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座谈会材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服务“两型社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委组织部“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座谈会材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服务“两型社会”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省委组织部“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开展座谈会 材料(X年X月X日)各位领导:根据调研通知安排,现将我单位人才开展情况以及加快“两 型社会”长株潭区域人才建设谈以下几点看法,缺乏之处,敬请 批评指正。一、关于市委政研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政策研究室是党委的从事智力服务的“参谋部”和“智囊团”, 担负着为提供有用信息、科学依据和可行方案的重要职能。我室 作为市委决策和领导工作承当参谋服务的部门,设有综合科、调 研一、二科、办公室和今日XX编辑部等五个科室,共16人。 去年以来,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全室上下紧
2、紧围绕经济社会开展大局和市委 领导工作部署,以提高参谋服务水平为根本,开创了政研工作新 局面,到达了单位有新气象,工作有新成果,队伍有新面貌,干 部有新进步的“四新”目标。第一,抓队伍建设,激发内部工作活力。去年以来,我们把 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口,努力注 重提高干部素质。一是落实工作责任。班子到位后,我们坚决落 实市委要求,一把手全面“放权”,不再分管人事、财务工作。对 才流动的地方性政策和作法,建立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流动、资 源共享的政策体系。在户籍管理、资格认证、人才评价、社会保 障等方面,要逐步消除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体制障碍、政策壁垒和 区域、行业以及行政隶属关
3、系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 广泛交流,为人才跨地区从事智力服务、科研合作、投资创业提 供宽松环境。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圈内人才采取兼职和 人才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入股、成果转让、培训讲学等跨地 域智力合作服务。三是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如逐步建立三地统一 的宏观人才政策体系,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里现行政策的前 提下,大力推进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城市 圈地方特色,有利于人才共享的政策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加快建 立三地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为人才提供统 一社会保障。加大人才工作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以培养、 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统一
4、政策法规体系, 营造良性互动的政策法制环境。发挥政府奖励在人才队伍建设中 的激励导向作用,对在经济社会开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不 分身份、地域,一视同仁给予隆重表彰奖励。同时,鼓励社会力 量和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4、要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人 才资源优化配置,在流动过程中,人才必须熟悉新的环境,学习 积累新知识,有效促进自身全面开展。第一,要完善市场功能, 促进圈内人才自由流动。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在现有人才市场 的基础上,整合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所属人力资源 市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 人才市场硬件建设,定期发
5、布人才供求信息,举办人才交流洽谈 会;加强市、县人才市场对接,组织专门人才供需见面会和人才 集市;引进社会力量,加快各类人才中介成长壮大,组织鼓励和 支持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市场的建设,为人才流动提供良好的外部 环境。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化建设,共同构筑专业化和区域化的人 才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统一完善的人才信息库。完善市场服务功 能。积极推进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管办别离,构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各级人才服务机 构的职能作用,完善人事和劳动代理制度。第二,畅通引才渠道, 构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开展院校引才,组织三地企事业单位深 入省内高等院校,网络一批专业对口、成绩优
6、秀、动手能力强的 高校毕业生,做到省内培养的人才先为我所用,选拔高校毕业生 到基层工作,补充基层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对一些重点专业和关 键岗位的人才,可以统一组织招聘团队,到国内外人才市场、招 聘会、洽谈会直接设点招聘。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思维方式,创新引才引智模式,鼓励企 事业单位采取兼职聘用、科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入股、人才 租赁等方式灵活引才,形成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人才引 进与工程智力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方式。每一个干部尤其是室里的正副县级干部重新进行了分工,明确职 责,做到了让大家都有事情做。二是调整了科室干部。按照用其 所长、挖掘潜能的原那
7、么,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让大家在最合适 的岗位上工作。一批科长已经进行了轮岗,一批年轻人已经成为 新的科室负责人。三是增添了新鲜血液。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多方 考查,并进行严格的内部封闭考试,在县市区机关公务员队伍中 选择了年纪相比照拟轻、知识结构比拟优、写作能力比拟强、工 作作风比拟好的5人已调入我室,增加了战斗力。目前正在酝酿 招聘2名研究生来政研室工作。第二,抓制度保障,形成有序运转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 管理制度,明确了目标要求,强化了组织纪律,真正做到用制度 管人,以制度管事,形成了步调一致、团结合作的工作合力。强 化干部学习教育。建立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等活动,组
8、织干部开展了业务知识学讲课。切实加强制度建 设。重新制订了 21项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财务紧张的状 况,坚持厉行节约,强化财务管理。针对政研室经常加班加点的 工作特殊性,明确上下班、年休假等组织纪律制度。真正做到用 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基本改变了过去纪 律涣散、人心不齐的局面。增强领导班子团结。班子配齐后,我 们努力把领导班子团结在一起,形成合力。对科室人员调配,实 行了民主讨论;对内部干部提拔,实行了集体投票;对单位重要 问题,实行了民主决策。第三,抓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文稿写作水平。提高文稿写作 能力,切实服务好市委领导,是政研室的核心工作。一直以来, 我们特别注重努
9、力提高文稿写作水平,切实加大为领导服务的力 度。去年以来,为市委领导尤其是市委主要领导撰写了重要讲话 文稿近150余篇,得到了领导的较高的认可,起到了指导全市工作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领导服务,我们根据工作实际,对写作 人员进行了相对集中,主要是把业务骨干安排在一个综合科室, 组织起一支比拟年轻的精干的写作队伍,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 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增强随时应对任务的能力。第四,抓调查研究,提升参谋服务职能。我们在人手十分紧 张的情况下,就“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改善民生、全民创业 等仍陆续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并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起草了 多个重要文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加
