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设计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设计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设计要点(1)装标条规定高层装配整体式硅结构中,楼盖应符合以下规定:结构转换层和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屋面层和平面受力复杂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当采用叠合楼盖时,楼板 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配筋,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n,间宜大于加200mmo(2 )行业标准装规条规定: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 盖。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都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 楼层宜采用现浇楼盖。(3)一般采用现浇楼盖的部位:通过管线较多的楼板,如电梯间、前室。局部下沉的不规那么楼板,如卫生间。规范规定的其他应
2、(宜)采用现浇楼板的部位,如筒体结构楼盖外角宜采 用现浇楼板。卫生间考虑防水及预留预埋较多,在装配率计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现 浇楼板,假设采用叠合板最好为一整块叠合板。叠合楼板设计内容及规范要求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叠合板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并应符合以下规定:300+6尔箱窗把同春冬柘翅朝尔I能610/200双向板擀高低板处做法大样附斓筋/li5叫吗22单向板板端受力钢筋侧;板侧:非受力钢筋侧 板端:叠合板应伸入支座10mm ,钢筋伸出;板侧可不伸入支座,钢筋可不伸出。装规板侧钢筋不伸出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层内设置附加钢筋,附加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
3、内的同向分布钢筋面积,间距不宜大 于60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 长度不应小于15d ( 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装规密拼接缝处设置附加筋,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 筋面积,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伸入两侧现浇混凝土中的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15d。板鹿芝按纵初式附加速长型t佛/丁加力度300(b)后浇小接堂(a)密新舞板侧钢筋不伸出时构造做法塔或梁单向板板端节点此此节点也可用于双向板板端长度缺乏时的处理叠合板的计算装规未给出叠合板计算的具体要求,其平面内抗剪、抗拉和抗弯设计 验算可按常规现浇板进行。辽宁装规给出了叠合板
4、的叠合面及板端连接处的抗剪强度验算的规定。 此处仅给出板端抗剪验算局部:预制板的板端与梁、剪力墙连接处,叠合板端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以下要求:(6.6.14-2 )V竖向荷载作用下单位长度内板端边缘剪力设计值;Asd一垂直穿过接合面的所有钢筋的面积,当钢筋与接合面法向夹角为e时,乘以cosB折减;fc一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一板端负弯矩钢筋拉应力标准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之比,钢筋的拉应力j=Ms/ (O.87ho4)M一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hO一截面的有效高度;(预制底板纵向受力筋伸入支座时取叠合板厚度,不深入支座时取后浇叠合层厚度)As板端负弯矩钢筋面积。住宅与公建叠合板
5、考前须知 为便于板底钢筋采用焊接钢筋网片,采用分布钢筋在下,受力钢筋在上的 布置(分布钢筋与楼板长方向平行),桁架下弦筋与受力筋在一个高度,桁架钢 筋的底筋应参与受力计算。 图集预制底板混凝土为C30,桁架弦杆钢筋及底板钢筋为HRB400,国标图 集HRB400可采用同直径的CRB550或CRB600H代替。 叠合板遇柱需要切角时,预制板在柱范围内出筋。 考虑工厂加工,钢筋间距应为50的模数(板出筋时)。 预制板吊装完成后,上弦钢筋如果影响管线布置,可以局部切割,上弦筋 主要是马镜作用,不是受力钢筋。 楼板开洞补强做法同现浇板。预制板上有隔墙的应在预制板大样中表达隔墙下附加钢筋。1合板软件设计
6、考前须知1当预制底板宽度为12001400 , 1800-2000 , 24002500时注意修改 桁架筋间距;2板施工图阶段,绘制叠合板大样图前应先复合板底筋(生成集中标注并修 改),复合桁架筋间距;3异形板分隔处可采用建立虚梁的方式,以方便进行板的分割;4软件参数设置:略。SI08RsR-8用名00百8C(a ) 1200板宽W1400桁架筋间距:边跨和中跨为400;(b ) 1800板宽W2000桁架筋间距:边跨600,中跨为400;(c) 2400板宽42500桁架筋间距:边跨600,中跨为500;预制底板产生裂缝的原因1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出现问题(水泥品种、粉煤灰惨量、外加剂等),预
7、制构件 应采用低坍落度混凝土,不能采用坍落度大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等级没有到达C15就脱模,没有到达C30就吊装运输。2脱模、运输及吊装脱模后没有进行防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降温过快,构件外表温差大,导 致出现裂缝;运输过程中出现颠簸,构件绑扎不牢,或者支撑设置不合理;吊装未按吊点位置起吊,未使用专用吊具进行安装。3施工板施工中支撑间距过大,没有采用木质支撑。【第24期】装配式建筑PC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装配式建筑管理师)培训考试通 知:【考试时间】8月18日【考试形式】手机扫码答题【培训方式】网课+纸质教材【装配式建筑吊装工】7月30日考试装配式建筑灌浆工】7月30日考试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
