疑这是不
15、是当地的风俗,得装得很懂,很配合。在盛满热水的木桶里洗着洗着,我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这具身体很陌生,与我没有关系。他是谁?或者说我是谁?我蠢头蠢脑地也许想得太多了。巨大的月亮冒出来,寨子里的狗好像很吃惊,信信地叫唤。我踏着树影筛下的月光,踏着水藻浮萍似的圈圈点点,向村口的溪边走去。此情此景,使我猜测溪边应该坐着一个人。溪边老树下果然有人影。是小马哥?是我!我居然应答得并不慌张,你是谁?四妹子。她突然沉默了,望着溪那边的水榨房,声音有些异样,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呢?为什么不忘记这个地方呢?吾姐好恨你我紧张地回望村里的灯光,有点想逃之天夭。对不起,我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也一直说不清楚.你傻呵?你疯
16、呵?那天你为哪样要往她背篓里放苞谷呢?女儿家的背篓,能随便放东西么?她给了你一根头发,你也不晓得?你教她扎针你还教她读书?你们城里人,是没情义的!你不要这样说。我 我不懂,不懂这里的规矩;我只是想要她帮忙,让她背些苞谷。就是,就是!她跺着脚,哭得更伤心了,你要是早说一句话,事情也不会这样。吾姐已变成了一只鸟,天天在这里叫你。你听见没有?月光下,我看见她的背脊在起伏,落下来的头发在抖动。树上确实有只鸟在叫唤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声音孤零零地射入高空,又忽悠悠飘入群山,坠入树林。我走了,我几乎像是潜逃,没给村里任何人告别。整个村寨莫名其妙地使我窒息,使我惊乱,使我似梦似醒,我必须逃走,一刻也
17、不能耽误。走到山头上,我回头看了看,又见村口那棵死于雷电的老树,伸展的枯枝,像痉挛的手指,要在空中抓住什么。毫无疑问,手的主人在多年前倒下,变成了山脉,但它还在挣扎,永远地举起一只手。进了县城的旅社,我做了个梦,梦见我还在皱巴巴的山路上走着。不知为什么,这条路总是在延伸,似乎总也走不到头。我看看手腕上的日历表,已经走了一小时,一天,两天,三天 可脚下还是黄土路,长得令人绝望。我惊醒过来,最后向朋友挂了个长途电话。我本想问问他在牌桌上的战绩,一出口却成了帮四妹子打听卫生学校招生的事。朋友在电话里称我 黄治先,我愕然,脑子里空空荡荡。是的,我眼下在县城一家小旅社里。过道里有一盏蚊虫扑绕的昏灯,有一
18、排临时加床和疲倦的旅客们。就在我话筒之下,还有个呼呼打鼾的胖大脑袋。可是这世界上还有个叫黄治先的人?而这个黄治先就是我?我累了,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巨大的我了。妈妈!(原载于 1985 年 6 月的上海文学,有删改)【注】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批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到农村或农垦兵团去劳动和生活。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那股从脚跟上升而后直冲后脑的凉气,源自 我初到某地感到毫无新意的庸常和乏味。B.虽然我自报姓名,但是山民们却只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始终把我当成马眼镜。C.原本只是来问山货、做生意的 我,在名、利、色等诱惑
19、之下,欺骗山民后仓皇逃离。D.四妹子指责我,是因为她也以为 我是马眼镜,且认为姐姐的悲剧与 我有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开篇,写我来到似曾相识的山村后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既营造了神秘氛围,又吊足了读者胃口。B.小说主要通过不同山民的语言描写,复原了马眼镜在山村里种田打猎、铲除恶人、举办夜校、教民扎针等生活片段,刻画出马眼镜善良、热情、有正义感的知青形象。C.小说采用较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围绕中心事件,依照时间顺序,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并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D.小说构思巧妙,设置了
20、今昔交织的两个时空 长得像马眼镜的我如今来到山村,感受细腻而真实;长得像我的马眼镜曾经来到山村,往事立体而丰富。8.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方面的艺术特色。(4 分)9.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段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 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
21、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仁,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 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伯为政,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 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扭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乃与之。又求地于魏桓子,欲弗与。任章曰 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乃与之。又求地于赵裹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 吾何走乎?或曰:长子近,且城厚完。或曰
22、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阴为之期日。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遂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臣光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三家分晋)【注】瑶,即智伯。无恤,即赵襄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好利而愎/不
23、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B.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C.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D.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太史官名,春秋时掌管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B.简战国至魏晋的书
24、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牍或札。C.三版版,古代筑土墙用的夹墙板,古时一般以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三版为六尺高。D.骖乘古代乘车尚右,驭者居中,骖乘即左边陪乘者,战时称车左,平时称骖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果颇有政治远见,因为意识到智伯不仁,所以反对把他立为继承人,在劝阻智宣子不果之后,主动脱离智族姓氏,最终幸免于难。B.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要求他施惠于民,保障民生,少算纳税户数,以此来给儿子铺设退路。后来果然起到了保护赵襄子的作用。C.智伯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时,韩、魏采取妥协忍让的权宜之计,实际上却在等待反击机会,这是一种