10、强了加速推进新型 城市化、“两型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收集工作,编制了资料汇编,为领导提供了信息服务。对今日 XX,我们在去年改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提升,主要是增强指导性、理论性、可读性,真正成为全市工作的指导性刊 物。目前,准备将市政策科学研究会的活动等工作开展起来,打 造成为全市调查研究和参谋决策的平台。关于“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开展的基本要求人才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因素。加强长株潭区域人才开展研究,建立区域人才资源一体化,为城市群建设提供人才 保障和智力支持,是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重要手段。1、实现长
11、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根本要求:一是贯彻落 实科学开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开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开展观是当 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开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 开展的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 求。人才资源是推动开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协调开展需要人 才一体化作支撑,而这种支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人才整体优 势,只有紧密合作、协同开展,才能带动各城市的人才优势增大、能级提升,从而提供与区域经济协调开展同步的人才保障。二是 促进区域一体化,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
12、同开展的关系。区域经济 一体化开展必然带动支撑其开展的各种资源的聚集和一体化发 展,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在促进区域开展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必然会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而开展。构建长株 潭区域人才资源一体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协调机制,将 使三个城市的资金、信息、人才流和物流渠道顺畅,优化资源配 置,从而增强人才区位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增强区域人才吸 引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当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 区域合作开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总 体实力和整体影响力的主要竞争,搞好人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激 发区域活力、支撑协调开展的重要保证。实现三个城市的人才资
13、 源共享,对于打破人才壁垒,消除人才资源分散,解决人才结构 不合理问题,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格局意义重大。既可以有效应 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提高人才资 源的使用效益。2、实现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开展和区 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在东部地区率先开展的情况下,国家先后 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构想,国家开展整体战略布局呈现出梯度推进 的格局。长株潭处于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位置,现在又作 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战 略地位得到
14、前所未有的提高。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无疑需要充 沛的各类人才资源作保证。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长株潭城市群 有必要建立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积极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 才能牵引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二是优化人才 结构、促进产业开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三市正在正在加快向高 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升级的步伐,一般制造业特别是 劳动和土地密集的产业正在开始向长株潭转移,一些企业特别是 大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放到长株 潭三市的情况不断增加,这必然带来人才结构和分布的调整。实 现三地人才资源共享,有利于引导人才在产业开展中合理分布, 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楚的人才体
15、系,能更好地承接兴旺地区的 产业转移。3、实现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现实要求:以XX为例, 一是有工业(产业)优势。早在建国初期,XX就是国家重点投资 建设的工业城市。目前XX拥有规模工业企业500多家,已形成 以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比拟兴旺的工业 制造业体系,是全国主要的机电、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是XX省 最大的钢铁、机电、纺织、建材工业基地。各类人才看好XX。二 是有科教优势。XX的科研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 现有大中专院校17所,在校大学生12万多人。全市科技人员总 数超过11万人,有20多万专业素质与技能较高的产业工人,具 有较明显的优质人力资源优势。三
16、是有政策优势。XX先后制定并 组织实施了XX市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XX市引进 高层人才和急需人才的暂行方法、XX市“in”人才工程实施 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以政府 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同时,长株潭三个城市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彼此有 很深的历史渊源,保持着相近的人文特征,都为实现人才资源共 享提供了难得的人才生态环境。三、关于“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开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人 才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活力、提 高效益为着力点,在建立人才评价
17、、培养、政策、流动机制 上下功夫,将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开展优势。1、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统一的人才评价机 制是营造和谐人才创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 和基础。建立人才一体化评价机制,必须用科学人才观指导 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 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加快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逐步消 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为导向,统一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三地人才的有序竞争和 合理流动。一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长株潭区域人才合 作,需要通过沟通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
18、政策法制环境、 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人际学术环境,坚持用共同 的事业聚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用真挚的感情留人,努力 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两型社会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一方 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为了有效提高区域性人才 竞争的吸引力,要统一制定高效益的长株潭区域人才政策, 并力求表达“四性”:竞争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 使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有颇具特色的优惠度和竞争力,重点 是加大对“两型社会”急需人才,紧缺人才、高级人才进企 业的政策倾斜,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到基层进企业;灵活 性。围绕人才的培养成长、流动择业、创业开展等相关领域 的广泛合作,探索建立管用、灵活的政策措施,提升
