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羊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羊常见疾病防治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羊常见疾病防治养羊的好处养羊好处很多养羊好处很多:它投资较小、见效较快、效益较高。养一只母羊,年产两胎,产仔46只,经阉割育肥,一年可收入8001200元。若养10只母羊,年可收入80001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养羊能充分利用本地荒山草坡资源,将牧草、青粗饲料转换为畜产品。养羊大人小孩均可放牧,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羊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是城乡人民喜吃的肉食品之一。羊皮是创汇产品,山羊板皮、肠衣、羊毛等是制革、医药、食品、纺织等工业优质原料,而且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羊皮衣在市上价格很高。羊粪是极好的有机肥料,一只成年羊年可生产厩肥800公斤,养羊积肥
2、对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诊断诊断:由于本病的流行规律,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很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不难作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防治防治:确诊后,健康羊和病羊隔离饲养。羊舍、食槽及周围环境应用20%石灰乳消毒。1、预防:预防:a、严禁从疫区购买或引进山羊,引进的羊要隔离观察1个月。b、疫区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预防免疫。大羊每只5ml注射,小羊每只肌注3ml。c、污染过的圈舍、用具可用23%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喷洒消毒。2治疗:治疗:a、阿奇霉素注射液,肌注,0.2ml/kg/次,每天1次,连用3天;b、10氟苯尼考注射液,肌注,0.2ml/kg/次,每天1次,连
3、用3天;C、新矾钠明“914”注射液,5月龄以下羔羊0.1-0.15克,5个月龄以上羊0.2-0.25克,用灭菌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稀释为5%溶液,1次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4天再注射1次;d、病羊初期治疗用盐酸土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次注射;山羊巴氏杆菌病山羊巴氏杆菌病山羊巴氏杆菌病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流行特点:各种年龄段的羊都有易感性,当年饲养在不卫生的环境中,由于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连绵、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渡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病等诱因,而使其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即
4、可乘机侵入体内。病畜由其排泄物、分泌物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家畜,或通过飞沫经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的媒介和皮肤、粘膜的伤也可发生感染,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一般为散发性,有时也可能发病、呈流行性。临床症状:发病羊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粘膜发绀、体温升高至41C,咳嗽、伸颈呼吸、心跳、呼吸频率加快,鼻腔中流出粘液,病程2-5天死亡,个别病程短的仅几小时,尤以羔羊症状明显。成年羊较羔羊病程长。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血样。慢性病主要表现肺炎、胸膜炎、胃肠炎症状。病程剖检:病变主要在胸腔器官和肝脏上,胸腔中积有大量淡黄色浆液,肺充血、淤血、颜色暗
5、红,体积肿大,肺切面外翻,流出淡粉色泡沫样液体。肺门淋巴结肿大有点状出血,心包腔内积有混蚀的黄色液体,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脏淤血,表面散有白色坏死灶。胆囊充盈,肠壁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防治防治:a、预防:消毒,接种疫苗。b、(1)青霉素与链霉素混合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2)氟苯尼考和硫酸卡那霉素联合用药肌注,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肌注,氟苯尼考20mg/kg硫酸卡那霉素1.5万in/kg,地米4mg/只,每天1次,3天1个疗程,同时全群用0.1的氟哌酸溶液饮水。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是由几种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羊梭菌性疾病是由几种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羊的一组传染病的统称,包括
6、羊快疫、羊羊的一组传染病的统称,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羊黑疫、羔羊痢疾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对羊的危害大死亡率高,对羊的危害大。羔羊痢疾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流行特点: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的羔羊很少患病。魏氏梭菌通过羔羊吮乳,饲养人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羔羊的抵抗力下降,细菌在小肠特别是回肠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7、促进羔痢发生的不良诱因,主要是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羔羊饥饱不匀。因此羔痢的发生也表现一定的规律性,草质差、气候寒冷或变化较大的月份发病最为严重。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委靡,不想吃奶,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快,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发生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恶臭,到了后期,带有血液,直至血便,羔羊逐渐消瘦,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剖检病变剖检病变: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疡,有的肠内容为红色。诊断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
8、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防治防治预防:每年秋季注射四联苗,产前2-3周再免疫一次。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0.15-0.2g,每日一次,连服三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土霉素0.2-0.3g,或加胃蛋白酶0.2-0.3g,加水灌服,每日两次.1%高锰酸钾水10-20ml灌服,每日两次;针对其它症状,对症治疗。山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流行特点: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同样易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本病多发于春秋季,羊只
9、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但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羊群可连续为害新近羊只。临床症状: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以唇型感染为主要症状。病羊先于口角上唇或鼻镜处出现散在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脓肿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形成大面积和痂垢,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表现为流涎、精神萎缩、被毛粗乱、日见消瘦。防治防治: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特异性预防:采用疫苗预防,未发疫地区,接种羊口疱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头0。2毫升,口唇粘膜注射,发病地区,紧急接种,仅限内侧划痕,也可采用把患羊口唇部痂皮