25、麻痹对方、以退为进的策略。D.赵襄子利用韩、魏与智伯的矛盾,派张孟谈与韩、魏密谋,韩魏两家趁机响应,三面夹击,智伯虽强大,最终却难逃覆灭的命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4分)(2)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4 分)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话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智伯和赵简子做简要分析。(3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陈陈 亮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注】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冬,章德茂以 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奉命向金世宗(完颜雍)行贺寿礼。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后遂以北群空喻无人才。藁(gao)街本是汉代长安城南门内 蛮夷邸所在地。汉将陈汤曾斩匈奴单于,悬首于藁街。15.下列对
27、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开篇以论入词,意味深长,虽很久不见南宋北伐军队,但也不要就以为南宋已没有能率师北进的人才。B.当场只手以下七句,运用反问和用典的手法,期望友人能捍卫堂堂使者的尊严,并期待南宋会有雪耻之日。C.下阕不写使臣贺寿的情形,而是宕开一笔,借古讽今以表达对南宋朝廷埋没人才的不满,言辞激烈,气象不凡。D.全词意脉贯通,风格上慷慨激昂,雄健豪放,这一点与其好友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颇为相似。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7.补写出下
28、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鹦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 就是飞行的极致了。(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_,_。(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中国古代司法并非 _ 以刑杀为威,相反,所追求的是讼简刑清,力求实现刑措而不用
29、的和谐社会状态。孔夫子说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对后世影响长久。历代所谓的 盛世,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法致中和,图圈常空。讼简刑清的司法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调解息讼。由于调解息讼是州县官的治绩和大计(考察地方官)的重要指标,因此州县官对于自理案件,首先着眼于调解,调解不成时,才予以审结。民间调解是属于诉讼外调解,其主要形式有宗族调解、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长调解构成,而以宗族调解最为普遍。宗族调解一般先由族长剖决是非,不得轻易告官涉讼。但由于宗族内部成员在身份上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又有远近亲疏的支派之别,特别是门房的人丁财势有强弱,嫡庶之间法定的权利有高下,因此族内成员在接受调解时,往往因其
30、在族内的地位而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说明()乡邻调解;在中国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中国古代封闭式的经济、政治环境,形成了_ 的观念,由此而产生了强固的地缘关系。乡邻之间几代人_,有无相通,患难相扶,_发生争讼,乡邻调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直安居乐业择邻而居一经B.一味安土重迁比邻而居一旦C.一直安土重迁比邻而居一经D.一味安居乐业择邻而居一旦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宗族调解并不比乡邻调解高明多少B.宗族调解是民间调解中最普遍的形式C.宗族调解也带有某种强迫性D.宗族调解有别于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
31、长调解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11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21.下面是某报专栏的开栏语,在标点、字形、数字规范使用、语言得体等方面存在五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人民警察用炽热之心和实际行动,践行 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也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最美的礼赞。海西市现有常住人口 80.5 万,其中外来人口约占30%,治安管理难度大,任务重。全市公安民警牢记初心使命、
32、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中坚持 稳字当头,有力地悍卫了社会安定局面。从今天起,敝报将联合海西市公安局,推出警徽荣耀致敬人民英雄,汲取奋进力量专栏,紧密结合党史学习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围绕庆祝建党百周年主题,讲述海西市公安系统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让模范之光照耀警营,温暖社会,振奋人心,用榜样力量激励广大干警,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与的新时代职责使命。欢迎赐稿,敬请关注!2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结合对联内容和相关知识,简评下面的这副对联。(6 分)在岳阳楼正堂前楹柱上,有一副百字长联,为清人窦婷所作。对联中的标点符号,系后人所加。联曰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
33、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
34、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C(C 项,王昌龄“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于文无据,文中提到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王昌龄是从文学领域提出意境概念的。)2C(A 项,文人画和山水画是两个概念,有的文人画是山水画。B 项,元代之前也有文人画;文与可在洋州任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属于文人画。(学生可结合课内选