19、区域人 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能力和水平;激励性。建立相对统一 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和科技人才重奖方法,加大对高层次人 才、有突出贡献专家、重点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的 政府津贴补贴力度,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科技工程的奖励 力度,到达奖励一个激励一片的效果;配套性。要进一步 完善与人才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引进 高级专家的异地安家补助、子女就学、休假考察等规定,免 除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健全落实各项人才政策 措施的督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向社会征询意见等方式, 强化落实的力度。通过实施高效益的人才政策,激发各类人 才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给高 素
20、质人才以尽量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 专利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分配,实行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和利润分成制度,促使技术知识的价值转化。要为人才提供 良好的办公设备、科研经费等工作条件,使其能够高效率地 工作,真正发挥聪明才智。二是创新人才选用机制。要通过 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来吸纳、安抚和稳定人才,把重人 才引进转向重人才培养和利用上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消除体制 障碍和政策壁垒,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充 分施展才能的工作机制。要改革人才的薪酬激励方法,实现 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要规范人才评价体系,坚 持把能
21、力和业绩作为“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人才的主 要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胜任力评价系 统。要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队伍建设。要以构建平等开放的用人体制为重点,加强非 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把新的社会 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围,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思想观念和人才创业机 制。2、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也是增加基础性人才总量,及时更新 现有人才知识,提升人才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分层次制定科 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全面掌握圈内三个城市人才现状。
22、开 展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在摸清圈内科技人才总量、专业结构、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地域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企事业单位 开展情况,对人才开展未来需求情况进行展望和预测,为制定科 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打好基础。要因地制宜制定各自区域内人才培 养计划。长株潭三个城市必须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由组织部门牵 头抓总,人事、劳动、经委、商务、科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做好相关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认真落实“十一五”人 才开展规划,继续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要着眼全局出台 人才培养总体规划。要站在城市群长远开展的高度,对人才在一 定时期内应到达的总量、层次、类型等进行目标设计,对培养机 构、培养方式进
23、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总体规划具有目标性和可操 作性。二是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多方合作交流。首先要立 足现实用好现有培训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投资,充分整合利用 较为密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现有的场地、师资、教科研设备 等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定单培训,有计划地委托学校定期 定向优先培养圈内所需的紧缺人才。充分利用圈内中高等职业培 训学校,有计划地重点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要依托产业优势新 建一批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支柱产业、优势企业联合建立科技 人才培训地。创新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模式要加强合作交流实 现双赢和多赢。引导企事业单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全方 位的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难题攻
24、关,推进资源共享、 产学研联合体和技术开发机构共建等方面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同时,加强人才的沟通和交流,有计划、 有针对性、分层次选派各类人才外出深造,定期举办各类型的学 术交流等活动。三是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要加强人才培养工 作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坚持分类指导。对企业和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政府引导为主。对公益性 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坚持基础性人才 继续教育工作。要落实培养资金。设立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专项资 金,通过政府引导适量投入、用人单位筹资为主、社会力量多元 投入的方式,加大对本地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增强
25、圈内高层次人才竞争优势。3、要建立公平的政策导向机制。应对“两型社会”建设就 是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推动作用,加快长株潭三市人事人才 政策的对接,建立统一的人事人才政策制度框架,共同构建公平 竞争、和谐开展的人才环境和统一的人才服务平台,降低人才流 动和开发本钱,提高人才资源整体使用效率。一是要建立健全长 株潭区域内统一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区 域人才合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共同开展”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三个城市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 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地良性互 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形成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机 制,建立三地领导协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协调解决 有关具体问题,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同时结合长株潭经济和社会 开展的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整体性人才规划,明确人才合作的 战略重点、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形成管长远的人才一 体化政策体系。二是要扫清政策障碍。要认真清理和消除阻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