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通辽城的变迁.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9633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通辽城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通辽城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通辽城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通辽城的变迁.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 通辽城的变迁一般来讲,新荒出放之后就形成的村屯,都是人口自然结合的 结果,而通辽城的形成却在放荒之前就早已初定格局。我们从巴林爱新荒务局制定的放荒章程中看到,除了界定 的放荒范围之外,还在放荒之后的镇基、屯基建设也做了实际的规划。 章程中的第四项记载:“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的不先勘留,听 凭各大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 基。在这段资料记载中提出,为了防止今后村居的混乱,在这次放荒 中,预先勘留出一块五方之地的面积,作为建镇的基础之地。从放荒 之前就进行正式的城镇规划,这在1791年以来科尔沁草原120年的 放荒史中还是第一次,也正是在这预先勘

2、留的镇基之上,才形成了今 天人口聚集的通辽市区。那么五方之地应该是多少呢?我们又从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开 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查阅到约略五方之地 的资料,呈文中称丈出四至后:“计东西长七百零六丈,南北宽四百 零五丈,面积八方里三十七土同一亩三分五厘。中分井字正街四条,小 街二条。每长六十丈,宽十丈为一号,共分三百九十六号。就是说,当时勘留的通辽城面积:东西长2330米,南北宽1337 米,总计3平方公里多;资料中还说明在划定城内面积的同时,还对 城内的大小街道进行了规划。巴林爱新荒出放前并非荒无人烟,而是卓王府的牧场,当时已有牧铺 和零散开荒种地的人在这里生活。现在的通辽市区

3、所在地,在当时的巴林爱新荒草原中叫巴林太来 荒,又叫白音太来荒。当时这片荒原上有三个叫白音太来的地方: 一处叫小白音太来,是卓里克图王府的牧铺,居住着几户蒙古族牧民, 也就是现在通辽市区南面原通辽铁路分局路南的边太来村,这也是白 音太来的不同译音。另一处叫大白音太来,位于通辽市区东部原建华砖瓦厂区南面, 当时居住着十几户开荒种地的汉族人,当地蒙古人称他们是“巴林人”, 认为他们是从热河管辖下的赤峰所属巴林旗迁来的移民。还有一个地方叫白音太来敖包,位于现在通辽市区内,和平路西 侧蒙医研究所办公楼后面。当时这里有一条自西向东再向东北的漫召 型沙岗,这条沙岗西起金龙苑小区西南侧,向东偏北穿过蒙古族中

4、学 科尔沁区政府楼北侧一一民族大学中部一一市党校北侧一一蒙 医研究所一一向东过和平路后折向东北方向,再穿过原教育学院东部 五中东部,至辽河南岸结束。沙岗的南部、东南部是平川,即现在的主城区局部。沙岗北部与 辽河南岸相望,中间相隔有L5公里左右的沙召带。白音太来敖包坐 落在沙岗中部制高点上,这个制高点与前面平川的相对高度约10多米。白音太来敖包是当时这一带地标性的地理标志。以白音太来为中心,周边东、南、西南1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牧 场、荒召都称为“巴林太来”荒,也称为“白音太来”荒,也是当时 整个科左中旗的中心腹地,蒙古族牧民习惯称呼“白音太来敖包”是 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肚脐眼”。通辽市区就坐落在

5、“肚脐眼的“中央地带。通辽地名的形成曾有过几种解释,通辽地名的含义也有多种不同 的说法。最近,我们经过屡次查找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再进行实地 勘察对照分析,对“通辽” 一词的地名含义以及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有了比拟全面的了解。通辽地名的产生可追溯到1912年。“通辽” 一词最早出现在荒务局总办黄仕福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文 件全称是,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请领汉蒙大照并拟送照稿 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之附件谨以镇基汉文、蒙文大照稿。这是第 一次出现“通辽” 一词作为地名的记载。这件档案史料中,包括了当时为出放镇基土地而拟定的镇基执照 和存根样式,其中有住户认领地基的记载:“兹据领户某某”,遵章缴

6、价报领通辽镇地基一段,坐落某某,编作第某某号,计开:领户某某 某。遵章报领通辽镇第某某某号作基某某。这件档案的成文日期,是“民国元年十一月(1912年11月)”,“日即壬子十月、日”,据查民国元年十一月各日,同时处在农历壬 子年十月的日期是1912年11月9日至30日。因此,至迟在1912 年11月底之前,就已经对尚未勘留的镇基定名为“通辽” 了。“通辽”这一地名至此已经产生,但是,由于当时镇基土地还未最后选定,已经确定之名还不能在实际上发挥地名的作用。关于批复这份报告的奉天都督是何许人也?以往的文献认为黄仕福是写给当时奉天都督赵尔巽的,经赵尔巽圈定“通辽”地名并批复后 生效的。但事实上,赵尔

7、巽因避惧辛亥革命,在民国元年十一月,也 就是1912年11月3日就已离任而移居山东青岛,因此这份报告不可能是赵尔巽定批复的。接任奉天总督的是张锡銮,任职时间是1912年11月3日一一1915年8月22日,至于“通辽”这个地名的选择 和圈定是否与他有关,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有关“通辽”这个地名的的含义,在1913年1月25日,黄仕 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曾有记载:“去年十二月,会同卓里克图亲王暨在事汉蒙各员履勘。查得巴 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 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交通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 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 在这件档案史

8、料中,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1912年12月时,实地勘丈和命名通辽镇基土地的参加人员、时间、 经过、镇基位置与面积、镇基街路划分情况和镇基号数量。这次勘丈 镇基,使“通辽”这一命名,在此地具有了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质性含 义,从此通辽便成为名符其实的地名。在1913年2月1日,卓亲王色旺端鲁布为自留镇基之事致黄仕 福的信中,也提到了这次勘丈镇基、规定镇名的过程:“巴林爱新荒段照章应设镇基一处,前经本亲王会同贵总办 择定地点,派员丈量完竣,命名日通辽镇,并呈报省署出示招领在 案”。这就是是通辽地名形成的大致过程。从此以后,1914年在这里 正式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又建立了通辽县,1920年正式建立县制, 1951年建立县级通辽市,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设市后建立了地级通 辽市。至今历经九十余载,通辽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通辽作为地名也有其明显的地理学特征和含义。就象我们前面依据的 第三件档案史料所记载的那样,通辽这一地区属于西辽河与教来河冲 积平原,地势平缓,植被繁茂,水草丰美,富饶富庶。她显著的地理 特征是;“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 是一片通畅、辽阔的土地,故取其名“通辽”。“通”即通畅,“辽” 即辽阔,辽河之滨,沃野千里,平川草原,通畅辽阔。通畅辽阔,这应该是“通辽”一词作为地名的实际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