35、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来理解和判定。)D 项,“诗中有画”是评价诗歌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如一幅美妙的图画;“画中有诗”是评价画有诗意,有意境。)3A(A 项,“每个特点的分析均以宋画为参照,于对比论证中得出结论”说法有误,第二个特点没有以宋画为参照进行对比论证。)4笔墨是指绘画时所运用的线条和色彩,是用来描绘审美客体、表现审美主体情感的形式和技巧。常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它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文人画的重要特点,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每点 1
36、分,共 4分)5各位观众,大家好!你们现在有幸看到的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它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下面我给大家隆重推介这幅传世名画。这幅画注重意境营造,是山水画上品:画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富春江一带的山川景色,抒发出画家宁静淡泊的情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的文学趣味浓厚,是文人画精品:画作不注重对山水实景的形模,而是强调画家的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意在表达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笔墨运用精美,是水墨画妙品:借线条的流动转折、墨色的浓淡位置绘山川美景,并传达情感意兴,笔墨苍健清润,雅洁淡逸,极具审美意义。画上题字作文,是中国画珍品:文和画直接配合,成为构图的重要组成
37、部分,书、画的线条美相得益彰,也加重了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体现身份意识 1 分,表达的条理性 1 分,每个特点 1 分,共 6 分)6D(A 项,凉气源自初到某处竟越看越眼熟的惊讶和恐惧。B 项,“我”曾打算但并未自报姓名,加之跟“马眼镜”长得实在太像了,故被误认。C 项,进到山村后,“我”为了实际的利益,默认自己是马眼镜,有意无意地利用了村民对马眼镜的感情,但并没有什么名和色的诱惑。)7C(小说的写法较为新颖,带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的痕迹。)8在叙述的视角上,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事,通篇贯穿“我”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在叙述腔调上,以“讲述”为主,夹杂着叙述者
38、的情感和判断。在叙述的速度上,有简约的概括叙述,也有丰盈的详细描写,叙述张弛有度,快慢相间,使得小说引人入胜。(每写出一点给2 分,共4 分。若从叙述的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我”的累,主要源自精神方面的困扰和压力;(1 分)“永远也走不出”则表明这种“累”对“我”影响之深刻和长久;(1 分)“巨大的我”在这里是指山民群体记忆中的“我”,(1 分)与真实的“我”形成巨大反差,使“我”感到惊乱和窒息;(1 分)“妈妈”这声呼喊,既是“我”向生命母体的本能倾诉,更是对“文化母体”的自然回归,与小说标题遥相呼应。(2 分)10C(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
39、,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11D(骖乘:古代乘车,尊者居左,陪乘居右,负责护卫。战时称“车右”,平时称“骖乘”。)12B(少算纳税户数并非赵简子要求。)13(1)(智瑶)用五个超过人的方面欺压人,并且用不仁德的方式行事,难道还有谁能够友善对待他吗?(“陵”通“凌”,欺凌,欺压。其,表反问语气,岂,难道。待,友善对待,友好相处。三个翻译要点各 1 分,句意通畅 1 分。)(2)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够在才德的区别方面详细考察,而且懂得才德选择的先后,(那么)失去人才的事又哪里会值得担心啊!(“审”,详细考察。“审于才德之分”,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才德
40、之分审”。“何足”,固定句式,译为“哪里值得,怎么值得”。三个翻译要点各 1 分,句意通畅 1 分。)14这句话阐述了“德胜于才,先德后才”的道理。(1 分)智伯虽才能过人,但他缺乏仁德,欺凌他人、贪婪索求、刚愎自用,所以导致灭亡。(1 分)赵简子则深谙“以德为本”之道,他以德为标准选择继承人,要尹铎施恩德给晋阳百姓,后晋阳虽被围被淹,但无人背叛赵襄子,最终使得赵襄子转败为胜。(1 分)15C下阕没有表达对南宋朝廷埋没人才的不满。16对友人殷切期望和鼓励:作者为宋使章德茂作词送行,“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鼓励。对国土沦丧的屈辱与愤激:“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表达
41、了对金人夺宋半壁江山的屈辱以及愤激之情。誓雪国耻的必胜信心与乐观之情:“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表达了作者抗金必胜的豪情。(每点 2 分,共 6 分)17(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2)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18B(一味:单纯地。一直: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也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搬迁。安居乐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比邻:位置接近,邻近,强调客观陈述。择邻:挑选邻居,带有主观意愿。一旦:指不确定的时间,可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
42、应的结果)。)19C(结合前文内容,从“尊卑之分”“支派之别”“财势有强弱”“权利有高下”等信息可知,宗族调解存在着某种强迫性特征。)20示例:民间调解是诉讼外调解,其主要形式有宗族调解、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长调解,而以宗族调解最为普遍。(或:民间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主要由宗族调解、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长调解构成,而以宗族调解最为普遍。)(修改正确,给 3 分)21(1)“21 年”改为“2021 年”;(2)“初心使命”后的顿号改为逗号;(3)“悍卫”改为“捍卫”;(4)“敝报”改为“本报”;(5)“赋与”改为“赋予”。(每点 1 分,共 5 分)22上联以问句始,着一“奇”字,介绍岳阳楼的历史