8、于60mm ,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注:叠合板图集中现浇层最小为70mm,便于电气管线施工)。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655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并应符合以下以下规定:1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顶面设粗粒面 例面没粗旗面,后浇羽凝土 /四一深度)4 /凹凸深度4 / / / /预制板/枭用后关段连接项面设
9、利椅面预制权/后浇灌堤土采用密拼接箜侧面汲粗糙面 /凹臼深度4(C)全预制板2叠合板设计内容板厚的选取。预制底板通常取60mm ;叠合层厚度:按国标图集及山东省图集取70mm、80mm、90mms 100mm ,其中100mm用于屋面等部位,对于住宅阳台等无管线部位后浇层可取为60mmo配筋计算与现浇板计算方式相同,最小配筋率按0.15和45ft/fy最大值选 用,穿越后浇带的钢筋直径宜选80桁架钢筋的布置。桁架钢筋的高度为叠合楼板厚度减60mm。预制层与现浇层抗剪验算。吊点设计。预制层预留预埋。单向板、双向板及构造要求1单双向板装规规定:当预制板之间采用别离式接缝时,宜按单向板设计。 对长宽
10、比不大于3的四边支撑叠合板,当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或无接缝 时,可按双向板计算。密拼连接方式:适用于叠合楼板单向板与板之间,接缝处容易出现裂缝;整体式接缝:一种情况是双向板之间连接使用,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防止裂缝 而采用后浇带的连接方式。对于住宅(不做吊顶)不宜选用密拼单向板,公建如停车楼等对裂缝要求不 高的建筑及做吊顶的建筑可以选用密拼单向板。对梁刚度贡献的区别: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那么考虑预制楼板整体对 梁刚度贡献,假设预制板之间接缝不连接,仅考虑现浇局部对楼面梁刚度的贡献。2单双向板构造叠合板侧边上侧宜做成45度倒角,为了防止后浇混凝土转角部位应力集中(密拼板应做上倒角,以保证拼
11、缝处钢筋保护层厚度)o单向板下部做成倒角是为了便于接缝处理,如采取吊顶,单向板下部倒角可以不做。双向板断面图单向板断面图拆分原那么及考前须知在板的次要受力方向拆分,也就是板缝应当垂直于板的长边;在板的受力小的部位分缝;尽可能统一或减少板的规格,宜取相同宽度。板的宽度不超过运输超宽的 限制和工厂生产线模台宽度的限制;(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限宽2.5米,叠合板宽度不宜 大于2.4m (国标及山东省图集最大板宽,不含出筋),不应大于2.5m。预制 板拆分越宽,接缝越少,标准化程度越低。叠合板底板长宽比不宜大于4)顶棚无吊顶时,板缝应避开灯具、接线盒或吊扇位置;卫生间考虑防水及预留预埋较
12、多,宜做现浇,做叠合板时宜做成整板;预制楼板在剪力墙(梁)上的搭接长度为10mm ,不宜大于15mm。考 虑预制板和现浇局部共同抵抗剪力;双向板间后浇带宽度:按国标评价标准不宜大于300mm ,按山东省标评 价标准不宜大于350mm。桁架1装规条文说明桁架筋作用为增加预制板的整体刚度和水平界面的抗剪性能。1装规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应满足以下要求:1桁架钢筋应沿主要受力方向布置;(桁架筋应平行于预制板长边方向)2桁架钢筋距离板边不应大于300mm (指上弦钢筋中心到板边距离,可等 于300 ),间距不宜大于600mmo3桁架钢筋弦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腹杆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4桁架钢筋
13、弦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桁架钢筋的高度为 叠合楼板厚度减60mm。)祸筋桁架立面图叠合层叠合层钢筋由设计人员确定春合板剖面图吊点设计1吊点设计原那么受力合理、重心平衡;与钢筋和其他预埋件互不干扰;制作与安装便利。4个吊点的楼板可按简支板计算,6个以上吊点的楼板计算可按无梁板,用 等代梁经验系数法转换为连续梁计算。2吊点构造国标图集对有桁架筋的叠合板,用桁架筋作为吊点,吊点两侧横担2根 280mm的HRB335钢筋,垂直于桁架筋。考虑到桁架筋多有距板边较近或不 对称的情况,建议采用设置吊环的方式,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 筋制作。跨度3.5m及以下,宽度2.4m以下的
14、板,设置4个吊点;跨度3.56m , 宽度2.4m以下的板,设置6个吊点。连接及节点1双向叠合板(1)板端支座处:叠合板应伸入支座10mm出筋做法: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撑梁 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 ( 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 伸过支座中心线。不出筋做法(使用较少):装标当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后浇碎叠 合层厚度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预制板厚的1.5倍时,支承端预制板内纵向受 力钢筋可采用间接搭接方式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并应符合以下规定:附加钢筋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面积的 1/3 ;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当附加钢筋为构造钢筋时,深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与板底钢筋的受压搭 接长度,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15d ( 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 线;当附加钢筋承受拉力时,伸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与板底钢筋的受拉搭接长(2 )板间连接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接缝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当采用135度弯钩时,钢筋搭接长度计算:0.6xl.6la=0.96la(混规、 条)