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01章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第01章总论.ppt(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一节第一节 财务会计及其特点财务会计及其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确认与计量第五节第五节 财务报告要素财务报告要素目 录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会计原则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会计原则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投资者、所有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制,旨在为投资者、所有者
2、、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第一第一节 财务会会计及其特点及其特点定 义一、财务会计的特征一、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计量和传送信息主要目标2.财务报告工作核心3.传统会计模式基本方法4.公认会计原则指导1.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从从信息的性质信息的性质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并着重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并着重历史信息。历史信息。从从信息的使用者信息的使用者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
3、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债权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从从信息的用途信息的用途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2.2.财务会计以财务报告为工作核心财务会计以财务报告为工作核心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最终成果。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出来。最终成果。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财
4、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因此,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公认会计原则为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在最突出的地位。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3.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
5、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工的基本方法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传统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传统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其特点是: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其特点是:(1 1)会计反映依据复式簿记系统。)会计反映依据复式簿记系统。(2 2)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3 3)会计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会计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复式簿记系统核心账户和复式记账形式凭证和账簿组织步骤序时记录分类记录试算平衡调整分录对账
6、结账复习4.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组成补充二、财务报告的目标二、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或会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或会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
7、或者说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或者说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财务报告目标主要解决:财务报告目标主要解决:向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盾盾,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许,因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多国家都提出了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受托责任观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经营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评
8、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有用观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发展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双重目标我国目标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根据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的作用根据财务报告的目
9、标,财务会计的作用1.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2.2.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3.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4.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主要服务目标企业会计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社会公众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进行评价、预测,进而做出相应经济决策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总的来说,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总的来说,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10、,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是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其他组织,但他们不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其他组织,但他们不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绝大部分是属于“强制性的”或是“必需的”对外财务报告的主要面向团体企业的内部员工也要使用会计信息。企业的内部员工也要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包括: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长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CEOCEO)首席财务官(首席财务官(CFOCFO)副董事长(主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
11、财务等等)副董事长(主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财务等等)经营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经营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每位员工使用会计信息的具体目标不同,但这些目标都每位员工使用会计信息的具体目标不同,但这些目标都是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总体的战略和任务。是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总体的战略和任务。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1.1.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客观的和可验证的。可靠性真实性如实表达,不加修饰可
12、核性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中立性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2.2.相关性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值、反馈价值。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预测价值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反馈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3.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可理
13、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结点。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信息是否被使用者所理解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信息本身是否易懂4.4.可比性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和一贯性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它们从属于可比性。
14、信息的质量要求,它们从属于可比性。A企业B企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慎重选用会计方法或原则一旦选用,不得任意变动连贯性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比较不同企业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5.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
15、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经济实质法律形式二者统一二者分离6.6.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从性质方面讲,
16、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的一定比例(如5%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7.7.谨慎性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会计确认确认标准和方法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之上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和利润的数额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会计信息,特
17、别是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谨 慎 性处理原则: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8.8.及时性及时性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个方面:及时收集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及时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18、,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及时传递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五、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五、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客观环境。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客观环境。会计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计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会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一)政治环境(一)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
19、治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领导。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但对经济和法律具有制约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但对经济和法律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会计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而且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会计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在某种意义上,会计行为反映了一定的国家意志。我在某种意义上,会计行为反映了一定的国家意志。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较强,会计在管理体制上必然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较强,会计在管理体制上必然实行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经济环境(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经济环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
20、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及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及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制,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般情况下,若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大,则政府一般情况下,若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大,则政府对会计的直接管理程度就强;反之,则弱。对会计的直接管理程度就强;反之,则弱。美国政府对会计管理较弱,主要由民间会计团体来完美国政府对会计管理较弱,主要由民间会计团体来完成;我国与法国和日本比较接近,是由政府管理全国成;我国与法国和日本比较接近,是由政府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的会计工作。(三)法律环境(三)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包括立法、司法和监督制度,以及国家对法法律环境
21、包括立法、司法和监督制度,以及国家对法制的方针等。制的方针等。国际上通常存在两大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国际上通常存在两大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系。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全国实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全国实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由政府进行会计立法。由政府进行会计立法。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对会计的影响对会计的影响代表国家代表国家大陆法系会计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会计人员所应用的会计原则,一般都体现于政府的法律、法规之中,会计准则以法律形式颁布,具有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中国日本英美法系法律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比较笼统、灵活。其会计规范往往采用公认会计原则的形式,主要由民
22、间职业团体来制定。具体的会计事务主要是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英国美国(四)文化环境(四)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环境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社会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不直接的、多维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不直接的、多维的。我国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占主流,我国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占主流,“尊上尊上”、“唯上唯上”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习惯,习惯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习惯,习惯于“照章办事照章办事”。在。在这种环境中,不适合采用公认会计原则和职业判断方这种环境中,不适
23、合采用公认会计原则和职业判断方式,而在现阶段,统一会计制度形式比较适合我国国式,而在现阶段,统一会计制度形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情。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前会计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会计假设既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会计假设既是会计核算