43、人文;下联据方位实写,“看”字领起,介绍岳阳楼的地势风貌,并以问句终。全联首尾圆合,结构精巧。化用多个相关典故传说与诗文名篇(如杜甫、范仲淹的名篇,陈子昂、陶渊明的名句),描绘景致,寄寓深情。上下联各有一组排比句,颇具表现力,多角度、有层次地介绍岳阳楼,句式灵活,长短交错。形式上对仗工整,声韵和谐,节奏分明,气势不凡。(每点 2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23作文阅卷说明本次阅卷严格按照高考阅卷要求行。阅卷前,老师们要认真领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 2021 年高考语文试题评分参考中的“作文评价整体要求”,特别是“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
44、,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的要求。(一)题意的理解与评判1命题意图: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侧重古为今用,鼓励学生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古人的思想财富。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以真实可感、有意义的情境来驱动学生书面表达。2审题立意参考:(1)从任务类型看,这是一道语言类材料作文。写作这篇作文,要注意规避三个误区:一是脱离语言材料的具体语境意,二是在曲解原意的基础上搞“创新”,三是漠视情境要求,泛泛而谈。(2)五句话所包含的幸福观诠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语出老子道德经,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幸福与不
45、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论语 述而篇,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精神上的幸福大于物质上的幸福;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注:孔子并不反对物质上的幸福,比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语出墨子兼爱上,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天下人彼此相爱才太平幸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而陷入不幸福。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语出孟子 尽心上,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家庭和睦相处,亲人俱
46、在则幸福,无愧于人,内心坦荡则幸福,师长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出岳阳楼记,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作为士大夫,当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而幸福。(3)审题立意,强调学生的具体语境意识,不可天马行空任意发挥,任何刻意曲解,为辩证而辩证,为质疑而质疑,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排斥的是“不义”,而非“富且贵”。再如,“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是告诉学生审题立意是要在“谈幸福”范围内。抛开材料五句话的具体语境,孤立地
47、谈幸福,甚至谈其他,可判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4)鼓励学生利用新时代的新素材写出新意。先贤的幸福观固然有其时代适应性和局限性,但和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共通之处,鼓励学生辩证看待,褒贬适度。学生只要找准结合点,也可以视为一种创新。鼓励学生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言说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这是重点。拿古人说事的文章原则上不能上 42 分。(5)观点及论证均与材料内容及含意无关,忽视任务指令,另起炉灶的,视为“偏离题意”。(二)“等级评分标准”的补充说明1内容部分:根据作文命题和考生答题实际,以“题意”“中心”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分
48、等记分。“题意”“中心”“内容”中有两项在上档,同时“情”亦在上档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2表达部分:以“结构”“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结构”“语言”中有一项在上等,同时“文体”或“字迹”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3记分应综合考查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4“基本符合题意”,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 15 分(总分不超过 45 分)。5“偏离题意”,内容项和表达项均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总分不超过 20 分)。后三点,如有特例,可集体商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关于基础等级“内容项”的评分说明内容项含
49、“题意”“中心”“内容”“思想”“情感”五点,既要综合判断,又要依据具体命题意图突出评判重点。如对“内容”的判断必须结合“题意”和“中心”,“题意”在第三等次的,“内容”不能再视为“充实”或“较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或“不明确”的文章,“内容”也不能视为“充实”。对内容的评判还必须与表达相联系,“内容”是否充实,不光看材料运用的多少,还要看材料的组织是否具有内在逻辑,是否形成有机的整体;“中心”是否明确,也与文章的结构组织密不可分。(四)关于基础等级“表达项”的评分说明表达项含“文体”“结构”“语言”“字迹”四点,应重点考察“结构”和“语言”。“结构”的判断应重点关注“文脉”是否清晰,语意是
50、否连贯,“结构完整”的文章,必须有清晰的文脉,前后段落必须连接为有机整体。对“语言”的判断应参照文体和表达内容,重点关注表意是否准确,语气是否顺畅,文风是否端正。提倡平实简洁、富于思辨的文体风格。(五)关于发展等级的评分说明1不宜把发展等级分的标准定得过高。应从高中学生实际出发,保证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等级分,有较强写作能力的考生,能得到较高的发展等级分。2发展等级分与基础等级分之间应有联系,但不一定是成正比例。在基础等级段得分较低的,在发展等级段可得分较高。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四等的,原则上不给发展等级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三等的,发展等级分最多不超过12 分。3发展等级段 16 个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