10、取下,剪碎,研制成粉末状,然后用5%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浓度,涂于内侧,皮肤划痕或刺种于耳,预防本病,效果也不错。治疗: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效果显著。首先对感染病羊隔离饲养,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给予病羊柔软的饲料、饲草,如麸皮粉、青草、软干草,保证清洁饮水。剥离痂垢后,一定要剥净,然后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疮面,再用2%龙胆紫(紫药水)或碘甘油(碘酊、甘滑:1:1)涂擦疮面,间隔3-5天再用1次。同时,肌肉注射VE0.5-1.5g及VB20-30g,每日2次,连续注射3-4天。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其特征为
11、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孔白色,严重者导致失明。流行特点:流行特点:本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自然传播的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例如头部的相互磨擦和通过打喷嚏、咳嗽)而传染。本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夏秋季节。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潜伏期约为1周左右,多数病初一侧眼患病,后期为双眼感染。病初患眼流泪,怕光(羞明)眼睑肿胀、疼痛,其后结膜潮红有分泌物。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角膜中央有灰白色小点,严重的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甚至角膜破裂晶状体脱出。
12、有的病羊发生眼房积脓,有的病羊发生关节炎、跛行。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脉搏均无明显变化,但眼球化脓的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放牧羊群,病羊可因双目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乱撞摔倒,抓住后,乱蹦乱跳。诊断诊断:根据临诊症状,可作出诊断。治疗治疗:(1)3%-5%硼酸水浴液冲洗患眼,拭干。(2)涂红霉素或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每日3次。(3)注射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日1次。羊大肠杆菌病羊大肠杆菌病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周龄内的羔羊,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患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
13、途径为消化道。症状潜伏期可为数小时或天。()败血型:主要见于周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快而弱,表现神经症状,多于发病后小时死亡。()肠型:主要见于日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后出现拉稀,粪便呈黄糊状,个别病羊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或脓液,严重病例粪便中带有肠黏膜。病羊迅速消瘦、衰弱、脱水。病羊精神委顿、磨牙、卧地不起、瘤胃急剧臌胀,如不及时治疗,在病后小时内昏迷死亡,病死率为。预防()加强母羊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使羔羊及时吮吸初乳,断乳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感染。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保温设施。()应用我
14、国研制的大肠杆菌苗,月龄以下羔羊皮下注射.毫升,月龄至岁的羊注射毫升。治疗()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可用多价血清治疗。()用对本地分离的细菌敏感的药物治疗。()常用磺胺类药物、氟哌酸治疗。山羊肝片吸虫病山羊肝片吸虫病山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山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急、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与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我县是百万头草食牲畜基地县,山羊是发展重点。近年来羊的疾病频发,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县山羊养殖业的发展。据分析,所发羊病中,肝片吸虫病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有效防治山羊肝片吸虫病,我们制定了“山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技术,供广大山羊养殖户参考应用。1、病原特征:
15、、病原特征: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后方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微米、宽70-80微米;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临床症状:临床症状:(1)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黏膜苍白、红细胞及血红素显著降低等症状,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是因在短时间内遭受
16、严重感染所致。(2)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步行缓慢;眼睑、颌下、胸下、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肝脏肿大。病情逐渐恶化,最后可因极度衰竭死亡。较多见于患病羊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后,在冬春转为慢性。临床防治:临床防治:(1)预防:)预防:定期驱虫,驱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及条件相结合。如每年进行1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翌年的春季。及时对畜舍内的粪便进行堆积发酵,以便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尽可能避免在沼泽、低洼地区放牧,以免感染囊蚴。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卫生
17、,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轮牧方式,以减少病原的感染机会。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椎实螺生活在低洼阴湿地区。消灭中间宿主可结合水土改造,以破坏椎实螺的生活条件。其流行地区可选用2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对椎实螺进行浸杀或喷杀。(2)治疗:)治疗: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1次灌服,3日后重复1次;三氯苯唑(肝蛭净):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1次灌服,对发育各阶段的肝片吸虫均有效;硝氯酚(拜耳9015):按每公斤体重4-5毫克,1次灌服,驱除成虫有很好疗效;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克,灌服,对驱除成虫有效;溴酚磷(蛭得净):按每公斤体重16毫克,1次灌服,对驱除成虫
18、和幼虫均有很好疗效;碘醚柳胺:按每公斤体重7.5毫克,1次灌服,对驱除成虫和6-12周未成熟的肝片吸虫均有效。羊螨病(羊疥癣)本病又称螨病,是由螨虫(疥螨和痒螨)侵袭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由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症状:患羊搔痒不安,常用嘴啃痒或在墙壁,拴柱上擦痒,造成皮肤损伤,发炎,皮肤红肿或有水泡,继之水泡破溃,流出黄水,结成疮痂。皮肤变得肥厚。粗糙面失去弹性,形成龟裂和雏褶,因毛囊损害而脱毛,患羊食欲少,日渐消瘦,甚至引起死亡。治疗:(1)伊维菌素注射液,0.3mg/kg,皮下一次注射,重者隔7天再注射一次。(2)用0.02%0.03%双甲脒水涂擦或药浴,注意药物不要涂到羊嘴和眼里,并防止羊用舌头去舐,以免中毒。(3)用敌百虫和米苏儿的混液涂擦患部,药液中敌百虫的浓度为1%2%,米苏儿的浓度为23%,现用现配。亦可用以下药物浴:0.025%0.03%林丹乳油,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0.51%敌百虫水溶液,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等。预防:(1)加强检疫工作,新引进的羊应隔离检查后再混群。(2)圈舍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3)定期注射伊维菌素(每季度)或药浴(夏季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