24、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基基本本假假设设会计会计空间范围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时间范围基本程序基本程序计量方法计量方法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定单位。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主体相对独立,而且独立于所有者之外。主体相对独立,而且独立于所有者之外。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
25、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基本准则明确指出:“企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计量和报告。”意义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会计主体非法人会计主体法人会计主体法人会计主体非法人非会计主体法人独资与合伙企业拥有业主财产负债拥有资产拥有拥有企业集团所属企业A子公司A1子公司A2子公司A3所属企业B子公司B1子公司B2(二)持续经
26、营(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行清算。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意义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企业正常经营期间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三)会计分期(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一定的期
27、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 1月月1 1日至日至1212月月31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此外,企业还需按半年度、季度、月度编制报表,此外,企业还需按半年度、季度、月度编制报表,即把半年度、季度、月度也作为一种会计期间。即把半年度、季度、月度也作为一种会计期间。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问题(四)货币计量(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货币
28、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位币。意义明确了会计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二、权责发生制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
29、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果。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准则(2006)本节只对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做以说明。本节只对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做以说明。
30、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三节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一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既是一种会计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确认、权责发生制原则既是一种会计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计量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和
31、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收入确认收入确认费用确认费用确认适用典型适用典型权责发生制以实现为原则以发生为原则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制造业企业二、配比原则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收入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收
32、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应归本期实现的收入应与本期发生的与其相关的费用相对应因果关系上的配比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与之相应的不同费用三、历史成本原则三、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该按实际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该按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提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
33、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取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按照实际的成本(历史成本)对资产进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按照实际的成本(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对于行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对于因技术进步、市场供求变化、财产老化等原因造成的财产因技术进步、市场供求变化、财产老化等原因造成的财产减值,应当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减值,应当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并不排除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有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并不排
34、除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有限制地使用公允价值,但这并不改变财务会计应以历史成限制地使用公允价值,但这并不改变财务会计应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基本计价模式。本作为资产的基本计价模式。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计量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
35、或几个营业周期)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必须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必须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如公司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如公司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应当在以后逐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应当在以后逐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如
36、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出。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因此,会计确认与计量是财务会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因此,会计确认与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计的核心内容。在现代会计理论中,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既有区别又有在现代会计理论中,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第四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初初 始始 确确 认认再再 确确 认认初初 始始 计计 量量再再 计计 量量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中止确认(毁损资产)变动金额会计要素一、
37、会计确认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会计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等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用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数额包会计确认包括用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数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之内,会计确认还包括对项目嗣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之内,会计确认还包括对项目嗣后发生变动或清除的确认。后发生变动或清除的确认。会计确认实际上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会计确认实际上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财务报表的披露问题。前者称为初录问题,第二次解决财务报表的披露问题
38、。前者称为初始确认,后者称为再确认。始确认,后者称为再确认。(一)初始确认与再确认(一)初始确认与再确认初始确认是将某项业务记作某会计要素或项目。初始确认是将某项业务记作某会计要素或项目。初始问题解决两个问题:初始问题解决两个问题:通过初始确认,将这些会计信息记录到各个账户中。通过初始确认,将这些会计信息记录到各个账户中。但这些会计信息还比较分散、零乱,不能形成有用的但这些会计信息还比较分散、零乱,不能形成有用的指标体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指标体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加工。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加工。1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经济数据中哪些应在复
39、式簿记系统中记录?2要记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应在何时、应记入何种会计科目?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是财务会计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是财务会计加工信息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会计的再确认。加工信息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会计的再确认。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再确认有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再确认有四个特点:四个特点:第一,它的数据来自于日常记录;第一,它的数据来自于日常记录;第二,对会计要素的表述既有数字表述,也用文字第二,对会计要素的表述既有数字表述,也用文字表述;表述;第三,把账簿记录转化为报表的要素,有一个挑选、第三,把账簿记录转化为报表的要
40、素,有一个挑选、分类、汇总或细化的加工过程;分类、汇总或细化的加工过程;第四,财务报表中的表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第四,财务报表中的表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为基础。(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二)会计确认的标准美国美国FASBFASB于于19841984年在第年在第5 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出了会计确认的四个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出了会计确认的四个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被确认的项
41、目应符合财务报表某个要素的定义可定义性被确认的项目应具有相关的计量属性,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可计量性被确认的会计要素应当对信息的使用者有用相关性被确认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可验证的和不偏不倚的可靠性(三)会计确认的基础(三)会计确认的基础时点概念时点概念资产资产和和负债负债是否即期确认是否即期确认?只要交易成立,符合资产要素和负债要素的确认标只要交易成立,符合资产要素和负债要素的确认标准,就可以进行确认准,就可以进行确认期间概念期间概念收入收入和和费用费用是否在发生的当期确认是否在发生的当期确认?现代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是选择了权责发生制,即现代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是选择了权责发生制,即收取收入的
42、权利发生时才确认收入、支付费用的义收取收入的权利发生时才确认收入、支付费用的义务发生时确认费用。收入以实现为原则,费用以配务发生时确认费用。收入以实现为原则,费用以配比为原则。比为原则。二、会计计量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是密不可分的。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所谓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一)计量单位(一)计量单位计量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通计量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通常是指某国、某地区的法定货币。常是
43、指某国、某地区的法定货币。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名义货币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名义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按名义货币计量的特点是,无论各个时期货币的实际按名义货币计量的特点是,无论各个时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会计计量都采用固定的货币单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会计计量都采用固定的货币单位,即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位,即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二)计量属性(二)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会计的计量属
44、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时购买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现值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公允价值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三)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三)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
45、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但它们之间仍具有密切联系。对应的计量属性,但它们之间仍具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
46、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但其必须同时满足上面的三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但其必须同时满足上面的三个条件。个条件。财务报告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是会计用以反映财务报告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是会计用以反映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财务报告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财务报告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的要素。第五节 财务报告要素财务报告要素
47、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要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所构成。状况要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所构成。.资产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源。”资产
48、的三个特征资产的三个特征:()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是()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是可望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的经济资源。可望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的经济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产。.负债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
49、点:()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负债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它等于全部资产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它等于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减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其具体包括投入资本、资
50、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其具体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以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益的利得或损失,以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费相比较的差额。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费相比较的差额。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构成。由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构成。1.1.收入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